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辽西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西部大面积油松冠层反射光谱的测定,分析了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健康植被和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均符合绿色植物的光谱特征,但针叶被害率大于60%的油松冠层的红谷不十分明显;在近红外波段,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减少,780~1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增大,1450~1800和1950 ~2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下降.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增加,红边拐点波长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出现“蓝移”现象.不同针叶被害率与红边特征参数和多种植被指数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DVI(1470,860)为参数所建模型能更好地监测油松冠层针叶被害率.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云南松切梢小蠹(Tomicusyunnanensis)危害的可行性,该研究以不同受害程度的云南松(Pinusyunnanesis)针叶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测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针叶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并通过不同受害程度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等生理生化因子来分析解释针叶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内叶绿素和水分含量随受害时间增加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速率比含水量下降速率快;(2)叶片的P_n、G_s及T_r随受害程度增加而降低,针叶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温差(ΔT_(l-a))则随受害程度增加而变大;(3)不同程度受害针叶温度与健康针叶的温差(ΔT)在14:00–15:00之间达到最大,轻度、中度和重度受害针叶ΔT分别可达0.6、0.7、2.5℃;(4)不同程度受害针叶的G_s、叶片含水量与ΔT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针叶受害后叶片内部水分失衡引起叶温变化,利用红外热辐射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可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精确探测针叶温度的变化,从而检测到云南松遭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态学报》2019,43(11):959
为寻求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云南松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危害的可行性, 该研究以不同受害程度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sis)针叶为研究对象, 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测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针叶温度的日变化规律, 并通过不同受害程度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生理生化因子来分析解释针叶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1)云南松针叶内叶绿素和水分含量随受害时间增加逐渐降低, 叶绿素含量下降速率比含水量下降速率快; (2)叶片的PnGsTr随受害程度增加而降低, 针叶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温差(ΔTl-a)则随受害程度增加而变大; (3)不同程度受害针叶温度与健康针叶的温差(ΔT)在14:00-15:00之间达到最大, 轻度、中度和重度受害针叶ΔT分别可达0.6、0.7、2.5 ℃; (4)不同程度受害针叶的Gs、叶片含水量与ΔT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针叶受害后叶片内部水分失衡引起叶温变化, 利用红外热辐射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可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精确探测针叶温度的变化, 从而检测到云南松遭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华南地区龙眼寒害灾损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华南地区64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公认的龙眼寒害灾害指标,结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的方法与模拟技术,并考虑龙眼寒害灾损减产风险在不同生育期(花芽生理期、花芽形态分化期、休眠期)之间的差别,对1961—2012年华南地区龙眼不同发育时段的寒害灾损最大风险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 在花芽生理期,各地区龙眼受灾最严重的是轻度寒害,其次为重度寒害,最后为中度寒害;不同寒害致灾等级对各地龙眼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在轻度寒害威胁下,龙眼受灾轻重次序为福建、广东和海南、广西,中度寒害威胁下,龙眼受灾轻重次序为海南、广东和广西、福建,重度寒害威胁下,龙眼受灾轻重次序为海南、广东和广西、福建.在花芽形态分化期,各地区龙眼受灾最严重的是轻度寒害,其次为重度寒害,最后为中度寒害;该时段内不同寒害致灾等级对各地龙眼造成的危害程度相似,龙眼受灾轻重次序均为海南、广东和广西、福建.在休眠期,各地区龙眼寒害受灾最严重的是轻度寒害,其次为重度寒害,最后为中度寒害;该时段内不同寒害致灾等级对各地龙眼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完全相同,轻度和重度寒害威胁下,各地龙眼受灾轻重次序为海南、广东和广西、福建,中度寒害威胁下,海南和广西龙眼受灾最轻,其次为广东,福建受灾最严重.同一寒害致灾等级下,不同发育时段龙眼寒害灾损减产最大风险指数差异显著:轻度寒害威胁下,各地区龙眼在花芽生理期受到危害最重,其次为花芽形态分化期,休眠期危害最轻;中度和重度寒害威胁下,各地区龙眼在花芽生理期受到危害最重,其次为休眠期,花芽形态分化期危害最轻.  相似文献   

5.
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是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小叶杨是河北省张北县典型的防护林树种,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为了揭示近年来该地区小叶杨出现大面积衰退的原因和机制,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图解法和多元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张北县4种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在不同时期的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 生长前期(5—6月),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均比较单一,主要利用0~40 cm层的土壤水,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利用率分别为34.2%、50.1%、41.6%和55.7%。生长中期(7—8月),未退化小叶杨吸收利用200~280 cm和280~40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20.2%和30.9%;轻度退化小叶杨利用200~280和280~40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33.2%和27.9%;中度退化小叶杨吸收利用0~40和40~12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30%和26.9%;重度退化小叶杨对0~40 cm层土壤水的利用率达到55.4%。生长后期(9—10月),未退化小叶杨水分来源向中上层土壤水转移,主要利用0~40、40~80和80~12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23.3%、17.2%和16.5%;轻度退化小叶杨利用0~4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为35.7%,对中层80~200 cm层土壤水的利用率也较高,为20.6%;中度和重度退化小叶杨主要利用0~40 cm层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43.7%和51.8%。随着退化程度加重,小叶杨的主要水分来源从深层土壤水逐渐向表层土壤水转移。  相似文献   

