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上海市生食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半定量风险评估。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为上海市主要的生食贝类水产品,调查显示贝类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平均检出率为43.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基因Tdh+/Trh+在贝类水产品中的平均检出率为3.75%。对上海地区对生食贝类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膳食调查,并利用"Risk Ranger"软件对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半定量风险评估。上海市生食贝类消费人群比例为13.86%,生食贝类的食用频率平均2.4月/餐次,平均每餐消费生食贝类水产品为49.06 g/餐。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牡蛎/副溶血性弧菌(50)属于高度风险,醉泥螺/副溶血性弧菌(46)、象拔蚌/副溶血性弧菌(44)、北极贝/副溶血性弧菌(39)均属于中度风险,根据风险排序风险大小依次为牡蛎醉泥螺象拔蚌北极贝。  相似文献   

2.
2014 年9-11 月对广西北部湾市售双壳经济贝类进行采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麻痹性贝毒(PSP)毒素含量及毒素组成, 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采集于北海、东兴、防城港、涠洲岛4 个市场的16 种市售贝类中均检出麻痹性贝毒, 毒素含量为0.24-290.10 μg STXeq·100 g1, 检出率100%。毒素成分包括GTX 类、STX 类和C类。其中, dcGTX2、C2、GTX4 三者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73%、52%、42%。涠洲岛采集的波纹巴非蛤与防城港采集的紫贻贝PSP 含量高于联合国规定的麻痹性毒素警戒标准, 分别是警戒标准的3.6 倍和1.02 倍, 样品总超标率达6.06%。贝类消化腺和贝肉均检出PSP,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建议食用贝类时, 去除腺体以降低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风险。总的来说, 广西北部湾PSP 染毒情况不容乐观, 亟需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3.
了解烟台地区贝类海产品中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状况,为戊型肝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烟台近海区域贝类海产品11种,用PEG 8000对戊肝病毒进行优化富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用已知戊肝阳性病人粪便标本做系列梯度稀释作为荧光信号强度参照。11种共151份贝类海产品中,在海虹(贻贝)中检出戊肝病毒阳性3份,可疑阳性2份,其它10种贝类中未检出。烟台近海区域贝类海产品(贻贝)中存在戊型肝炎病毒污染。  相似文献   

