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胸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LELC患儿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例发生于6岁男童,1例发生于10岁女童,以发热、胸痛就诊。大体检查肿物结节状,有包膜,切面实性灰褐色,质软。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排列,肿瘤细胞合体样,细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像易见,间质大量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标记显示CK、CK5/6、CK7、CK8/18阳性,OCT-4、SALL-4、GCP3、AFP阴性,淋巴造血细胞标记阴性。EB病毒原位分子杂交检查示EBV阳性。结论:LELC是儿童少见的肿瘤,根据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容易诊断,诊断需与生殖细胞肿瘤及淋巴瘤鉴别,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微小脑膜瘤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 MPM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1例MPMN临床资料,观察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患者男性,61岁,发现肺结节半年余,CT示右肺上叶磨玻璃结节,肿瘤性病变不除外。镜下病变区界限清晰,由上皮样或短梭形上皮样细胞构成,围绕薄壁小血管呈漩涡状生长,细胞界限不清,胞浆红染,染色质细腻均匀,未见核分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EMA、Vim、PR、CD56、SSTR2a均阳性,CgA、SY、CK-P、TTF-1均阴性。结论 MPMN是一种罕见良性病变,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搜集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23例皮脂腺癌,研究其发病部位、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其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和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皮脂腺癌有17例(73.9%)发生于眼周,中位年龄66.5岁,男女患病比例约相等。23例皮脂腺癌镜下分化程度不一,但均可见巢状或条索状分布的典型病变区域,其内中央区皮脂腺样细胞外包绕基底样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EMA、AR等可辅助诊断,但缺乏特异性指标。随访至今其中6例患者出现了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皮脂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一定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有一定帮助,需要病理医生深入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胃型宫颈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GAS)组织病理形态学特点,检测MUC5AC在该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GAS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及相关特征,并结合AB-PAS特殊染色结果探究GAS潜在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的5例GA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AB-PAS特殊染色特点。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5例GAS患者癌组织CK7、MUC6、CEA及MUC5AC阳性,p16、MUC2、CDX2、ER及PR阴性,Pax8表达不稳定,p53均为野生型表达,Ki-67多为阳性高表达。AB-PAS染色显示胞质均呈现红色。结论 与普通型宫颈腺癌相比,GAS具有易被误诊的良性组织形态。本研究发现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MUC5AC的稳定阳性表达及AB-PAS染色后胞质呈红色可能是诊断该病的关键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陈东  张哲  王伟  王福  方微  杨敏  肖磊  郑杰  屈正  王绿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0):1924-1926,1873,F000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3例(2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41岁)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CT及核磁检查可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病理检查:巨检组织呈肉瘤样、黏液样或胶冻状肿物,紧贴肺动脉内壁生长,并沿血管腔延伸状似血管塑型。镜下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黏液样基质构成,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1例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内膜肉瘤,2例为平滑肌肉瘤。结论: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肺动脉的罕见恶性肿瘤,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组织发生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65例GST标本,结合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 GST由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大多数病例vimentin、CD117`CD34标记阳性。结论 与卡哈尔间质细胞有关。CD117、CD34是GST的诊断性标记物。对此类肿瘤,手术治疗为好,对恶性或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者,辅以治疗,可望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于胃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T cell lymphoma,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2012年收治的经免疫组化证实的PTCL患者4例。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其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情况进行讨论。结果原发于胃的PTCL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包块;镜下见形态较单一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分布,穿插于肌间;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均表达T细胞标记,部分病例细胞毒标记(TIA-1)可阳性。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辅以联合化疗为主,预后较差。结论 PTCL原发于胃非常罕见,这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肿瘤,必须结合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例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伴Paget样扩散的肛门癌合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起源、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重庆市中医院收集的1例肛门具有腺和神经内分泌双向分化的癌伴Paget样扩散合并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手术切除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ibromatosis-like mataplastic carcinoma,FLM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例FLMC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发现右侧乳腺质硬肿块两周。镜下可见肿瘤不规则浸润的边缘,肿瘤细胞类似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纤维瘤病,至少95%的区域由低级别梭形细胞组成,形态温和或仅有轻度不典型性,排列成车幅状、束状、编织状或弥漫分布。梭形细胞间可见小的不规则的上皮样细胞簇,胞质丰富,细胞核圆,核仁清晰。