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蛙受精卵表面的大豆凝集素结合位点没有侧向运动,联在结合位点上的标记物在卵表面位置的改变应该可以反映卵表面运动。本文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术和侧向摄影法观测卵表面标记点位置的变化,得到下面的结果:1.卵裂前30—40min,整个卵表面都向预定分裂沟中心移动,表示卵表面在收缩。卵裂前15min左右,沟中心附近的卵表面开始松弛,随之是离沟较远处的卵表面松弛,显示卵表面有一个从预定分裂沟中心向四周传播的收缩波(图2—5)。如果以相邻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作图(图6),则出现两个波,一个是松弛波,一个是收缩波。本文对卵表面究竟出现一个波还是两个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2.分裂沟中心附近收缩时,高程逐渐下降,基部两侧逐渐加宽(图7和图8);卵松弛时,高程增加,基部收缩。所以卵高程的变化也是从预定分裂沟中心波浪形地向四周传播的。3.卵裂沟出现前3—5 min,预定分裂沟两端开始向沟中心收缩,这是卵裂起动收缩。以后收缩范围逐渐扩大,强度亦增加,但预定分裂沟两侧的卵表面没有向预定分裂沟两端移动。这一结果支持了赤道区收缩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根据收缩环的假设,胞质分裂是细胞膜下面的微丝收缩,使细胞膜内陷,将细胞一分为二。蛙卵第一次卵裂是动物极预定分裂沟处细胞膜下面的微丝收缩,细胞膜内陷,出现分裂沟,分裂沟二端缓慢向前伸延,再后,沟二端在植物极相遇,形成环形的分裂沟,受精卵一分为二。由此提示细胞膜的收缩与深层的细胞质无关。Sawai曾将蝾螈卵分裂沟端前面不远处靠近细胞膜的小量细胞质吸出来,注  相似文献   

3.
林蛙受精卵表面有三种细微结构:丘状突起、细丝和小颗粒。前者在所有卵的整个表面都出现,后两者只在一些卵的部分区域出现。卵裂开始时,原先在细胞表面的“黑色”老膜随分裂沟内陷,因为在陷入的分裂沟表面上能看到上述三种结构。卵裂继续进行,深陷的分裂沟表面出现较为光滑的“灰白色”新膜。将固定的裂球沿分裂沟掰开,在分裂沟内新膜和细胞质的交界处,以及老膜和细胞质的交界处可看到成堆的突起,它们可能是新膜的来源之一。受精卵经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卵裂照常进行。当分裂沟的前端到达卵的背(灰色新月区)腹区时,背部分裂沟首先开始回复(出现白色斑块),新膜外翻;稍后或同时,动物极处亦出现外翻的新膜,最后是腹区外翻。这时卵表面出现“川”字形;背区的回复分裂沟端成“V”字形,腹区成“γ”形,说明受精卵的背腹区对细胞松弛素B的反应是不同的。当卵裂进行到背腹区之下时,上述区域性就难以看到了。  相似文献   

4.
大家承认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是由收缩环的微丝束收缩而引起的。那么微丝束又是在什么物质作用下诱发产生的呢?两栖类卵的第一次胞质分裂是单侧卵裂(unilateral cleavage),即先在动物极出现分裂沟,沟两端逐渐向下延  相似文献   

5.
林蛙卵表面有WGA和SBA受体,胞质分裂前受体分布均匀,开始分裂时预定分裂沟处出现明亮的光带,此时或稍后,在FITC-SBA染的卵中,少数细胞表面会出现一个以分裂沟中心为圆心的暗晕。暗晕的直径刚出现时就有近半个卵球那么大,以后并不明显增大,暗晕的出现和消失相当快,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1—2小时),第二次分裂沟上也会出现暗晕,当第二次分裂沟的一端向外延伸时,整个暗晕也随之外移。在某种情形下,细胞膜上的受体可移向某一中心,出现亮晕。高浓度的WGA和SBA能使分裂沟中的新膜很快消失,分裂沟成为线状痕迹。高浓度的SBA还能使收缩环逐渐失去作用,新膜随之突出。  相似文献   

