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的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与胶体金连接的复合物为探针的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对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定定的结果表明,在用抗BR抗体处理的超薄切片中,叶绿体、核仁和液泡内有大量的金效果标记,细胞膜和淀粉粒也有金颗粒标记,但细胞壁中没有观察到金颗粒。在不用EDC固定的切片中,金颗粒标记密度非常低,而在用正常兔血清处理的切片中,所有细胞器内几乎没有金颗粒。该实验为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的分布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绿豆子叶衰老达到不归点(萌发后5~6d)前切除上胚轴可使开始衰老的子叶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回升,衰老短期逆转。衰老不归点后的子叶中核酸和蛋白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丧失了较多的核主带DNA、25S、18S rRNA以及大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一种小分子DNA 组分完全消失。不归点前切除上胚轴可使上述核酸和蛋白质组分明显增加,表明子叶衰老的逆转可能与这些重要功能物质的回升有关。在切除上胚轴的茎顶涂抹IAA,能阻止子叶核酸和蛋白质回升,也消除了切除上胚轴对子叶裹老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与胶体金连接的复合物为探针的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对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定位的结果表明,在用抗BR抗体处理的超薄切片中,叶绿体、核仁和液泡内有大量的金颗粒标记,细胞膜和淀粉粒也有金颗粒标记,但细胞壁中没有观察到金颗粒。在不用EDC固定的切片中,金颗粒标记密度非常低,而在用正常兔血清处理的切片中,所有细胞器内几乎没有金颗粒.该实验为绿豆上胚轴细胞中BR的分布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草酸对绿豆上胚轴插条生根和生长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酸可增加绿豆上胚轴插条及其不定根的长度、鲜重和干重。以 0 .5 0mmol·L-1的草酸处理效果最显著 ,但对不定根的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红光能增加细胞壁的Hyp含量和细胞各部分的Hyp/Pro,绿豆下胚轴切段伸长被红光抑制的程度与两者呈正相关。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明显降低细胞壁的Hyp含量,提高WSFC和CWRSE中的Hyp/Pro,抑制切段伸长。  相似文献   

8.
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上胚轴核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
绿豆上胚轴中油菜素甾酮的结合特性徐如涓,何宇炯,王玉琴,赵敏橘(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2)关键词:油菜素甾酮,绿豆,上胚轴,结合位点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体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Wewitt等1980,横田孝雄1987)...  相似文献   

10.
用饲喂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放射性前体[3 H]-Phe、[3 H]-尿嘧啶和[3 H]-胸腺嘧啶证实了油菜素内酯(BR)能促进绿豆上胚轴的生长和蛋白质、RNA 及DNA 的合成。用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抑制剂(CH、Act.D、5-Fu)进一步探讨它们对上胚轴伸长的抑制作用与蛋白质、RNA、DNA 和m RNA 合成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上胚轴的伸长依赖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尤其是依赖于m RNA 的合成。说明BR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上胚轴的伸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绿豆子叶为材料研究了切伤、外源萘乙酸及激动素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作用及其与内源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切伤对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切伤面积的大小与愈伤组织的增殖成正比。在绿豆子叶愈伤组织形成的初期,游离色氨酸和内源吲哚乙酸的水平均降低,而在后期,组织内部游离色氨酸和吲哚乙酸的含量都有增加。在培养基中加入外源色氨酸可以部分代替萘乙酸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可以认为,外源激素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是通过促进内源色氨酸和内源吲哚乙酸的生物合成而实现的。受伤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下胚轴切段的保幼延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油菜素内酯(1ppm)对绿豆下胚轴切段有明显的保幼延衰和维持旺盛伸长生长的作用。0.1~1ppm的表油菜素内醋几乎完全阻抑了绿豆下胚轴切段花青素的累积。 表油菜素内醋处理的下胚轴能维持远较对照为高的呼吸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水平。电镜观察表明,表油菜素内酯处理5日后的离体下胚轴切段细胞仍然保持完整的细胞器结构,而对照细胞内部完整细胞器结构则已崩溃破坏殆尽。  相似文献   

