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蛇咬伤病人早期皮肤症状表现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蛇类资源的开发,蛇咬伤病人呈倍数逐年增加。蛇伤的病情复杂、迅速,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病之一。由于饮食业的兴旺,从各地捕捉到的蛇及人工养殖的蛇随着发达的交通而“南来北往”,所以单从区域来判断蛇的种类已远远不够。被蛇咬伤的病人常因惊慌失  相似文献   

2.
范佩玲 《蛇志》2006,18(4):287-288
红脖游蛇属游蛇科游蛇亚科,国内尚未把其归于毒蛇分类中。人们都认为其系无毒蛇,而未引起注意。2001年李其斌等报道红脖游蛇咬伤引起血液失凝、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例以后,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2001-2005年我科陆续救治了5例红脖游蛇咬伤病人,采用了我院自行设计的点状加压止血方法和全身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针对患者具有以出血倾向为主的特点。制定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护理,现将救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龙岩市急诊蛇伤流行病学特征和综合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资料完整的458例蛇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8例急诊蛇伤患者中,死亡6例,病死率1.3%,致伤蛇种以竹叶青蛇、烙铁头、眼镜蛇、银环蛇、眼镜王蛇为主,近年来还发现一些罕见蛇类如白头蝰蛇、红脖颈槽蛇咬伤病例;掌握了我市蛇伤的发病季节、致伤人群、致伤部位及转归。结论初步掌握了龙岩市急诊蛇伤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救治措施,为今后开展蛇伤的防治、教学、科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宾萍  胡万达 《蛇志》2003,15(2):79-79
目的 :蛇咬伤并不普遍 ,但其具有潜在的生命威胁。较普遍的临床情况是可疑的蛇咬伤。我们的目的是描述可疑蛇咬伤病人的流行病学、诊断及处理特征。方法 :在澳大利亚北部热带地区由一个服务于广大农村的三级医疗医院 (在那里对可疑蛇咬伤病人有标准入院协议可用 )提供可疑蛇咬伤病人 ,对他们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 :70例可疑蛇咬伤病人中 ,45例确诊为咬伤 :3例剧毒蛇 ( 2例是西方棕蛇 [假眼镜蛇 Pseudonajanuchalis]1例岩蕨蛇咬 [澳洲黑蛇 Pseudechisaustralis]) ;7例被轻 /中等毒性的其它蛇伤 ;2例被证实为假眼镜蛇伤而无毒液 ;5例证实…  相似文献   

5.
广西的蛇类资源与蛇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的一个省 )进行蛇类资源和蛇咬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至今为止发现栖息在广西境内的蛇类有 7科 4 2属 96种 ,其中盲蛇科( Typhloidae)、 1种、蟒科 ( Boidae) 1种、闪鳞蛇科( Xenopheltidae) 1种、游蛇科 ( Colubridae) 71种、眼镜蛇科 ( Elapidae) 6种、海蛇科 ( Hydrophiidae) 7种、蝰科( Viperidae) 9种 ,其中有毒蛇 33种。经蛇伤流行病学调查推算 ,广西每年蛇伤病人约 376 0 0例 ,其中约 1 0 1 9例死亡 ,而蛇伤死亡率最高为眼镜王蛇咬伤 ( 5 7.1 % ) ;其次为银环蛇 ,由于抗蛇毒血清供应不足 ,很多边远地区病人因不能及时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邹春燕 《蛇志》2005,17(3):168-170
竹叶青(frimeresams stejnegeri)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是常见的致伤蛇种之一,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20.2%,病死率为0.5%。为了探讨竹叶青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来本院急诊确诊的竹叶青蛇咬伤病人33例,采取临床护理结合治疗观察,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本光 《蛇志》2009,21(1):45-46
眼镜王蛇(Ophiophigus hannah,Kingcobra)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又名山万蛇、过山风,多见于我国西南部及南亚各国,被咬者若不及时、正确救治,往往很快死亡。我院近期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急诊蛇伤研究中心李其斌教授指导下,救治了5例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均治愈出院,现将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策略。方法总结2016年1月~2017年7月桂中桂北蛇伤救治基地收治的305例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包括否认、忽视,精神紧张、惊慌,焦虑、恐惧,孤独、不信任感等4个方面,并提出了心理护理相关的针对性策略。结果在对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的观察、护理过程中,通过针对性心理护理策略的有效、积极实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纠正,并改善其治疗依从性。305例患者中,痊愈300例,行植皮治疗5例,无致残病例。结论中华眼镜蛇咬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普遍受不良情绪影响,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蛇伤康复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庞丕万 《蛇志》2007,19(4):287-288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是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也是蛇伤病例的主要病因蛇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据广西蛇伤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其发病率占蛇伤病例的11·6%[1]。我县位于广西南部六万大山,毒蛇种类较多,近年来我院诊治的12例烙铁头咬伤患者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至2006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各种毒蛇咬伤中确诊为烙铁头咬伤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6岁。患者多于天气闷热时入夜后,在树前屋后、柴草堆处被咬伤。1·2诊断依据患者被蛇咬伤时看清该蛇或将该蛇一…  相似文献   

