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瓜类疫霉菌培养物中提取的毒素处理的新疆甜瓜黄化苗中,β-1,3-葡聚糖酶和内切、外切几丁酶的活性都有明显升高;亚胺环已酮和-5氟尿嘧啶均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2-位硒桥联β-环糊精的合成及催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β-环糊精(β-CD)2位羟基选择性磺酰化后,再用NaHSe处理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催化基团-SeH引入β-CD的2位上,经空气氧化得到了GPX模拟物双硒桥联β-环糊精.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此模拟物进行了表征.X光电子能谱技术测定了模拟物中硒的价态和含量.测活结果表明模拟物的GPX活性是PZ51的7.5倍  相似文献   

3.
转β-1,3-葡聚糖酶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棉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棉花的抗枯、黄萎病的能力,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烟草β-1,3-葡聚糖酶基因和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棉花,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经PCR、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两种基因已插入到棉花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4.
对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 oyzae001)中的β-D-呋喃果糖苷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β-D-呋喃果糖苷酶具有如下特性,在温度≤40℃时,酶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35-45℃,在pH5-9范围内稳定,最适pH为7-9,在选择的金属离子范围内,Ag^ 对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K^ ,Zn^2 ,Mg^2 对酶也有激活作用,但程度不如Ag^ ,其他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致力于建立一条控制或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途径,选择对 进行代谢工程以便改进其光合固定CO2的效率。作为研究的初始阶段,将编码丙糖磷酸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及果糖-1,6-二磷酸酶的3个基因构建进一个由启动子trc控制的表达质粒pTrcFAT,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上述3个基因的活性共表达。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从1L培养液获得的破菌上清液每分钟可以催化二羟丙酮磷酸(DHAP)转化成700μmol果糖-6-磷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这3个基因共表达的大肠杆菌-蓝藻穿梭表达质粒,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活性表达,当外泊基因的操纵子与载体质粒以大于1:1的比例进行构建时,可显著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及相应的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溶壁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BCV-1感染小球藻NC6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几丁质酶、壳聚糖酶的β-1,3-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甩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52kD、56kD的两个几丁质酶(Chil和Chi2)和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7.
嗜热毛壳菌内切β-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了液体发酵嗜热毛壳菌(Chaetomium thermophile)产生的内切β-葡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l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Pheny1-Sepha-rose疏水层析,Sephacry1 S-100分子筛层析等步骤便可获得凝胶电泳均一的内切β-葡聚糖酶,经12.5%SDS-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7.8kD的69.8kD。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4.0-4.5在pH5.0条件下,该酶在60℃下稳定:70℃保温1h后,仍保留30%的活性;在80摄氏度的半衰期为25min,金属离子内切β-葡聚糖酶的活性影响较大,其中Na^ 对酶有激活作用;Fe^2 ,Ag^ ,Cu^2 ,Ba^2 ,Zn^2 等对酶有抑制作用。该酶对结晶纤维素有没水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疆甜瓜经疫霉菌毒素诱导后酶活性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病性不同的新疆甜瓜品种经疫霉菌毒素诱导后,PAL活性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与品种的抗感病程度的顺序一致;POD活性初期下降,8h后开始上升,24h达最大值,随后下降;几丁内切酶与几丁外切酶的第一活性峰均出现在诱导后16h,而第二活性峰出现的时间团品种抗病性差异而不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与几丁质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用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在酶活力和热稳定性双重选择压力下,筛选到了一体Keat/KM是天然酶47倍的进化酶。用FT-IR方法,测定了α-天门冬氨酰二须酶及其进化酶的酰胺I带图普,定量估算了天然酶和进化酶的各种二级结构含量。天然酶中,β折叠结构含量为28.5%,α螺旋结构含量为33%,这与园二色谱测量α螺旋结构为33%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剩余的残基形成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其总含量为38.5%。在进化酶中,β折叠结构含量为26.8%,α螺旋结构含量为315,其它结构为不同类型的转角和无规结构,含量为42.2%。  相似文献   

10.
筛选到一株牙孢杆菌32-3-10,它所产γ-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可以淀粉为底物生成γ-环状糊精,对其产酶条件及酶促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3-氰基吡啶水合酶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球菌SHB-121胞内3-氰基吡啶水合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 DE52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并经过Sephadex G-25处理,得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3-氰基吡啶水合酶,纯化了31倍。该酶由一条肽链组成,棋 分子量为30kD,等电点4.1,3-氰基吡啶水合酶能催化3-氰基吡啶水合生成尼克酰胺。酶反应最适PH为8.0,最适温度为30℃,Ag^+、Hg^2+、Cu^  相似文献   

