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尾两栖类的原生殖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了无尾两栖类生殖质与原生殖细胞的关系,实验证明原生殖细胞是由生殖质决定的,如果生殖质受到破坏或其正常的空间结构受到干扰,就不能形成原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原生殖细胞由于形态发生运动而位于原肠腔底部,在随后的发育中由于原生殖细胞的主动运动而迁移到生殖嵴。异位的原生殖细胞可分化为其它胚层的细胞,因此生殖质在原生殖细胞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殖细胞在许多有性生殖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特化出来,并进一步分化为生殖细胞以产生新的子代。动物原生殖细胞的特化主要有生殖质决定和诱导两种模式,果蝇原生殖细胞的特化模式属于前者。研究表明,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过程中生殖质组装的关键基因是osk,其调控下游基因转录产物的定位和翻译,如vas和tud。此外,基因转录沉默是原生殖细胞特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与生殖质中的成分如基因nos、gcl、pgc的表达产物密切相关。现对果蝇原生殖细胞特化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原生殖细胞来自于上胚层胚盘透明区的中央盘处,分离出的PGCs可以被转至受体胚中,可以获得由供体胚PGCs和受体胚PGCs组成的生殖系嵌合体。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将外源基因转入供体PGCs,受体胚后代则成为转基因鸟类。利用禽类PGCs作为转基因的载体,来生产嵌合体胚胎和子代为目前研究禽类转基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革胡子鲇卵巢在第一次性周期内分化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光镜和电镜研究了革胡子鲇(Clariaslazera)原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卵巢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分化与发育以及各发育时期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原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有固定的迁移路线,进入生殖嵴后,生殖嵴进一步分化,出现卵巢腔分化成卵巢,卵母细胞在第1次性周期内的发育可分成6个时相,描述了各时相卵母细胞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同时,叙述了卵母细胞中卵黄发生的形态形成。  相似文献   

5.
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始生殖细胞是来源于胚胎生殖嵴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其形态、细胞表面标志、分化潜能均与来源于囊胚内细胞团的干细胞相似.在饲养细胞层和多种生长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可保持原生殖细胞在体外不断增殖而不分化,最终建立EG细胞系.本文就原始生殖细胞体外培养,建立EG细胞系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中,来自巴布拉汉研究所(Babraham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查了原生殖细胞发育的早期阶段,同时他们在实验室开发了一种产生类似细胞的策略,这种酷似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产生对于未来生殖领域的研究,以及分析人类潜在的继代基因调控的遗传机制非常重要。新生命的诞生从胚胎开始,生命产生下一代的能力早在胚胎中就已经建立了,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原始的生殖细胞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原  相似文献   

7.
太白红杉生殖年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太白红杉的平均生殖年龄、最高生殖年龄和最小生殖年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太白红杉的平均生殖年龄为78.59a,最小生殖年龄为26a,最大生殖年龄为208a;其中南坡太白山最小生殖年龄26a、最高生殖年龄153a、平均生殖年龄72.97a;北坡最小生殖年龄29a、最高生殖年龄208a、平均生殖年龄92a。海拔和年降水与平均生殖年龄呈正相关,坡度与最高生殖年龄呈正相关,最高生殖年龄与最小生殖年龄呈正相关,表明提早生殖会减少太白红杉的生殖寿命。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哪里来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细胞是机体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细胞。动物的个体发生就是从雌、雄配子的受精开始的,并借此达到种族繁衍。那么,这些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以及怎样形成生殖腺的? 现在已证实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八个门近九十种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胚胎的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发育来的。原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卵裂球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质,它可被一定的染料着色,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结构,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为生殖质(germinal plasm)。含有这种生殖质的卵裂球就被称为原生殖细胞,胚胎的生殖细胞就是由它形成的。当然在不同的动物中,这种特殊的细胞质还有别的名称。如昆虫中称为极质(Polar  相似文献   

9.
小鼠原生殖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新  严缘昌特 《生命科学》1999,11(3):114-116
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胚胎生殖谱系最原始形式的细胞,在体胚胎迁移期PGC增殖极为旺盛。体外培养的小鼠迁移期PGC在饲养层细胞和三种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可发展为长期增殖并维持不分化状态的胚胎性干细胞,即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germcell,EG),具全能性发育潜能。EG建系成功对于研究生殖细胞发育以及寻找新的转基因动物操作的有效载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vasa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EAD-box家族基因编码一类ATP依赖的RNA解旋酶。经系统进化分析可将该家族蛋白分为VASA、PL10和p68三个亚家族。其中,vasa基因最先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被发现,在许多动物中都已经克隆得到其同源基因,研究显示,vasa基因在生殖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在许多生物中为生殖细胞形成和配子发生所需。有趣的是在果蝇中VASA蛋白是生殖质的组成部分,而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中vasa mRNA才是生殖质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综述了vasa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功能、表达和作为原生殖细胞分子标记物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作者观察了鸡胚生殖新月区的原生殖细胞(PGC)的超微结构。PGC为圆形或椭圆形,13—16μm,有丰富的伪足和微绒毛,尚可见到相邻PGC存在桥粒样结构。细胞核为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并呈多处凹陷。与同期胚的其它细胞相比,胞质内细胞器相当丰富且较成熟。观察到有大量微丝。上述PGC的形态,除了细胞桥粒样结构及微丝很少见到报道外,其它特征与鸟类PGC的超微记载相一致。 作者首次观察到PGC中有一种特殊颗粒(即电子致密小体),它自核内产生,进入核周池,并借核膜破裂的方式进入胞质。这种颗粒可能就是生殖颗粒,而由该颗粒在胞质中聚集所构成的特殊高电子致密区可能就是生殖质。从而从形态学上提供了鸟类具有生殖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鸟类群落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直军 《动物学研究》1986,7(2):161-166
常绿阔叶林是云南境内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主要的原生植被类型。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鸟类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为便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及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本文报道有关哀牢山常绿阔叶林鸟类群落动态。 自然环境和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中国水蛇的消化、循环、泄殖等系统的整体解剖。其中,雌性泄殖腔在生殖季节有明显变化,表明它可能是原始阴道雏型。  相似文献   

