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日本政府实施新的生物技术发展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政府已开始实施新的生物技术发展计划,旨在最近10年期间,筹建1000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并提供70000~80000个新的工作岗位。这显示日本政府已开始把生物技术发展政策的重点从理论研究转向商业市场。日本政府已开始意识到,日本在生物技术商业化,特别是在基因组方面,严重滞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例如,目前日本只有60家生物技术公司,而美国和欧洲国家则分别拥有1300家和220家。根据日本政府的预测,到2025年,美国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将达25200亿美元;欧洲国家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在5年内也将…  相似文献   

2.
<正> 威胁着美国优势的日本美国议会技术评价局1984年1月27日公布了一份题为《生物技术的商业化》的报告。解说这一报告的日本野村总研的伊藤敏雄,为了弄清美国是如何比较和评价欧、美、日的技术开发能力,注意到这份报告的价值。报告对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和企业上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准确地收集和评价。其中,令人关注的是,日本比起欧洲,在不久的将来,将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要注视日本的生物技术报告中指出:“西德、英国、瑞士、法国等国家,在生物技术的商业化方面落后于美国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零年一月三十日在布鲁塞尔的欧洲委员会上,欧洲七家大公司发出警告,欧洲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将受到威胁,除非他们把这方面的政策优先权转让给欧共体。他们承认,欧洲在建立有效的生物技术政策方面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并由此影响了生物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且这个差距正在增加,欧洲的人材及资金正转向具有更多优惠政策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普通生物学 美国国家基金会1989年财政年度计划 美、日空间生命科学发展方向、政策、计划和经费 人体前沿科学计划简介 我国生物学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战略 科学研究中的精神文明 美国科学基金会199。年度财政预算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199。年财政年度预算 日本和美国—世界生物技术两强的发展战略I,关国生物工业面面观 欧洲在生物技术上的新合作 日本和美国—世界生物技术两强的发展战略1.销售战略以及市场分配 国外生物技术下游工程设备市场前景 苏联的生物工艺企业 生物量研究最新进展 东欧的生物技术 美、苏空间生命科学设备研究动态 从…  相似文献   

5.
国际生物技术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近10年全球生物技术专利的文献计量分析,了解其年度分布、国家/地区分布、机构分布和技术热点分布等,结合产业现状,讨论我国在生物技术专利方面的实力和在全球的位置,以期为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Derwent Innovation Index数据库中检索2001~2010年的生物技术专利,用TD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国际生物技术专利的数量从1996~2002年呈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后缓慢下降;生物技术专利中的80%分布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集中程度高;申请数排名前20位的专利权人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专利的技术热点有方法研究、生物医药和治疗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等。美国、日本、欧洲研究机构的专利基础性较中国强,且更加注重产品开发。结论: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数量排名靠前值得欣喜,然而在专利的基础性及专利应用于产品转化方面,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仍有差距,我国生物技术研发应更加重视基础性研究,同时不断推动生物技术专利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意大利人民委员会关于生物技术的新报告,在今后五年间为实现生物技术的庞大规划将必须花费4.2亿英磅。研究部于1985年7月确定成立了意大利人民委员会,它包括有14位科学代表和8位工业代表。意大利在生物技术方面落后于日本,美国和英国,尽管它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和遗传工程研究所有较好的科学家和传统的工艺技术,以及在的里雅斯特创建了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新的国际中心。为了协调配合人民委员会的报  相似文献   

7.
日本 Tanabe Seiyaku 公司已经垄断对所有它希望开发的美国免疫技术医药公司的产品在亚洲的专卖权。作为回报,Tanabe 公司将购买价值为760万美元占生产总量9.5%的免疫技术医药公司的产品,除此之外,在此后7年多的时间里,Tanabe 还将为免疫技术医药公司提供超过1千3百万美元的注册费以及研究与开发资金。这项协定允许免疫技术公司保留其在美国及欧洲的市场销售权,并且在生物技术公司市  相似文献   

8.
1 概况澳大利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紧随美国的趋势 ,即多数是新开办的小型公司。这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 ,欧洲生物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大型化学、医药和农业公司 ;而亚洲则是政府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第一个现代生物技术公司是SilienusPtyLtd。该公司于 1972年在墨尔本成立 ,主要为科学研究生产小批量的生物试剂。之后 ,于 1976年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了AusigenBiojetInternation al ,这是一家资产分派产生的环境生物技术公司。尽管在 2 0世纪 80年代早期生物技术公司的数…  相似文献   

9.
美国又有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即Damon生物技术公司(Needham Heights,马萨诸塞州)打算在欧洲建立它的单克隆抗体制造厂。该公司将建一所87,000平方英尺的厂,生产签有合同的单克隆抗体和通过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其它一些产品。这家新厂建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利文斯通新镇,由Damon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管理。用于该厂设备、人员和业务的经  相似文献   

