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甾醇是植物中存在的一大类化学物质的总称,包括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植物甾醇的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对植物甾醇/植物甾烷醇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甾醇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等方面功效显著,但因其脂溶性和水溶性较差,影响了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的应用。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极大的提高了植物甾醇的生物利用性,具有绿色环保、低能耗、反应温和等诸多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甾醇和植物甾醇酯的生理功能,阐述了脂肪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工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多酚类化合物、类黄酮、大蒜素、番茄红素、植物甾醇等植物化学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植物甾醇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植物甾醇作为胆固醇类似物可抑制胆固醇肠道吸收进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抑癌、抗炎退热、抗氧化和类激素等多种功能.从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入探究植物甾醇的生物作用机制有助于充分开发植物甾醇的应用价值.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物质代谢最重要的场所,胆固醇代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都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提示植物甾醇可在多种模型中调控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植物甾醇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潜在机制.本文将首先整理归纳植物甾醇生物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其线粒体相关调控机制,以期为领域内基础研究者提供前沿思路和进展报告,并为植物甾醇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对响应植物逆境胁迫也具有重要功能.植物甾醇是细胞膜和脂质筏的重要组分,与膜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主要通过甾醇含量的相对变化维持膜的稳定性及影响脂质筏的生物功能响应逆境胁迫.植物甾醇作为信号分子参与逆境胁迫中的信号传导,油菜素内酯类(BRs)是植物甾醇合成途径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甾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以响应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衍生和溶剂结晶法,建立起一条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的技术途径。通过对植物甾醇的乙酰化,溴化-脱溴和皂化反应,并结合相应试样的重结晶操作以分离豆甾醇。利用此方法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其产率为6.9%,回收率45.7%,具有生物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易受光、热、氧化等作用而被分解,具有生物利用率低、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等特点。植物甾醇与脂肪酸酯化生成的植物甾醇酯可以有效降低植物甾醇的氧化率,具有更好的脂溶性和降血清、胆固醇的能力,更易被人体吸收。作为一类新型的功能食品添加剂,植物甾醇酯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对植物甾醇酯的原料植物甾醇和脂肪酸来源进行了简单介绍,就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重点介绍了酸/碱化学催化法和脂肪酶催化合成方法,对这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待突破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花粉中植物甾醇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己烷超声浸提法提取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成分,L-B比色法(Liebermann-Burchard)测定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并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次对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进行详细定性分析。测得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为1.680 mg/g,并鉴定出8种植物甾醇成分,分别为:Δ5-菜油甾醇,豆甾醇,Δ7-菜油甾醇,β-谷甾醇,Δ5-燕麦甾醇,禾本甾醇,环阿屯醇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建立一种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火麻仁植物甾醇对人源肠道菌的调节作用,以及甾醇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量效关系。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三批不同方法处理的样品中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16.16%、45.52%和46.76%,对比得到最佳样品制备方法,经方法学考察优化了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植物甾醇的含量测定。进而采用人源肠道菌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共温孵培养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生长对甾醇干预的剂量响应,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对火麻仁植物甾醇干预人源肠道菌及双歧杆菌生长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与空白组相比火麻仁植物甾醇在0.08516~0.3407 mg/m L浓度范围时,人源肠道菌中杆菌生长对甾醇剂量响应明显,二者呈现正相关(r0.99),同时液体培养的双歧杆菌也有相同的剂量响应。结果说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在体外能够促进人源肠道菌的阳性杆菌及独立分离的双歧杆菌生长,提示火麻仁中植物甾醇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控制胆固醇吸收和血浆植物甾醇水平的分子基础了解尚少.ABCG5和ABCG8的发现使得理解甾醇吸收的分子基础获得突破.ABCG5和ABCG8主要涉及植物甾醇代谢,而其他基因涉及胆固醇吸收.最近,一种新胆固醇吸收阻止剂(ezetimibe)的问世,给胆固醇吸收和血浆植物甾醇水平基因控制研究提供新的亮点.主要综述胆固醇吸收和血浆植物甾醇水平的基因控制,关注调节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讨论这一领域的最近发展和展望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11.
