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悬钩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悬钩子果实的挥发性成分李维林顾姻宋长铣姚欣梅贺善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VolatileconstituentsinthefruitsofRubusL.LiWeiLin,GuYin,SongChangXian,YaoX...  相似文献   

2.
射干和鸢尾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射干和鸢尾的挥发性成分秦民坚王强徐珞珊徐国钧(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田中俊弘(岐阜药科大学,日本国岐阜市502)VolatileconstituentsofBelamcandachinensisandIristectorumQinMinJ...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  吴玉 《云南植物研究》1994,16(4):431-434
黄花菜的挥发性成分王鹏,吴玉,丁靖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昆明650204)关键词挥发性成分,黄花菜,苯乙睛,异氰基甲苯THEVOLATILECONSTITUENTSOFHEMEROCALLISCITRINA¥WANGPe...  相似文献   

4.
茶叶挥发性成分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的挥发性成分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它不仅是区分不同茶类品质特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捕获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对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停留在挥发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上,对其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则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从萜烯醇类的生物合成、胡萝卜素类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微生物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华山松球果挥发性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7月份的华山松球果。用GC-MS分析了健康果和受害果萜类挥发物成分。结果表明,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25种,其中单萜17种。倍半萜8种,7种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组分,它们是a-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和异松油烯。球果受害后,单萜、倍半萜种类没有变化,除β-蒎烯含量减少外,单萜总量和各组分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β-非兰烯/4-侧柏烯含量增加最多;而倍半萜各组分相对含量变化很小。同时,比较了水蒸气蒸馏和二氯甲烷浸提的分析结果。认为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华山松球果挥发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白袋、绿袋、红袋、蓝袋4种不同颜色果袋对葡萄成熟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葡萄专用果袋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可为葡萄果实的发育提供特定的光环境,不同套袋处理葡萄成熟期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巨峰’葡萄成熟期果实中检测到酯、醛、醇、酮类、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对照、白袋、绿袋、红袋和蓝袋处理成熟期果实检测到的挥发性组分分别为33、37、38、32和34种.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降低,己醛、反式-2-己烯醛、癸醛含量增加;绿袋处理除3-己烯酸乙酯、反式-2-己烯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醛、(反,反)-2,4-己二烯醛、癸醛、苯乙醇外,其他共有组分的含量均出现降低;红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降低,己醛、反式-2-己烯醛等的含量出现降低;蓝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主要酯类物质的含量未发生较大变化,己醛、反式-2-己烯醛等的含量出现升高.在非共有组分中,套袋处理中醇类组分的种类减少,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种类增加.总体上,蓝袋处理果实中主要的‘果香型’酯类组分含量最高,白袋处理果实中主要的酯类组分及‘青草香型’的醛类组分含量较高,绿袋、红袋处理果实主要香气组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香花秋海棠(Begoniahandelii)是开花有香味且具有药用价值的芳香草本植物。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鲜花、冰花和鲜叶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从鲜花鉴定出63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酮类和杂环类;冰花中鉴定出65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萜烯类和醛类;鲜叶中鉴定出35种化合物,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杂环类和酮类。与其他香花秋海棠材料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产地、生长环境和材料处理方式对植物挥发性物质有重要影响,并推断香花秋海棠冰花与其变种铺地秋海棠(B.handeliivar.prostrata)的香味更为接近。冷冻保存改变了香花秋海棠的花香成分及其含量。香花秋海棠鲜花、鲜叶挥发性成分中包含β-蒎烯、芳樟醇、橙花醛等物质具有抑菌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室内外环境起到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顶空取样、溶剂解吸附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了黄鼬(Mustela sibirica)肛腺分泌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的六种化合物均为含硫的环状有机物:(1)2,2-二甲基硫代环丁烷;(2)顺或反2,4-二甲基硫代环丁烷;(3)反-2,3-二甲基硫代环丁烷;(4)2-乙基硫代环丁烷;(5)2-丙基硫代环丁烷;(6)3,3-二甲基-1,2-二硫代环戊烷。尽管黄鼬肛腺成分的组成和鼬鼠其它种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是成分组成的种间差异很明显。另外,2-乙基硫代环丁烷仅存在于雌性黄鼬中。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对鼠类有驱赶作用的2,2-二甲基硫代环丁烷和2-丙基硫代环丁烷在黄鼬肛腺分泌物同时存在,说明黄鼬肛腺分泌物对鼠类可能有很强的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9.
兴安杜鹃叶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宇  孙墨珑 《植物研究》2012,(3):365-36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兴安杜鹃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鉴定。从兴安杜鹃叶中共鉴定出54种挥发性成分,占总馏出成分的97.84%。兴安杜鹃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桉叶醇(eduesmol),相对含量10.95%;β-愈创木烯(β-guaiene),相对含量10.21%;长叶醛(longifolenaldehyde),相对含量7.88%;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1,5,9,9-tetramethyl-1,4,7-cy-cloundecatriene),相对含量7.80%;杜鹃酮(germacrone),相对含量5.91%;(-)-葎草烯环氧化物Ⅱ((-)-HumuleneepoxideⅡ),相对含量5.52%;2-庚基-1,3-二氧戊环(2-heptyl-1,3-dioxolane),相对含量4.99%;石竹烯(caryo-phyllene),相对含量3.70%;(+)-γ-古芸烯((+)-γ-gurjunene),相对含量3.44%。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茯神挥发性成分含量、构成及其生物活性,本实验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的方法提取茯神低极性成分,以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提取压力、温度、二氧化碳流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挥发油对5种真菌的生物活性。得到提取模型极值点,即提取压力27.26MPa、提取温度55.97℃、提取流速10.68L/min时,提取率达到最大,提取率预测值为1.66mg/g。通过NIST14质谱库检索,鉴定了其中17个主要化合物,运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个组分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4.5%。抗菌实验表明茯神挥发油对采绒革盖菌菌株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品种的桉树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气质联用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桉树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在被鉴定的成分中,桉叶油素和4-松油烯醇为窿缘桉、尾巨桉、粗皮桉、尾叶桉、大叶桉五种桉树叶片的共有成分;柠檬桉叶的主要挥发成分为(L)-香茅醛和乙酸香茅酯。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桉树叶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其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海州常山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海州常山花的挥发性成分.从海州常山花中共鉴定出了2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成分总峰面积的94.10%,主要有烷烃、醛、醇和酸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6,10,14-四甲基十六烷(17.25%)、棕榈醛(10.57%)、1-辛烯-3-醇(6.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比较分析了连翘花蕾和花的挥发性成分。从连翘花蕾和花中共鉴定了83个化合物,其中40个化合物是共有的。连翘花蕾的挥发性成分以烃类(41.04%)为主,而连翘花的挥发性成分以醇、醛和酮类化合物(26.46%)为主;酯类化合物在花蕾中的含量为8.11%,在花中下降到2.12%;而酸类化合物则从3.56%上升到5.18%。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开放,酯类成分逐渐被水解为酸。  相似文献   