10.
在东京,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通过推进有关合资经营及技术合作计划,日本将超过美国,从而在21世纪的生物技术领域获得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华盛顿,美国议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断言日本是“美国最强硬的竞争对手”,并强调指出,日本政府“已经把生物技术商品化当作一项国策”。日本的公司已经开始向美国第一流的公司提供专门的生产技术,这样的情况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生物专利是指将生物制品申请专利成为公司私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投放市场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由生物技术公司制造的,几乎都已申请专利。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Diamond对Chakrabarty一案中做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判决,判定一种活体生物、人工基因改良的细菌可以被授予专利,由此开启了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时代。从此,大量私人投资涌向生物技术,在新生物技术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也获取了专利的巨额许可利润。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学,自此在生物技术的方法和产品领域申请并获得了专利,例如生物技术工艺、绘制的基因图谱,还有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的转基因生物体,都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生物科技相关专利在美国及欧盟、日本等国家有日益发展迅速,这三个国家地区从1983年开始,建立起三边专利协调机制,以求相关专利审查标准能迟一致化目标。1985年,美国司法实务首次承认植物发明可申请专利权。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增订专利法103条(b)款,放宽了转基因技术申请专利的认定标准。1995年,美国主持制定的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将植物发明之部份保护纳入,并强调给予转基因技术以专利保障。  相似文献   

12.
日本武田药品公司最近向美国哈佛大学提供资金,在该大学设置捐款讲座。这说明它深刻地认识到,基础研究是生物技术商业化不可缺少的。为美国生物技术研究权威机构之一的哈佛大学设置捐款讲座,这种举动,将给欧美的科学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表明公司同日本其它企业不同,它对生物技术研究态度积极,连基础研究都舍得支持。日本企业就生物技术领域在国外设立捐款讲座的,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公司基本情况 在生物技术领域,过去20年间德国巳发展成了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研究基地。德国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处于欧洲的领先地位。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生物科技公司数量位于欧洲之冠,专一生物技术公司有496家公司(2006年495家),拥有雇员14360人,其中21家为上市公司(图1)。2007年有91家公司(2006年56家)在开展生物技术工怍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评价生物技术对兽医学的影响时,美国农业动植物健康研究所的管理人Jarnes W.Glosser宣布“近来的发展实际上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标记疫苗将变为一种标准,而且最主要的是由于这些进展,使我们得以能够控制和消除疾病。 在美国47个州建立了根除假狂犬病的顾问委员会。新西兰、日本及欧洲国家也同样开始了控制和消  相似文献   

15.
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尚处于发展时期,政府的政策对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对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进行综合研究,发现这些生物技术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其产业政策已成体系,而且可操作性强,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明显,具有相当的可借鉴意义。从组织管理结构、科研投入机制、鼓励研发创新、财税支持方式、资本市场培育、产业基地建设、中介服务网络构建、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产业政策进行了归纳分析 。  相似文献   

16.
美国 Syntex 公司(加利福尼亚州 Palo Alto)计划1990年在日本设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所。Syntex 公司认为这项计划还不成熟,不想详细报道,但预定在神奈川县厚木市设立研究所,以此为开端正式进入日本。美国 Upjohn 公司也计划于1988年在筑波学园都市新建成一个大规模的拥有400~500名从业人员的研究所。由此可见,美国的大型制药企业正在进入在生物技术领域中与美国争第一的日本国内,积极活动,获取研究材料和人材。Syntex 公司是总部设在巴拿马的跨国医药与保健企业。1983年与美国 Genetic Systems公司共同设立了 Oncogen 公司,研究开发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单克隆抗体。但是,1985年美国  相似文献   

17.
1992年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RC)曾做过一项“1981~ 1991年间美国—日本生物技术合作”的重要研究。研究表明 ,日本公司常常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发展商业协议。美国公司通过研究开发合同、联合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协议和资本投入来改善其财务状况 ,而日本合作者则利用其强大的现金状况 ,从技术转移和取得创新技术上获得利益。1 改变产业的面貌在经济危机冲击下 ,日本生物技术商业显露出某些先天性弱点 :规模、脆弱的科学基础和依赖国内市场。规模在为长期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必需资源方面是个关健。据估计 ,在 80年代末期 ,一个大…  相似文献   

18.
《生物加工过程》2004,2(3):73-73
欧洲生物技术投资会(BioEquityEurope),欧洲生物技术产业本年度最大型的投资会于5月17日和18日在苏格兰爱丁堡举行,来自欧洲与美国的约72家企业将参与此次盛会。除了举办关于欧洲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与投资议题的论坛外,与会者还将在投资会期间将竞相向全球的投资者提出投资计划,争取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9.
1.概况 日本工业界进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大致和通产省在这方面的活动前后同步,基本上是从1980年开始的。 1980年,许多公司开始认识到生物技术对其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建立生物技术的研究班子、实验室;与此同时,并着手和美国的一些所谓新生物技术公司建立联系,引进遗传工程,细胞融合等生物技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荷兰的植物生物技术企业MOGEN International公司将植物基因重组的双元载体使用权转让给美国Calgene公司。荷兰Leiden大学教授Robert Sohilperoort研究室开发了这个系统,MOGEN公司获得独占使用权。据该公司宣称,这个系统的专利最近在美国得到认可,10月23日获得欧洲专利。据说也向日本提出申请。广泛用于植物特别是双子叶植物基因重组的Ti质粒是巨大的质粒,在编入有用基因时费时。因此,把编入有用基因的部位和向植物细胞导入有用基因所必需的部位分为2个的系统是双元载体(binary v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