免疫表型:肿瘤细胞p63、PCK、CK(34βE12)、CK5/6、CK14、vimentin均阳性,ER、PR、HER2、β-catenin均阴性,Ki-67指数约5%。结论 FLMC是一种罕见的预后非常好的乳腺化生性癌,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例结肠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肿块界限清楚,无包膜,镜下观察:瘤细胞包括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呈颗粒状嗜酸性胞质,核分裂象少见,间质富于薄壁毛细血管,偶见管壁透明变的大血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和α-SMA阳性,而CD34、CD31、S-100、CK均阴性.结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肿瘤是一组非常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因其特殊形态、免疫组化表达应归入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相关肿瘤,极少数可以是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胸腔积液、痰液中肺腺癌细胞的不同表达及二者在肺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胸腔积液、痰液共计264例癌性及异型增生细胞标本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MP-2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MMP-2在胸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异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71.7%(99/138)、16.7%(6/36),在胸膜炎和结核病变典型良性胸腔积液增生上皮细胞中不表达;在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为39.1%(27/69),统计结果显示MMP-2在恶性胸腔积液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异型增生的上皮、增生的上皮及痰腺癌细胞的表达率(P均0.05)。VEGF在胸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异型增生上皮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89.1%(123/138)、33.3%(12/36),在胸膜炎和结核病变典型良性胸腔积液增生上皮细胞中不表达;在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率为47.8%(33/69),VEGF在恶性胸腔积液腺癌细胞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增生的上皮细胞及痰腺癌细胞的表达率(P均0.05),且MMP-2同VEGF总阳性表达率之间成正相关(r=0.867,P=0.049)。结果 MMP-2 VEGF在胸水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肺腺癌的转移、侵袭有关;两者联合做免疫细胞化学检查对肺腺癌细胞病理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2.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is an extrahepatic tumor characterized by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is a cancer with an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with few cases reported. Here, we describe a 75-year-old Spanish man referred to our hospital with a history of abdominal pain, general fatigue, anorexia and sickness. Initial study revealed anemia,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and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showed multiple metastases to the liver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aracteristics in a liver with no cirrhotic change. Further study included a serum level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which resulted markedly elevated, and a conclusive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describing an elevated tumour growing through the cardia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with foci of necrosis and haemorrhage. Gastric biopsies of the tumor revealed poorly differenciated adenocarcinoma, with hepatoid differentiation. After a diagnosis of AFP-producing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with multiple liver metastases was made, pallitive total gastrectomy, without liver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Patient recovered well after surgery, and entered into a palliative systemich chemotherapy protocol. Although this illness is recognized as having poor prognosis, the patient remains alive 8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Accurate diagnosis of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is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suspect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We describe this rare case of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and review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直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和NF-κB的表达水平及二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腺癌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0%,NF—κB的阳性率分别为75.4%、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但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NF-κB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B-catenin的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腺癌组织中p-catenin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93,P=0.018)。