6.
水分匮缺显著影响林木更新,根际接种木霉可减缓林木所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人工控水试验,分析了根际接种木霉对干旱条件下(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培养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0% ~ 60%、35% ~50%、20%~35%)华北落叶松幼苗针叶抗氧化系统和渗透物质的生理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幼苗针叶的超氧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NBR指数分析大兴安岭呼中森林过火区的林火烈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TM影像和3S技术手段,利用NBR指数对1986—2010年大兴安岭呼中林区森林过火区林火烈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林火烈度与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和坡向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呼中林区的林火发生次数和面积年际变化明显,每年6—8月是林火的高发期,重度火烧区占总过火面积的84.2%.过火区中,兴安落叶松林占89.9%;海拔1000~1500m区域占68.8%;东、南、西、北4个坡向的过火面积占62.5%,阴、阳坡过火面积差异不明显;坡度15~25°的斜坡区域过火面积占38.4%.不同程度林火烈度的过火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度火>中度火>轻度火>未过火,其中,重度火过火面积>70%,中度火过火面积在10%左右,轻度火和未过火的过火面积<5%.呼中林区林火烈度以重度火为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极大.在大兴安岭林区的林火管理中,应尽早开展森林可燃物处理工作,以降低林火烈度,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云南松林受到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的共同危害。本文对两种害虫在蛀梢期的危害特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切梢小蠹的发生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受害程度不同的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的危害差异显著,轻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11.38%,中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36.56%,而重度受害林分则达到59.7%。分析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得知,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中均呈聚集分布。其中,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空间依赖范围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而局部空间连续性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结论】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在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明确两者在该时期存在聚集危害的特性,导致云南松因树梢受到聚集危害变为衰落木,从而有利于成虫蛀干危害和繁殖。本文为探究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林中的危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虫害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赤松林受虫害后生物学及光谱学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重点研究春季山东招远赤松林受赤松毛虫危害后,其针叶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及光谱反射率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春季赤松受赤松毛虫啃食危害后,树势衰弱,生长不良,针叶颜色变化,褪绿甚至死亡,可分为五个等级;随受害程度的加重,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赤松受损后,红界光谱曲线拐点“蓝移”,可用特征参量Rs、Ro、λp、λpr、λo、R550-680的值表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蝮蛇咬伤后病人伤肢肿胀与心肌酶谱改变的关系。 方法 选择确诊并入院住内科的蝮蛇咬伤病人 ,根据其肢体肿胀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肿胀三组 ,每组 2 0例。所有病例一旦入院立即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 结果  60例蝮蛇咬伤病人中 ,心肌酶谱异常者占 86.7% ,中度肿胀组、重度肿胀组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为 1 0 0 % ,中度肿胀组与轻度肿胀组比较 ,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明显增高 (0 .0 1

相似文献   


11.
荒漠绿洲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利用1992~1996年NOAA/AVHRR逐旬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阜康气候、水文资料,分别对绿洲和荒漠进行了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绿洲与荒漠NDVI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与绿洲NDVI相关显著的因子依次为气温、地下水位和降水,  相似文献   

12.
余振  孙鹏森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1117-1126
植被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陆地样带是进行全球变化驱动因素梯度分析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依托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 对南北样带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因子和植被活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阐述了具有代表性的12种植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南北样带植被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同时受控于气温和降水, 但是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植被NDVI的响应方式各异。在年时间尺度上, 只有温带落叶灌丛(TDS)的NDVI受气温控制; 而温带禾草草原(TGS)和亚热带和热带针叶林(STCF)的NDVI同时受气温和降水调控。其他植被类型的年NDVI与年平均气温和年总降水量没有直接显著的联系, 而受年内气温变化和降水分配状况的影响更大。在月时间尺度上, NDVI与气温的关系在不同类型植被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一般而言, 植被NDVI与前4个月内的气温关系最为密切, 并且从1月份到4月份气温的滞后时长在缩短。其中, 温带针叶林(TCF)、温带落叶阔叶林(TDBF)、TDS、STCF和亚热带热带草丛(STG)等植被类型, 5-8月的NDVI与气温普遍呈负相关关系。草原和灌丛植被类型当月NDVI与当月降水量主要以正相关为主, 而森林类型当月NDVI与当月降水量主要以负相关为主。  相似文献   

