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最早期骨骼化石分类及生物地层”专题讨论会决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地科联寒武纪分会及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1986年5月11日—18日在瑞典乌普萨拉召开的“最早期骨骼化石分类及生物地层”专题讨论会决议。 (1986年5月20日) 这一报告记载了乌普萨拉专题讨论会的活动及一些决议。这一草案在会议最后一天散发给与会人员并作了讨论。其中的观点不一定是每一位代表的看法。这一草案主要记述专题讨论会得到的进展并提出对早期骨骼化石将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生物学会三叶虫、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于1985年10月11日到18日在湖南省慈利县召开,会议得到了湖南省地矿局、慈利县政府、尤其是慈利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三叶虫学科组原定85年8月在新疆霍城县果子沟召开现场会议,参观天山-兴安地槽区的寒武系典型剖面——果子沟寒武系剖面,并已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因种种原因遂将会议改在湘西,结合参观湖南桃源一些过渡相区寒武系、奥陶系剖面召开学术年会。头足类学科组学术年会早已确定在湘西召开,请湖南区调队刘义仁同志具体筹备。鉴于刘义仁同志也是三叶虫学科组成员,为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两学科组经协商决定同时召开。会议11日上午开始,慈利县县长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即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兼三叶虫学科组组长卢衍豪教授作“国际各纪界线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的讲演,卢教授详细介绍了国际各界线工作组在选择界线层型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指出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剖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着重介绍了后两条界线研究的现状,指  相似文献   

3.
早在上一世纪,人们对怎样放置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最为合适这个问题就发生了兴趣,然而,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由于各种新发现和新技术的相继问世,这种兴趣才被极大地激发起来。1972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建立了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工作组。这个组织独立于前寒武系一寒武系地层分会之外,但和所有各系的工作组一样,直接对ICS负责。  相似文献   

4.
绪言寒武系最先是赛德维克(A.Sedgwick)于1836年在英国的西南部确定的,后来又由莱伊尔(C.Lyell)于1842年在该地的工作加以确证。地球所有大陆突出部分的寒武系几乎已经全部为近百年来的许多资料所确定,但是,真正利用生物遗迹来研究寒武系则在19世纪末叶,特别是在20世纪初叶,当古生物学的发展对此提供了可以作为根据的标准化石的时候才开始的。撇开需要作特殊考虑的对于苏联寒武系研究的历史叙述不谈,我们必须指出,在欧亚大陆上寒武系出露于许多广大的地区,而且岩性是极其多样化的,有些地方厚度很大,同时,寒武纪沉积与常常和它们紧密接触的前寒武纪沉积岩的分界,在许多地区都还存在着争论与意见分歧。在苏联,和在国外一样,从往往遭受变质的古老岩系中把寒武纪沉积划分出来的工  相似文献   

5.
通常认为物种的群体绝灭由地球外的因素所致,即可能为大的流星或彗星(火流星)碰击地球的结果。彗星撞击地球的主要证据是,在白垩—第三系界面富集的粘土中含有大量的铂族元素,其中的铱含量尤为丰富;该界面恰好与一次全球性的动物群大转变相呼应。铂族元素在地壳中远比在宇宙中贫乏的事实,表明了白垩—第三系界面上铂族元素富集的高异常乃非地球起源。然而,下文将涉及的三个重要地质时期的最新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外星因素为生物群体绝灭导因的理论。白垩—第三系界面的异常发现之后,地球化学家们热衷于“寻找火流星物质”的活动盛行起来:首先,选择所研究的群体绝灭事件(目前公认的主要群体绝灭有如下的地质界面:寒武系—奥陶系、奥陶系—志留系、费拉斯—法门阶(上泥盆统)、二叠系—三叠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生物学会牙形类学科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5月5—8日在扬州市举行,会议代表47名,收到论文32篇。 为迎接1987年第十一届国际石炭纪地质大会在我国的召开,会议着重讨论我国石炭纪的牙形类生物地层。 近年来,牙形类在海相古生代和三叠纪地层中的主导作用,已是举世公认。它已成为生物地层,特别是界线层型研究中的主导门类。我国牙形类生物地层的研究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寒武系奥陶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和国际古生物学家协会(IPA)共同资助,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16和303项目工作组(IGCP Working Groups of Projects 216 and 303)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生物事件国际学术报告会”(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Bioevents)于1990年9月25—27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本届会议是IGCP 216项目工作组自1984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5次会议,同时也是1990年新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澄江动物群在云南晋宁梅树村的发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位于北纬24°44',东经102°34'(插图1),是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之一.1984年8月,侯先光在此剖面工作时,在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Eoredlichia-Wutingaspis 带一层灰绿、灰黄色泥岩内(野外号 AEF-k10)发现了少量水母、蠕虫、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等化石.  相似文献   

9.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命演化史上重要的创新事件.我国澄江动物群(距今约5.18亿年)代表了寒武纪大爆发的高潮,而产自寒武系最底部,时代上早于澄江动物群的宽川铺生物群(距今约5.35亿年)则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的第一幕提供了重要的埋藏窗口.宽川铺生物群产自陕南宁强、西乡等地寒武系底部宽川铺组钙质磷块岩和磷质碎屑灰岩中,以保存了大...  相似文献   