4.
两种海星对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占会  王珺  毛玉泽  张继红  方建光 《生态学报》2013,33(16):4878-488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和海燕这两种海星对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捕食Q10温度系数。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和海燕对三种贝类均可捕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捕食选择性,选择顺序依次为菲律宾蛤仔、贻贝和栉孔扇贝。海星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贝类,分别为0.50和0.37个/d;对扇贝的摄食率最低,分别为0.05和0.07个/d。海星摄食率随水温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总平均摄食干重分别为0.69 和0.79 g/d。水温从4.3 ℃升高到7.8 ℃多棘海盘车和海燕捕食Q10系数分别为6.38和2.33,而水温从7.8 ℃升高至13.3 ℃时,Q10系数没有显著升高,分别为1.13和1.22。说明水温从4.3 ℃升高时,海星捕食强度显著升高,是防御海星的重点时期。根据海星对贝类捕食的选择性,可在养殖笼内放入贻贝等低值贝类来保护扇贝,缓冲海星对扇贝的捕食,并在缓冲期间对养殖笼内的海星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5.
海星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星(海盘车)属棘皮动物门、海星纲,是海洋中常见的大型无脊椎动物之一。生活在潮间带或沿海浅水中,泥沙质海底中较多,有时也在石质海底生活,繁殖能力极强。喜食牡蛎、贻贝和蛤蜊等软体动物,是贝类和养殖业的大敌。我国有丰富的海星资源,如何使海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状况。方法:分析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对象为全国275个监测点4 2930名小学生。采用食物频率法的膳食调查问卷,收集小学生的乳类及制品消费情况。结果: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为80%,男生为79.5%、女生为80.5%,城市为89%、农村为71.9%,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乳类及制品的消费率分别为93.2%、87.9%、73%、69.2%。液态奶(53.7%)和酸奶(59.5%)的消费率相对较高。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消费乳类及制品的频次≥1次/d、4~6次/w、1~3次/w、<1次/w、不消费的百分比分别为41.7%、13.3%、21.9%、3.2%、19.8%,≥1次/d百分比最高。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液态奶、奶粉、酸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日均消费量分别为154.7、46.6、92.4、23.7 g。将所有乳类及制品的消费量折合成液态奶的消费量,2016—2017年我国消费乳类及制品的小学生折合液态奶的消费量为198 g/d,城市(230.9 g/d)高于农村(161.2 g/d);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264.4、220.2、164.1、153.4 g/d,呈现下降趋势。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为13.3%,在消费人群中为16.6%。结论:2016—2017年我国小学生乳类及制品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农村地区,需进一步加强对小学生及其家长相关的健康教育,增加小学生乳类及制品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广东西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的主要成分,该文于2005 年—2006 年间在粤西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主要经济贝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 的11 种成分,主要成分为STX 和C1,检出率分别为77.78%和66.67%,且STX 的含量较高。其次为GTX4 和dcGTX2-3,检出率均为55.56%,其含量普遍较低。总体上,麻痹性贝毒成分在粤西海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PSP 主要分布在北津港、海陵湾和流沙湾;季节上毒素含量在春季末达到高峰;托氏毛蚶(Scapharca troscheli)对PSP的积累能力较,相比于其它贝类,其体内PSP含量最高,达2.85 nmol/g,毒性达55.99 μgSTX/100g。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沿海赤潮生物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海星提取明胶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星属棘皮动物,是海洋里常见的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有些种类喜食牡蛎、贻贝和蛤蜊等软体动物,是贝类的重要敌害,故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生物。 我国黄、渤海捕捞底层鱼类时,往往同时捕到相当数量的海星,最多网头可达200箱,但都随时弃之于海,或者带回来做肥料,甚为可惜。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钦州市售的16种贝类进行GⅡ型诺如病毒污染调查,在采集的342份贝类样品中,共检出阳性样品55份,平均检出率为16.08%。其中牡蛎的阳性率最高,检出率为33.33%;在阳性样品中,病毒平均感染强度为1.66×105copies/g(消化腺),病毒含量主要集中在104~105copies/g数量级之间,占比为45.45%。研究显示钦州市售贝类中存在较高的诺如病毒污染水平,需要加强对市售贝类诺如病毒污染的持续监测与风险评估,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朝阳区中学生糖果/巧克力消费量,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开展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朝阳区中学生882名,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近1个月对糖果/巧克力的消费状况、过去24小时对糖果/巧克力消费状况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朝阳区中学生每日消费的糖果/巧克力提供能量占每日所需能量的比例均在5%以上,尤以14~17岁女生为甚,其比例为12.87%;14~17岁女生和男生通过食用糖果/巧克力摄入的添加糖达每日添加糖摄入最高限量的92.62%和55.34%。结论:朝阳区中学生每日糖果/巧克力的消费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国成年居民在不同水产品消费水平下各类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将参加本次调查并有完整调查数据的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所有调查对象的食物消费信息,采用称重法收集调查对象的调味品消费量。分析研究对象膳食水产品消费量现状并比较不同水产品消费水平下居民各类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2015年我国18~64岁成年居民水产品类食物消费量为28.6g/d、水产品类食物人群消费率为43.1%。不同水产品消费水平下,研究对象各类食物消费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产品类食物的消费水平将对我国成年居民各类食物及营养素的摄入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民食物氮消费变化及其环境负荷——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洋  崔胜辉  赵胜男  孟凡鑫  李飞 《生态学报》2012,32(19):5953-5961
食物消费是城市养分流动的重要环节,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1988—2009年居民食物氮素消费的变化特点,分析与其变化相关的经济、社会因素,并探讨了居民食物氮素消费变化所带来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变化与食物消费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人均氮消费量2000年以前维持在3.29 kg N.人-1.a-1,2000年以后呈现波动性的增长,2004年达到最高值4.00 kg N.人-1.a-1。厦门市食物氮素消费总量增长幅度较大,由1988年的0.54万t增至2009年的1.50万t。同时,粮食在食物氮消费量中所占比例由45.5%下降到15.9%。畜禽肉、奶制品所占比例分别由25.0%和0.4%上升至29.8%和8.8%。通过将相关经济、社会因素与居民食物氮消费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口比重均与其联系较为密切,呈正相关;恩格尔系数、平均家庭人口数与居民食物氮消费量呈负相关。通过选取1988、1994、2001、2008年分析居民食物氮素消费造成的环境氮负荷发现,由其带来的环境氮负荷量由3509.12t增加至7629.36t,约90%的氮素进入了土壤和水体。其中,进入土壤的氮素占进入环境氮总量的比例由37%增长到60%,进入水体的氮素比例由57%降至35%。  相似文献   

13.
腹泻性贝类毒素生物法检测中的误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毒性、检测方法及其对用小白鼠分析法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检测过阳性样品的器材清洗不彻底会导致腹泻性贝类毒素偏高,甚至出现假阳性;(2)腹泻性贝类毒素提取过程带来的误差(偏高或偏低);(3)注射小鼠方法不当造成的人为误差(偏高);(4)试验小鼠品种不同造成的误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衣对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生物指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用对环境污染较敏感的3种地衣监测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程度及其对地衣体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地衣体内硫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3种不同地衣体内硫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地衣移植时间的长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黑蜈蚣衣的硫含量最高为10.68μg/g,其次是中国树花和亚花松萝7.41μg/g和7.05μg/g。移植1个月后黑蜈蚣衣、中国树花和亚花松萝体内的硫含量分别增加10.58%(11.81μg/g)、29.15%(9.57μg/g)、36.31%(9.61μg/g)。移植4个月后增加率分别为22.85%(13.12μg/g)、53.71%(11.39μg/g)、64.11%(11.57μg/g)。对照组中亚花松萝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为1.326mg,移植1个月和4个月后地衣体内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2.44%(1.083mg)和37.41%(0.965mg)。结论:地衣体内硫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用于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相似文献   

