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化工程专家──ElmerL.Gaden,JrElemrL.Gaden博士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生化工程教授,他是生化工程的开拓者。也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位才华横溢的生化工程专家。Elmer出生在布鲁克林,并在当地的科技学校学习化学工程专业课。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于1991年由世界银行贷款120万美元。国内配套362万元人民币投资建设的,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实验室下设生物质资源,环境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生化过程调控,发酵产品研制和分子生物技术等研究组,以及办公室、分析测试室、计算机室等机构。实验室可以授予生物学理学硕士、博士(微生物学、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和工学硕士、博士(发酵工程)学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3.
查阅模式标本后发现Hypoestes pulgarense Elmer的花单生或少数花聚生于叶腋内,并且花药两室,下方一室具矩.这些特征与枪刀药属(Hypoestes)聚伞花序及单室花药的特征不符,而与爵床属(Justicia)一致.因此提出一新组合--菲律宾爵床(Justicia pulgarensis(Elmer)C.M.Gao & Y.F.Deng).  相似文献   

4.
正李元广,"973"计划能源领域微藻能源项目首席科学家。199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二级教授,博导,海洋生化工程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微藻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在国内外独创了一项微藻培养领域崭新的平台技术——"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解决了制约微藻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生化发展新阶段──工程生化卓肇文(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化系,广州510257)关键词 工程生化,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工程生化的特征生化发展经历静态、动态和机能生化阶段后,已进入工程生化(EngineeringBio-chemistry)阶段。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期刊。广西大学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任主编,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博士和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研究所所长方宣钧博士任执行主编,国内众多的著名学者出任编委。《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主要刊登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学科和基础学科,如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等相关的原始研究成果。刊登植物、动物及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现代生物技术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化工程在生物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上游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化之间的纽带。根据多年对秸秆生物技术的研究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工业生态学的新思维方式 ,对现有生化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提出生态生化工程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国际生化学会间的交流与合作,英国生物化学学会代表团于2011年5月4日访问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英方代表团成员包括:格拉斯哥大学Neil Isaacs教授、英国生化学会会员主管Helen Davies博士,学  相似文献   

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国内医学院校系统中较早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先进实验室(本刊第一卷第二期36页已有详细报道)。最近该室与该校的教学医院上海儿童医院附属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联合被授予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学科点。博士导师为陈诗书教授。这是医学院校系统中第一个具有分子生物学学位授予权的博士点。该博士点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强度全身振动训练对于生物体运动表现、运动疲劳以及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使用4周大雄性C57BL/6J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作3组,每组8只动物:无振动训练对照组(sedentary control,SC);相对较低强度振动训练组(5.6 Hz/0.13 g; relative low-intensity vibration, LV);相对较高强度振动训练组(13 Hz/0.68 g; relative high-intensity vibration, HV)。振动训练以每天振动15 min,每周5次,为期4周,随后进行各项测试包括:前肢抓力、衰竭性耐力运动测验、疲劳生化指标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测以及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数据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并以Duncan's test检验不同的组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接受振动训练介入的小鼠比对照组,具有显著提升肌力和衰竭性耐力运动的时间。在疲劳与肌肉损伤相关生化指标部分,振动训练具有明显降低单次运动测试后血氨与血乳酸浓度以及肌酸激酶活性上升的作用。在临床血液生化方面,4周振动训练显著降低草醋酸转胺酶、麸丙酮酸转胺酶与肌酸激酶活性,以及尿素氮浓度。本研究证实振动训练4周的连续介入下,具有提升运动表现与抗疲劳的作用,而且不会造成健康小鼠在生理生化以及病理上的副作用。在提供一般健康成人的运动训练指导上,全身振动训练具有健康促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生化工程》《生化工程》(BiochemicalEnzineering)由JamesM.Lee编著,1992年Prentice-Hall出版,321页。这是本介绍生物工程中生物加工领域的书籍,其内容精彩纷呈。首先对生化工程作了回顾,然后将材料分成三个...  相似文献   

12.
<正>特大"喜讯"炎炎夏日,任性博士不俱酷暑赴海南考察;聪明绝顶,随手摘下硕大海芋叶片当伞打;世事难料,片刻之后路上行人指指点点都笑他;这是为啥?原来博士遭遇劣质"遮阳伞"皮肤早已晒出花斑!咕噜博士这下丢人丢大啦,不知是谁爆的料,他的糗事迅速传遍编辑部。更郁闷的是他后知后觉,许久后才发现自己的"海芋伞"上竟有那么多圆形小怪洞。"这究竟是谁干的?!"  相似文献   

13.
联邦德国康斯坦芡大学生物系S、席勒博士及夫人应农牧渔业部邀请于1986年7.28—8.18来华讲学考察。 S.席勒博士专长于光合固氮蓝藻的生理、生化。访华期间在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做了有关蓝细菌的光合呼吸固氮作用及氧电极测定原理及操作等报告,  相似文献   

14.
高桥伊和夫 《遗传》1979,1(4):31-33
高桥伊和夫(Iwao Takahashi)博士是加拿大McMaster大学生物系教授。枯草 杆菌的转导现象及其转导噬菌体PBS1就是由他发现的。高橘博士从事抱子形成遗传调节的 研究,曾绘制第一张抱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今牟四月,他应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 邀请来华访问,这是他在访华期间所作的一篇报告。  相似文献   

15.
生化工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工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了与国际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接轨, 目前我国高校“生化工程”普遍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环节及考试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生化工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论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11月1日—2日在上海生化所举行了第三届理论生物物理学术会议,内容是“蛋白质工程、基因组分析和非线性生物学”参加人数近四十人,其中大都是30岁以下的硕士和博士。宣读的论文已经与国际同行接轨,其主要贡献是:1.蛋白质结构联配-863项目已经制成BX“蛋白质结构联配软件”,从而可能实现远缘同源蛋白质的分子模建。至今的同源分子模建属于近缘同源模建。  相似文献   

17.
它们不是杀人凶手天哪,竟然真的是林恩!看到这封来信,咕噜博士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是那位研究黑熊40多年,人称黑熊界的珍尼·古道尔的林恩!这么多年,咕噜博士可一直是他的粉丝呢,所以,这样的事情,他怎么可能说不。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作为一门前沿学科近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它的特点和电子技术一样,迅速与商品化结合,因此其工程化和工业化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促使生化工程的迅速发展。有关生化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生化工程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生化工程的研 究与开发、国内生化工程的一些进展等,本人已有文章发表于国内外会议与杂志上,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就几个间题提出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扬子鳄的关注始于上世纪末。1996年底.王小明教授收到了美国著名动物保护专家GeorgeSchaller(乔治·夏勒)博士转寄的一封信.信是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JohnThorbjamarson博士写来的。John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鳄类专家组成员。由于他在南美洲鳄类研究中的杰出工作.在当地有”鳄鱼John”的美称。他希望Schaller博士同意资助他来中国对扬子鳄开展生态研究及保护工作。经过认真考虑.我们欣然接受了Schaller博士的建议.并着手与安徽省林业厅等有关主管部门联系.希望能前往野生扬子鳄分布地对其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在建立一个有助于协作开展人类染色体工程的国际组织。称为Human Genome Organization(HGO)的,该机构已作为非赢利组织在瑞士的日内瓦注册。新机构的总裁Victor McKusick博士是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的遗传学家。他声称,该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协作,这是如此宏大的工程成败的关键。独立的研究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若干国家中开展起来。科学家们相信,染色体工程的完成将为医学工作者了解全部人类疾病提供无可比拟的有力手段,并为大大改进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