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彭先美  黄雪梅  纪建波 《蛇志》2011,23(1):74-75
严重的颅底骨折并发难以控制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会因大出血致窒息或休克,往往救治不及而死亡。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是提高颅底骨折合并鼻腔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09年12月院前急救严重颅底骨折并发鼻腔大出血患者3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颈妊娠是指孕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是异位妊娠的一种严重类型,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休克,甚至造成死亡.我科自2005年1月至12月,收治了3例宫颈妊娠的患者,现将健康教育作以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休克病人实施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临床休克患者46例,选择性的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处理。比较患者麻醉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麻醉术后,有43例患者表现为正常;2例因大出血抢救无效而死亡;1例因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而死亡;术中未发生因麻醉不当而导致的患者死亡。术后生命体征正常的患者明显高于死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休克病人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以有效的辅助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抢救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血站提供的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成分,对20名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输注.结果:经成分输血抢救,20名大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并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成分输血在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为手术继续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吴晓华  严明忠  刘宁  孙蕊容 《蛇志》2006,18(3):238-239
严重创伤性骨折往往合并大出血,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当,护理不及时,低血容量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出现脏器功能损害,不仅会加重病情,更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曾抢救创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董玉芬 《蛇志》2005,17(3):210-211
以电视腹腔镜技术为主的微创泌尿外科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已在国内外普及开展,但此项技术仍可发生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2-2004年共作肾上腺囊肿和肾囊肿切除术20例,1例发生术后大出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举锋  杨庆江 《蛇志》2007,19(3):224-225
痔疮是肛门疾病常见的一种,无论哪种手术方法,难免有出血的可能,也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出现出血,给病人增加痛苦,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现就其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如下。1出血的原因及分类痔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是手术后24 h出血;继发性出血,一般在术后5~10天,由于伤口坏死组织脱落,坏死组织下方动脉尚未闭塞而导致出血。因此,手术操作无误,彻底止血是防止术后大出血的关键。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麻醉不完全,肛门松弛也不满意,术野暴露不清楚,影响操作。(2)切除范围掌握不明确,切除创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分析对休克病人实施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2 月至201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临 床休克患者46 例,选择性的实施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处理。比较患者麻醉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麻醉术后, 有43 例患者表现为正常;2 例因大出血抢救无效而死亡;1 例因多器官功能发生衰竭而死亡;术中未发生因麻醉不当而导致的患 者死亡。术后生命体征正常的患者明显高于死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手术前,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休克病人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可以有效的辅助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 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毁损肺叶切除术后发生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问26例毁损肺叶切除手术出现大出血(>1000ml)的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血1000ml~3000ml有18例(69.2%),3000~5000 ml有5例(19.2%).5000 ml以3例(11.5%).遇到大出血,除了开胸结扎活动性出血外,用冷沉淀治疗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毁损肺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特别是结核性毁损肺的病人手术要慎重.术前、术中合理应用止血药物和正确的止血方法是防止和减少出血的关键,特别是冷沉淀的应用能起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抢救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血站提供的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成分,对20名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输注。结果经成分输血抢救,20名大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并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成分输血在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为手术继续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A在指导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腹盆部大出血患者32例,动脉栓塞前在抗休克同时行急诊CT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范围、性质,立即在CTA指导下行选择性DSA,并栓塞出血支血管.结果:32例均经CTA检查明确了出血部位,DSA符合率81.3%.CTA与选择性DSA在显示造影剂外溢征象及病变性质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显示出血支动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29例(90.6%)动脉栓塞后出血停止或控制,休克得到纠正;3例(9.4%)动脉栓塞后出血仍不能控制,其中2例而后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而后行内镜治疗.结论:CTA指导下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腹盆部大出血迅速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产前超声评估对预测产时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持续性前置胎盘(妊娠晚期和/或分娩期胎盘仍为持续状态)的孕妇60名,结合孕妇临床表现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的预测因素。