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桑叶中多酚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研究了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桑叶中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桑叶提取液在Folin-ciocalteu试剂2.0 mL、20%Na2CO3溶液5.0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测定其760 nm处的吸光值,多酚浓度在10.0~100.0 mg/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969%~2.502%。该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桑叶多酚含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多羟基的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多酚类材料,是以多酚类物质为前体而制备的生物活性材料。由于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优异的生物活性,使得多酚类材料在生物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目前国内外有关多酚与多酚材料的研究出发,介绍了多酚的种类与功效,以及多酚材料的研究进展及研究结果,为多酚及多酚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海带多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使用超声提取法对海带多酚进行提取,经大孔树脂AB-8柱分离纯化,分别测定纯化后的多酚各组分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能力以及抗亚油酸氧化和结合牛磺胆酸钠能力。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能根据聚合度的不同对海带多酚进行分离纯化,海带多酚聚合度较小时显示出较强的体外生物活性,推测其生物活性与海带多酚的聚合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microRNA(简称miRNA)是长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具有调控mRNA的翻译和/或稳定性的功能,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不同基因的表达。人体内约60%编码蛋白的基因的表达受到miRNA调节,其中包括脂质代谢调控相关基因。植物多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miRNAs,如miR-122和miR-33的表达进而发挥降血脂等活性。该文综述了miRNA调控脂质代谢相关mRNA的作用机制以及植物多酚在这一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多酚在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自然界含多酚的常见植物已超过600种.随着植物多酚化学结构鉴定及其理化性状的深入研究,人类对植物多酚的应用由传统的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扩展到了农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文中就植物多酚对植物抗逆境能力以及在环境污染控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植物多酚的分类和来源、在代谢组学技术的驱动下,新型多酚物质的鉴定、控制植物多酚合成途径的关键因子以及多酚的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植物多酚在肠道中的代谢以及其作为“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态并影响机体健康的重要功能。目前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多酚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存在差异,多数有促进肠道有益菌作用,并通过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发挥促进健康效应。总之,植物多酚作为“益生元”影响人体健康可能离不开肠道微生物的介导。各个植物多酚的益生功能也需要进一步阐析,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宿主,膳食等混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且需要拓展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桑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及体外降糖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要利用比色法考察固态、液态两种发酵条件对桑叶发酵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影响,同时建立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为体外降糖活性筛选模型,以期筛选最佳发酵条件。结果:液体发酵7 d桑叶7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92.79%);未发酵水提取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最高(63.68%),其次为液体发酵7 d桑叶70%乙醇提取物(54.81%)。且在生药浓度为10 mg·m L-1时,都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结论: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可以改变桑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为开发糖尿病药物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
植物多酚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程春龙  李俊清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457-2460
植物多酚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活性,植物体中多酚潜在的生态学意义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在生态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通过分析各种植物多酚的定性定量方法的优缺点,试图为研究植物多酚的非化学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简单通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多酚的防癌抗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植物多酚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多酚(如单宁)、黄酮、酚酸等。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植物多酚对多种人癌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动物体内肿瘤生长。其作用机理与抗氧化、调控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影响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等有关。对植物多酚的防癌抗癌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是从草本植物姜黄、莪术等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植物多酚,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微生物、抗抑郁、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抗肿瘤是姜黄素主要生物活性之一,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侵袭及转移,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及增加对化疗的敏感性等。本文就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姜黄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多糖的凹形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结构 ,讨论了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提出了凹形结构是多糖产生生物活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和昆虫质体中,由核基因编码, 能与铜相结合的金属蛋白酶。它能分别催化单酚羟基和二羟基酚氧化为O-二酚和O-醌。植物多酚氧化酶是许多果蔬等农产品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 同时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抗病虫害、生长发育以及花色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氧化酶在细胞学、分子遗传学及其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天然的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癌细胞A431,探讨白藜芦醇诱导皮肤癌细胞A431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MT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后,A431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植物多酚抗逆生态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多酚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吸收过多的太阳辐射、过滤UV(ultra-violet)和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多种生理功能,有利于传播花粉、受精及传播种子,并在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多酚在逆境生态中抗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作为缓解营养缺乏、抵抗干旱、温度变化、盐害、大气污染、食草动物和病原菌浸染等逆境胁迫时的防御物质,以及作为植物与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信息交流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植物多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真菌和昆虫质体中,由核基因编码,能与铜相结合的金属蛋白酶.它能分别催化单酚羟基和二羟基酚氧化为O-二酚和O-醌.植物多酚氧化酶是许多果蔬等农产品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同时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抗病虫害、生长发育以及花色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氧化酶在细胞学、分子遗传学及其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真菌是寄居植物组织内,与植物共生的真菌种类。植物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可为医药及农药创制提供先导结构,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2017~2019年)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聚酮、萜类、甾醇、蒽醌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并分别简要概述了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棕榈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H.Wendl.]是中国最普遍、应用最广的棕榈科植物之一,也是能够广泛地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最耐寒的棕榈科植物.在中国棕榈是重要的经济植物,棕榈的每一部分都能利用,新鲜花可以吃,种子用作饲料,树干能建房.近来研究表明,棕榈的种子、叶、茎、根、花中含多种化学成分,作者及合作者已经开发出止血药"血安"和植物蜡.棕榈仍然具有很大潜力,棕榈种子和叶中含有多酚、黄酮、甾体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有可能开发出治疗心血管病和肿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关于油茶多酚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报道十分匮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油茶叶多酚的提取率,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分析了不同浓度多酚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并对抑菌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的液料比、60%的乙醇浓度、60 min的超声波处理后,多酚提取率最高,达14.01%。每克油茶叶中加入0.80 g β-环糊精,可使多酚提取率提升至22.92%。10%的多酚对新月弯孢霉、假禾谷镰刀菌、链格孢、草莓多主棒孢霉、大丽轮枝菌、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率高达78.52%。多酚处理对植物病原真菌体内的可溶性蛋白的代谢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是植物病原真菌对化学胁迫适应过程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本研究结果为油茶的综合开发以及植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蚤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倍半萜、二萜、黄酮、单萜、挥发油、酚类等。该属植物具有抗菌、细胞毒、抗癌等生物活性。对国内外有关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多酚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豆异黄酮和白藜芦醇是两类重要的多酚物质.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和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大豆异黄酮合成酶基因和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的遗传转化,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为通过基因工程调控植物多酚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