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营养干预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后血糖水平变化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血脂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围产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5,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2,P<0.01)。结论:给予GDM患者个体化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GDM孕妇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研究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结局不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史、居住地、VCAM-1、PAI-1、ANGPTL8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产前BMI≥28 kg/m2、HbAlc水平较高、居住地为城镇、VCAM-1、PAI-1、ANGPTL8水平升高均是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异常升高,且三者均为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胰腺衍生因子(PANDER)、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86例GDM患者,根据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173例)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HbA1c≥7%,11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血清Hcy、PANDER、Obestatin、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cy、PANDER、Obestatin与FPG、FINS、HOMA-IR的相关性。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90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1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糖控制不达标组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达标组,而Obestatin水平低于血糖控制达标组(P<0.05)。血清Hcy、PANDER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正相关,Obestatin水平与FPG、FINS、HOMA-IR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年龄、入组时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血糖控制不达标比例以及血清Hcy、PANDER、FPG、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Obestatin水平则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不达标、血清Hcy、PANDER水平是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而Obestatin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血糖控制不达标患者血清Hcy、PANDER水平增高,Obestatin水平降低,且与胰岛素抵抗和妊娠结局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p感染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膳食模式特点,为合理膳食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山东某医院选取1 140名(≥18岁)完成13C 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的检查者,根据13C 尿素呼气试验结果(DOB)和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DOB≥4)596名和非感染组(DOB<4)544名。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相关临床检查指标;采用3d连续24h膳食回顾法收集研究对象近期膳食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供能来源。根据食物频率表收集研究对象过去约6个月内的食物种类及平均每天的食物消费水平,并累计每位研究对象1周内消费的食物种类来计算膳食多样化评分(DDS),每消费1类食物计1分,两类食物计2分,最高为9分。结果:营养状况分析显示,感染组患者营养不良率达7.9%,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2.0%(P<0.05)。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显示,感染组人群能量摄入水平为1 980kcal/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1 823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287.51g/d)显著高于非感染组(253.81g/d)(P均<0.05)。膳食种类分析,感染者DDS评分为6.65分,显著低于非感染组的7.58分(P<0.05)。感染组蔬菜和水果的平均摄入量(291.39 g/d和92.46 g/d)显著低于非感染组(330.09 g/d和119.10 g/d)(P<0.05)。经偏相关分析,校正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饮酒史3项混杂因素,Hp感染与营养状况和膳食多样化均呈负相关。结论:Hp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率较高,膳食结构不合理,每周食用的食物种类较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应加强Hp感染人群的营养不良风险监测,及时有效地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安市冠心病(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CHD患者;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根据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及数量计算各种膳食脂肪酸供能比;测定体格指标和空腹血脂水平;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CHD患者膳食脂肪酸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152名,平均年龄60.91±10.94岁,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供能比分别为7.9%±2.4%、16.6%±7.8%、11.4%±5.6%。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清ApoA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DL C)比值随膳食MUFA供能比上升而下降(P<0.05)。膳食SFA和PUFA供能比分别与LDL C、HDL C等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HD患者膳食MUFA供能比与血脂水平相关,提示提高膳食MUFA供能比,对改善CHD患者血脂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的摄入现况。方法:将参与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调查并具有完整调查数据的8 738名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资料,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收集膳食资料,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研究对象膳食能量密度摄入情况及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研究对象的各类食物、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中国18~64岁成年男性和女性膳食能量密度中位数分别为1.92、1.83 kcal/g。男、女性18~44岁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45~64岁年龄组、农村地区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城市地区、小学及以下组和初中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中及以上组、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收入组(P<0.05)。按性别将膳食能量密度三分位的结果显示,男、女性高膳食能量密度组研究对象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高于低、中膳食能量密度组,而膳食纤维以及蔬菜、水果、蛋类摄入量均低于低、中能量密度组(P<0.05)。