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茎毛眼水蝇在福建发生和为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茎毛眼水蝇Hydrellia sasakii Yuasa et Isitani,隶属双翅目、水蝇科、毛眼水蝇属。此虫是我省新出现的一种水稻害虫。近年来,此虫对水稻的为害面积不断扩大,为害程度日益加重。据1985年三明市的12个县(区)统计,双晚为害面积达到30多万亩,占双晚面积的1/4,遍及全市50多个乡镇,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同时发现部分单季晚稻田也有受  相似文献   

2.
冀东滨海稻区水稻毛眼水蝇的生物学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勤英  张玉江 《昆虫知识》2006,43(6):844-846,F0004
通过鉴定证实冀东滨海稻区稻的主要寄虫潜叶蝇种类应为稻叶毛眼水蝇Hydrellia sinica FanetXia,而非一直沿用的小灰毛眼水蝇H.griseola(Fall啨n)。该虫以1~2代幼虫在水稻生育前期潜叶危害水稻;适当推迟水稻播种和插秧期、浅水灌溉及喷施乐果和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可有效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3.
<正> 菲岛毛眼水蝇Hydrellia philippina Ferino是水稻害虫。除菲律宾报告寄主水稻外,我们尚发现为害李氏禾(游草)Leersia hexandra Swarez。 笔者曾到我区柳州、南宁、玉林、百色、桂林及广东海南等地观察,亦发现该虫不同程度地发生。亦有依其为害状误称稻秆蝇Chloropsoryzae Matsumura的。我们还在稻田及水沟杂草上捕到一种东方毛眼水蝇H.orientalis Miyagi,该虫是否为害水稻,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4.
自1974年起作者等开始注意我国为害稻、麦的毛眼水蝇的种类问题。李美信等首先发现青海东北部产的毛眼水蝇主要为害小麦叶鞘,与上海为害小麦的叶片部的种类在雄性尾器方面明显不同,但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参考文献和对照标本,仅怀疑上海产者即Hydrellia griseola (Fall?n,1813)而青海产者为其近缘种。1978年发现四川武胜产标本与上述青海产者同种而与上海产者不同。1981年又发现吉林舒兰和安徽合肥产标本均与上海产者为同种。  相似文献   

5.
白翅叶蝉(又称小白翅叶蝉)Empoasca subrufa(Motschulsky)是我县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5、6月往往暴发成灾,据在埔前稻区观察,主要为害早、中稻和秧苗,晚稻则发生较轻,个别年份早插和翻秋品种也受其害,冬春危害小麦。白翅叶蝉在我县,每年发生四代,第一代危害早、中稻,第二代危害早稻中迟熟种、  相似文献   

6.
<正>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是我省中稻生产上的一大主要虫害,从1980年以来,为害逐年加重,全年发生3代,为害水稻两次。我县中稻秧苗被害株率一般达40%,严重的达80%以上;穗被害率一般10%,高的达20%。近几年来,稻秆潜蝇已向低山、坪区扩展为害双季稻。为了有效地防治稻秆潜蝇,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菲岛毛眼水蝇Hydrellia Philippina Ferino属双翅目水蝇科。1978年以来,我县31个乡镇的稻田,每年均见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一般年份约占稻田总面积的1/5~1/4。据邻近6个县观察,亦见有此虫发生。笔者除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进行识别外,着重对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麦鞘毛眼水蝇Hydrellia sp.Fan,Li etYang(待发表新种)在四川武胜县多年来就有发生,1962年已有资料记载。近些年来为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种过去在国内曾误称为“麦水蝇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1973年起我们研究该虫后,发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耕制及栽培技术的改革,在一些稻区,尤属中稻、单晚与双晚地区,稻绿蝽的发生日趋加重,给水稻的增产造成较重的影响,一般可损失二、三成,严重时可达五成。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Fabricius),系我区为害水稻穗部的主要害虫,以坝区和沿河的潮湿地带较丘山区为重。为害的寄主植物有水稻、小麦、玉米、高梁、黄豆、四季豆、茄子、海椒、藤藤菜、野稗、田菁及多种杂草。  相似文献   

