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  刘政  周一云 《生命世界》2012,(10):38-39
当了解了鲸鱼的进化过程,回过头来我们再来探究孔望山附近发现的这具鲸鱼脊椎骨化石的身世之谜。——这具鲸鱼骨骼化石形成的年代?在自然地质条件下,被埋藏的生物体要形成化石,至少需要一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少于这个时间石化就不完全。从这具鲸鱼  相似文献   

2.
刘军  周一云  刘政 《生命世界》2012,(10):24-27
2011年8月3日,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临近孔望山风景区,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19°36′、北纬34°36′的一处房地产项目在施工中,从距地表2.5米至3米深的地下淤泥中挖掘出一块鲸鱼脊椎骨化石。化石出土时呈灰黑色,质地如石,重约15公斤,大小约32厘米×22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自然环境的污泥中检测出了病毒,并发现其含量比覆盖水中的病毒含量高得多。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用Poliovirus Ⅰ模拟自然环境,对病毒在水和淤泥中的分布、存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对水环境中的病毒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相对水而言,淤泥对病毒具有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刘军  周一云  刘政 《生命世界》2012,(10):32-37
大量的古鲸鱼化石在世界各地被人们不断发现,给科学家研究古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和证据。2008年美国科学家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早期的鲸鱼长着强而有力的腿,它们当时主要靠腿部的  相似文献   

5.
对玉溪遗址剖面53个地层样品和附近山地的9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文化时期(6 000a.BP—7 200a.BP)孢粉组合以乔灌木为主,草本次之,蕨类孢子含量较少。乔灌木中以松属、桦木属、栎属占绝对优势;草本中藜科、蒿属含量较高;蕨类孢子以凤尾蕨为主。孢粉谱反映了较为湿润的气候特征。表土孢粉以超代表性的松属占绝对优势,可能是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松属植物作为先锋种类表现在演替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结果,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与当地植被状况相吻合。本研究在14 C测年基础上结合其它代用指标发现在剖面上部第4—8层和下部淤泥层中Rb/Sr值较高且乔灌木花粉百分含量明显增加,可以解释为该段淤泥层为古洪水遗迹,洪水可能有利于对孢粉的富集。地层剖面中文化层与淤泥层呈现交互沉积,表明周期性的洪水事件影响到了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已故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1973年曾在《化石》第一期上撰文,题为《文字初期鲸的征服》,介绍了我国鲸鱼遗存和化石的发现。除了一些沿海地区外,在距海较远的内地古代遗址中,也有鲸类残骸出土。据此,杨先生推断认为:“显然是由人类搬运而来,加以应用的。”对于古人最初是用何手段获取鲸鱼的,杨先生比较谨慎,没有明确论定。  相似文献   

7.
《化石》1979,(3)
《化石》1975年第1期,发表了江苏省南通地区发现古代麋鹿的报道。从那时以来,我们不仅发现了更多的麋鹿亚化石分布点,而且通过麋鹿,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南通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过去人们一向认为这里成陆较晚,开发较迟,历史较短,因此,这里是考古学者足迹所不到的地方。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们想救鲸鱼,不是像那些以捕杀它们获取利润的人们所说的,出于一些冠冕堂皇、不切实际的原因,我们希望鲸鱼获救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了不起的物种,如此可爱以至于当你在甲板上近距离地看到它们跃出水面时,你会不由得心潮澎湃;我们救它们仅仅是出于一个非常自私的原因,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人类也会逐渐消失。吉姆·道奇(美国作家)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12,(10):36-37
有关5000万年前古鲸化石的发现,最早的报道见于美国的《科学新闻》,它介绍道:"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菲力普·迪·金杰里奇发现了至今为止最古老的鲸鱼化石。它们是鲸的一个头盖骨的后部和几颗牙齿。金杰里奇认为这是一种居住在5000万年以前的‘特塞斯海’的鲸。这些化石是1978年在巴基斯坦境内喜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澳大利亚学者挖掘出土了最古老的鲫鱼化石。这块鲫鱼化石埋藏在石化了的淤泥层中,鲫鱼骨骼长150毫米。据科学方法测定,其年龄约为4亿8千万年。鱼的头部覆盖着一层坚甲。最先发现者是悉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利奇教授,他把这种鱼称为“阿兰多斯皮士”鲫鱼。学者强调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工作队,最近在蓝田发现中国猿人下颌骨化石的“红色土”层下面的下第三系中,采集了一个灵长类的上颌骨化石。化石地点在蓝田泄湖公社陈家窝村附近的康沟湾。据黄万波等同志的野外记录,化石拾自一个山坡上,但从上面粘结的岩屑的性质,可以知道它来自下第三系中的巧克力色粘土夹层。这层薄粘土层的上面是红色砂和砂质粘土,下面是白色砂岩。这里的早第三纪己地层的时代尚  相似文献   

