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托竹荪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45%。.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首次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FFAP柱分离出36个峰,用质谱法鉴定出28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3-甲基-环氧十四烷-2-酮 (23.53%)、亚油酸(17.56%)、芹子烯(12.37%)、棕榈酸(8.20%)、9-十六碳烯酸(7.84%)、(-)-Lepidozenal(7.82%)等, 占总挥发油的97.76%。对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其结果为:桔黄青霉、啤酒酵母最敏感, 黑根霉、黑曲霉次之,白色假丝酵母、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稍差。  相似文献   

2.
棘托竹荪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酸乙酯对棘托竹荪进行常温和80℃高温提取,得率为2.11%,3.79%,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FFAP柱分离,质谱法鉴定出5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酮、酯、倍半萜、杂环化合物,醛,酚,胺等。  相似文献   

3.
与槟榔芋间作的棘托竹荪栽培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棘托竹荪D89为供试菌株,研究栽培料发酵时间及不同比例杂木屑和谷壳培养料对棘托竹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棘托竹荪栽培料发酵60 d时,产量最高,为2.18 kg/m~2;供试范围内,随着谷壳用量的增加,菌丝长势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菌丝长满畦床时间逐渐缩短,棘托竹荪鲜质量呈降低趋势,槟榔芋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配方A(89.5%杂木屑,10%谷壳,0.5%尿素)用于槟榔芋间作棘托竹荪时,原基形成时间为70 d,棘托竹荪产量1.73 kg/m~2,槟榔芋产量达4.80 kg/m~2。  相似文献   

4.
棘托竹荪凝集素的纯化及其生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g, Zheng et Hu)子实体经生理盐水抽提、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棘托竹荪凝集素(DEL).经PAGE显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38 000, 其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8 900; 不含中性糖,IEF-PAGE测得其等电点为4.21.该凝集素对供试的4种血型人血和6种动物血的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也能凝集小鼠淋巴细胞和小鼠S180肉瘤细胞,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乳糖和果糖所抑制.DEL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较高; N-末端为丙氨酸.DEL对热不稳定,经50℃处理10 min,活性明显降低; 在pH 4.00~pH 10.14范围内较稳定; 其凝血活性依赖于Mn2 和Ca2 ,Mg2 和Zn2 则无影响.DEL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致死量为1 180 mg·kg-1.  相似文献   

5.
以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托为研究对象,提纯菌托提取物有效抑菌天然产物,分析其抑菌活性组成。选择最佳提取溶剂及指示菌,采用色谱层析法分离纯化,GC-MS检测分析活性组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标准摩根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以金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对温度、紫外线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2个有抑菌活性组分DEVⅠ、DEVⅡ,采用GC-MS分析DEVⅠ、DEVⅡ中的化学组分,DEVⅠ中相对含量1%以上的成分有20个;DEVⅡ中相对含量在1%以上成分6个,其中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为2-呋喃甲酸和肉桂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5.6%和54.2%,推测可能为棘托竹荪菌托抑菌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6.
棘托竹荪菌盖的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得率为0.088%;用石油醚冷浸提菌盖,得率为0.374%。应用GC-MS对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HP-5MS柱分离,质谱解析分别鉴定出41种和30种成分,其中有15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醇、脂肪酸、酮、倍半萜、酯、醛等,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酯、芳香烃、酮等。菌盖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棘托竹荪子实体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子实体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和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棘托竹荪子实体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反应pH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45℃,高温短时处理能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L-半胱氨酸(L-Cys)、氯化钠(NaCl)、维生素C(Vc)和柠檬酸(C6H8O7)等对多酚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经正交实验筛选的抑制剂组合(5.0 g/L L-Cys、20.0 g/L NaCl、1.5 g/L Vc、10.0 g/L C6H8O7)可以完全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火棘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火棘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使用维生素C和BHT为阳性对照,以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从挥发油中鉴定了7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77%,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50.31%)、烷烃(18.52%)、醛(5.54%)为主;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为50%时,其体积分别为43.51、79.48μL,样品量与清除率间呈量效关系;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略低于1 mg·mL-1维生素C,对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优于1 mg·mL-1的BHT。  相似文献   

9.
红托竹荪的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alvataM.Zang,JietLiou)为发现于云南,由臧穆等3人联合命名并于1976年发表的新种,是中国特产的竹荪种类,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等高山地区的慈竹、刚竹及金竹等林下。1992年笔者于江西临川...  相似文献   

10.
以正己烷为溶剂,对长裙竹荪子实体进行索氏提取,提取率为1.36%。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Rxi-1ms柱分离,质谱解析鉴定出55种成分,其中23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出来,其主要成分为:羧酸、醇、酮、倍半萜、芳香烃、酯等。提取物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火棘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火棘叶中分离得到四种化合物(晶1~4),经UV,IR,NMR和MS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芦丁(晶1),芒甙(晶2),异槲皮甙(晶3)和槲皮素(晶4)。以上四种成分均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棘托竹荪菌托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菌托干品挥发油,得率为0.081%;用石油醚冷浸提菌托鲜品,得率为0.414%。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41种和20种成分,其中有35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酮、倍半萜、芳香烃、酯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八角枫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栎是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药用植物,分布较广。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DS)分析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八角枫挥发油,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3.325%)、β-侧然(10.713%)、丁香酚甲醚(7.088)、α-松油醇(7.017%)、α-蒎烯(5.830%)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59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7.04%。  相似文献   

14.
15.
红托竹荪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红托竹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同Vc和BH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0.2~1.2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红托竹荪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1.468、2.580和2.330,抗氧化活性稍强于BHT,但弱于VC.  相似文献   

16.
樱草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结合装置从樱草杜鹃提取出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和Kovats指数双重定性法从樱草杜鹃挥发油中分离出65种成分,从其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1.91%。经冷冻分离和重结晶纯化所得的无色针状结晶,通过熔点测定,MS、IR、~1HNMR和UV分析,确定其结构为β-桉叶油醇。  相似文献   

17.
孜然芹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 GC/MS 联用技术,从孜然芹(Cuminum cyminum L.)种子挥发油中鉴定出:α-蒎烯、β-蒎烯、莰烯、月桂烯、γ-松油烯、对-聚伞花素、异松油烯、芳樟醇、胡薄荷酮、枯茗醛和桃金娘醛11个组分。又用硅胶柱层析,并经 IR、MS 和 NMR 等波谱法解析,确证了已知化合物的结构为  相似文献   

18.
红托竹荪一临川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托竹荪临川变种 (新变种)DictyophorarubrovalvataM.Zang,JietLiuvar.linchuanensisJ.Rao,var.nov.Atypodiffertindusio,7~11.5cmlongo,5~12cmdiam.Stipite,...  相似文献   

19.
首次以棘托竹荪菌盖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菌盖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用SDS-PAGE测定所提取蛋白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pH是影响竹荪菌盖蛋白提取的主要因数,最佳提取条件为pH8.0,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55℃,提取率达64.07%,提取的竹荪菌盖主要蛋白分子量为16 kDa和38 kDa。棘托竹荪菌盖作为蛋白提取原料是可行的,以其为原料开发蛋白相关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缬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太白县的缬草根和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分别进行分析,从根中鉴定出45种成分,以茎叶中鉴定出67种成分,并用GC测定了每一成分在该挥发油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