14.
米象Sitophilus oryzae是我国主要的储粮害虫之一,对多种谷物及其加工品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为探明10℃下米象对糙米挥发性成分及前体物质(脂肪酸、氨基酸)的影响,使用顶空式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对糙米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鉴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糙米脂肪酸进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对糙米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米象侵染时间的延长,糙米中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水解不断在发生,8种氨基酸、11种脂肪酸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侵染时间内米象侵染对糙米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PLS-DA)筛选出18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其中1-十一醇、1-戊醇、二氢-5-十四烷基-2(3H)-呋喃酮、庚醛含量与侵染时间呈正相关,庚醇含量与之呈负相关。基于脂肪酸、氨基酸和特征挥发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庚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与油酸、亚油酸、丙氨酸、亮氨酸含量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米象仍存在缓慢的生命活动,促进了糙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进而对挥发性成分的形成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云锦杜鹃的挥发性成分,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云锦杜鹃不同花期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特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四个花期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共分为苯丙酸类/苯环型、萜烯类、醇类、醛类、烃类和其他类六大类组分。对29种主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8.545%。分析发现,β-月桂烯、β-罗勒烯、可巴烯、异喇叭烯、桉树脑、衣兰烯、(+)-表二环倍半水芹烯、(3R-反式)-4-乙烯基-4-甲基-3-(1-甲基乙烯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与第1主成分呈高度正相关,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1.455%,其中丁香酚的影响最大,呈高度负相关,这些物质是影响云锦杜鹃香气的关键性成分。在9种高度相关的物质中,萜烯类物质占了7种。综上认为,萜烯类物质是云锦杜鹃主要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6.
马尾树叶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树叶的挥发性成分姜志宏,周荣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38)volatileconstituentsintheleavesofRhoipteledchilianthaDielsetHand.Mazz.¥JiangZhi-Hongandzhou...  相似文献   

17.
薄荷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癌、降血压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对该属植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唐古拉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叶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了其成分。分别从唐古拉特白刺叶和西伯利亚白刺叶中的挥发油中鉴定出40、33个化合物,二者共有成分27个。对比二者的挥发性成分,发现唐古拉特白刺叶烃类化合物(25.54%),远高于西伯利亚白刺叶(12.00%),并且以二十一烷为转折点,在此之前,各烃类化合物的在唐古拉特白刺叶中的含量均高于西伯利亚白刺叶,在此之后,烃类化合物在前者中的含量低于后者;乙酸仅存在于西伯利亚白刺叶中,且含量高达20.00%,二氢猕猴桃内酯为二者叶中的主要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贵州产辣蓼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固相微萃取物中鉴定出48个化合物,主要有β-石竹烯(27.02%),正癸醇(14.39%),十二醛(12.96%)等,水蒸气蒸馏物中鉴定出27个化合物,β-红没药烯(19.00%),补身树醇(15.25%),十二醛(14.41%)等。辣蓼中挥发性成分经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与文献数据比较,不同省区产的辣蓼挥发性成分差异很大。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辣蓼挥发性成分具有抑菌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辣蓼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蝴蝶兰(Phalaenopsis)品种的关键致香成分,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芳香植物香气收集分析方法,结合对8个香花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盛花期花朵进行花香成分检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聚类及香气品质分析。结果表明:(1)从8个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中共鉴定出96种物质,分为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酮类、醚类、酚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其中萜烯类物质为主要挥发性物质。(2)主成分分析显示,各新型杂交品种被划分在3个象限中,F2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数量均最多,萜烯类物质主要是桉叶油醇、α-香柑油烯; F1、F4、F5与F8为一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少,萜烯类物质主要是芳樟醇; F3、F6与F7为一组,挥发性成分种类较多,萜烯类物质主要是α-香柑油烯。(3)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8个蝴蝶兰新型杂交品种聚为3类,F1、F4、F5与F8关系较近,为花香气味类型; F3、F6与F7的关系更近,为木质型花香品质; 而F2与其他7个新型杂交品种却显示有较远的遗传距离,挥发性物质贡献率相对平均,花香成分复杂,兼具木香型、薄荷香型和果香型等。综上表明,花香物质可以作为潜在特征标记物来区分香味特征各异的品种群体。该研究结果为蝴蝶兰种质资源梳理、特定芳香品种选育及产品加工生产等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