结论: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存在人口学因素差异,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成年居民能量、营养素及各类食物摄入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群营养膳食宣教及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子菜复合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胆固醇的影响。方法:共选取88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膳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干预组再给予白子菜复合制剂干预,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两组患者间基线、4w、8w、12w以及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胆固醇等指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较基线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值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23);两组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基线值降低,优于对照组(P=0.043、P=0.029)。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较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0.13、0.056)。结论:白子菜复合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用营养粉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66例,按照随机病例编号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不同营养干预方式,然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分娩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以及患者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之间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前和分娩前空腹血糖变化幅度以及餐后2h血糖变化幅度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新生儿体重和孕妇分娩方式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预进餐专用营养粉对辅助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有益。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抑素(CST)、分拣蛋白(sortilin)、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333例GDM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2例妊娠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糖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及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糖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标与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的相关性。根据随访期间的妊娠结局将GDM患者分为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比较两组血清CST、sortilin、HLA-G水平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导致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及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hPG)、服糖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sortil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ST、HLA-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DM患者血清CST、HLA-G与FPG、2hPG、HbAlc、FINS、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sortilin与FPG、2hPG、HbAlc、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5.32%。不良结局组年龄≥35岁、孕前1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有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合并高脂血症、血糖控制不佳占比及血清sortilin水平均高于良好结局组,血清CST及HLA-G水平低于良好结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1个月BMI≥24 kg/m2、血糖控制不佳、血清CST低水平、血清sortilin高水平、血清HLA-G低水平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CST、sortilin、HLA-G与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在加强血糖监测和控制的同时,检测血清CST、sortilin、HLA-G可能有助于评估GDM患者病情和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和血脂谱的影响。方法在7个数据库(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搜索从建库至今所有关于益生菌和GDM患者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RCT)。主要结果是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次要结果是妊娠体重增加和血脂谱的变化。结果共涉及454例GDM患者,实验组228例,对照组226例。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益生菌能降低GDM妇女的胰岛素水平[MD=-2.42,95%CI(-4.48,-0.36),P=0.020]和IRI[MD=-0.56,95%CI(-0.96,-0.17),P=0.005]。而对FBG[MD=-2.19,95%CI(-5.18,0.79),P=0.150]、孕期体重增加[MD=-0.28,95%CI(-0.82,0.26),P=0.300]、血脂无影响。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益生菌可降低空腹血清胰岛素和IRI,但对FBG、孕期体重增加和血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个体化营养治疗(IMNT)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经我科会诊以及门诊55名GDM患者进行全程IMNT干预,同时选取同期未进行正规营养治疗的48名GDM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IMNT对GDM患者血糖水平、孕期增重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合理的营养治疗可明显降低试验组患者血糖、孕期增重值;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妊娠高血压、早产、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畸形等并发症的患病率明显下降(P<0.05),而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GDM患者实施积极的IMNT干预可良好控制血糖和体重增长,并明显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产检的妊娠24~28周孕妇147例,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GDM组(n=86)和非GDM组(n=61)。其中GDM组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不良组(n=21)和良好组(n=65)。对比非GDM组、GDM组的血清FGF2、FGF21、FGF23水平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对比不良组和良好组的血清FGF2、FGF21、FGF23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DM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GDM组的血清FGF2、FGF21、FGF23水平均高于非GDM组(P<0.05)。GDM组的不良新生儿结局总发生率高于非GDM组(P<0.05)。