15.
周毅  杨红生 《生态学杂志》2002,21(6):74-76,F004
绝大多数软体动物门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又名双壳纲Bivilvia)动物 ,如贻贝 (Mytilidae)、扇贝 (Pectinidae)、牡蛎 (Ostreidae)等 ,属于滤食性动物 ,这些动物通过纤毛摆动、鳃和唇瓣过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 (包括浮游藻类、浮游细菌、中型动物和有机碎屑等 ) ,代表着一种摄食机制。双壳贝类在自然界水域的栖息范围比较广泛 ,包括河流、淡水湖、咸水湖、河口湾以及各种浅海和深海环境 ,但以沿岸海水环境为最重要的栖息地 ,其种类多 ,数量大[3] 。近些年来 ,海水双壳贝类养殖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家庭食物碳消费动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罗婷文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郑华 《生态学报》2005,25(12):3252-3258
不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食物碳消费研究是促进可持续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基于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1979年相比,1999年北京城市家庭人均及户均食物消费量分别减少了15.2%和38.6%,而食物碳消费总量增加了28.5%,食物碳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转变成“以粮食和肉类为主”。城市化进程中,以1993年为界,家庭食物人均及户均碳消费量均由明显减少趋势转变为明显增长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由“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引起的人均谷物类碳消费量的减少”转变为“人均食物消费量增加引起的人均肉类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已基本完成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人均食物消费量仍继续增加。GDP指数是影响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经济的继续增长可能带来人均食物碳消费量的增加,北京城市家庭食物碳消费尚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养殖场内贻贝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oVs)污染情况和基因型分布特点,分别于2019年4月和9月在浙江省舟山市枸杞岛后头湾和龙泉村贻贝养殖场近岸和远岸区域进行贻贝样本采集及诺如病毒检测,共检测670只贻贝样本,诺如病毒阳性率约9.9%(66/670)。离人类活动区域较近的贻贝,诺如病毒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72.7%(48/66),远岸的贻贝诺如病毒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27.3%(18/66)。共检测到6种诺如病毒基因型,分别为GI.3(36.4%)、GI.4(19.7%)、GII.12(18.2%)、GII.17(13.6%)、GII.3(10.6%)和GII.2(1.5%)。研究表明,枸杞岛养殖场中诺如病毒污染率较高,涉及基因型较多,人类活动对养殖场内贻贝中诺如病毒的富集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世界》2008,(6):95-95
牡蛎基因组测序项目(OGP)日前在中科院海洋所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介绍,开展牡蛎全基因组测序和组学研究,揭示牡蛎各种特异性状的基因组学基础,可以提升贝类和海洋基因组学研究水平,促进发展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安徽省居民家庭内即食状态谷类食物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情况并评估调查人群膳食DON暴露水平。方法:在安徽省阜阳市选择2个村庄作为调查点,通过称重法获得305名调查对象在整个调查日内食用的所有即食状态谷类食物克数,并分别采样检测其中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ON-3-G)含量。基于调查对象主要谷类食物个体消费量和各类食物DON平均含量,采用简单分布模型,计算每个个体膳食DON暴露量。结果:调查人群主要食用的谷类食物包括大米粥、馒头/花卷、面条、米饭、粑粑子。馒头/花卷和粑粑子中DON和DON-3-G均100%检出,总DON平均含量分别为454.9、457.7 μg/kg,最高污染水平来自馒头/花卷样品,总DON含量为2 067.8μg/kg。面条中DON和DON-3-G检出率分别为100%、71.6%,总DON平均含量为75.5μg/kg。米饭和大米粥中两种物质检出率和含量均相对较低。调查人群膳食DON平均暴露量为2.6μg/(kg·d),高于每日耐受摄入量(TDI)(1μg/kg体重),高端暴露水平(P90~P99)为4.0~6.2μg/(kg·d),是TDI的4倍以上,调查人群中93.8%的个体DON暴露量超过TDI。各年龄组DON暴露量无显著差异(P=0.381)。以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食物对DON平均暴露量的总贡献率达94.1%,其中馒头/花卷贡献率最高,为65.4%。结论:安徽省调查人群膳食DON暴露量较高,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馒头/花卷和面条等小麦制品是主要暴露来源。  相似文献   

20.
于2016年11月10日至2017年5月10日,对海州湾距离岸边由近到远的三个长牡蛎养殖区(站点1,站点2和站点3)的污损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期间共发现污损生物9门,19种。三试验站点污损生物附着规律基本一致,3月份之前优势种为麦秆虫,其次为软丝藻、沙蚕;3月份之后优势种为海鞘,其次为紫贻贝。污损生物大量爆发时间在3、4月份,此时间段污损生物相对增长率达到最高。距离岸边中间距离的站点2污损生物绝对增长率和总湿重最高,且均显著大于其它两养殖站点(p0.05)。污损生物爆发期间主要物种是复海鞘,其湿重占污损生物总湿重比值高达93%,是养殖区主要防除对象。本研究为海州湾污损生物防除以及水产贝类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