11.
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早在1928—1932年间,诺林(E.Norin)曾作过不少工作,并将本区寒武系命名为“突尔沙克塔格建造”(E.Norin,1937),标准剖面地点在库鲁克塔格西部的突尔沙克塔格及却尔却克山一带。所采化石经丘迪生(G.T.Troedsson,1937)研究,判定动物群的时代为晚寒武世,其中以三叶虫为主。张日东、俞昌民等(1959)根据莫合尔山北坡所测的寒武系剖面,划分为三个统:即突尔沙克塔格统(上统)、莫合尔山统(中统)及西大山统(下统)。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组,及章森桂、高振家(1981)根据莫合尔山北坡及西大山的下寒武统剖面,将原来的西大山组一分为二。下寒武统上部仍沿用“西大山组”一名,仅限于代表下寒武统上部的一套碳酸盐岩;而下寒武统下  相似文献   

12.
本次会议于1991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隆重举行.与会正式代表33人,中国古生物学界著名学者李星学、张文堂、张永辂等教授及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唐天福教授莅临会议指导。 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和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小壳学科组顾问郝治纯教授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曹瑞骥教授向大会致贺词,他们肯定了20年来我国小壳化石及其在前寒武系与寒武系界线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给全体到会代表以很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志留系研究之今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戎嘉余  陈旭 《古生物学报》1990,29(4):385-401
一、前言一个半世纪前,两位英国先驱地质学家A.Sedgwick和R.Murchison(1835)分别创立了寒武系(Cambrian System)和志留系(Silurian System)两个系级单元。4年后,Murchison(1839)的“志留系”一书正式出版,距今恰好150年。为此,国际志留系分会和英国的有关学会在英国召开国际志留系大会,并组织野外旅行,考察英格兰和威尔士志留纪地层剖面。当年Murchison创立志留系的这些重要剖面,今日已成为国际志留系的统阶层型;Murchison在创立志留系后,直下威尔士西南角Pembroke郡的Marloos。  相似文献   

14.
会议日期;1982年9月5——11日会议地点:波兰华沙会议组织者:国际生态学协会(INTECOL),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和波兰科学院(PAS)联合召开。波兰科学院是东道主。国际生态学学术讨论会每四年召开一次,第三届大会的主要议题是:生态学是环境经营管理和人类福利的基础。当今世界环境整体面临严重威  相似文献   

15.
全球植物种信息系统设计国际会议于1990年10月12—16日在希腊特勒菲召开。会议由CODATA(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和IUBS(生物科学国际联合会)等机构联合发起。来自18个国家的103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在贵州剑河八郎地区寒武系甲劳组发现了具软躯体的多门类化石,其中三叶虫最为丰富,计有6属7种,包括Fuchouia(Parafuchouia)transversa Lu et Qian in Zhang et al.,1980,Fuchouia(Parafuchouia)limbata Zhou in Lu et al.,1974a,Oryctocephalus sp.,Kooteniasp.及Jialaopsis latus Chien et Zhou in Lu et al.,1974a,Solenopleurinacf.xingrenensis Zhou(Chow)in Lu et al.,1974b和Probowmania(?)sp.,分属耸棒头虫目和褶颊虫目,以耸棒头虫目Fuchouia(Parafuchouia)为主。Oryctocephalus和Probowmania在寒武系甲劳组尚属首次报道,Probowmania在剑河八郎甲劳组中的报道是目前该属在贵州地区的最高层位。同时也确认了黔东南地区甲劳组的Fuchouia(Parafuchouia)三叶虫带为该地区寒武系最高三叶虫带,为国内外寒武系三叶虫同期地层划分及对比提供了材料。研究不仅丰富了丹寨-剑河寒武系甲劳组三叶虫组合,而且为研究Probowmania和Oryctocephalus的演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IUMS)和法国科学技术研究总代表团(DGRST)联合举办的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于1981年1月28—30日在巴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代  相似文献   

18.
王永栋 《古生物学报》2005,44(3):485-485
在2005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现称为“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科技委员会第三十三次全体会议上,批准了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沙金庚研究员领衔申请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506项目“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全球对比与重大地质事件”,这是今年国际地科联批准的15个项目中唯一一项由中国学者担任首席负责人(Leader)的IGCP项目。这一IGCP项目的其他几位共同负责人(Co leaders)由法国的NicolMorton教授(国际侏罗系分会主席)、英国的BillWimbleden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PaulOlsen教授、阿根廷的Alberto…  相似文献   

19.
美国工程基金会主持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酶工程会议。第11届会议1991年9月22—27日在美国夏威夷Kailua—Kona市召开。有26个国家的160多人参加。中国有8人参加。会议主席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的  相似文献   

20.
报道在滇东南寒武系田蓬组中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始海百合类棘皮动物化石,经鉴定为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lui Zhao,Huang and Gong。该棘皮动物与三叶虫化石Kaotaia magna(Lu),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等共生,其时代应属于寒武系第三统第五阶底部,与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相当。田蓬组始海百合化石保存有完好的柄、萼、腕等构造,属于典型的特异埋藏。滇东南寒武系始海百合的发现对探讨该类动物的早期演化、古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以及在滇东南地区寻找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