10.
白背稻虱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的桂北地区,白背稻虱(Sogata furcifera)是为害早稻的严重害虫之一,在6月中下旬,往往暴发成灾。据在全州地区观察,发生最多的是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次之,主要为害早稻,晚稻则发生较轻。白背稻虱一年发生6—7世代,第一至第四代为害早稻,第三至第四代为害中稻,第四至第七代为害晚稻。到第三代以后,则出现世代交错重迭,而长短翅型成虫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不同稻作区286块水稻主栽品种稻田有害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3种稻作区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特点差异显著,粳稻区叶鞘腐败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叶蝉类、粘虫类、蛀茎类发生严重,籼粳交错区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籼稻区叶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高于水稻冠层杂草发生严重;而稻曲病、稻飞虱和低于水稻冠层杂草在3种稻作区普遍存在且发生严重.杂草在水稻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且种类较多,其中稗草、慈姑、眼子菜、紫背浮萍等在3种稻作区发生均较严重.粳稻区和籼稻区有害生物复合为害整体水平高于籼粳交错区.就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而言,稻曲病、纹枯病和稻飞虱在各稻作区发生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杂草优势种类正在由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朝着以多年生恶性杂草为主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2.
范滋德 《昆虫学报》1981,(3):314-316
疣麻蝇属Tuberomembrana新属 隶麻蝇亚科麻蝇族。 属征♂外顶鬃不发达,颊高约为眼高的2/5;中鬃缺如或偶有一对小盾前位的毛状鬃,后背中鬃3,前胸侧板中央凹陷裸或部分个体具一黑毛;第五腹板近于亚麻蝇型,但侧叶长而具不很强大的鬃,内、外缘的鬃往往仅单行,在侧叶内缘最前方,也就是窗的后方有一对上生后倾小刚毛的特征性小突起。雄性尾器:肛尾叶后缘有角形突起;基阳体略短于阳茎,侧阳体基部骨化强,占阳茎全长,腹突为一内翻的小骨片;侧阳体端部狭小,嵌生在侧插器基环之间;膜状突象一侧缘向上翻的宽边帽,“帽顶”呈疣状;内、外侧插器都发达,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13.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在湖北江汉平原韭菜集中产区危害严重。在湖北荆州地区于2013-2014年对韭菜迟眼蕈蚊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该害虫一年发生春(3月中旬至5月上旬)、秋(9月中旬至翌年1月)2个危害高峰,但秋季危害高峰的危害期长且发生严重;夏季适温多雨导致韭蛆危害;幼虫最喜栖息和危害韭菜第一球茎,但秋季对白色茎的危害性增加;成虫可以在田间扩散,扩散时飞行高度主要在50 cm以上。因此,韭蛆在江汉平原地区韭菜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秋季和冬初。  相似文献   

14.
食料条件对稻茎毛眼水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5年对稻茎毛眼水蝇在水稻四个生育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上的生命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对卵和蛹历期、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但幼虫取食不同生育期水稻后,其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有显的差异,幼虫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大小依次为取食孕糖期幼穗>分蘖期叶片>苗期叶片>齐穗期叶片。  相似文献   

15.
田间调查,跟踪网捕发现麦鞘毛眼水蝇有明显的突增、突减现象;卵的消长与成虫消长相吻合;越冬基数与大田成虫数量相关很大;当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与大田网捕成虫始见期相差悬殊。室内外饲养,系统卵巢解剖等试验证明:麦鞘毛眼水蝇属于迁飞性害虫,汉中地区春季虫源大部分来自四川北部地区,在我区小麦上完成1代后,夏季大部分成虫迁出,在陇南及青海等地越夏。而只有极少数成虫可在当地1000米以上高海拔、阴湿、有蜜源植物的地方越夏。  相似文献   

16.
毛眼花蝇属(Alliopsis Schnabl,1911)与亮叶花蝇属(Paraprosalpia Villeneuve,1922)是姊妹群。早先把①眼有毛,②两性无间额鬃,③侧颜宽,④喙及下颚须细长,⑤具上倾口缘鬃多行,⑥腹带卵形、扁平,⑦足多长而强大的鬃和毛等等作为毛眼花蝇属的属徵。后来Hennig(1976)发现了有眼裸而间额鬃存在的该属种类,上述属征又须修订。该属迄今已知有10种,分布于欧洲、北亚、日本和北美。我国原无报道,近年来通过调查发现有13种分布于我国,使该属大为丰富。现结合Hennig的概念,将该属有别于亮叶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三化螟系水稻栽培主要害虫,因气候不同,年生3至6代。在浙江省三化螟年生3至4代,主要为害双季连作晚稻、中稻和晚粳稻,造成枯心和白穗。近几年来因扩种连作稻,形成单季稻、双季稻混栽,引起了三化螟的猖獗为害;特别以晚粳稻区改种连作稻  相似文献   

18.
<正> 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重要的水稻害虫,国外已有十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为控制该疫情向我国传播蔓延,全国各稻区积极开展了普查监测工作。因稻水象成虫个体小,有隐藏及飞行习性,在初步发生地块,不易查找,而其在稻叶上的为害症  相似文献   

19.
<正> 电光叶蝉Inazuma dorsalis (Motsch.)在四川稻区分布普遍,尤以四川西北稻区、陕西省汉中等地发生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而且逐年加重。成、若虫不但直接吸食稻株汁液,还是水稻普通矮缩病,橙叶病以及瘤矮病等病毒病的传毒媒介之一。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  相似文献   

20.
湘鄂沿江地区褐稻虱迁入峰期气象条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湘鄂沿江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的适宜,给予褐稻虱Nilaprvata lugens Stal的发生与为害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尤其是7月中、下旬的主要迁入峰,它对迁入量的多少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迁入量占总迁入量的比重较大(70—80%),是当年为害程度轻重的决定因素,并且还直接对迟熟中稻造成突然性袭击。除此,还使为害双季晚稻的主要世代提早发生,重叠为害,造成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