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在海扶超声聚焦刀(HIFU)制作的肝凝固性坏死模型中的靶向性增殖的可能性。方法 用HIFU制作成家兔肝凝固性坏死模型,经耳缘静脉注射两歧双歧杆菌活菌,通过检测注射前后家兔体温、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和注射后主要器官的组织切片来评价双歧杆菌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对肝坏死模型等组织切片还做了革兰染色检测,证明了双歧杆菌在坏死组织中的增殖。结果 双歧杆菌能够在HIFU制作的肝凝固性坏死模型中增殖、而这一增殖过程并不影响家兔的生命安全。结论 双歧杆菌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载体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HIFU制作的肝坏死模型可以用于双歧杆菌基因治疗的靶向载体系统的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大连116012杜昱光,涂国云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所大连116027蒋寒青,康白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bifidusfactor简称BF)是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的一大类天然及合成物质,近来也称之为生化药物。B...  相似文献   

3.
固形癌组织的内部处于低氧状态,有梭状芽孢杆菌以及双歧杆菌属等厌氧茵活动是已知的事实。现信州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的谷口俊一教授等于1980年进行的研究证实,如果将双歧杆菌静脉全身注射投用于老鼠时,会特异地集中到癌组织内部。。在25年之前进行过的这个实验就是现在要介绍的Anaeropharma Science公司设立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兔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稀释滴种的方法,对健康成年家兔回肠及结肠中消化球菌、韦荣氏球菌、梭状芽胞杆菌、优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和肠杆菌等10种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计数分析,并获得其微生态数值,结果显示:结肠中微生物群的总体平均菌数显著高于小肠(P<0.01);同一菌种在结肠内容物中的在有数量多于回肠;结肠中韦荣氏球菌、肠杆菌为优势菌群;回肠中双歧杆菌、酵母菌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5.
激活蛋白1在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体内预防大肠癌的机制。方法 :首先建立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双歧杆菌预防组和肿瘤对照组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了大肠癌组织激活蛋白1(AP-1)中的 c-fos和 c-jun的含量。结果 :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移植瘤 c-jun和 c-fos的含量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 (P<0 .0 1)。结论 :青春型双歧杆菌可通过降低大肠癌移植瘤组织 AP-1中的 c-jun和 c-fos的表达这一途径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双歧杆菌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考查大连医科大学科达药业有限公司大连116024刘文佐曲湘昆以双歧杆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近年来上市的品种较多,如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这些制剂均为胃溶型,口服后在胃部崩解、溶散。胃中pH值为1-3,双歧杆菌在此...  相似文献   

7.
肠道生理性细菌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肠道生理性细菌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大连116023蒋寒青,康白双歧杆菌、乳杆菌是肠道最具代表性的二种生理性细菌。纵观国内外的生态制品,大多数含有双歧杆菌、乳杆菌。它们通过口服,进入肠道后能否粘附(adhesion)于宿主肠道粘...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对辐射小鼠的防护效果观察河南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450052胡军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聂振红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兰合法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是临床上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射线对正常机体组织有一定损伤和破坏作用;也能破坏正常菌群,是...  相似文献   

