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on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健康人群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risin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因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间BMI、腰围、血清Irisin、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BMI、腰围、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r=-0.73,-0.68,-0.56,-079,-0.65,-0.73,均P0.05)。血清Irisin水平和C肽成正相关(r=0.62,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独立负影响因子。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risin水平明显降低,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MCI患者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风险人群.本文介绍了国际上MCI诊断标准及其变化和修订,提出了理想的诊断模型.根据国内外研究,从认知和精神行为两个方面综述了MCI的神经心理损伤特征及其相应的诊断工具,简要回顾了现有针对MCI开展干预的各种方法.指出早期识别和干预研究需要从实验室小样本扩展到社区大样本老年人群,从横断研究扩展到纵向追踪,综合采用多种识别指标,并结合多种干预方法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前期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419例,其中160例糖耐量正常(NGT)、142例糖尿病前期、117例新诊断T2DM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B水平,进一步分析血清VEGF-B水平与胰岛功能、胰岛素敏感性、肥胖及糖脂代谢相关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VEGF-B水平在NGT (130.8 pg/mL [IQR 61.3-227.5])、糖尿病前期(146.7pg/mL [84.1-214.9])和T2DM(135.3 pg/mL [58.3-214.8])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EGF-B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谱、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糖尿病前期和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VEGF-B水平与肥胖、血脂谱、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均无显著相关性,VEGF-B在人胰岛素抵抗及T2DM的发生中可能作用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在代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含量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256 CT平脐经L4、5水平进行扫描并测量皮下及内脏脂肪含量,并以BMI不同进行分组,即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测量入组患者的相关人体指标、空腹血生化检查指标。结果:超体重组、肥胖组患者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指标肥胖组、超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体重组、肥胖组内脏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含量、脂肪总含量、脂肪百分比,超重组、肥胖组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且肥胖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超重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脂肪总含量、内脏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BMI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而其中内脏脂肪含量及面积关系最密切。结论:内脏脂肪含量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磷酸酪氨酸衔接蛋白(APPL1)、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T2DM患者100例作为患病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对研究对象进行指标如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PL1、AFABP等检测,并根据公式计算HOMA-IR、及体重指数(BMI),分析APPL1、AFABP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患病组与健康组TC、HDL、LD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患病组BMI、FPG、FINS、Hb A1c、TG、HOMA-IR、APPL1、AFABP与健康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APPL1与BMI、FINS、Hb A1c、HOMA-IR呈负相关性(P0.05),与FPG呈正相关性;AFABP与BMI、FPG、FINS、Hb A1c、HOMA-IR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T2DM患者APPL1、AFABP较高,APPL1、AFABP与HOMA-IR呈直线相关性,表明APPL1、AFABP与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该研究为APPL1、AFABP可以作为T2DM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目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疾病,且疗效不佳。据推测到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将是现今的三倍。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阿尔茨海默病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因素。文献报道轻度认知障碍每年以8%-25%的比例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较正常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高10倍。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损害不可逆相比,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病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因此,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出现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及干预尤为重要。本文就认知功能早期阶段,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历年(2000年到2014年3月)研究进展从概念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及其影像学研究、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干预措施(药物和非药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159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00例单纯性肥胖且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腹腔内脂肪面积(VFA)、腹内脂肪体积(IAFV)、全腹脂肪体积(TAV),并计算IAFV/TA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髋骨骨密度。分析VFA、IAFV、TAV、IAFV/TAV与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FA、IAFV、IAFV/TAV、FPG、HOMA-IR、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髋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TA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VFA、IAFV、IAFV/TAV与FPG、HOMA-IR、FINS、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股骨、髋骨骨密度、HDL-C呈负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FA、IAFV、IAFV/TAV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股骨、髋骨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内脂肪异常堆积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腹内脂肪分布情况预估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当今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元的脱失、神经纤维缠结及老年斑形成。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被认为是AD及其他老年痴呆症的前驱阶段,可进一步转化成AD,且MCI与AD有着相似的病理变化。随着MCI和AD患病数的逐年增加,其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增添了巨大负担,因此,对MCI和AD作出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MCI和AD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且实验室检查也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当临床医生做出明确诊断时,多数患者已处于AD的中晚期。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磁共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MCI和AD的研究中,并为MCI及AD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分别从结构性磁共振(s MRI)、静息态f MR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MRI分子影像几个方面,阐述多种磁共振技术在MCI和AD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88例T2DM患者,按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4,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n=44,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T2DM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机体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高血糖、高血脂导致在代谢过程中,线粒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其可损坏线粒体功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可以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应激信号通路,如JNK/SAPK、p38MAPK、IKKβ/NF-kβ和氨基己醣通路等。这些应激通路的激活可以产生以下结果:(1)阻断胰岛素作用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2)降低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3)抑制胰岛素分泌;(4)促进β细胞凋亡等。本文主要针对活性氧的产生、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等机制加以综述,以便进一步阐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1.
Cenini G Sultana R Memo M Butterfield DA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2008,12(3):987-994
12.
