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洪 《人类学学报》2008,27(4):336-343
本例特小颅T1的死者为男性,年龄约40岁,身高168cm,中国人。经颅骨各项指标测量和观察,该颅骨的脑颅特小,尤其是额部特别窄小;而面颅则相对较大,上、下颌骨向前突出。颅骨主要的长、宽、高各径和弧、弦、周长等的测量值均比其他报道中的最小值要小;颅容量为602ml,比已报道的最小颅容量1340ml还要小一倍多,故将其称为特小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磨薄SD大鼠局部颅骨改善声窗后观察右脑经颅超声灌注成像表现并行定量评估,初步评价磨骨及经颅超声对血-脑脊液屏障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A、B两组。A组6只大鼠在右侧局部颅骨磨薄前、后分别进行一次经颅超声灌注成像,比较成像效果。检查结束后,其中4只大鼠行大脑依文思蓝(EB)染色,2只行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并均于处死后取两侧颅骨骨质做HE染色,测量磨头骨后剩余颅骨厚度。B组42只大鼠将右侧局部颅骨磨薄后行视交叉平面的右脑经颅超声灌注成像(团注0.15 mL超声造影剂SonoVue~(TM)),并行动态超声造影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取磨头骨后正常大鼠大脑经颅超声灌注成像参数。结果 SD大鼠磨骨后右脑灌注成像效果改善明显,呈"快速增强、快速廓清,缓慢清除"的特点。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结果:峰值强度(PI)磨头骨后较磨头骨前约增加3倍[(9.98±2.35)vs(3.24±1.49)dB,P0.01],而达峰时间(TTP)无明显改变[(4.66±0.45)vs(3.86±1.43)s,P 0.01]。右侧颅骨磨薄后的厚度约(66.1±11.4)μm;EB染色及MRI检查未发现明显的血-脑脊液屏障破坏。结论颅骨磨薄手术对SD大鼠脑组织无明显损伤并可明显改善经颅超声灌注成像效果,该技术可用于小动物的经颅超声灌注成像的定量分析。这种微创、实时影像方法可用于各种小动物病理模型的脑血流动态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南京现代人颅骨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南京出土成年颅骨273个(男157,女116)进行了9个项目的测量。结果表明,除1项性差不显著外,其余8项的性差均有高度的显著性。按颅指数,颅长高指数及颅宽高指数分级,南京人颅骨多分别属于圆颅、高颅及中颅型。  相似文献   

4.
男性巨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例颅骨F31的颅容量为2330毫升,其长宽高诸径、颅围与全颅重量也特别大。为此,进行了全面观察与测量、对比与分析,见表l—3。经鉴定为中国人,男性,年龄约40岁。经用颅骨(男颅G39、女颅E15)拍照对比(图版I)与放射线摄影分析,排除脑积水、脑肿瘤以及巨人症等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颅骨某些角度的测量计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丁士海 《人类学学报》1983,2(4):390-395
本文根据余弦定理对颅骨20项与法兰克福平面无关的角度,采用测量计算法,即用直脚规或弯脚规测量各角三个测点间的三边直线距离,将余弦定理公式输入袖珍电子计算器内,再由计算器算出角度。经实践我们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无需投影描绘仪和定颅器等设备、节约时间、精确度高和误差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邵象清 《人类学学报》1983,2(2):116-208
本文应用颅骨冠状面投影轮廓图,进行颅顶点高、颅最大宽、颅宽位置高度、耳门上点间距、颅侧壁高等测量;并计算颅宽位置指数、颅侧壁高与颅顶点高的比值、颅侧壁高与颅最大宽的比值等以阐明在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颅最大宽位置与高度测量的变化规律。
同时,也运用Moire法,系统地观察颅侧点(euryon)位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顺序。  相似文献   

7.
西安现代人脑颅的性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西安现代人成年颅骨一百例(男50,女50)进行了廿个项目的测量。对其中性差非常显著的八项,进行了性差鉴别。 中颅、高颅和狭颅型的出现,两性均占多数,与湖南、长春男性的资料作了比较,高颅型的出现率在三个地区之间无差异,似乎可作为国人之代表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体外培养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乳鼠颅盖骨,采用胶原-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颅骨成骨细胞培养,取第二代成骨细胞,添加10^-5~10^-7mol/L染料木黄酮,在CO2孵箱中培养48h和72h后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培养72h采用^3H-TdR和^H-Pro掺入实验测定DNA和胶原合成。用试剂盒检测细胞裂解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染料木黄酮明显增加成骨细胞MTT的吸光度值、^3H-TdR和^3H-Pro的掺入,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染料木黄酮促进体外培养的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DNA和胶原的合成,促进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量乳突切迹与侧颅底重要骨性结构的距离,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取成人颅骨标本50例(去颅盖标本8例,整颅42例)100侧,测量乳突切迹及其与侧颅底重要孔、裂和管的距离。结果:左右侧乳突切迹后缘距茎乳孔、颈静脉孔外侧缘、颈动脉管外口后缘、破裂孔、棘孔、卵圆孔距离分别为25.16±3.73cm和25.02±3.58cm、30.92±3.50cm和30.45±3.49cm、38.22±3.57cm和38.14±3.43cm、57.23±3.71cm和57.14±3.44cm、47.94±3.83cm和48.32±3.54cm、53.70±3.98cm和53.55±3.75cm。结论:以乳突切迹后缘做为侧颅底手术的定位标志能够为临床相关应用提供较方便、准确的定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安现代人面颅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对在西安地区收集的现代人成年颅骨100例(男50,女50)的面颅作了测量和统计。依据两性差异非常显著的项目找出了12个判定面颅性别的拟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 study of four species of Erysiphaceae (Uncinula salicis, Podosphaera leucotricha, Erysiphe cichoracearum, and Microsphaera diffusa) revealed that the binucleate stages of the ascocarp are initiate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ose of Diporotheca rhizophila Gordon & Shaw. The “appendages” developing on immature ascocarps are considered to be receptive hyphae. Appendages characteristic of mature ascocarps are produced much later. Lysis of certain centrum cells occurs, and asci are initiated from some of the remaining binucleate centrum cells. Resorption of centrum cells by the asci is supported by this investigation, corroborating Björling's earlier studies on Erysiphe gramini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