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赖丽娟 《蛇志》2003,15(2):69-71
80年代以来 ,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治疗进入再灌注治疗年代 ,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应用最为广泛。因其简便易行 ,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也可在院外及时溶栓争取时间 ,降低 AMI的病死率 ,现将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 AMI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1 溶栓概念  溶栓是用药物使结合于纤维蛋白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成纤维蛋白溶酶 ,促使纤维蛋白的溶解 ,即溶栓作用。溶栓治疗就是给予纤溶酶原活化因子 ,通过它们激活血液的纤溶系统达到溶解血栓的作用。2溶栓剂   ( 1 )尿激酶 ( UK)是国内首选的纤溶剂 ,它可催化纤溶酶转化为纤溶酶原的活化因子 ,无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溶栓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非溶栓组仅用常规治疗,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74.3%,非溶栓组为25.81%,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住院4周的病死率,溶栓组为2.86%,非溶栓组为16.16%,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能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溶栓疗法不仅已被常规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而且也已用于其它血栓病的治疗中,如急性缺血性脑血栓、肺栓塞、急性周围动脉血栓等。尿激酶原是双链尿激酶的单链前体,它主要激活纤维蛋白表面的纤溶蛋白原,所以具有选择性溶栓作用。临床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与t-PA、链激酶或尿激酶伍用均有协同作用。本文综述它了的特性、结构与功能,以及它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及研究,为今后选择适宜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患者打下基础。方法: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入院且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24例,预后良好)和B组(14例,预后不良),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溶栓前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HIN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预后不良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IHSS评分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患者,溶栓前较高的NIHSS评分可能与溶栓预后不良有关。吸烟的患者溶栓后出现预后不良的几率是不吸烟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的8.83倍,溶栓前NIHSS评分每增加1分,溶栓预后不良的几率增加1.76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31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溶栓治疗时间不同分为A组(发病至溶栓时间6 h)172例、B组(发病至溶栓时间为6~12 h)102例和C组(发病至溶栓时间12 h)40例,比较三组患者溶栓效果、溶栓后ST段回落情况以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梗死冠脉溶通率、溶栓后ST段回落幅度高于B组和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ST段回落最大幅度所需时间、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6 h内静脉溶栓治疗梗死冠脉溶通率更高、ST段回落效果更好,可降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任果  蓝洲  李金鹏 《蛇志》2014,(2):186-188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其中溶栓治疗34例,常规治疗68例,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溶栓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内溶栓治疗死亡率为8%,超过6h溶栓治疗死亡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有效、安全的,早期溶栓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3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再通36例,再通率83.7%;32例胸痛缓解,胸痛缓解率74.4%;8例出血,发生率18.6%;36例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83.7%;2例死亡,其中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各1例,死亡率4.7%。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溶栓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詹美树  刘应聚 《蛇志》2000,12(4):24-26
我院从 1 996年以来分别应用克塞灵、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62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发病 6h以内 ,经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等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70岁以下 (克塞灵组放宽为 75岁以下 ) ,无溶栓禁忌症。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克塞灵组与尿激酶 (UK)组。克塞灵组 36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9.5± 1 2 )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 6例 ,前壁 1 1例 ,后壁 2例 ,下壁 1 1例 ,复合梗死 6例 (下壁 前间壁 2例 ,下壁 广泛前壁4例 )。 UK组 2 6例 ,其中…  相似文献   

9.
彭建伟  张鹏 《蛇志》1999,11(4):47-48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发病在 3~ 1 2 h以内者 5 6例 ,给予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 ,采用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在 2 4 h内明显增加者 37例 ,占 6 6 % ;4 8h内明显增加者 4 2例 ,占 75 % ;72 h内明显增加者 5 4例 ,占 96 %。 2例病人计分无明显变化 ,占 4 %。结论 国产降纤酶对发病 1 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溶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潘信义  叶安丽 《蛇志》2011,23(3):305-30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危重心血管疾病之一,如何缩短发病一心肌再灌注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关系。我院于2002年开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我院从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集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伴 ST段抬高的患者72例。其中 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的 3 2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伴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的病人。溶栓组 40例 ,均符合 1 996年 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1]的标准入选。其中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3~ 87岁 ,平均 6 4岁。对照组 3 2例中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7~ 83岁 ,平均 6 2岁。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   

12.