以文冠果油为原料,采用皂化法提取文冠果植物甾醇.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碱液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油中植物甾醇纯度和提取率影响,初步确定了皂化法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分析了甾醇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毛霉和青霉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文冠果植物甾醇提取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浓度1 moL/L的氢氧化钠碱液与油用量比为14:1(mL/g),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40 min.文冠果甾醇粗提物对毛霉和青霉无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文冠果植物甾醇是一种较好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甾醇.甾烷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以游离型、脂肪酸酯或糖苷形式存在。植物甾醇.甾烷醇能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由于其来源于天然植物,且吸收率很低,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文对植物甾醇.甾烷醇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常见食品中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食品样品经皂化后提取,浓缩后用正己烷定容,上机测定。结果:本方法可有效分离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各组分在0.005~0.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检出限为0.3 mg/100 g,其回收率在84.9%~106.2%,方法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小于5%。结论:与液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分离和测定植物甾醇组分,且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测定食品中植物甾醇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白果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以白果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白果中植物甾醇的提取工艺,进一步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分析了添加油脂、热处理方式、物料粉碎程度对甾醇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均影响甾醇的提取率。超声功率对提取率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6 min、料液比1∶15 g/mL、超声功率350W,此时可得最大甾醇提取率为0.878 mg/(g·dw)。体外模拟消化试验证明,添加油脂、热处理方式、物料粉碎程度均对植物甾醇的体外释放具有显著影响,当使用微波加热处理时,甾醇的释放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15.
植物体内甾醇的合成和生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甾醇属于甾类化合物,以自由状态,与复杂脂类或和某些化合物结合成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高等植物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内,细胞膜内的甾醇和磷脂相互作用能够保持膜结构的稳定和调节细胞膜透性。植物体内甾醇的合成是从乙酰辅酶A(acetyl-CoA)开始,并有其种类特异性和特有的酶催化系统。甾醇参与植物对外界的胁迫反应,因此,获得甾醇突变体植株是抗病虫育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甾醇是一种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甾醇不仅是真核细胞膜的结构成分,而且也是甾醇激素生物合成的前体,在植物细胞分裂、胚胎发生和发育、参与逆境胁迫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植物中,甾醇衍生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s)在生长发育中的多种功能已被广泛研究,BRs作为一类植物激素,协同其他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多种功能,从细胞分裂、细胞扩张、气孔导度和根系发育,BRs在植物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功能外,BRs作为植物甾醇合成途径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响应逆境胁迫及调控植物的形态建成。本文对BRs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且综述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物合成及其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油菜素内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植物甾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茎和叶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植物甾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共获得43 085条Unigenes,其中24 459条在Nr、Swiss-prot、KOG和KEGG数据库获得注释,7 333条获得共同注释。KEGG代谢途径分析表明,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生物合成分为3个阶段,共有50个Unigenes (30种酶)参与。表达分析表明,DXR和HME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K和MVD;成熟期茎、叶SMT1的表达量比生长期高,SMT2则生长期高于成熟期;同一时期,SMT1和SMT2在叶的表达量都比茎高。这为铁皮石斛植物甾醇的开发利用和调控植物甾醇生物合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甾醇(sterol)是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天然植物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甾醇糖基转移酶(sterol glycosyltransferases,SGTs)作为糖基转移酶一号家族(GT family 1)较为保守的一支,是一类参与甾醇下游修饰的酶,具有调控植物初期生长发育、信号转导、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以及响应生物、非生物胁迫等生物学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SGTs在植物生长调控、生物合成、早期发育研究的进展,最后讨论了甾醇糖基转移酶在工业生产药用活性分子方面的前景和主要限制,旨在为更深入开展甾醇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转化法,微生物转化法在甾体药物的生产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利用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可以生成一系列甾体药物的中间体,这极大地方便了甾体药物的生产.通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学科的技术手段,人们对甾醇转化菌株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改造.本文对工业分枝杆菌植物甾醇转化途径及菌种改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周琼  熊正燕  欧晓明 《昆虫学报》2011,54(9):1034-1041
甾醇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次生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探明植物甾醇类物质对害虫的作用机理,采用叶碟饲喂法进行取食处理后研究了苍耳Xanthium sibiricum中分离纯化的甾醇类组分(甾醇A和甾醇B)对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的取食、酶活性以及中肠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苍耳甾醇类组分甾醇A和甾醇B能明显抑制菜青虫的取食,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0229 和0.0147 mg/mL;同时,显著降低菜青虫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其中,甾醇B的作用效果较强,处理后24 h和36 h, 对蛋白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3.74%和58.59%,对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9.01%和83.03%;降低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诱导菜青虫血淋巴羧酸酯酶活性的提高;破坏昆虫中肠上皮组织,微杆模糊不清呈消融状,杯状细胞的杯腔基部微绒毛消失。这些结果说明苍耳甾醇类物质对菜青虫的取食抑制可能与对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中肠上皮组织的破坏有关,植物甾醇组分的不同配比影响其对昆虫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