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透射电镜下观察长江华溪蟹成熟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精子呈椭球形,无鞭毛,具数条由核延伸而成的辐射臂精子。由球形的顶体,膜复合体,核杯及辐射臂组成,顶体由头帽,亚帽带,丁体囊及中央管组成。在中央管的基部发现有中心粒。核膜与质膜紧贴在一起形成了精子的界膜。 相似文献
2.
长江华溪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江华溪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数目,形态及大小在不同时期的细胞中很不一致,随机能状况而起变化。精原细胞期,线粒体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细胞一侧的胞质中,贴近核膜,形态正常,脊发达。初级精母细胞期,线粒体数量有所减少,集中现象消失,嵴开始退化。 相似文献
3.
长江华溪蟹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蟹的精子超微结构研究,已有过许多报道(Brown,1966;Langerth, 1969;Hinsch,1969,1973,1980,1989;Tudge,1992;堵南山,1987;洪水根,1993;上官步敏,1994;李太武,1995),但研究材料大都取自海洋.溪蟹(Freshwater crab)终身栖息于淡水中,直接发育.作者在研究长江华溪蟹精子发生的一系列过程中(王兰, 1995,1996, 1997),发现精子的形态与其它十足类甲壳动物有所不同.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精子的特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不同类群的种间差异及进化地位,丰富了短尾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长江华溪蟹纳精囊与卵巢发育周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年6 ̄12月和1996年3 ̄5月,利用组织学和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华溪蟹的纳精囊。结果表明:纳精囊的形态结构随卵巢的发育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纳精囊上皮组织中的顶分泌型腺细胞,在繁殖期向囊腔中分泌大量的粘液,为精子的储藏和存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在卵黄发生的不同阶段,用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到了纳精囊上皮及腔中内含物的变化。结论:纳精囊与卵巢发育周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江华溪蟹纳精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对长江华溪蟹的纳精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纳精囊上皮的顶分泌型腺细胞中,充满大量高尔基体和粗面内质网的潴泡和囊泡。泡中含有絮状或颗粒状分泌物。潴泡和囊泡先是单独存在,最后聚集在一起,形成大的分泌颗粒后排出囊腔。核糖体比比皆是。线粒体数量较大,作为一种载体参与了分泌物的形成。细胞化学显示,分泌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糖类。结论:纳精囊上皮的顶分泌型腺细胞具有积极的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6.
长江华溪蟹精子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9-11月,对采自安徽省宁国县的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并结合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其精子形成过程。结果显示:早期精细胞圆形,胞质丰富,内含大量内质同小泡及线粒体。核也为圆形,较小。精细胞开始分化,细胞膨胀为长椭圆形,核质重新分布,分别移向细胞的两端。精子的顶体由高尔基体产生,其过程为:高尔基体分泌产生囊泡,继而形成原顶体囊,进一步发育成顶体囊,最后形成顶体。在顶体囊与核之间有膜复合体。中心粒位于核内面凹陷处。细胞化学反应显示,核杯为Feulgen阳性,顶体为PAS阳性。
相似文献
7.
镉对长江华溪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应用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镉在24h内对长江华溪触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镉后0.5h,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即出现变化,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化渐趋明显,主要表现在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核核膜肿胀、弥散、最后解体。线粒体嵴部分解体、直至全部解体;线粒体内室部分肿胀、明显肿胀、直至高度肿胀。此外,溶酶体的数量和类型随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多,肌原纤维出现断裂。 相似文献
8.