6.
刘辉  陈大元 《动物学报》1994,40(4):351-355
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在1μg/ml细胞松弛素B中培养,部分微丝解聚,卵母细胞不能产生极性而在细胞中部形成分裂沟(假分裂);极泡期卵在1μg/ml CB 中,分裂沟继续收缩,排和放第一极体,假分裂的分裂沟和极区分裂沟形成均与分裂器中体位置相关,部分微丝解聚并不影响假分裂和第一极体的排放,全部微丝解释(10μg/ml CB)将中断假分裂和胞质分裂,分裂沟消失,卵恢复球形,由此可见,成熟过程中卵母细胞极  相似文献   

7.
发育至小细胞囊胚期的林蛙胚胎,经匀浆,120.000×g离心,获得引起卵表而收缩的细胞溶质。溶质经Sephacryl S-300和DEAE-Sepharose 6B层析后的活性部分经SDS-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分析,有5-6条染色较深的带。注射引起4类反应。3、4两类为阳性反应,表示注射物中含有收缩因子。此类反应一般在注射后10-15分钟出现并可持续半小时。反应强度随注射量(体积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适当的条件下注射引起的收缩可使分裂沟弯曲。细胞松弛素B与细胞溶质混和后注射,“液化”处的卵表面不出现收缩。表示收缩因子的作用是通过肌动蛋白才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两栖类卵第一次卵裂前,缩时电影显示出卵表面有收缩波。由于卵的体积未变,在收缩时卵的高度必然增加。Sawai(1978)利用棱镜侧面摄取了蝾螈卵轮廓的高度变化,证实了卵裂前卵最高处的高度确有增加。但这一方法不能测知整个卵表面各处的高度变化,而且仅是二维的。在林蛙卵上,我们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发现第一次卵裂前卵表面分子有规律性的流动,推测这是卵球的张弛。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激光光漂恢复技术测定了异硫氰基荧光素标记的林蛀卵表面分子在第一次卵裂前的运动。发现固着在玻片上的剥离“细胞膜”的分子运动形式为扩散。扩散系数为(4.6±1.3)×10~(-12)cm~2/s,可动部份为15%。完整卵子上的分子运动形式为流动。细胞膜在不停地流动着。它可能起着协助细胞质运动的作用。细胞膜流动的速度随时间而异,卵裂前不久,在大多数的卵子上,出现两个流动较慢的谷,少数细胞只测到一个谷。这可能与光漂起始时间,光斑与未来分裂沟的距离,和卵子间的差异有关。也讨论了这种速度变化与表面收缩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微丝在卵子极性产生、分裂沟形成和极体排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陈大元 《动物学报》1994,40(4):351-355
小鼠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在1μg/ml细胞松弛素B(CB)中培养,部分微丝解聚,卵母细胞不 能产生极性而在细胞中部形成分裂沟(假分裂);极泡期印在1μg/ml CB中,分裂沟继续收缩,排放第 一极体。假分裂的分裂沟和极泡期的极区分裂沟形成均与分裂器中体位置相关。部分微丝解聚并不影响 假分裂和第一极体排放;全部微丝解聚(10μg/ml CB)将中断假分裂和胞质分裂,分裂沟消失,卵恢 复球形。由此可见,成熟过程中卵母细胞极性的产生及分裂沟的形成都依赖于微丝的聚合。胞质分裂和 第一极体排放同样需一定量的微丝存在。  相似文献   