10.
蛇伤灵注射液治疗蛇伤4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英 《蛇志》1999,11(4):72-72
蛇伤是夏季常见急症,为及时和方便治疗,我院将已故的陈老中医多年的经验方改制成“蛇伤灵”注射液,作为医院治疗蛇伤急救必备药品。自1989年开始至今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后遗症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中,男212例,女18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7岁;咬伤上肢145例,下肢254例,头部1例;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3天。1.2 诊断依据 (1)能明确辨认出是何种毒蛇咬伤;(2)咬伤部位有明显齿痕;(3)临床表现符合毒蛇咬伤症状特征。本组竹叶青蛇咬伤127例,龟头壳花蛇咬伤118例,烙铁头蛇咬伤126例,眼镜蛇咬伤25例,银…  相似文献   

11.
游剑明  廖兴华 《蛇志》2001,13(4):36-37
眼镜蛇咬伤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 ,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可致残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近 2年治愈 3 2例眼镜蛇伤病人 ,其中 ,成功救治了 3例危型眼镜蛇咬伤致大面积软组织坏死的病人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病例 1 :患者 ,男 ,5 3岁 ,农场工人 ,在田间劳动时被眼镜蛇咬伤左足背 ,蛇被打死 ,证实为眼镜蛇。受伤后被送到个体诊所治疗 ,内服外敷草药 ,病情未控制 ,左足背皮肤及左小腿中段皮肤瘀黑 ,肿胀明显 ,并逐渐坏死溃烂 ,伤后 5 6 h送到本院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脸色苍白 ,心慌、头晕 ,查体 :体温 3 8.2℃ ,脉搏 5 2次 /分 ,呼吸 3 6…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蛇伤患者对蛇咬伤的预防知识及院前自救情况,为指导蛇伤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2011年急诊收治的173例蛇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及交谈法,了解蛇伤患者对蛇习性、防护措施、蛇咬伤后的反应及处理情况。结果蛇伤患者对蛇习性了解情况不乐观,采取防护措施不到位,急救处理不科学。结论应加强蛇伤防护工作的宣传,改善院前急救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刘玲 《蛇志》2002,14(2):62-64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急诊疾病。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食蛇风尚的流行 ,蛇伤的发病率更呈直线上升的势头。其中 ,眼镜蛇咬伤是发病率最高的蛇伤之一。近二年来 ,我院蛇伤中心收治眼镜蛇咬伤患者 1 1 2例 ,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 2例中 ,男 94例 (其中小儿 2例 ) ,女 1 8例 ;年龄 4~ 5 8岁 ,平均年龄 3 1岁 ;其中酒店工人 72例 ,农民 5例 ,其他 3 5例 ;上肢86例 ,下肢 2 5例 ,腰部 1例 ;伤口组织坏死 63例其中 2例需要植皮。…  相似文献   