不良组的血清FGF2、FGF21、FGF23水平均高于良好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不良新生儿结局与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前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高、FPG偏高、孕前BMI偏高、2hPG偏高、分娩前BMI偏高、HOMA-IR偏高、FGF2偏高、FINS偏高、FGF21偏高、FGF23偏高均是GDM患者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FGF2、FGF21、FGF23水平升高,其与年龄、孕前BMI、分娩前BMI、FPG、2hPG、FINS、HOMA-IR偏高均是导致GDM患者不良新生儿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友谊医院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90例患者,膳食干预3个月,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膳食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食情况、血脂指标和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膳食干预前,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少,肉类、蛋、奶、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偏高,营养素供能比例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与膳食干预前相比,膳食干预后每日谷类食物、肉类、鸡蛋、奶、油脂类的摄入量显著降低,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量显著增加,摄入的总能量显著降低,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的量及其供能比显著降低,动物蛋白的供能比显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显著增加);经过膳食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増高,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与膳食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降低体质指数,可以降低TC、TG、LDL-C等血脂指标,升高HDL-C,其营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合肥市中年人群的膳食质量,探讨膳食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年龄为45~60周岁的体检者580名,按照是否患有MS将调查对象分为MS组和非MS组。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1年内的食物摄入情况,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计算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评分。2组的膳食平衡指数比较及食物摄入评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膳食摄入不足(LBS-DBI)、膳食摄入过量(HBS-DBI)和膳食不平衡(DQD-DBI)与MS的风险升高有关,OR值分别为1.034(95% CI∶1.007~1.062)、1.078(95% CI:1.029~1.130)和1.054(95%CI:1.027~1.082)。结论:膳食摄入不足、膳食摄入过量和膳食摄入失衡与MS的高风险相关。预防MS的发生,需要注重膳食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叶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BSCO、维普、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近 10 年间发表的有关叶酸与GDM关系的实验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并进行综合探讨。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综述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叶酸水平较正常孕妇降低;围孕期女性孕前摄入膳食叶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无关;叶酸补充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尚不能确定。结论:孕妇叶酸水平和GDM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膳食叶酸与GDM发生无关,叶酸补充剂对GDM的影响不确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膳食钙摄入情况,并分析膳食来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伴有基础疾病等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FFQ)调查患者过去1个月的膳食情况,应用NCCW2009营养软件统计钙每日摄入量。按照钙的来源将食物进行分类,分析绝经后妇女膳食钙来源的特点。结果:总共完成调查108例,绝经后女性膳食日均钙摄入的总量为4766±1775mg/d,个体膳食结构差别大导致方差较大,总达标率为46%,随着年龄的增加,膳食钙摄入有所增加,但无明显差异(年龄组间P=0。25)。膳食钙摄入量虽然高于人群平均水平,但是仍远远低于每日推荐量,达标率极低,需要额外钙补充剂以达到适宜摄入水平(1 000mg/d)。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奶类和蔬菜类,占比大致为40%和20%,且高龄组的摄入高于低龄组,但年龄组内个体差异较大,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膳食钙的其次来源为主食类和豆类,各自占比约10%。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且绝经5~10年内的妇女膳食钙摄入低于老年人组,改进膳食结构和补充含钙制剂以达到适宜的摄入量是必要的和急切的。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89例GDM患者,按照抛掷硬币法随机分为组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5.00%(33/4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优化氧化应激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国市场上各类预包装食品进行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监测和分析,为评估居民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来源和摄入水平、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主要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记录和分析了3 762条预包装食品能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数据,获得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在各类预包装食品中,主食和方便速食食品(冷冻米面制品除外)、膨化食品、糕点/甜点、饼干、坚果种子、糖果(果冻除外)、部分饮料和冷饮、奶粉、糖及甜味料含碳水化合物和总能量较高;海苔、奶酪、奶油、部分酱及酱制品、植物油总能量含量较高;果酱、果脯/蜜饯、果蔬干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结论:市场上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预包装食品普遍存在,居民需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并注意控制摄入总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孕妇的饮食行为,探讨妊娠糖尿病发病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孕期妇女提供科学 合理膳食指导。方法:采用多阶段连续等比例抽样,选取确诊GDM的孕妇150 例为病例组,同期就诊非GDM孕妇150 例为对照 组,利用24 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饮食行为和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筛选GDM 饮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 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怀孕年龄( OR=1.157)、孕前BMI(OR=1.780)、糖尿病家族史(OR=2.448)、产次(OR=1.157)、总能量、水果 摄入量(OR=4.109)、豆类(OR=0.998)与妊娠糖尿病发生相关(OR=0.998)。采用多变量模型具体分析水果的摄入量,同时调整与妊 娠糖尿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与水果摄入量小于200 g/d 相比,水果的摄入量200 ~ 400 g/d,400 ~ 600 g/d 和超过600 g/d 其OR值分别为0.38、2.48、2.63(P<0.01)。结论:除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外,饮食行为与GDM存在一 定的相关性。针对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同时对孕期妇女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食物摄入量,以减少GDM 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