14.
生殖内分泌是调控鸟类繁殖行为的重要生理过程,环境因子则是影响鸟类生殖内分泌的关键因素。光周期是调节大多数温带鸟类生殖内分泌的关键环境因子。日照延长可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HPG)刺激繁殖活跃,日照缩短则刺激下丘脑释放GnIH抑制繁殖。在沙漠、热带地区以及食物条件不可预见的地区,降雨、食物及温度也可成为影响鸟类生殖内分泌的重要因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人类活动因素也会对野生鸟类的生殖内分泌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蛇消化、呼吸、循环和泄殖系统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水蛇的消化、呼吸、循环、泄殖等系统的整体解剖。其中、雌性泄殖腔在生殖季节有明显变化,表明它可能是原始阴道雏型。  相似文献   

16.
李汝棋 《遗传》1983,5(4):1-5
细胞的分裂在高等动植物中总的说来不外 乎有两种形式: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这两 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 不同,但可以肯定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 特殊形式。联系到生物的生殖,人们早已看到 生物也有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虽然这两 种生殖方式都以有丝分裂为基础,但减数分裂 却仅出现于有性生殖之中。这就意味着没有减 数分裂形式的出现,生物也就不可能从无性生 殖进化到有性生殖。  相似文献   

17.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是利用细胞重编程技术人工获得的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功能类似的细胞,能分化成包括三胚层在内的所有细胞类型,并且规避了ESCs的伦理学争议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iPSCs体外诱导为生殖细胞所用的诱导物及其诱导效果进行了综述,生殖细胞发育机制的研究有望促进未来生殖和发育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鸟类群落变化及其与城市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助长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其中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目标,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内容。从城市环境变化压力下,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空间分布和繁殖营巢方式的改变分析,重点介绍了支持城市地区鸟类多样性的植物环境因素与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城市中的植被和绿色空间为城市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是城市鸟类最主要的栖息地。2)保留原生乡土植物和大型树木的地区能支持更丰富的鸟类物种。3)植被的结构和盖度对鸟类群落有显著影响。林冠覆盖率增加,复杂的垂直空间和多样的植物种类的组合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空间和栖息地类型,吸引不同的鸟类物种,相应地也会导致更丰富的鸟类群落。总之,保持和加强城市中植物环境良好和稳定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据此,提出城市环境与鸟类群落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了其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太湖湖滨人工种植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种植芦苇(Phragmites adans)是湖泊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重要手段,人工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研究有助于评价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效果。自2010年6月到2011年5月,根据研究样地情况在人工芦苇湿地内设置一条1.5 km的样线和一条1.0 km的样线,原生芦苇湿地内设置一条1.5 km的样线和两条200 m的样线,逐月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人工芦苇湿地和原生芦苇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对比研究,运用单因素ANOVA分析两种生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共记录到鸟类11目28科50种,其中人工、原生芦苇湿地分别为39种、36种,共有种25种。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纯色鹪莺(Prinia inornata)等留鸟在芦苇湿地中一直占优势地位。总体上看,两种芦苇生境中鸟类种数和密度的月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月(11种)和2月(25.36只/hm2),最大值分别出现在5月(30种)和6月(73.64只/hm2)。从各季节看,春季(H'=3.411 5)和夏季(H'=3.050 1)人工芦苇湿地鸟类多样性高于原生芦苇湿地,春季(J=0.993 5)、夏季(J=1.035 9)和冬季(J=0.831 5)人工芦苇湿地均匀度低于原生芦苇湿地;全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人工芦苇湿地(H'=3.274 7,J=0.893 9)原生芦苇湿地(H'=3.300 2,J=0.920 9)。从两种芦苇湿地的鸟类群落比较来看,各项数据差异均不显著,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人工芦苇湿地的恢复已接近原生芦苇湿地。  相似文献   

20.
丝状体蓝藻藻殖段的分化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泽璞  施定基 《植物学报》2000,17(3):204-210
本文介绍了丝状体蓝藻(亦称蓝细菌) 的藻殖段的分化及其调节机制。藻殖段与正常藻丝体的区别在于细胞形状、细胞内存有气囊和可移动的短而直的藻丝链等。本文对许多环境因子包括光和营养因素等促进或抑制藻殖段的分化进行了讨论;还介绍了念珠藻(Nostoc) ,单歧藻(Tolypothrix) 和眉藻(Calothrix)所具有复杂的细胞发育过程,即具气囊又可移动的藻殖段分化,异形胞分化以及营养细胞的补偿性色适应。这三种细胞类型的适应形成取决于两种不同的光受体系统。藻殖段和异形胞两者的分化可能取决于光合电子传递链;而营养细胞的补偿性色适应则受光敏色素的调节。此外,谷酰胺合成酶合成和活性调节的PII蛋白,在协同藻殖段分化、异形胞分化及营养细胞的补偿色适应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蓝藻藻殖段分化及其调节机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关于它的知识尚不完整,亟待人们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