14.
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三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优劣比较,找出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569例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各种治疗方法。结果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糜蛋白酶局部注射-蛇伤药酒外敷-坏死组织早期切除-局部烧灼法-局部组织切开冲洗。结论中华眼镜蛇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蛇毒血清局部注射和糜蛋白酶局部注射,其次选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15.
背景 :与蛇伤恶化相关的发病率文献报道不多。方法 :利用标准化的询问调查 ,对2 0 0 1年地区中毒中心报告的所有蛇咬伤病人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直到症状消失。结果 :报告了 1 2 8例蛇咬伤病例 ,其中 1 6例 (占 1 2 .5% )失访 ,31例 (占 2 4 .2 % )除刺伤外 ,无症状发展 ,而认为是“干咬”。对 81例 (占 63.3% )病人随访了其症状持续时间。年龄在 1~ 86岁 ,平均 32岁 ,男性病例 64例 (占 79% )。确诊为铜头蛇 (蝮蛇 )咬伤 57例 ,未确定有毒的为 1 7例 ,森林响尾蛇 6例和 1例毒水蛇咬伤。所有病人最初都在医院急诊科评估 ,其中 51例住院 ,9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少华 《蛇志》2011,23(1):45-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对326例竹叶青蛇伤患者采用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结果 326例中,治愈293例(占89.88%),显效28例(占8.59%),有效3例(占0.92%),无效2例(占0.61%),总有效率99.39%。结论口服蛇伤胶囊、三草汤,外用三黄散,穴位放血,结合西医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是救治竹叶青蛇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蛇伤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英 《蛇志》2002,14(2):27-28
蛇伤是夏季常见的外科疾病 ,在治疗中应及时及早的进行排毒解毒。我院采用外治疗法中药保留灌肠 ,局部以针刺排毒和外敷解毒散治疗蛇伤 7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中 ,男 42例 ,女 2 8例 ,年龄 3 0~ 5 0岁 ;咬伤上肢 3 8例 ,咬伤下肢 3 2例 ;就诊时间最短 4h,最长 2天 ;咬伤蛇种 :焦尾青竹蛇咬伤 3 0例 ,龟壳花蛇咬伤 2 1例 ,烙铁头蛇咬伤1 7例 ,银环蛇咬伤 2例。 7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头晕、欲呕、胸闷、腹痛、大便不通或大便排解不畅、少尿色赤等表现。1 .2 治疗方法 方以大黄 60 g,白花…  相似文献   

18.
汪积玲 《蛇志》2000,12(1):69-69
血液光量子疗法是通过采取病人的自体静脉血注入特制的石英玻璃罐内 ,经体外抗凝 ,紫外线照射和充氧 ,再回输到病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各种感染、中毒等。我院自 1 996年开始将血液光量子疗法广泛用于蝮蛇咬伤 ,在辅助治疗蛇伤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1 996~ 1 997年我院共收治蝮蛇咬伤病人 2 78例 ,其中男 1 54例 ,女 1 2 4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2岁 ;蛇伤患处下肢 2 1 2例 ,占 76%,上肢 64例 ,占 2 3%,其它部位 2例 ,占 1 %。蛇咬伤后一般患侧肢体肿胀疼痛 ,伤口渗液 ,瘀血 ,头昏眼花 ,胸…  相似文献   

19.
谭宇顺  李景新  张跃  余佩琦 《蛇志》2001,13(4):11-13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蛇伤患者分别采用蛇伤药酒外敷、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共3种处理方法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3种治疗方法从优到劣依次是: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蛇伤药酒外敷。结论 中华眼镜蛇咬伤致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应首选抗眼镜蛇毒血清局部封闭,其次是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局部封闭,最差的是采用蛇伤药酒外敷。  相似文献   

20.
李成宾  曾仲意  冯芬  雷盼 《蛇志》2009,21(4):270-270,275
目的探讨双黄蛇伤散对竹叶青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倒竹叶青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侧,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外敷双黄蛇伤散.结果两组息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局部坏死和功能受限发生事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黄蛇伤散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