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焕道  董立朝 《昆虫知识》1994,31(2):109-110
白榆是河南省安阳县主要用材树种,近几年来,白输受脐腹小蠹台虫ScolytusschevyrewiSemenov危害,日趋严重。由于目前国内对该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未有报道,给我们的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为摸清其发生危害规律,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组的指导下,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1生活史揭3年林间观察,脐腹小蜜虫在安阳县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为主要越冬虫态,也有不同龄期幼虫、蛹和卵越冬,都能发育完成。3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现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第一次羽化盛期,以后每隔35~42天完成一代,共6代。10月中下旬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2.
光滑材小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滑村小蠹XyleborusgermanusBlandford属鞘翅目小蠹科,是近几年发生在板栗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调查表明在我省秦岭沿线发生面积占栗林总面积(包括野生板栗〕的85.8%,被害株率达2%~19.1%,严重地块可达30%多;平均虫口密度17.8头/株,最多达350头以上。被害树由于该虫沿年轮横向蛀坑凿道,切断树木输导组织,使树体水分及养分输送中断而枯死。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l寄主与分布光滑材小合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省秦岭沿线危害9种树木的主干(见表)。2生活史光滑村小合1…  相似文献   

3.
4.
解国峰  李信 《昆虫知识》1993,30(5):280-282
<正> 落叶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 laricianaKawabe、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 grisecana(Hubner)均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在河北省塞罕坝林区落叶松人工林中周期性为害成灾。1988~1990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额岩小粪蝇Bifronsina bifronS (stenharnmar) 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近年来,在广州草菇场大量发生.本文观察了其生活史,对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7.
中国树蟋属的研究:直翅目:树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树蟋属的研究(直翅目:树蟋科)刘宪伟,殷海生,夏凯龄(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树蟋科;树蟋属;新种;中国树蟋属Oecanthus隶属蟋蟀总科Grylloidea树蟋科()ecanthidae。本属体细长而纤弱,体色一般呈...  相似文献   

8.
油松叶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叶小卷蛾在河北省围场县培内危害油松较严重,本文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虫1年1代,以卵在当年生针叶内侧凹槽内越冬。在幼虫60%进入3龄时用烟雾机施放高效氯氰菊脂乳油烟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用同样方法在成虫羽化高峰期防治1次,杀虫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三角新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leucaspisMeyrick ,别名黄三角黑卷蛾 ,属鳞翅目 ,小卷蛾亚科。该虫幼虫主要危害荔枝、龙眼嫩叶 ,分布于我国华南、日本、印度等地[1] ,但其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等尚未见报道。由于此虫对广西荔枝、龙眼的危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 ,为此 ,作者于 1 991年开始对此虫进行观察 ,1 997~ 1 999年列为广西农业外资项目的子课题进行系统考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图 1 三角新小卷蛾形态特征1 成虫  2 卵 (放大 )  3 ,4 幼虫  5 蛹1 形态特征 (图…  相似文献   

10.
董彦才  朱心博 《昆虫知识》1990,27(3):153-154
<正> 栎镰翅小卷蛾 Ancylis mitterbacheriana Denis et Schiffermulter,属鳞翅目卷蛾科(Tortricidae),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1985年发现于国营莒南县望海楼林场的麻栎林内,至今国内未见报道。该虫以幼虫包叶为害,寄主是麻栎、栓皮栎等,槲树上极少见,板栗树上无发生。受害的叶片沿主脉纵卷,形成满  相似文献   

11.
削尾材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祖祥  周志方 《昆虫知识》1996,33(5):280-281
  相似文献   

12.
【背景】小菌落变异体(small colony variants, SCVs)在细菌耐药和持续残留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鲜有动物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SCVs的相关报道。【目的】对新疆动物源EC-SCV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为国内EC-SCVs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新疆动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诱导,使其形成SCVs。然后对野生株和诱导株进行培养特征、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运动力、生物被膜和溶血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经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诱导,从牛、羊和马源大肠杆菌中得到5株EC-SCVs(2株为血红素依赖型,3株未知其营养依赖型)。与野生株相比,EC-SCVs的生化特性改变,所有EC-SCVs转变为不利用醋酸盐,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也存在差异。并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受性增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增强,但运动力下降。除血红素依赖型EC-SCVs的溶血活性增强外,其他SCVs的溶血活性并无差异。【结论】动物源EC-SCVs的生物学特性与野生株相比有较大差异,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可能会给大肠杆菌致病或耐药等...  相似文献   

