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研究新工艺提取盾叶薯蓣薯蓣中薯蓣皂甙元的最佳实验指标,以薯蓣皂甙元得率为评价参数,采用6因素5水平的正交实验,用分光光度法对25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薯蓣皂甙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对薯蓣皂甙元提取的影响最大,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采用20g样品加甲醇回流提取4h,回流速度为10min/次,用2.5mol/L的硫酸水解6h,120号溶剂汽油回流提取2h,回流速度为15min/次,能清洁快速提取盾叶薯蓣中的薯蓣皂甙元。  相似文献   

2.
盾叶薯蓣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盾叶薯蓣的根状茎、茎段、叶柄、幼叶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再生植株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盾叶薯蓣不同外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以LS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4.0mg/L、6-BA浓度为1.0mg/L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62.5%;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2,4-D浓度为2.0mg/L、6-BA浓度为0.5mg/L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71.4%。筛选到优化的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2.0mg/L的6-BA和0.5mg/L的Vc,且能直接诱导出根,并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甙元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中薯蓣皂甙元得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薯蓣皂甙元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6种提取方法所得的薯蓣皂甙元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硫酸的浓度对薯蓣皂甙元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采用10 g样品加2.0mol·L-1硫酸200 mL水解4 h,水解物用石油醚回流提取5 h,能快速准确提取盾叶薯蓣中的薯蓣皂甙元.  相似文献   

4.
以薯蓣皂甙元为原料,经过与氨基酸缩合,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甘氨酸薯蓣皂甙元酯(1),DL-组氨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2),L-赖氨酸薯蓣皂甙元酯(3),N-L-赖氨酰基甘氨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4),N-L-精氨酰基甘氨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5),N-DL-组氨酰基甘氨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6),并对结构进行了鉴定。同时发现这6个化合物具有抗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作用。  相似文献   

5.
RP-HPLC法测定盾叶薯蓣细胞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KromasilC - 18柱 (2 5 0× 4 6mm ,5 μm ) ,甲醇∶水 =95∶5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UV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0 8nm ,对培养的盾叶薯蓣细胞中的薯蓣皂甙元含量进行测定 ,能将薯蓣皂甙元与杂质分离开 ,薯蓣皂甙元在 3 876~ 19 38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3) ,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 83% ,精密度RSD为 0 2 1% (n =4 )。该法测定样品快速准确 ,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薯蓣皂甙元丁二酸单酯为原料,经过与氨基酸缩合,合成了5个新化合物,4—L—(N—丁二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二钠盐(1),4—(N—乙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钠盐(2),4—L(N—(5—胍基)戊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3),4—(N—(3—咪唑-4—基)丙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4),4—(N—戊二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二钠盐(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发现这5个化合物对大鼠都具有抗心肌梗死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薯蓣皂甙元丁二酸单酯为原料,经过与氨基酸缩合,合成了5个新化合物,4-L-(N-丁二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二钠盐(1),4-(N-乙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钠盐(2),4-L-(N-(5-胍基)戊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3),4-(N-(3-咪唑-4-基)丙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醋酸盐(4),4-(N-戊二酸-2-基)胺基-4-氧代丁酸薯蓣皂甙元酯二钠盐(5),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发现这5个化合物对大鼠都具有抗心肌梗死活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薯蓣皂甙元的ELISA定量分析方法必须先合成薯蓣皂甙元的全抗原。试验利用薯蓣皂甙元3位上的-OH,在DMAP的催化下,薯蓣皂甙元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薯蓣皂甙元丁二酸单酯,用MSI、R1、H NMR1、3CNMR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混合酸酐法制备薯蓣皂甙元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物(DG-HS-BSA),碳二亚胺法制备薯蓣皂甙元与卵清蛋白的结合物(DG-HS-OVA),经TNBS测定,每分子结合物连接的薯蓣皂甙元分子数分别为28.0和8.8。  相似文献   

9.
薯蓣皂甙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薯蓣资源大国,其有效成分薯蓣皂甙元是甾体激素的主要合成原料.对薯蓣皂甙元的鉴定、生物合成、提取、分离以及利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盾叶薯蓣营养器官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盾叶薯蓣营养器官特别是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动态变化、品种之间的差异以及雌雄株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2年生高于1年生;根茎营养繁殖的2年生根状茎中皂甙元的含量高于1年生的含量;花叶品种的含量高于绿叶品种的含量;雄株的含量比雌株的含量高。在地上的缠绕茎和叶中没有检测到薯蓣皂甙元。由根茎繁殖的1年生根状茎前期皂甙元含量增加缓慢,后期增加较快;2年生根状茎盛花期含量最高,开花后期含量最低,随后含量逐渐增加。为此应在花叶品种中选择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作为栽培品种。合适的采挖期仍以地上缠绕茎枯萎期为宜。  相似文献   

11.
石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继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蒜鳞茎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鳞茎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时期等因素对石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其继代培养。结果表明:MS+2,4-D 1 mg·L~(-1)+6-BA 1 mg·L~(-1)激素组合能较好的诱导出石蒜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1.13%;外植体的选择是石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素,内层鳞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在一个生长周期中,9、10月的鳞茎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佳;MS+2,4-D 0.5 mg·L~(-1)+KT 0.5 mg·L~(-1)是愈伤组织较好的继代培养基,继代周期为24~27 d。  相似文献   

