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534我们曾进行了家鱼的人工授精育殖鱼苗试验(刘建康,1954〕,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进行人工授精必须从亲鱼中挤出已经成熟的卵子来,在捕捉这种卵子已经成熟的亲鱼时往往有大部分卵子流入江中损失了,能拿到尚未产出的成熟卵只有小部分,有时甚至不到怀卵数的1/10,仍不能达到充分  相似文献   

2.
在1953年我们曾进行了家鱼的人工授精育殖鱼苗试验(刘建康,1954),受精率和孵化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进行人工授精必须从亲鱼中挤出已经成熟的卵子来,在捕捉这种卵子已经成熟的亲鱼时往往有大部分卵子流入江中损失了,能拿到尚未产出的成熟卵只有小部分,有时甚至不到怀卵数的1/10,  相似文献   

3.
孵化期鱼卵的溶膜过程,一般认为是由鱼的胚胎分泌的孵化酶来完成的。而在孵化池内进行人工孵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鱼苗时,当胚胎出膜后,由于外界的水温、胚体密度、溶氧等条件的影响,其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  相似文献   

4.
1988—1989年利用雄蛙活体取精、雌蛙活体挤卵的试验,对棘胸蛙卵子实行人工授精37次,成功率达100%。卵子受精率和孵化率达90%以上。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杀蛙取精方法,而且探索了棘胸蛙人工授精及受卵的孵化技术。通过试验得知,秋后对棘胸蛙注射蛙脑垂体液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的效果是极差的,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5.
孵化酶存在于各种水生动物的胚胎中,会影响水生生物胚胎发育,是造成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早脱膜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黄颡鱼鱼卵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孵化时间点的孵化酶进行定位分布研究,探讨孵化酶在黄颡鱼鱼卵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黄颡鱼鱼卵中,孵化酶主要分布在鱼卵外胚层及卵膜内层上;在鱼卵孵化的各个时期均有孵化酶存在,孵化酶在各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阐释孵化酶在鱼卵孵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鲎人工授精试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东方鲎的人工授精实验,共进行四次,均获得成功,受精率达95%以上,经49—59天孵育出幼鲎。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授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鲎胚的发育过程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法抑制第一次卵裂实现草鱼雌核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用组织切片方法系统地观察了草鱼卵被经辐射处理的鲤精子激活后进行第一次卵裂的发育过程。实验表明:在24℃孵化水温下草鱼卵在被激活后24min进入第一次卵裂胶期,27-30min处于中期,33min进入后期。由此可知被激活的草鱼卵子在第24min时已经完成染色体的复制,使草鱼卵子雌核染色体人工加倍的最佳时期是在被激活后的27-30min这一时间区段内。此外,用不同热休克温度和不同的热休克强度处理已完成染色体复制的被激活草鱼卵,表明草鱼卵经41℃处理2min可得到较高比例的基因纯合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鱼。  相似文献   

8.
鲎人工授清试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东方鲎的人工授精实验,共进行四次,均获得成功,受精率述9 5%以上,经49—59天孵育出幼鲎。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授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鲎胚的发育过程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作者首次发现毛腹虫是寄生于鱼苗并危害鱼苗的一种病原生物,并对其形态构造和对鱼苗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随机抽样检查表明,毛腹虫对鱼苗的寄生没有选择性。它对银鲴鱼苗(平均体长8.7毫米)的感染率为11%,而对草鱼苗(平均体长9.6毫米)的感染率为4%。可造成孵化环道中成千上万尾鱼苗死亡。药物试验结果,以6‰的食盐水的杀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种。因水质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影响,该鱼类自1986年起就从湖体中消失,仅有湖周围的少数龙潭中尚保存有少量滇池金线鲃。至2007年3月初,有两次繁殖试验取得了成功。先后试验了5尾雌鱼和6尾雄鱼,获得鱼卵约1600粒,并实施干法受精。约有1320粒受精,平均受精率为73%。孵化出鱼苗约480尾,平均孵化率为36%。经10天饲养,约有95%以上的鱼苗存活,体长达8-12mm。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成功的意义有三点:能有效保护该物种免于灭绝;繁殖的鱼苗放归湖泊合适水域,将有助于恢复滇池的土著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从非土著鱼类养殖向土著鱼类养殖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葛洲坝枢纽截流后,大坝上、下游草、青、鲢、鳙的繁殖条件,产卵场位置,产卵规模,鱼卵、鱼苗成色以及4种鱼的群体组成等。指出除原宜昌产卵场发生变化外,其余产卵场基本存在,并在上游新发现了几处产卵场。讨论了大坝对4种鱼的影响程度和上游存在草鱼地方性群体,论证了4种鱼不必过坝产卵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种。因水质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影响,该鱼类自1986年起就从湖体中消失,仅有湖周围的少数龙潭中尚保存有少量滇池金线鲃。至2007年3月初,有两次繁殖试验取得了成功。先后试验了5尾雌鱼和6尾雄鱼,获得鱼卵约1 600粒,并实施干法受精。约有1 320粒受精,平均受精率为73%。孵化出鱼苗约480尾,平均孵化率为36%。经10天饲养,约有95%以上的鱼苗存活,体长达8—12 mm。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成功的意义有三点:能有效保护该物种免于灭绝;繁殖的鱼苗放归湖泊合适水域,将有助于恢复滇池的土著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从非土著鱼类养殖向土著鱼类养殖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3.
鸡胚部分去壳离体培养的效果与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5枚产后不到24h的种蛋,依次用碘酒和70%酒精擦拭消毒处理,去掉其钝端外壳三分之一,然后用保鲜膜封口,并以25枚正常种蛋作为对照,按常规方法进行孵化。重复实验3次。第1次孵化,实验组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为4%;第2次孵化,两组的孵化率比较接近(分别为72%和80%);第3次孵化,实验组的孵化率(76%)稍低于对照组(88%)。3次孵化的平均孵化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用人為的方法使動物的精液和成熟卵相遇,從而完成受精作用,稱為人工授精,把已受精的卵放入孵化器內,使胚胎從卵中孵化出來,稱为人工孵化。我們知道,人工授精在家畜育種方面,已普遍地使用;在实验胚胎學上,為了要掌握受精的時間空间和其他條件,人工授精也是一項最基本的操作。  相似文献   