11.
1.多聚赖氨酸能使经异硫氰基荧光素染色的卵表面均匀分布的荧光聚集成点状或块状的斑块,荧光聚集时膜下的色素颗粒随之同步聚集。早期的聚集有三种方式。2.聚集的迟早和出现斑块的大小在卵表面不同区域是不同的。腹方新月区最早;灰色新月区次之;动物性半球稍迟,荧光和色素颗粒最后都集中到动物性极形成顶帽,其余区域成为失去色素颗粒的区域;聚集引起收缩,最后植物性半球常常破裂。3.未受精卵亦出现与上述相同的反应,这提示腹方新月区可能是精子进入卵子的区域。4.细胞松弛素不能抑制多聚赖氨酸引起的聚集。5.多聚赖氨酸能抑制分裂沟的出现,能使已出现的分裂沟消失。6.失去色素颗粒区域的细胞膜在形态、功能等方面与分裂沟中的新膜相同。对新膜出现的位置和形成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早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早期(卵裂至原肠胚期)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卵排至体外约52h后开始卵裂,卵裂方式为表面卵裂,卵裂至256细胞时,胚胎发育进行了囊胚期。囊胚为实囊胚,囊胚后期,16个排成例嗽叭形的预定内胚层细胞与聚在其附近的其他细胞一起内陷形成原肠。预定内胚层细胞脱离原肠后,进行1次切向分裂,形成卵黄细胞和内胚层细胞,与此同时,胚工细胞不断分裂,产生视叶原基和胸腹原基,不久,2个胞腹原基逐渐愈合形成胸腹突。随胚胎发育,在似桥细胞带上出现大颚原基、大触角原基,随后大大触角原基与视叶原基之间的腹中线上发生口凹,在小触角原基产生后,胚肥发育进入卵内无节幼体期。  相似文献   

13.
孙承铣 《昆虫学报》1980,(4):445-446
卵裂在胚胎学上有一定的规律,Wilson(1892)曾从几何学的角度,说明卵裂面对于卵轴或胚轴的位置关系,裂球对于正体位置关系的卵裂类型,主要取决于成胚原形质和卵黄的分配。家蚕卵的类型属于中黄卵,在卵黄膜内几乎全是卵黄集中分配的地方,只有在动物极的漏斗状范围内,卵黄分配稀少。卵的成熟分裂、受精和卵裂都开始在卵的动物极内(图1),然后引向植物极。  相似文献   

14.
剥去受精膜的林蛙卵分裂时,分裂沟中的新膜会暴露出来。林蛙老膜上有大量均匀分布的麦胚和大豆凝集素受体。卵裂前,将剥去受精膜的蛙卵浸于上述的凝集素溶液中,新膜的外露就被抑制。凝集素愈浓,浸泡时间愈长,抑制愈大。在这些卵的表面可看到一层较厚的由凝集素引起的外被。碱处理过的受精卵表面,凝集素受体减少,凝集素抑制新膜外露的作用亦减弱,由凝集素引起的外被亦薄。凝集素是多价的,会在细胞表面产生交链,形成“外骨骼”,抑制新膜外露。凝集素也可通过受体,影响微丝,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技术和石蜡切片技术三种方法,对文蛤卵在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外形和核相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文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直径90.06μm±5.59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8.05μm±1.60μm,头部呈狭茧形,长度为3.06μm±0.17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5min-10min,精子进入卵内并明显膨胀,激活卵子启动两次成熟分裂;分别在受精后20min、30min,受精卵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成熟分裂完成之后,精、卵核体积迅速膨胀到最大,核膜重新出现,形成弥散状的雌、雄原核;受精后35min左右,雌、雄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min-45min,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结果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55min-60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只是卵裂方向是与第一次卵裂的卵裂沟呈基本垂直的纵裂;受精后80min-90min,第三次卵裂完成,仍为不等全裂,但自此次起开始进行螺旋分裂。此外,实验中也发现了少量的多精入卵、多极分离和天然三倍体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前寒武纪瓮安生物群具围卵腔结构的胚胎及其发育序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贵州瓮安新元古代陡山沱组瓮安微型球状化石SEM的观察,发现代表未分裂卵,和2、4、8、16不同分裂阶段的胚胎。这些未分裂的卵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化石不仅大小和卵壳表面装饰相同,而且它们均具明显的围卵腔和球形卵裂等特征,清楚表明这些卵和胚胎均为同一物种的产物。由于这些卵的表面装饰与现生某些甲壳类休眠卵极其相似,曾被解释为动物的休眠卵;当前不同卵裂阶段胚胎的发现表明它们不是休眠卵,而是处于发育过程的卵。围卵腔不仅是现生两侧对称动物早期胚胎的常见构造,而且具围卵腔构造的未分裂卵和不同卵裂阶段的胚胎化石在瓮安动物群也十分常见。除了以上具表面装饰胚胎化石的大量发现外,文中还报道围卵腔构造在表面光滑胚胎化石中的发现。这些具围卵腔结构的胚胎化石主要为两侧对称动物的胚胎。  相似文献   