12.
1982年,笔者与本队郑有铭同志在深圳地区南澳水头沙进行野外工作时,曾发现一批海相双壳类化石。当时曾有人怀疑这里的地层为上三叠统,据说前人曾发现过三叠纪的标志化石Myophoria(Neoschizodus)laevigata(Ziethen)。但是后来广州地质学校黄沃章老师在双壳类化石层之下采集到早侏罗世金鸡组的菊石Hongkongites,菊石层中又共生有少量双壳类。1984年笔者携带这批双壳类标本到中国科学院南京  相似文献   

13.
这一篇短文是报告在甘肃省的固原县子最近发现上三叠纪的延长层及其植物群的事实。化石是西北地质局第683队在1956年所发现的。详细地层剖面表并未寄来。但很可能的在这一带地区上三叠纪的延长层也是直接位在侏罗纪的煤系地层之下的。因为在送来鉴定的材料中,我们也发现若干侏罗纪下部至中部的植物化石如Phoeni-copsis 及Cladophlebis 等等。这一个地点所发现的延长层植物包括下列数种:  相似文献   

14.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是我们儿时吟唱的歌谣,我们身边的鸟儿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又是如何生活的?2009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野外观鸟小组,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突然发现一个精彩丰富、色彩斑斓的鸟类世界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5.
这里记述的一个新种麂类的鹿角是1955年山西省工矿研究所的地质工作者发现的。我们感谢研究所将这个标本赠送给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在标本鉴定上承杨钟健教授和苏联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弗辽洛夫教授提出珍贵的意见,笔者特在这里表示谢意。标本发现于交城县滩上村底下汾河岸边“河岸剖面”底下的砂层中。地层的确切时  相似文献   

16.
太原古交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配合古交工矿区重点建设过程中,笔者于1983年7月初,在古交镇附近发现了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就目前所知,它的分布范围可及古交镇以西2公里的石家河,向南可到6公里的李家庄。 古交一带群山起伏,汾水蜿蜒。这里的老地层是石炭二迭系,其基岩顶面断续有一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和角页岩,厚约二、三米,砾石层之上  相似文献   

17.
甲烷细菌与沼气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细菌与沼气发酵周大石(辽宁大学生物系沈阳110036)在自然界中的湖泊、池塘、河流、沼泽地,常常看到有许多气泡从底部淤泥中冒出水面,如果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可以点燃,这种气体称沼气(marshgas)。因为沼气最早从沼泽地发现而得名。沼气是宝贵的生...  相似文献   

18.
这里记述的一个象化石的标本,是1956年夏北京市自来水厂,在北京西郊开掘一个水井时发现的。地点在西郊黑山沪安河桥东边。化石保存于地面下约10米处的砾石层里。砾石层的胶结很紧,由颗粒直径从1—35毫米间的中等圆度的河成砾石组成。这个比较完整的带有最后一个臼齿的下颚骨化石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地层和古生物学上的价值。首先,因为北京,以至整个华北平原,非洞穴堆积中发现的第四纪化石还很少。从标本本身说,在已发表的这个地区的象化石材料中,还没有像这样比较完整的标本。因此,笔者根据这方面现有的标本及发表过的资料,对我国有关namadicus 类象化石的古生物学和地层问题作了初步的整理和讨论。笔者深切感谢裴文中教授校读原稿,供给一部分尚未发表的资料,并提出讨论意见(附后)。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X日 今天的关键语:五畜只剩下了羊 今天我们进入了西苏旗境内,这里是锡林郭勒草原的最西端,也是锡盟最干旱地区.同行几位曾经在2002年来过这里的内伴惊讶地发现,以前到处生长的茂密的锦鸡儿都枯死了.  相似文献   

20.
吕振强 《蛇志》1998,10(3):35-36
层粘连蛋白是细胞外间质成分的糖蛋白,属于基底膜成分,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层,是1979年由Timpl等从小鼠EHS肉瘤中发现并命名的[1]。层粘连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近年来发现层粘连蛋白与肝硬化有密切的关系[2]。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