13.
杉梢小卷蛾是福建省杉木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闽北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虫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应用芜菁夜蛾线虫北京品质、白僵菌防治,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银杏超小卷叶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桂萍  高帮年 《昆虫知识》2004,41(5):475-477
银杏超小卷叶蛾PammeneginkgoicolaLiu在安徽黄山、九华山 1年发生 1代 ,以蛹在粗树皮内或树枝裂缝中越冬。该虫以幼虫蛀食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嫩茎 ,翌年 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 ,4月上旬至 5月上旬达羽化高峰。 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 ,4月上旬幼虫孵化 ,4月下旬孵化盛期 ,4月上旬至 5月底为幼虫为害期 ,5月下旬至 7月上旬幼虫全部钻入树皮。 5月份用 2 5 %溴氰菊酯乳油 3 0 0 0倍喷雾或用80 %敌敌畏 1 0 0 0倍液与 40 %氧化乐果 1 0 0 0倍液混合喷雾 ,防治效果 90 %左右。 6月中下旬用敌敌畏原液、氧化乐果、柴油按 1∶1 5∶3的比配成油雾剂喷洒树干 ,可有效地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15.
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是榆树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本研究在宁夏盐池县通过室内观察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研究了脐腹小蠹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史、成虫寿命、习性、交尾行为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脐腹小蠹虫在宁夏盐池县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老熟幼虫约占98.2%,蛹约占1.8%。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幼虫于6月底、7月初开始化蛹,7月下旬达羽化盛期,8月上旬羽化结束;脐腹小蠹雌成虫平均寿命为(27.14±3.74)d,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为(16.86±4.13)d,差异显著(P<0.05);此外,脐腹小蠹无滞育现象;脐腹小蠹的4种天敌,分别是榆小蠹长茧蜂Elachistocontrum sp.、虱形螨Pedieuloids ventricosus Newport、拟截斑郭公虫Thansimus sp.和蠼螋Labidura sp.。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两种常见树蟋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 Matsumura和黄树蟋O.rufescens Serville的召唤声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树蟋召唤声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在脉冲组所含脉冲数、脉冲组持续时间、脉冲组间隔时间、脉冲组脉冲排列规律、单脉冲间隔时间、频域能峰数和能峰值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长瓣树蟋脉冲组主要由3个脉冲组成,含3个脉冲的脉冲组持续时间约0.049±0.001 s,脉冲组间隔时间为0.027±0.003 s,单脉冲持续时间约0.011±O.001 s,单脉冲间隔时间约0.009±0.00l s,频谱图只有1个2.5KHz的主能峰.黄树蟋脉冲组由16~20个脉冲组成,脉冲组持续时间为0.303±0.021 s,脉冲组间隔时间为0.401±0.046 s,单脉冲持续时间约为0.012±0.001 s,脉冲间隔时间约为0.004±0.001 s,频谱图有两个能峰:主能峰频率为3.03 KHz,次能峰频率为16.78KHz.  相似文献   

18.
竹节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多年的系统观察认为,竹节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从种子到种子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需3-4年;种子发芽需经过胚后熟和上胚轴休眠两个过程,室温湿沙贮藏和冬季低温打破上胚轴休眠是解决竹节参种子发芽难的有效措施;竹节参芽的分化是从上年秋开始,越冬前芽苞内茎、叶、花分化已基本完成。因此加强后期管理,特别是越冬管理,对下年竹节参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性繁殖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时间在10月以前,用粗根茎切段能增加产量,加快繁殖速度。  相似文献   

19.
20.
李冰杨  那杰  刘岩 《昆虫知识》2008,45(3):441-444
为了从组织胚胎学角度探究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以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的卵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记录蟋蟀胚胎每一天的形态变化并使用显微摄影方法记录胚胎发育过程,对蟋蟀卵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根据胚胎形态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无节幼体期Ⅰ、无节幼体期Ⅱ、无节幼体期Ⅲ、无节幼体期Ⅳ。经历14天,蟋蟀的头部、触角、3对足、尾部、腹部及背部都发育完全,整个胚胎发育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