12.
石刁柏,又名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其栽培品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及蛋白质。同时,石刁柏对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药效,因此它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高级营养蔬菜。国外已有不少关于石刁柏试管苗繁殖的报告,但至今只有Bui Dang Ha等从石刁柏枝状叶分离的原生质体得到愈伤组织,并由此愈伤组织诱导获得了再生植株。此后,未见在石刁柏的原生质体培养方面再有新的工作。在本文中,我们利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some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on callus growth and shikonin derivative formation in the callus cultures of Arnebla euchroma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callus growth and shikonin derivative formation was 25℃, and the favorable initial pH of media was in the range of 5.3–5.8. Authors also found that both callus growth and shikonin derivative formation were strongly inhibited by white light. Callus growth was promoted when 0.2 mg/L IAA and 0.5 mg/L KT were added to the media, but IAA and KT did not promote shikonin derivative 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 content and yield of shikonin derivatives in cultures decreased in company with the increase of IAA and KT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a.  相似文献   

14.
曾建军  肖宜安  孙敏   《广西植物》2006,26(6):628-630,601
以长柄双花木当年生嫩梢上的叶柄、嫩茎、嫩叶为外植体,对影响长柄双花木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分化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NAA0.5mg/L+2,4-D2.0mg/L上,三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该培养基还可作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但继代培养周期不超过2周。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2mg/L上分化不定芽,根的诱导在1/2MS+IBA0.5mg/L培养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的根状茎为外植体,通过L9(34)正交试验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多花黄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最适生长调节剂配方,同时筛选通过器官发生方式直接成芽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含有2,4-D和KT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显著,多花黄精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1 + 2,4-D 0.5 mg·L-1 + NAA 0.1 mg·L-1 + KT 1.0 mg·L-1,该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39.10%;培养基MS + 6-BA 4.0 mg·L-1 + NAA 0.2 mg·L-1可诱导多花黄精根状茎直接产生不定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KT和2,4-D组合对知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知母愈伤组织再生芽和促进再生苗长高以及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 + KT 4.0 mg/L。单独使用KT或KT与2,4-D组合均可抑制知母愈伤组织生根。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研究了豆科植物紫云英的叶片及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叶片培养实验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加1.0-2.0毫克/升2,4-D和0.25毫克/升KT;诱导根分化需加1.0—5.0毫克/升NAA和0.5毫克/升BA;而苗分化则以0—0.5毫克/升IAA和0.5毫克/升BA为好。高浓度的NAA有利于根分化而抑制茎芽形成;高浓度的IAA对根和芽分化都有抑制作用。叶肉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试验表明,紫云英叶肉原生质体的释放及其培养活力受叶龄、植株生理状态和酶浓度的影响。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M8P培养基中能分裂。用改良KM8细胞培养基定期稀释,可使分裂持续进行而得到细胞团。BA和2,4-D为诱导紫云英叶肉原生质体分裂所必需。其最佳组合激素为BA 0.21毫克/升和2,4-D 1.13毫克/升。葡萄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时,其浓度明显影响原生质体的存活率。弱光条件下培养比黑暗培养有利于叶肉原生质体分裂。由叶肉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能形成瘤状结构和根。  相似文献   

18.
黑暗和光照对长春花培养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MS NAA 0.5mg/L, 2,4一D0.5mg/L 6 BA 2.0mg/L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黑暗和光照下,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为27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对长春花总生物碱含量和总产量亦做了研究,结果发现最佳的收获时期为第27d。  相似文献   

19.
虎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产白藜芦醇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不同外植体经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后,接种在添加不同激素种类和水平的相同基本培养基上或相同激素种类和水平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实验,同时对根、根茎芽、叶、韧皮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实验,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较好,外植体叶对激素种类较为敏感,其中适当浓度的NAA诱导愈伤组织比2,4-D的效果要好,KT比BA要好,在有KT存在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比较紧密,有利于分化;在MS NAA2m g/L KT0.1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较好,根茎芽的诱导率最高,为73%.愈伤组织的生长趋势从接种的第3d开始生长,到21d时生长达到最高峰,干重为0.461g,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不同材料诱导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以根茎部芽的愈伤组织含白藜芦醇最高,其次是叶和根,最低的为韧皮.  相似文献   

20.
以大花红景天植物的茎、叶、芽、种子为材料,采用DPS软件正交设计法,通过添加不同植物生长物质,考察其对大花红景天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再生的影响,为低海拔条件下建立大花红景天植株再生体系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种子和芽是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外植体;植物生长物质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大小为6-BA〉KT〉2,4-D〉NAA〉IAA,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0 mg.L-1+KT 0.1 mg.L-1+NAA 0.1 mg.L-1+IAA 0.2 mg.L-1;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0.5 mg.L-1,诱导率达63.14%,不定芽数平均为11.4。本试验获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适宜在低海拔条件下进行快速诱导大花红景天的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