结果:60名产妇中,有22例(36.7%)出现术中大出血(1500 m L)。对22例出现大出血的产妇进行分组比较发现,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距离宫颈内口更近甚至覆盖内口,缺乏透明带和胎盘植入的产妇,都表现出产时出血量增加,相比较未发生大出血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缺乏透明带,胎盘缺损,彩色多普勒异常的产妇在剖宫产时发生大出血的概率更高(P0.05)。结论:胎盘覆盖宫颈内口,缺乏透明带,胎盘植入,彩色多普勒异常的产妇在剖宫产时发生大出血的概率更高,可作为预测产时大出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应用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结合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2例需二期PCNL清石,3例需ESWL.手术时间74±26分钟,失血量0.61±0.59 g/L,残石率14.4%±9.3%.3例术后大出血,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整合气压弹道碎石与超声碎石技术,处理复杂肾结石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4.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综合征。是比较少见的,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并发症[1,2]。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在70-80%。1临床资料我们自1983年至2003年治疗羊水栓塞9例,现报告如下。表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23456789日期83.290.1092.195.999.1102.502.1003.803.9年龄223134433526304132孕周133940274140384111分娩方式钳刮术产钳剖宫产中引晚期引产剖宫产剖宫产剖宫产钳刮术发病时间术中四产程术中四产程临产前术中术中术中术中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刘敏 《蛇志》2004,16(4):59-60
休克是小儿烧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烧伤小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据研究,小儿烧伤面积与休克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小儿烧伤面积超过20%时,休克发生率已达30.9%,烧伤面积达40%时,休克发生率已超过50%[1],且小儿血容量与体表面积之比较成人小,相对血容量少,伤后较易并发休克,故通过加强休克期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其死亡率.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4年5月收治的15例重度烧伤小儿并发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陶智慧  李楠  梅松原  宁志方  马勇  巩芳伟 《生物磁学》2013,(34):6726-6728,6752
目的:本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通过讨论其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愈后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在DSA监视下,分别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20mg,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完全闭塞。3~5天后,在硬膜外麻醉及彩超监视下行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月经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造影显示子宫动脉闭塞良好,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迅速停止。宫腔镜病灶切除术中出血极少,无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10天,所有患者血hCG均恢复至正常水平;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损伤小、安全有效,可以减少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患者子宫及附件的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非控制性脾大部损伤出血性休克模型,比较低压复苏与常压复苏抢救的效果。方法脾部分切除模拟人失血低压状态下,建立类似人休克的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组,假手术组;2组,休克未处理组;3组,正常血压复苏组;4组,低压复苏组。观察其成活率及对内脏的损伤程度。结果动物失血低压抢救比常压抢救存活时间长。结论低压可改善组织代谢,提高生存时间,是更为理想的复苏方法。低压复苏非控制性脾大部损伤出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为临床急性大出血提供新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曾文涓  石美龙  李晓荣 《蛇志》2011,23(3):316-317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是II缶床常见危重症,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我院急诊科于2001年1月~2011年1月对2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院前急救,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妇分娩后大出血的对措施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之间于我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41例,发现大出血后立即实施抢救,明确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应多措施,若处理后无显著疗效则行导管动脉栓塞术,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观察治疗效果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及时给予应对措施与基础治疗,38例患者均停止大出血,其余3例经治疗无效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均停止大出血,所有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妇分娩后发生大出血危害较大,很可能威胁母婴安全,必须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若仍无显著效果需进行介入治疗,使产妇能够及时止血,保障其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圣 《中国科学C辑》2007,37(3):271-279
研究表明成肌细胞移植有可能用于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心衰和严重肌肉损伤. 移植后成肌细胞快速大量的死亡是影响该方法疗效的一个主要难题. 细胞在受到各种刺激后会过度表达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体外和体内实验均已证实HSP能帮助细胞对抗多种有害刺激. 本实验针对HSP的过度表达能否提高猪成肌细胞自体正常肌肉移植后的存活率进行研究. 猪成肌细胞经过42℃, 1 h的热休克后会过度表达HSP. 通过Western blot 和流式细胞仪来定量检测猪成肌细胞中HSP的表达; 同时分析细胞中的CD56和结合蛋白含量, 从而了解休克后细胞的肌源性有无变化. 利用放射性H3定量分析移植后细胞的生存率. 借助慢病毒载体(Lentivector Lac Z)监测移植后成肌细胞与宿主细胞的融合情况. 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后成肌细胞的HSP70显著增高(P<0.01), 并且细胞的肌源性无变化. 成肌细胞体内移植后(n=7), 24 h时热休克组和非热休克组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67.69 ± 8.35)% vs (58.79 ± 8.35)%, P>0.05). 48 h时热休克组细胞存活率比非热休克组的高2倍((53.32 ± 8.22)% vs (28.27 ± 6.32)%, P<0.01). 120 h时热休克组细胞存活率比非热休克组的高3倍((26.33 ± 5.54)% vs (8.79 ± 2.51)%, P<0.01). 组织学检查显示; 热休克细胞和非热休克细胞均能与宿主细胞融合. 这些结果提示热休克预处理能增强成肌细胞HSP70的表达, 并可提高成肌细胞自体移植后的生存率. 体外热休克预处理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能改善猪成肌细胞自体移植生存率的方法. 这也许是一个解决成肌细胞移植后存活率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