结论:结直肠癌中β—catenin与NF—κB的表达异常上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病情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抑癌蛋白PTEN、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E6蛋白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5例宫颈腺癌组织进行PTEN、HPV16/18-E6蛋白和ER检测,对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PV16/18-E6蛋白和E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宫颈腺癌组织细胞核中PTEN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宫颈腺上皮组织(P〈0.01),96%的宫颈腺癌细胞核呈低表达,而仅35%的癌旁宫颈腺上皮呈低表达(P〈0.01);HPV16/18-E6蛋白和ER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1%与49.4%,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HPV16/18-E6蛋白和ER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TEN在宫颈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抑癌作用环节可能在细胞核水平;部分宫颈腺癌的发病可能与HPV16/18-E6蛋白过度表达有关;部分宫颈腺癌可能属于激素依赖性,雌激素可能有协同人乳头瘤病毒致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SNCG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NCG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T-PCR检测29例胃癌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NCG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NCG蛋白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Uc=7.149,P〈0.05),胃癌组中SNCG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Uc=2.742,Uc,3.970,P均〈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SNCG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t=4.399,P〈0.01)。结论:SNCG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会成为胃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判断转移、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P6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d adenocarcinoma,EC)组织中P63的表达,探讨P63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0例)组织中P63蛋白的表达。结果(1)正常子宫内膜中仅1例增生期内膜中有P63表达,阳性细胞零星分布于极个别腺体的基底部。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63阳性细胞常相对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的腺体或实性巢,染色强。(2)EC组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组P63的阳性率分别为46%和50%,与正常子宫内膜组(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护〈0.05)。子宫内膜增生症组P63的阳性率与E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P63的表达与EC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1)EC组织中P63阳性细胞可能来源于胚胎时期的未分化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2)P63与E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起癌基因的作用。(3)P63在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中高表达,表明P63与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小鼠肺腺癌模型的建立及肿瘤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乙基亚硝脲(ENU)在BABL/c小鼠建立肺腺癌模型并对ENU所诱发的肺腺癌进行病理观察。方法妊娠17d的SPF级母鼠腹腔接受ENU或缓冲液注射,在子代鼠的鼠龄满32周时收获其全肺标本,对肺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半连续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肿瘤病理。结果 ENU经胎盘一次性诱发子代鼠多发性肺肿瘤形成,病理显示这些肿瘤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腺瘤和腺癌,腺癌的类型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样腺癌(雌性:5/6,雄性:4/6)和分化不等的腺癌(雌性:4/6,雄性:5/6),诱癌频率在雌、雄性小鼠均为5/6,癌变频率在雌性16/43,雄性12/31。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腺癌模型,肿瘤病理的多样性提示癌变机制在分子水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曲杨  赵丹  张海青  蔡毅然  车南颖 《生物磁学》2014,(24):4719-4722
目的:探讨胸膜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所占比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52例胸膜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252例胸膜恶性肿瘤包括胸膜穿刺活检120例,胸腔镜活检25例,伴有胸膜转移的恶性胸水107例;男性143例,女性109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CT表现为胸膜增厚、胸水(90%)、多发或单发胸膜结节和原发器官占位性病变。活检病例中,转移性癌86例(34.1%),包括肺腺癌64例(25.4%),小细胞癌11例(4.4%),鳞癌11例(4.4%),恶性间皮瘤47例(18.7%),滑膜肉瘤9例(3.6%),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1.2%);恶性胸水病例病例中转移性癌95例(37.7%),包括肺腺癌85例(33.7%),小细胞癌6例(2.4%),鳞癌2例(0.8%),乳腺腺癌2例(0.8%),恶性间皮瘤8例(3.2%),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6%)。结论:胸膜恶性肿瘤中以转移性腺癌多见,其次为恶性间皮瘤,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有助于诊断胸膜恶性肿瘤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胸腔积液中的肺非小细胞癌分类与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自动涂片技术方法对筛查出的胸腔积液可疑瘤细胞及瘤细胞标本1158例进行细胞包埋连续切片,分别作肺非小细胞癌(NSCLC)肿瘤细胞标记物CK7、CK5&6、TTF-1、E—Ca及恶性间皮瘤标记物MC(MesothelialCell,MC)、CR(Calfetinin,CR)、P53、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1158例胸腔积液患者确诊为肺腺癌581例,鳞癌509例,腺鳞癌48例,恶性间皮瘤20例。TTF-1在腺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2.43%;CK58L6在鳞癌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7.45%;MC、CR在恶性间皮瘤中有明显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00%和95.00%。结论液基细胞学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CK7、CK58L6、TTF-1、E—ca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NSCLC之间的分类与诊断,CK58L6、MC、CR、P53、Vimentin联合应用可用于胸腔积液中间皮瘤的定性诊断,值得在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人胃腺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VM与HIF-1α表达的关系,以及HIF—1α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胃腺癌121例,利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观察是否存在VM,然后对VM阳性组和阴性组进行HIF-1α染色,分析VM与HIF-1α表达的关系及HIF—1α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21例胃腺癌组织中有44例(36.36%)存在VM。VM阳性组和VM阴性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27%(34/44)和54.55%(42/77),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74%(66/86)和28.57%(10/35),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低分化胃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85%(30/59)、74.19%(46/62),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存在VM,HIF-1α的表达可能促进VM的形成。VM与HIF-1α的表达可能是胃腺癌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