13.
暗中培养的绿豆幼苗子叶在萌发后3—4天时,外观出现衰老征状,6天后子叶凋落。随子叶日龄的增加,子叶的呼吸强度一直下降,呼吸商始终小于1。当外加L-苹果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和NADH为底物测定离体线粒体氧化活性时,衰老子叶的线粒体对上述四种底物的氧化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氰呼吸也有所升高。子叶衰老时,线粒体的ADP/O和呼吸控制(RC值均降低);线粒体ATPase水解ATP的活性升高。衰老绿豆子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效率的降低和ATPase水解活性的增强是与线粒体结构改变相联系的一种功能变化,它导致能量亏缺,并进一步加速了衰老的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 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层析和 PGGE 电泳对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芽中的微管蛋白进行分离。Western blot 和免疫点印迹分析发现了两种聚合度不同的微管蛋白异型。单体微管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56kD 和56.5kD;四聚体微管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为54kD 和54.5kD。实验结果表明微管蛋白α、β亚基组装过程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这种现象可能与微管蛋白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用显微光度术在亚细胞水平上测量蚕豆子叶细胞中淀粉质体Feulgen-DNA含量,显示了在不同发育时期蚕豆子叶细胞中的淀粉体DNA含量的动态变化。随着发育时期的递增,淀粉体DNA拷贝数不断地增长。生长中期的淀粉体DNA含量平均数为2.14(任意单位),到了成熟期淀粉体DNA平均含量增长到10.12(任意单位)。在成熟期,子叶细胞中的淀粉体DNA含量比生长中期增长了9.6倍。通过生物统计分析,在  相似文献   

16.
蓝光对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白光和黑暗条件相比,蓝光明显促进绿豆(Vigna radiata (Linn.)Wilczek)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培养到18d,蓝光下生长的愈伤组织鲜重分别是白光和黑暗下的120%和191%。三种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呼吸速率有明显的不同,培养5d,呼吸速率以蓝光处理的最高,白光处理的次之,黑暗处理的最低;培养14d,与上述相反,呼吸速率由高到低则依次是黑暗、白光和蓝光。应用呼吸抑制剂碘乙酸、丙二酸和正磷酸钠试验及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培养5d,蓝光和白光处理时磷酸已糖支路(HMP)明显增加,被碘乙酸 丙二酸抑制后的呼吸占总呼吸的34%~36%,黑暗处理的仅占总呼吸9%~11% 绿豆下胚轴愈伤组织中亦存在抗氰交替途径,黑暗处理时,此种途径的最大容量明显高于蓝光和白光处理的,培养14d,黑暗处理占总呼吸的31%左右.而蓝光和白光处理的则占20%以下。  相似文献   

17.
渗透胁迫下稻苗中游离脯氨酸累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杂交稻幼苗经聚乙二醇(PGE4000)渗透胁迫(-0.95MPa)处理,幼苗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质膜透性增大。随PEG渗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膜脂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减少。脯氨酸累积与MDA增长及膜透性加大呈正相关性,与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呈负相关性。讨论了游离脯氨酸累积与细胞透性的相关性,以  相似文献   

18.
19.
-0.9MPa甘露醇渗透胁迫处理,明显抑制绿豆幼苗下胚轴延伸生长和生长部位H^+分泌,而且随胁迫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大。PMH^+-ATPase活性在渗透胁迫下先下降而后升高并超过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抗旱和不抗旱的小麦幼苗叶片与根系,在1MPaPEG渗透胁迫下释出乙烯和生成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数量增加。当增加2mmol钴离子处理6h和12h后,乙烯生成显著受到抑制,而亚精肢和精胺呈现进一步增加。表明钴离子阻遏了氨基环烷羧酸向乙烯转变的途径,并为多胺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底物,从而有利于提高小麦抗衰老和抗旱的能力,抗旱品种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