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山东省红蚧科研究与三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蚧科Kermesidae(=Kermetidae,Kermidae,Kermococcidae,Hemicocci-nae)亦称绛蚧科,是Lobdell氏于1929年以红蚧属Kermes为模式属建立的(模式种:Chermes roboris Fourcroy(1785)=Coccus variegatus Gmelin(1789))。该科专寄生山毛榉科Fagaceae的栎属Quercus、枹属Castanopsis和栗属Castanea等树木。由于Kermes与蚜虫科的Chermes发音相同,Silvestri氏(1911)曾建议改用Kermococcus,Balachowsky氏(1960)和Борхсениус氏(1958)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将科名改为Kermococcidae,由于Kermes这个字不是起源于希腊语或拉丁语,因  相似文献   

2.
解答与提示     
<正> (1)丙酸杆菌科是厌氧性无芽胞格兰氏阳性杆菌。类杆菌属为厌氧性无芽胞格兰氏阴性杆菌。 (2)鼠疫杆菌是耶尔森氏菌属的肠内细菌科的菌种。欧文氏菌属对植物有病原性,在临床检验材料中可以被检出,属于肠内细菌科。 (3)结核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之一。流感病毒是RNA病毒。 (4)厌氧性菌对于氨基配糖类制剂(链霉素,卡他霉素,庆大霉素)有耐药性。支原体属对青霉素及头孢霉素有很强的抵抗性。支原体属及农原体属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有感受性,真菌症治疗时可用抗真菌制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抗滴虫霉素)治疗,而用一般细菌有效的抗生素则无效。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发现脊齿獏科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脊齿獏科(Lophialetidae)为 Radinsky 氏1965年所建立的一个科。目前,被归入这一科的有脊齿獏(Lophialetes)、施氏獏(Schlosseria)以及短齿獏(Breviodon)。此外,还有一红山獏属(Rhodopagus)也被暂时归入这个科内。  相似文献   

4.
科氏鼠兔在昆仑山重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 Buchner)又称突颅鼠兔,隶属于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科(Ochotonidae)。它是我国特产而古老的物种,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北部,在周口店的中更新世地层中发现过化石。  相似文献   

5.
瓦氏黄颡鱼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鲿科鱼类种类繁多, 外形相似, 形态学分类较为困难。为了给鲿科鱼类乃至鲇形目鱼类的系统进化研究积累基础资料, 文章采用参照近缘物种线粒体基因组设计覆盖全基因组引物的方法, 利用16对引物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扩增, PCR产物转化到质粒后测序, 最终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其全长为16 527 bp, 包括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和一个非编码控制区。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排列顺序与现已公布的鲇形目鱼类完全一致, 序列分析表明, 与鲇形目其他种属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与拟鲿属的同源性最高(91%)。利用鲇形目共4科6属9种及3个外群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了鲿科鱼类及其在鲇形目的系统进化地位, 结果表明: 鲿科鱼类的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及越南拟鲿(Pseudobagrus tokiensis)构成一单系群; 拟鲿属与黄颡鱼属的关系较近; 黄颡鱼属中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与光泽黄颡鱼(P.nitidus)的关系近于黄颡鱼(P. fulvidraco)。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达氏涡虫和大变杰氏涡虫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单肠目(Rhabdocoela)达氏科(Dalyelliidae)的中国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sinensis)和大变杰氏涡虫(Gieysztoria macrovariata9-spinosa)进行了长期饲养与观察,了解和比较这两种涡虫的习性、繁殖、发育及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小达氏涡虫比大变杰氏涡虫反应敏捷,生殖器官的形态位置有明显区别;中国小达氏涡虫产卵周期约5 d,每期产卵10.5枚;大变杰氏涡虫产卵周期约10 d,每期产卵22.3枚;两种涡虫卵孵化期约60 h,发育成熟期9 d左右;最后探讨了卵胚非正常发育与雌雄生殖器官成熟期,以及涡虫的淡水生态学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氰化钾抑制试验是鉴定肠杆菌科的重要生化试验之一。氰化钾的抗性试验主要用于鉴别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沙门氏菌(Salmondla)和亚利桑那菌(Arizona)。肠杆菌科中对氰化钾有抗性的其它细菌可用尿素酶、V-P、吲哚等生化试验加以鉴别。Kauffman等推荐,对在24小时内不发酵乳糖的肠杆菌科  相似文献   

8.
科氏杜氏藻是一种泥生或附沙生硅藻。该文对最近刚确立的一个硅藻属——杜氏藻属进行了介绍,利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019年4月20日采自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氏杜氏藻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本具有以下主要形态特征:(1)壳面椭圆披针形。(2)中央区为蝴蝶结形,没有延伸至壳缘。(3)线纹在壳面大部分区域呈辐射状排列,在两端近平行排列,中部线纹密度20~22条/10μm。(4)孔纹圆形或近圆形,在内壳面被圆顶状的孔膜覆盖。(5)在壳面两端存在假隔片。该文调查采集的科氏杜氏藻种群的形态特征与模式种群相吻合,该属在中国是首次报道,为中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9.
“Bergey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版)将细菌门分成十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光能营养细菌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 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红假单胞属(Rhodopseudomonas),红微菌属(Rhodomicrobium). 着色菌科(Chromatiaceae):着色菌属(Chromatium),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腐败变质鸡蛋内容物细菌群落,本研究以蛋白液化(J)、发臭(JC)的鸡蛋为样品,鸡蛋内容物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16S rDNA(V4+V5)区域Miseq测序、多样性指数分析及物种组成分析。结果表明,J样品和JC样品分别得到了42 550条和38 477条高质量序列,可归为1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于2门、14科、19属、23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J样品的细菌丰度小于JC样品,而群落多样性高于JC样品。两样品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以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的细菌;其中,J样品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最大(40.10%),但在种水平上未分类;而JC样品中主要是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相对丰度最大(81.23%),多为吉伦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gillenii)、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等序列极少,丰度很低;在种水平上23个种中,有14个种为未分类或未培养,同一个种分属于不同OTU。本研究得出,腐败变质鸡蛋内容物细菌种群复杂,其菌群组成及丰度能对鸡蛋腐败变质造成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鸡蛋主要腐败菌及其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