13.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is one of the cruces for global changes studies, utilizing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is an objective way to estimate NPP. Usually,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is derived from channel 1 and channel 2 of NOAA/AVHRR to monitor vegetation. Using the processed annual NDVIs, the authors could estimate the NPP values from an experimental mode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NPP derived from NDVIs was highly compatible to that estimated in the conventional way.  相似文献   

14.
用NOAA气象卫星的AVHRR遥感资料估算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重点研究用气象卫星AVHRR遥感方法估算目前中国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水平。AVHRR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组合成的标准化差植被指数(NDVI),既是监测植被生长好坏的参量,也是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参量。介绍了用遥感统计模型计算NPP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结果。将遥感方法计算的NPP与气候模型计算的NPP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有一定的可比性。计算净第一性生产力需要全年的NDVI,因此对卫星资料处理技术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PP)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forage availability and hence of stocking density. A tool to track the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changes in ANPP at the paddock level will be very important for livestock management.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eld ANPP data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or rangelands of the Flooding Pampa of Argentina using spectral data provided by sensors on board of two satellites: NOAA/AVHRR and Landsat T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ANPP was linear both for data derived from NOAA/AVHRR and Landsat TM. Changes in ANPP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NDVI: 71% of NOAA/AVHRR data and 74% of Landsat TM data. By inverting these models, ANPP may be inferred from NDVI data at a seasonal and paddock scale. NOAA/AVHRR data captured bette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in ANPP and were less sensitive to local variations than Landsat TM data. In contrast, Landsat TM data were more sensitive to inter‐site differences in primary production, except for the winter months. Thus,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these two sources offers a good alternative for monitoring rangeland production at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全球和区域尺度的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和分布,遥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有些遥感科学家直接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植被指数推算叶绿素含量。实践表明,这种做法的缺点有:1.植被指数NDVI中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关,这样NDVI中的主信息并没有表达叶绿素含量,其信噪比显著降低;2.存在明显的信息不确定性,同一个植被指数NDVI可能有两种状态:较高叶面积指数伴有较低叶绿素含量或者是较低叶面积指数伴有较高叶绿素含量。通过实践,作者推导出可用LANDSAT和NOAA影像图灰度值推算植被叶绿素含量遥感模型。并在中国科学院禹城遥感实验场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用其模型推算植被叶绿素含量的精度比NDVI有较明显提高,不确定性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Variation in vegetation in extra-Andean Patagonia (Argentina) was analyzed using spectral data derived from AVHRR/NOAA satellite. The study of seasonal dynamics of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i.e. a combined index of the reflection in the red and infrared bands) highlighted similarities in functional aspects between regional vegetation units which are dissimilar in a geographical, physiognomical and/or floristical way, and also suggested that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is correlated with mean annual rainfall. The first axis in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NDVI data was correlated (r2 = 0.90) with NDVI as integrated for the study period. The second axis was correlated (r2 = 0.50)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NDVI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reflecting seasonality. Mean annual rainfall accounted for 60% of integrated NDVI variability among vegetation units. Much of the residual variance (62%) was accounted for by the inverse of the distance to the Atlantic Ocean,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an ocean effect on vegetation functioning in the extra-Andean Patagonia.  相似文献   

18.
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东亚飞蝗灾害——以河北省南大港为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东亚飞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再度猖獗危害。本文选择国家一类蝗区河北省南大港农场水库为实验区,以2002年东亚飞蝗(夏蝗)大发生为背景,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芦苇的光谱曲线,并用MODIS遥感数据分析蝗灾危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健康芦苇(未受害)呈现出典型植被光谱的“峰和谷”特征;而受害芦苇,其红光区处反射率增加,且受害程度越重,增加愈显著,近红外区的反射率则显著降低,且受害程度越重,反射率愈低。比较多时相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灾前后的变化,NDVI值增加表明未受蝗虫危害,而其下降则表明是受灾区域,结合地面数据,找出了不同危害程度的NDVI临界值;其次根据像元累计法,确定了不同受灾程度的面积。结果显示,NDVI小于0.2156和0.2389分别为严重受灾区和中等受灾区,其发生面积依次为168.74 hm2和337.48 hm2,判对率分别为72.97%和68.35%。MODIS遥感监测蝗灾发生面积(中等受灾及严重受灾)占实际发生面积的82.76%。研究结果为实时、快速、大面积监测蝗虫种群动态奠定了基础,并为合理 、经济地防治蝗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 198 3~ 1992年覆盖全国范围的、多时相的、NOAA/AVHRR的 NDVI数字影像 ,结合我国 16 0个基本标准气象站逐月的气温、降水资料 ,对 10年来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遥感特征参数 NDVI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就全国而言 ,从北到南 ,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 ;从东南到西北 ,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3~1992年覆盖全国范围的、多时相的、NOAA/AVHRR的NDVI数字影像,结合我国160个基本标准气象站逐月的气温、降水资料,对10年来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遥感特征参数NDVI的动态变化与同期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从北到南,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降低;从东南到西北,NDVI的变化与气候条件变化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