9.
刘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8):958-961, 966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大肠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晚期大肠癌诊断标准的106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希罗达(XELOX)方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至化疗结束。分别于化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微生物计数,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并记录入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肠道微生物群落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实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葡萄球菌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及腹泻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MST)为37个月,对照组MST为26个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好转(P0.05)。结论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益生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大肠癌患者化疗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通过提高化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4种耐氧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凝胶分离PCR产物的方法。结果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一致,全长568个碱基对;青春双歧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序列一致,全长510个碱基对。通过19种双歧杆菌和4种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一个保守的特征序列,可作为双歧杆菌属的分子标记,此外还含有3个基因高变区,可用双歧杆菌种间分子鉴定的基础。结论对23种双歧杆菌聚类分析表明,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已发生改变,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和稳定有显著影响,与婴儿健康紧密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婴儿肠道中最广泛存在的双歧杆菌有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母婴之间垂直传递可直接影响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各种属的早期定植和相对丰度变化,特别是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会显著影响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此外,胎龄和辅食等因素对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属组成、相对丰度变化以及影响其多样性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婴儿双歧杆菌群落的认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信号转导这一层次探索双歧杆菌预防大肠癌生长的机制.方法: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预先用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射于裸鼠腹腔,然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大肠癌移植瘤组织丝裂素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家系中的ERK1/2、JNK和p38的含量.结果:双歧杆菌预防组大肠癌组织ERK1/2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而JNK和p38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通过抑制ERK1/2的活化来预防大肠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对双歧杆菌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双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L型形成和抗生素对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的影响,发现双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或易形成L型。动物口服双歧杆菌同时给抗生素,6天后其粪便中仍有大量双歧杆菌或双歧杆菌L型存在,表明双歧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抗生素的作用,在机体肠道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4.
双歧杆菌的遗传学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它与其它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一个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因为双歧杆菌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所以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目前双歧杆菌可分为32个种型[1]。其中已用于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有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型双歧杆菌等。自从1899年Tissier发现双歧杆菌至今,双歧杆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与辐射损伤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拮抗辐射损伤的时效、量效和理想的拮抗分子。方法实验动物均选用SPF级C57BL小鼠,用不同药物和不同照射剂量处理后,建立急性放射损伤模型。WBC计数:用不同数量级浓度的双歧杆菌菌悬液对小鼠灌肠28 d后,5.0 Gy照射后3 d、6 d和10 d采取小鼠外周血检测WBC数。30 d小鼠生存率:用1×109CFU/m l双歧杆菌菌悬液灌肠28 d后,用一次性8.0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损伤模型,每日上下午各观察小鼠1次,记录死亡动物数和死亡日期。抗氧化指标检测:用双歧杆菌菌体3种不同成分LTA、WPG和EPS,连续7 d腹腔注射小鼠后6.0 Gy照射,检测肝组织CAT和SOD的活性。结果WBC计数结果显示:双歧杆菌提高了辐射损伤WBC的最低值(P<0.05),随着剂量增加有上升趋势,理想的双歧杆菌菌悬液浓度为1×109CFU/m l。30 d小鼠生存率试验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将小鼠生存率提高了43.3%。抗氧化结果显示:双歧杆菌菌体3种成分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尤其LTA抗氧化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双歧杆菌对辐射损伤具有拮抗作用,其较为理想的双歧杆菌菌悬液浓度数量级为109CFU/m l,双歧杆菌细胞壁的3种成分中抗辐射较为理想的效应分子是LTA。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C57BL小鼠抗辐射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C57BL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放射损伤组;C组:双歧处理组,用双歧杆菌菌悬液灌肠28 d后,然后与放射损伤组一同进行^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形成急性放射损伤。24 h后按不同要求采集标本,对肝组织分别进行SOD和CAT活力及MDA的含量检测;用电镜观察脊神经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对脾脏组织用RT-PCR检测TLR2 mRNA水平的表达;并对肾脏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bcl-2、NF-κBp65和Cytochrome C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双歧杆菌处理组肝组织中SOD和CAT水平明显高于放射损伤组(P〈0.01),同时MDA明显低于放射损伤组(P〈0.01);电镜结果显示:放射损伤组与双歧处理组的细胞浆、细胞核和线粒体均明显肿胀,双歧处理组同时具有早期凋亡现象;RT-PCR结果显示:双歧处理组TLR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放射损伤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双歧处理组Cytochrome C的表达明显优于放射损伤组,而NF-κBp65和bcl-2则相反。结论双歧杆菌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抗膜脂质氧化、提高免疫机能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来降低辐射对小鼠的损伤。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大连116023李载常作者于1993年3月—1994年3月,进行了有关双歧杆菌经济效益的文献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对我网研究人员是否能够借鉴国外经验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完成综述等3次文献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两歧型双歧杆菌提取的细胞壁成份,在体外与K562健株细胞系和从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共同培养,结果双歧杆菌细胞壁对K562细胞无杀伤活性,而对新鲜肿瘤细胞显示一定的低杀伤性,并且与细胞壁浓度呈正相关,我们认为双歧杆菌细胞壁不具有直接杀伤肿瘤作用,只有通过激活各种效应细胞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构建规律,初步探索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纳入57对母婴志愿者,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BF)组(n=31)和混合喂养(MF)组(1月龄内添加奶粉时间>8 d,n=26),收集产妇产后0天、第30天的母乳,以及婴儿出生后0天、第7天、第30天的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属、角双歧杆菌(B. angulatum)、链双歧杆菌(B. catnulatum)、齿双歧杆菌(B. dentium)、短双歧杆菌(B.breve)、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longum subsp. infantis)及青春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s)的丰度。观察2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0―7―30天的构建规律;分析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0―7―30天2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构建过程存在差异。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存在相关:0 d时,BF组母乳B. a...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及丽珠肠乐对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华西医科大学外科教研室成都610041王学,吴言涛,严律南华西医科大学传染病教研室范昕建,朱淑媛,俞汝佳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门诊部胡泽芬宿主患病可减少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1]。外科手术也可改变体内的生态环境,可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