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视气管导管在全麻手术患者气道插管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行全麻手术的患者220例,其中使用可视气管导管进行插管的110例记为观察组,使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插管的110例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气道插管后(T_2)、气道插管后5 min(T_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T1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SBP、DBP均低于T_0、T_2、T_3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T_3两组患者HR、SBP、DBP、Sp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喉痛发生率为0.9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气道插管时使用可视气管导管插管效果满意,可有效的减少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院前和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急诊医学科出诊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92例,所有患者根据通气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使用喉罩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7例,而B组则使用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方法进行急救,共有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 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喉罩与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情况,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h后HR、RR均较治疗前降低,SpO_2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1h后HR、RR以及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喉罩插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B组的气管插管置入时间,且A组插管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通气效果基本一致,但其操作更简单更安全,可缩短插管置入时间,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争取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可视软性喉镜与光棒用于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60例高位颈椎骨折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可视软性喉镜组(U组)和光棒组(G组)各30例。术前所有患者颈托固定,U组使用UE可视软性喉镜行气管插管,G组使用光棒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口咽部并发症、插管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MEP)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1 min、气管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U组气管插管时间较G组插管时间长(P0.05);U组和G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插管后即刻G组患者MAP升高较U明显(P0.05);与U组比较,G组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 min、3 min的HR升高较明显(P0.05);U组患者口咽部并发症较G组少;两组患者插管后SSEP及MMEP与插管前相比无阳性改变。结论:可视软性喉镜较光棒需要更长的气管插管时间,两者的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均较高,但可视软性喉镜插管期间循环波动较小、术后口咽部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全麻诱导期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托啡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预注布托啡诺(布托啡诺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5 min后由外周静脉快速注射芬太尼3μg/kg(2 s内),观察2 min内呛咳反应的发生率,随后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进行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布托啡诺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中度呛咳(5%),而对照组有27例(67.5%)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其中轻度8例(20.0%),中度15例(37.5%),重度为4例(10.0%)。与对照组相比,布托啡诺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结论:全麻诱导前5 min预注射布托啡诺可显著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且可减轻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三种方式在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插管反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插管手术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的老年患者(65~85岁)120例,随机分为环甲膜穿刺组(H组)、咽喉表面麻醉组(Y组)、静脉注射组(J组)及对照组(D组)。H组进行环甲膜穿刺注射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Y组使用喉喷管对咽喉部喷洒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J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预防插管反应;D组为不给予利多卡因处置的对照组。监测各组患者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和插管后1(T2)、3(T3)、5 min(T4)时收缩压(SBP)和心率(HR),比较四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同同组T0时刻比较,四组T1时刻SBP和HR均显著降低(P0.05);同同组T0时刻比较,D组T2、T3、T4时刻SBP和HR均显著升高(P0.05),另三组T2、T3时刻SBP显著升高(P0.05),T2时刻HR显著升高(P0.05);与D组比较,H、Y、J组SBP和HR在T2、T3、T4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三种方式的效果相当,均可用于预防老年患者的全麻插管反应;但环甲膜穿刺法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咽喉喷雾法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且提升了病人的费用,而静脉注射法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应用NIPPV与PSV两种撤机方法在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中的优越性。方法:达到撤机标准但经两小时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的患者被分为两组:PSV组和无创通气组。观测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时间和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NIPPV组较PS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费用均较PSV通气组显著降低。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撤机法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在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更优越。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院前正确清创急救处理,及时行机械通气救治4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 气管内插管是最佳的气道开放方法,气管插管者辅助通气4~6h后撤机及拔管可获得成功。结论 正确急救和清创,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是救治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救治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救治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机械通气救治6例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结果 气管内插管是最佳的气道开放方法;控制通气时,理想的参数为潮气量12ml/kg,通气频率20次/分,呼吸比1:2,吸氧浓度0. 4;辅助通气是,压力支持通气为0.3-1.5kPa,触发敏感度为-3mmH2D。气管插管者辅助通气4-6h后撤机及拔管可获得成功。结论 气管内插管及机械通气是救治毒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恒冠 《蛇志》2001,13(2):35-37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的麻醉及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静脉全麻组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各18例。分别监测麻醉前、麻醉插管后、游离食管时以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结果 发现静脉全麻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时MAP、HR、RR、SpO2、MV各时期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单纯静脉全麻组各时期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或高或增快,MAP、HR(P<0.05或P<0.01)。结论 静脉全麻配合硬膜外麻醉行食管癌手术可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静脉用药量少,且保证术后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6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给予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24 h和48h的pH值、PaO2、PaCO2以及VAP、总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改善明显、PaO2明显增长、PaCO2下降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联合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气管插管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52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4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5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组(52例)。