17.
动物极上荧光标记凝集素(SBA和WGA)的分布在卵割前是相当均匀的。卵割时,分裂沟外侧褶皱处的荧光增强。荧光光漂恢复曲线,在卵割前和卵割时,都是S形。表示凝集素受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是流动。卵割时的流动速度比卵割前的快些。卵割时,褶皱处“恢复”后的光强有时可比光漂前的大。认为除了流动以外,膜的褶皱亦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可口革囊星虫受精过程及早期卵裂的细胞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极体排放、雌雄原核的形成与结合以及早期卵裂的特点,为胚胎发育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及指导人工育苗,显微观察了可口革囊星虫卵母细胞的形态;用荧光染色剂HOECHST33258对已固定的成熟卵及受精卵进行染色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可口革囊星虫受精过程及第一与第二次卵裂的细胞学变化。成熟卵呈椭圆形,卵膜较厚,核区偏位,染色体排列整齐。在水温30℃-31℃、盐度23条件下,授精后5min-10min,精子完成入卵;授精后10min-20min,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释放第一极体;授精后20min-30min,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放出第二极体,部分受精卵的第一极体分裂为二;授精后30min-40min,雌、雄原核形成,并相互靠近向卵中央迁移;授精后40min-50min,雌、雄原核在卵中央结合成合子核;授精后50min-70min及70min-90min分别完成第一及第二次卵裂。可口革囊星虫的受精过程及早期卵裂的细胞学特点为:1)成熟卵是处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具有受精能力;2)精子入卵位点是随机的,存在多精入卵现象;3)雌、雄原核以融合方式结合成合子核;4)第一及第二次卵裂均为经裂、不等裂。  相似文献   

19.
两栖类卵受精后经过多次卵裂形成囊胚,在它的里面有一较大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为分裂球分泌的液状物质,这种物质在四细胞时就在分裂腔中存在,随卵裂的进行分裂腔不断扩大。到囊胚期时腔内充满了这种蛋白样的液状物质。那么这种囊胚腔除了作为分裂球向内迁移提供一个空间的场所外,腔内的物质究竟有什么作用? 早在3e年代就证明,两栖类胚胎的囊胚液为碱性物质(pH9),这种碱性液体能减低细胞表面的界面张力,使细胞的局部:表面容易产生突起——伪足,认为这就是促使胚孔处内陷的  相似文献   

20.
金心梅  张果 《昆虫学报》1962,(4):341-346
我们从细胞形态上的研究, 证明:蓖麻蚕卵在成熟期分裂的中期(同一横剖面), 基组数染色体是14;分作两圈, 内层4个, 外层10个。成熟卵停止在第一次中期分裂, 纺锤体与卵膜垂直, 待精子入卵后继续向前分裂, 并发现有染色质消散的现象。第二次成熟期分裂结果获得3个极体和1个雌性原核。正常的卵平均能接受2-3条精子, 它们入卵后起收缩、囊化成雄性原核;其中一个与雌性原核合并为“双组核”。剩余的过数精核分裂缓慢, 终于中心体离纺锤体作异形的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