镉对长江华溪蟹精子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别于1999年3-5月和10-12月,利用透射电镜方法,按1.5μg/g体重的剂量体腔注射Cd^2 于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体内,在10min至24h之间的若干时间段取材,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生殖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镉注射后0.5h,各级生精细胞就开始出现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与空泡化,高尔基体变形,内质网扩张和膜结构损伤等。其中线粒体损伤出现最早,是最易受损伤的一个敏感细胞器。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免疫系统相关酶的影响.Cd2+处理组浓度分别为7.25 mg/L、14.5 mg/L、29mg/L、58 mg/L和116 mg/L,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Cd2+处理24 h、48h、72 h和96 h取血清进行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测定.结果显示,在相同处理时间,随着cd2+浓度增加,PO和SOD活力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分别于24 h、7.25 mg/L和96 h、14.5 mg/L时达到最大值.当处理浓度相同、作用时间延长时,ACP活力先升后降,且在48 h、58 mg/L时升至最高,AKP活力则持续上升.表明Cd2+对长江华溪蟹免疫相关酶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其作用和效果具有浓度及时间效应.PO和SOD活力变化能够灵敏反映Cd2+对水生动物的胁迫程度,可作为指示镉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镉对长江华溪蟹肝胰腺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其中镉(Cd2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毒性污染物,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生物体,对机体造成损伤(Zyadah and Abdel-Baky,2000)。研究表明,Cd2 可以通过Ca2 通道穿过细胞膜进入机体(Roesijadi and Robinson,1994),诱导产生大量自由基和活性氧(ROS),从而形成氧胁迫(Toppi andGabbrielli,1994;Hegedus et al.,2001)。ROS可以与体内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细胞膜损伤并且影响多种酶的活力,对生物体造成威胁。由于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富集污染物的作用明显,故相对于陆地生… 相似文献
11.
12.
C型凝集素是一类可以和糖类结合的蛋白质, 是先天性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其中, 经典C型凝集素依赖Ca2+对糖类进行识别。Ca2+可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 参与多种信息传递。而重金属镉可导致细胞钙稳态失调, 干扰细胞内与Ca2+相关的信息传递。研究旨在探明镉胁迫对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enanense) ShLec21和ShLec23两种C型凝集素免疫应答的影响。利用RACE方法, 克隆了ShLec21和ShLec23, 并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 研究了ShLec21和ShLec23的组织表达模式和镉联合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胁迫后肝胰腺和血淋巴中ShLec21和ShLec23表达模式。结果显示: ShLec21 cDNA全长863 bp, 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 ShLec23 cDNA全长681 bp, 编码164个氨基酸残基。ShLec21和ShLec23分别聚类为无脊椎动物的两个分支。ShLec21和ShLec23在血淋巴、鳃、肝胰腺、肠道、肌肉、卵巢和精巢中表达广泛, 但二者均主要在肝胰腺中表达。在胁迫条件下, 单独镉胁迫对肝胰腺和血淋巴中ShLec21和ShLec23表达量无显著影响; 在单独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 肝胰腺中ShLec21和ShLec23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与极显著(P<0.01)下调, 血淋巴中ShLec23表达量显著(P<0.05)下调; 而在镉胁迫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过程中,ShLec21和ShLec23表达量在肝胰腺和血淋巴中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研究结果表明, 河南华溪蟹ShLec21和ShLec23在响应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镉胁迫所上调。 相似文献
13.
14.
本实验用酶细胞化学和示踪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睾丸间质细胞中多泡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溶酶体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睾丸间质细胞中多泡体的形成可分三个阶段:首先,一些含内吞物质的泡状结构进入高尔基体区域,与那里的小泡融合,形成内含少量小泡的前多泡体;然后,前多泡体互相融合,形成体积较大、基质电子密度低、内含小泡排列稀疏的低电子密度多泡体;最后,低电子密度多泡体通过表面长出微绒毛样结构并不断断裂的方式去除多余的界膜,形成体积较小、基质电子密度高、内含小泡排列紧密的高电子密度多泡体。因此,多泡体的形成既与内吞活动有关,又与高尔基体区域小泡有关。前多泡体和低电子密度多泡体不含溶酶体酶。在多泡体形成过程中,只有到高电子密度多泡体阶段,才与溶酶体发生关系,从溶酶体中获取溶酶体酶。多泡体形成后,常与自体吞噬泡靠近,可能参与睾丸间质细胞的自体吞噬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