冯岗 《蛇志》2000,12(3):36-36
溶栓疗法使血栓溶解 ,血管再通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措施之一 ,我们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2 8例 ,并对治疗后引起的副作用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男 1 6例 ,女 1 2例 ,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 46~ 78岁 ,平均年龄 59.2岁 ,入选标准 :(1 )脑梗死发病 6h以内 ;(2 )发病 6~ 1 2 h,脑 CT检查无异常 ,病情进行性加重 ;(3)年龄小于 80岁 ;(4)血压低于 2 4 /1 4.7k Pa;(5)排除有活动性出血倾向 ,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1 .2 方法 入院后给予尿激酶 (UK) 30万单位缓慢静脉推注 ,随后给予 UK50万单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栓塞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在溶栓后2小时及6小时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尿激酶能够降低TNF-α,减轻患者的脑细胞损伤,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B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溶栓治疗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优于尿激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老年科收治的63例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股动脉组以及颈动脉组,其中股动脉组患者30例,对其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颈动脉组患者33例,对其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2h以及术后30d采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在术后2h及术后30d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术后2h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颈动脉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患者术后30d牛津残障OHS评分、BI指数比较,股动脉组患者明显优于颈动脉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微导管介入或采用经皮患侧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相比较,股动脉组更能显示出优良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AMI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即观察组;与常规治疗后溶栓的29例AMI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和疗效。结果:两组发病至溶栓的平均时间以及冠脉再通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AMI不但能减少发病至溶栓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AMI溶栓后的冠脉再通率,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阿热艾 《蛇志》2000,12(4):17-18
为探讨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 2 4 h内用药和2 4 h以后用药的治疗效果 ,将本院收治的 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A组发病 2 4 h内用降纤酶治疗 ,B组发病 2 4 h以后用降纤酶治疗。现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1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入选条件 :(1 )无出血性疾病史和出血倾向 ;(2 )无重度肝、肾功能障碍 ;(3)无溶栓药物禁忌症 ;(4) CT排除脑出血。 71例中男 39例 ,女 32例 ;年龄 47~ 76岁 ,平均 64.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发病 2 4 h内 ,共 40例 ,B组发病超过 2 4 h,共 31例。两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rtPA溶栓早期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目标血压140~150mmHg)106例和指南降压组(目标血压180mmHg)130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在溶栓后1h内达标,维持72h。两组患者均于溶栓治疗前和溶栓治疗24h后行多模MRI检查,获得DWI梗死灶和PWI低灌注区体积;观察比较溶栓治疗后1、3、7天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记录静脉溶栓治疗后1天内并发出血转化和症状性颅内出血情况以及90天内的病死率。结果 236例患者中,210例得到可分析的多模MRI图像,其中强化降压组98例,指南降压组112例。溶栓治疗1天后,两组患者的DWI梗死灶体积均较溶栓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溶栓治疗1天后再灌注率分别为26.53%、30.36%,两组DWI梗死灶体积增加值、溶栓治疗1天后PWI序列低灌注体积、再灌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患者溶栓治疗后1、3、7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指南降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的出血转化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指南降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治疗90天后的mRS评分为0~2分的患者比例以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rtPA溶栓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和梗死面积无影响,有助于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入院及发病24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评分的差值作为结局变量,分为预后良好的观察组(NIHSS差值≥4分或≥50%)及预后不良的对照组(NIHSS差值4分或50%)。选取溶栓前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筛选不良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88例患者溶栓治疗后近期预后良好者46例(52.27%),预后不良者42例(47.73%)。4.5 h内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57.14%(36/63),4.5 h接受溶栓者好转率为32.00%(8/25),显著低于4.5h内接受溶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溶栓时间窗、NIHSS评分变量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时间窗、血糖、NIHSS评分是影响rt-PA溶栓疗效的因素。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且血糖、NIHSS评分为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明云  熊莉娟  李新宪  冯杰  庹田 《生物磁学》2013,(26):5115-5118
目的:比较国产重组链激酶(r-SK)与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中的血管再通率。方法:对68例诊断为AMI并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治疗给予r-SK,对照组治疗给予UK。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住院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30d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血管再通率、小于6h血管再通率以及6-12h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用药后轻度出血、皮疹、低血压等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0d病死率方面,观察组为11.11%,与对照组的15.6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r-SK进行AMI溶栓的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明显优于UK,30d病死率与UK相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