15.
布哈河青海湖裸鲤鱼苗鱼卵的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1日到10月7日,使用水文过河缆道及圆锥网接滤过式集苗器进行采样,对青海湖布哈河鱼类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青海湖裸鲤的自然繁殖状况,为其资源监测及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结果表明:布哈河中鱼类早期资源种类单一,主要为青海湖裸鲤,采样期间有多次苗汛,主要苗汛出现于7月份,9月上旬仅有小规模苗汛;鱼苗平均密度3.17ind.·m-3,最高达54ind.·m-3;晚上鱼苗密度(22:00-22:10)与下午鱼苗密度(14:00-14:10)有显著性差异(df=98,P<0.05);青海湖裸鲤的鱼卵在上层平均密度为0.075ind.·m-3,下层平均密度0.175ind.·m-3,两者亦存在显著性差异(df=10,P<0.05);鱼苗的漂流运动主要集中在晚上;总体上看,鱼苗主要分布在河流上层,有近岸分布的趋势,而鱼卵则主要分布在河流下层,接近河流中央位置;鱼苗断面系数为0.43,鱼卵断面系数为2.32。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对太湖短吻银鱼秋季孵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成德 《生态学报》1984,4(1):65-72
太湖短吻银鱼是太湖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在1975和1981年对不同温度下太湖短吻银鱼秋季人工授精孵化进行了8次试验,胚胎发育和孵化仔鱼均属正常,并得到如下统计分析结果: 1.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孵化温度与积算温度(A)的相关为A=3441.97-93.41t; 2.孵化温度与孵化时间(H)的相关为logH=4.3615-1.8946logt; 3.孵化温度与初孵仔鱼全长(L)的相关为logL=1.0917-0.5246logt。  相似文献   

17.
(一)准备工作 (1)成员组织与访问:在鱼类一章教学中,得知秋三第五班王立千、麻荣新等同学,在他的家乡有培育鲤鱼鱼苗的经营工作.本学期开学时,就有意识的启发与引导他们自动组织鲤鱼鱼苗培育小组,在春假前吸收了秋三五班李定浦等十余人正式成立了鲤鱼鱼苗培育小组.经初步讨论酝酿在春假后开始培育工作,为得使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决定由王立千同学趁春假期内回家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进行访问,以达到初步熟悉和掌握培养鱼苗的过程与技能,另一面由教师向县水产局以及专署水产局物色有关这类的文件来指导我们进行工作.在短促的时间内做好了思想上与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在4月中旬我们宣布正式开始培育鱼苗的工作.(2)材料与用具的准备:木桶2只(供盛水之用)柳杉或马尾松枝条数条,以便鱼卵产其上.桶盖2只,喷壶1只.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鲥鱼仔鱼期开口摄食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成德 《生态学报》1987,7(4):368-375
受精卵孵化后的仔鱼开口摄食阶段是鱼类早期发育的关健时期,经常引起仔鱼的大量死亡,缺乏充足的适口外源性饵料可能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82—1983年,利用赣江产卵场人工授精的鲥鱼受精卵在室内孵化环道中孵出的仔鱼,投喂捞取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进行了仔鲥有关开口摄食方面的观察,其主要结果如下:仔鱼在孵化后2.5—6.5日为开口摄食期,个体全长为4.5—7.4毫米,仔鱼通常残留多少不等的卵黄物质,为混合性开食营养类型;开口摄食期间的饵料以轮虫,桡足类及其幼体(无节幼体与挠足幼体)为主要种类,适口饵料宽度为仔鱼口宽的39—81%左右,约占仔鱼全长比例的1.5—3.8%;肠内一次饵料量为平均体重的6.72%。  相似文献   

19.
长吻鮠是我目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初步报道了1985-1987年进行长吻鮠人工繁殖试验时,不同温度与鱼卵孵化的相互关系。在平均水温19.5—23.7℃时,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孵化水温(t)与孵化时间(H)为负相关;孵化水温与积温?之间为明显的负相关;孵化时间与积温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鹤类精液冷冻保存和使用技术,2003~2005年,进行了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冷冻精液保存及人工授精实验。使用Beltsville家禽精液稀释液作为白鹤精液稀释液,12%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液。精液样本冷冻经过三个阶段的降温,最后保存在液氮中。成功保存了编号93001雄性白鹤精液36 支(0.2 ml/支)。冷冻精液在0~4℃冰水中解冻3~5 min,解冻后白鹤精液精子活率为29.3%±15.5%(n=16),2004和2005年分别为92101号雌鹤产的两窝卵进行人工授精实验,2年共产卵5枚,其中1枚卵受精并成功孵化。实验发现在雌鹤产卵前一周和产卵期间每天输精,并增加每次输精量,同时在产完1枚卵后4 h内完成一次输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