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重要的医学昆虫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触角感受器的形态,以明确不同类型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方法】采用透射电镜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明确并详细描述了毛型感受器、锥型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及感觉囊的形态结构。【结论】毛型感受器和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感觉囊中的无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温湿度感受器,类锥型感受器及类腔锥型感受器可能为化学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同时行使功能,表明感觉囊为一个功能复合体。蝇类触角的感器类型多样、囊结构复杂,可作为研究昆虫触角感器形态、功能及演化的模式类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深入广泛的作用,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获得生物组织连续切片,从而对其神经网络等延伸结构进行连续追踪及三维重构是非常迫切的科研诉求。但捞片方法的限制使得连续切片的获得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组织致密的昆虫外骨骼如昆虫触角而言,常因包埋剂浸透不够充分而导致聚合欠佳,增加了连续切片收集的难度。为解决捞取昆虫触角连续切片过程中的系列问题,获得完整、平整的触角连续切片,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狭缝载网捞片的组合器具。【方法】用组合器具中的捞样器和放样台分别捞取及放置超薄切片。【结果】捞取的昆虫触角切片不会局部脱离树脂切片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叠,不会整片脱离树脂切片而滑落至树脂切片一侧,样品切片完整无破损、无皱褶,连续切片成条贴附在狭缝覆膜区。【结论】新型捞片器具为获得昆虫触角连续切片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获得蜚蠊目昆虫触角感受器外部形态的资料,为蟑螂的系统学研究积累一些新的基础资料.使用KYKYAMRAY 1000B型扫描电镜蜚蠊目8种昆虫触角感受器进行观察和拍照,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结果表明,蜚蠊目昆虫的触角均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蜚蠊目昆虫触角感受器的外部形态在科、属水平表现的差异程度与昆虫的分类地位相符合.触角感受器的形态结构也许能成为鉴别蜚蠊目科和属的有用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昆虫视觉信号处理的重要神经结构,详细观察和描述了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代表性昆虫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复眼和视叶的组织学结构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组织学切片技术,观察分析了30只双斑蟋的复眼和视叶组织学结构。【结果】双斑蟋复眼约有3400个小眼,均为六边形结构,小眼间隙内分布有机械感受器——感觉毛和钟形感受器。每个小眼均由角膜、晶锥、感杆束、6个网膜细胞及基膜等构成。视叶呈两个扇形结构,由三大神经纤维网构成,分别为神经节层、外髓、内髓。【结论】双斑蟋复眼表面具有少量感觉毛和钟形感受器,每个小眼均由角膜、晶锥、感杆束、6个网膜细胞及基膜等构成,属并列像眼,视叶由三大神经纤维网构成。  相似文献   

5.
单感器记录技术是一种昆虫细胞外电生理技术,可以测量昆虫单个感受器对刺激物的电生理反应。该技术有助于探明昆虫嗅觉和味觉感受器对不同信息化合物的电生理响应机制,将单感器记录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阐明昆虫嗅觉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可以研制昆虫行为调节剂、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生物传感器。本文介绍了单感器记录仪的结构和昆虫单感器记录的原理,并对单感器记录技术在昆虫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探明昆虫感受化学信息物质的机理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昆虫温度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磊 《生物学通报》2006,41(12):16-17
昆虫中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温度感受器,有的种类还能感知红外辐射。介绍了不同类群中温度感受器,包括红外感受器的类型和功能,描述了各种感受器结构,特别是电子显微镜下超微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蒲氏钩蝠蛾Thitarodes pui(Zhang et al.)是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之一,其雄成虫触角感受器在求偶交配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蒲氏钩蝠蛾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雄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Bhm氏鬃毛和鳞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和鳞形感受器数目最多,腔锥感受器又分为长栓形和短栓形两种。综合本研究结果与已知蝠蛾的触角感受器,发现蝠蛾触角感受器在表面结构、感受器类型等方面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们最近发展的一项用于两栖类胚胎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的技术。两栖类胚胎经过适当的化学固定以后,用振动切片机可以得到50—100 μ的切片。我们用这样的切片进行免疫萤光和免疫酶标染色,均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以进行光镜(共聚焦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及包埋剂,所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抗原性。与传统的各种免疫组化技术比较,切片的各部分组织均能迅速与抗体反应,组织保存相当完好,可以满足电镜观察的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将同一胚胎的不同切片分别用于光镜和电镜观察,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方法,观察氮离子束注入对芦荟细胞壁结构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离子注入剂量达1×1016N+/cm2时,叶片表面发现了离子束刻蚀的小洞。透射电镜半薄切片观察也发现离子束轰击后,芦荟叶片表皮的横切面都有不同程度被打烂的情况,初步认为是离子束轰击引起的刻蚀效应,这与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鼠植入前胚胎的发育过程中,核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致密结构到网状结构的变化。对核仁超微结构的观察有助于揭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核仁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定阶段的功能。但由于核仁结构微小,数目较少,并且在胚胎中只处于卵裂球细胞核的内部,难以定位,因而给核仁的超微结构观察带来很大的困难。本实验探索了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植入前胚胎核仁的方法:先用琼脂对小鼠胚胎进行预包埋,在经过常规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流程后,将整个胚胎先切成半薄切片;经过甲苯胺蓝染色后,选取含核仁结构的切片进行重包埋;最后再对回收来的半薄切片进行超薄切片,醋酸铀染色后上电镜观察;最终成功获得小鼠胚胎植入前发育不同时期核仁清晰的透射电镜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