观察麻醉前正常状态时(T1)、麻醉成功后5 min(T2)、胎儿娩出时(T3)三个时间点产妇SBP、DBP、HR、SV、CO、SVR及胎儿相关指标,包括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_2、PO_2。结果:硬膜外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麻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起效时间最快。三组间在T1时间点SBP、DBP、HR、SV、CO、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硬膜外麻、联合麻醉、全麻三组SBP、DBP、HR、SVR水平均较T1时间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全麻组SBP、DBP、HR、SVR水平高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P0.05)。T3时间点三组SBP、DBP、HR、SV、CO水平均较T2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全麻组SBP、DBP、SVR高于其他两组,心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agr、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学pH、PC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脐动脉血PO_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脐动脉血PO_2最高。结论:三种麻醉均可以用于剖宫产术,全麻剖宫产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起效快,但对胎儿脐动脉血氧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机通气系统对患者肺部病原微生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90例全麻插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未干预组)、B组(呼吸过滤器组)和C组(麻醉消毒机组),每组30例,比较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麻醉前进行病原菌检测,检出定植菌株,均为条件致病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主要为微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芽胞杆菌、棒状杆菌、黄杆菌属、酵母样真菌。三组麻醉机各部位病原菌阳性率比较:麻醉前,三组麻醉机不同部位的病原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麻醉后,检查麻醉机各端口病原菌阳性检出率,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经过干预的麻醉机通气系统对患者肺部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外科动物实验中猪的麻醉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猪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外科实验中运用传统的麻醉方法时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死亡,我们使用全麻插管技术,并辅以术前术后各种对症处理,成功地解决了手术中猪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红血球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报告表,收集我院ICU2004年-2008年收治的67例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血球分析及血气分析,建立数据库:①测定67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1天、通气7天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以及氧分压值,评估机械通气对COPD患者红血球变化的影响.②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通气前与通气1天、7天后红血球分析变化值.③以65岁为界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比较两组通气前与通气1天、7天的红血球分析变化值.结果:①机械通气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随时间均明显降低,氧分压明显升高(P<0.05).②生存组和死亡组通气前后红血球分析变化值随时间变化有显著差异.③高龄组和低龄组通气前后红血球分析变化值无明显差异.结论: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随时间增加明显降低,其变化影响预后,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和总住院时间,有效改进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伍进 《蛇志》2017,(2):139-14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6例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应用面罩呼吸机予以辅助呼吸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肺动脉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钠肽、肺动脉压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结论 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导管拔管时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择期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指导组)80例,对照组(常规组)8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麻醉前访视.观察组术前一天由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或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及心理指导,系统讲解麻醉的相关知识,重点解释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前后可能存在的咽喉部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吞咽不适感等感觉,以及如何配合拔除气管插管;在手术当日麻醉前30分钟再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苏醒期相关知识宣教.重点观察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及气管导管拔出前后是否合作及合作程度,手术后24小时随访.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评分为1和2的百分比分别为20%与70%,对照组中评分为1和2的百分比分别为40%与20%.两组中评分为1和2的病例明显不同(P<0.05),说明观察组的心理指导与干预是有效的.患者对麻醉过程满意度,观察组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45%.结论:术前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减少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时出现躁动或不合作的情况,提高其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感染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5例患者中,18例经确诊出现肺部感染,占15.65%。感染者中7例死亡,病死率为38.89%。18例肺部感染患者中检出35株病原菌,主要包括6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恶臭假单胞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糖尿病史、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情况、气管切开、定时吸痰和APACHEII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史,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鼻饲方法,抗生素使用≥2种,气管切开,定时吸痰,APACHEII评分为影响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影响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病史、病情及危险因素采取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n=30。Ⅰ组给予芬太尼2~5μg/kg,Ⅱ组给予地佐辛0.2~0.3 mg/kg,Ⅲ组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10 min后给予地佐辛0.2~0.3 mg/kg,三组患者均常规行全麻诱导。记录围插管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测定T0、T1、T2、T3时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同时记录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 min的MAP、HR及术中给予的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总剂量等情况。结果:Ⅰ组患者MAP、HR在T1、T2、T5时刻的数值及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变化分别与其前一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两组围插管期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虽然都有波动,但与前一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乳腺癌手术全麻诱导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敏感性,而且对患者术后意识、呼吸等恢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糖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1例,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临床指标、治疗时间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拔管时和观察组通气3h后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收缩压(SBP)和心率(H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糖水平较低,治疗时间较短,且再插管率、VAP和死亡率较小,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全麻组和复合组,其中全麻组42例行全身麻醉,复合组43例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及拔管后30min(T4)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12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全麻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在T2、T3时的心率及中心静脉压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实施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