Ji F Jin LS Zeng XM Zhang XJ Zhang YC Sun YX Gao LH He H Rao JH Liu XM Peng BL 《动物学研究》2012,33(1):79-84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自发性和膳食诱发性T2DM食蟹猴外周血白细胞中36个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在36个基因中,糖尿病组的G6PC、CCR2B、CTLA4等19个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这些基因在诱发组和自发组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36个基因中,诱发组基因的表达量普遍高于自发组,但大部分基因表达量在两组中差异不显著,表明诱发性和自发性食蟹猴T2DM模型均可作为糖尿病研究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因此,通过高能量膳食诱导的食蟹猴糖尿病模型可以替代自发的糖尿病猴,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T2DM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使治疗和预防T2DM成为世界上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T2DM的研究亦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治疗和预防T2DM的靶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T2DM的潜在机制,主要是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产量、调节肠道胆汁酸的代谢、调节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等。目前,治疗T2DM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相对安全无害。例如,可通过严格控制的特定结构饮食长期摄入或增加益生菌的长期摄取控制血糖,或通过口服可影响肠道菌群生态结构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有效地调控血糖水平。综述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诱发T2DM的潜在机制,研讨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从肠道菌群的新视角探索治疗T2DM的新方法,为彻底治疗T2DM提供一种新可能。 相似文献
14.
Effects of oxidative and nitrosative stress in brain on p53 proapoptotic protein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 dise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ny studies reported that oxidative and nitrosative stress might be important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beginning with arguably the earliest stage of AD, i.e., as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p53 is a proapoptotic protein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euronal death, a process involved in man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Moreover, p53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oxidative stress-dependent apoptosis. We demonstrated previously that p53 levels in brai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CI and AD IPL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compared to control brains. In addition, we showed that in AD IPL, but not in MCI, HNE, a lipid peroxidation product, was significantly bound to p53 protein. In this report, we studied by means of immunoprecipitation analysis, the levels of markers of protein oxidation, 3-nitrotyrosine (3-NT) and protein carbonyls, in p53 in a specific region of the cerebral cortex, namely the 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in MCI and AD compared to control brains. The focus of these studies was to measure the oxidation and nitration status of this important proapoptotic protein,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p53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neuronal loss observed in neurodegenerativ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对比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分别联合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4月-2012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70例,并随机单盲分为A(n=36)、B(n=34)两组,A组患者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方案,B组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服药12周后对比两组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服药12周后,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2hPG水平明显低于B组水平(P<0.05).②A组患者显效率(50.0%)、总体有效率(91.7%)略高于B组(38.2%、8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vs.26.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用药方案均是治疗老年T2DM的有效方案,西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较之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方案在临床疗效中具备比较优势,尤其是对降低餐后血糖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Cell cycle (Georgetown, Tex.)》2013,12(1):1-2
Comment on: Tayyari F, et al. Nat Med 2011; 17:113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BED锌指蛋白3(ZBED3)表达水平及其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就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97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及糖耐量正常(NGT的109名健康体检或志愿者,测定其血清中ZBED3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相关的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女性群体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群体(121.3±33.5 pg/m Lvs 113.9±32.9 pg/m L,P=0.02);超重组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组(132.5±31.4 pg/m L vs 111.4±30.2pg/m L,P=0.00);T2DM组血清ZBED3水平显著高于IGT组和NGT组(143.5±31.2 pg/m L vs 123.7±26.4 pg/m L,97.1±20.3pg/m L,P=0.00)。血清ZBED3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比值、体脂百分比、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明显负相关(P0.01);且腰围/臀围比值、体脂百分比、舒张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血清ZBED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2DM、IGT患者及超重群体血清ZBED3水平明显上升,且与肥胖和T2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雄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血糖控制欠理想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血糖控制欠理想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及控制血糖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次,3次/d,温水送服,连用10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0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肠道菌群和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10周后,两组患者FBG、2hPG和HbA1C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P<0.05);同时两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大肠埃希菌数量减少(P<0.05和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HOMA-β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糖控制欠理想T2DM患者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不仅可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而且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糖代谢功能,有利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Mei-Ling Zuo Ai-Ping Wang Ying Tian Li Mao Gui-Lin Song Zhong-Bao Yang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2019,120(9):16185-16194
Insulin resist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Recent studies found that insulin resistanc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dysfunction of 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 (KSRP) expression and AKT pathway, and that oxymatrine possesses an antidiabetic effec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protection of oxymatrine against T2DM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ulation of the KSRP expression and AKT pathwa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fed a high-fat diet and injected with streptozotocin intraperitoneally to induce T2DM, which led to an increa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 decrease i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glycogen synthesis concomitant with KSRP downregulation, PTEN upregulation, and AKT phosphorylation deficiency. The administration of oxymatrine decreased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creased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improved glycogen synthesis in the liver of T2DM rats, through a reversal in the expression of KSRP, PTEN, and AKT. On the basis of these observations, we concluded that oxymatrine can protect T2DM rats from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KSRP, PETN, and AKT expression in the liv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