12.
诱抗处理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朱振家  胡敏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354-1358
以黄河蜜幼苗为材料,分析了化学诱导物处理后甜瓜叶片中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经5种化学诱导物处理后,甜瓜叶片PAL活性快速增加,于处理后第6天出现活性高峰;苯丙噻二唑(BTH)、水杨酸(SA)、草酸(OAA)和硅酸钠(Na2SiO3)处理后GLU活性变化与PAL相似,PPO活性在测定期内持续升高;磷酸氢二钾(K2HPO4)处理对GLU和PPO活性无明显影响;SA处理后叶片CHI活性明显升高,其它诱导物处理对CHI活性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防卫酶(特别是GLU和PPO)活性表达增强是BTH、OAA、SA和Na2SiO3等诱导物处理系统诱导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增强的重要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在光镜下用积分分级计数法,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精子LDH-C4活性,两法测定LDH-C4活性显著正相关(r=0.801和0.742,P<0.01);LDH-C4酶细胞化学电镜技术观察精子LDH-C4活性,通过计数酶点可测定LDH-C4活性。本文检查38例不育男性和20例已生育男性精子LDH-C4活性,LDH-C4主要分布于精子STM及胞质,其次是顶体及质膜表面。可通过胞膜外逸到精浆,LDH-C4在各部活性比值为5∶2∶1∶1。不育组精子LDH-C4可能通过膜破损处外漏到精浆使精子内LDH-C4显著减少,LDH-C4在精子顶体亦显著减少,使不育组精子LDH-C4活性显著低于生育组精子,提示LDH-C4活性的定位和大小直接与生育能力相关,检测LDH-C4活性可作为检查不育症精子质量的可靠指标。LDH-C4与精子密度显著相关(r=0.737和-0.493,P<0.05);与活动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内切β-1,3-葡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作明  张灏  陈卫 《生物技术》2002,12(4):17-19
以茯苓多糖为碳源,以蓝色茯苓多糖为内切β-1,3-葡聚糖酶活力测定底物,从不同样品中筛选到4株产内切β-1,3-葡聚糖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TLC分析酶解产物表明其中三株的酶解产物主要为二糖、三糖、四糖,另外一株的酶解产物主要为二糖。对其中一株内切酶活力最高(3.73U2/ml)的菌株经鉴定为生孢噬胞菌(Sporocytophaga)。  相似文献   

15.
几丁酶、β-1,3-葡聚糖酶随着香蕉术后炭疽病的发展过程,活性逐渐增加;但当果实出现明显病害症状时活性略有下降。施保功处理在抑制香蕉采后炭疽病发生的同时也抑制了芭蕉炭疽菌可能诱导的几丁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增加。多巴胺在香蕉采收时含量较高,但随着炭疽病的发生明显下降。对“黑油身”和“63-1”两个不同抗病品种分析表明,前者几丁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多巴胺含量较高与其较强的抗病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瓜类疫霉病菌液体培养物或磷酸盐诱导时,新疆甜瓜体内与抗病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酷氨酸转氨酶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提高。亚胺环己酮和5-氟尿嘧啶均抑制这些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曲霉N1—14‘胞质酶活性与产L—苹果酸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苹果酸(LMA)高产突变株曲霉N1-14’在高产酸状态下,其胞质中催化CO2固定反应的酶有四种:丙酮酸羧化酶(PC)、磷酸烯醇丙酮羧化酶(PEPC)、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CK)和苹果酸酶(ME);除ME之外,三种羧化酶的活性与LMA产生速率呈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比PC等酶高2 ̄3个数量级;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则明显低,几种酶只有SDH与发酵醪中LMA含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性测定对早期肝癌的临床意义。用ELISA技术,测定早期肝癌患血清β-G活性,并对早期肝癌患治疗前、后血清β-G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早期肝癌患血清β-G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肝癌患经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后,血清β-G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果显示血清β-G检测对早期肝癌的诊断、治疗的判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含有较高浓度底物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和氨反应介质中,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对红醇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4.3.1.5)催化反应的影响。加入适量β-CD可以克服高浓度CA对PAL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加产物L-苯丙氨酸(L-phe)的产量,β-CD最适用量随CA浓度升高而增加,其摩尔数量约为  相似文献   

20.
用携带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Ac36O-B-gal与野生型的苜蓿丫纹夜蛾(AcNPV)DNA同时转染草地夜蛾细胞,经x—gal筛选和空斑纯化得到重组型杆状病毒AcNPV-β-gal。该重组病毒能有效地感染棉铃虫血细胞系,并高效表达出受AcNPV多角体蛋白启动子控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基因产物--β-半裂糖苷酶。80%以上的酶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外,培养液中酶活可达每毫升50000单位以上,约相当于170μg酶蛋白。用要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表达产物和β-半乳糖苷酶在凝胶上的特异性显色反应分析,重组病毒在棉铃虫血细胞中表达的AcNPV多角体蛋白--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是以5种活性的多聚体或复合物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