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Sun K  Shen YQ 《病毒学报》2011,27(5):510-514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它包括了疯牛病(Mad cowdisease,MCD)即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BSE)、羊瘙痒病(Scrapie)、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GSS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最近在英国发现的10例克雅病的新变种,在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脑电图发现以及神经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与以往报告的典型克雅病病例有所不同,提示这些病例可能由牛的海绵状脑病所传播。文中并对克雅病和牛海绵状脑病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免疫印迹法检测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瘙痒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牛朊病毒正常成熟蛋白 (BoPrPC)免疫新西兰白兔 ,获得了与朊病毒蛋白 (PrP)反应的抗体T1。根据致病型朊病毒 (PrPSC)能抵抗蛋白酶消化的特性 ,用蛋白酶K消化脑组织提取物 ,以抗体T1进行免疫印迹反应 ,结果表明从接种羊瘙痒病朊病毒 2 6 3K的金黄地鼠脑组织提取物内检测到抗蛋白酶K消化的致病型PrPSC ,而正常金黄地鼠脑组织中没有抗蛋白酶消化的蛋白。以我国正常牛羊为材料 ,制备其脑组织提取物 ,用上述方法和抗体T1进行检测 ,结果没有发现抗蛋白酶K的任何蛋白存在 ,说明没有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瘙痒病存在。用 1A8抗体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可以用自制的抗血清检疫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瘙痒病 ,防止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应用多种抗PrP^d的单克隆抗体来研究分别感染羊痒疫或牛海绵状脑病(BSE)病原的羊脑中PrP^d蛋白沉积类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朊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方元 《病毒学报》2000,16(4):378-382
长期以来,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病原因子的本质没有共识.曾提出种种假说,诸如肉孢子虫说、滤过性病毒说、慢病毒说和非寻常病毒说等.直至1982年,Prusiner等获得部分纯化的搔痒病(scrapie)病原因子提出朊病毒假说[1],才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十几年,朊病毒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渐得到认同.Prusiner也因这一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本文拟对这方面的进展作简要复习.  相似文献   

6.
绵羊PRNP遗传多样性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管峰  潘磊  石国庆  刘守仁  杨利国 《遗传》2009,31(2):137-141
朊蛋白(Prion protein, PrP)是近年来被确认的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新型病原体, 也是目前证明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的蛋白质。PrP在多种动物体内表达并具有重要生理作用, 其空间结构改变被认为是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的根源, 研究发现朊蛋白编码基因(PRNP)遗传多样性与绵羊对瘙痒病的抗病性具有显著相关性。文章主要介绍了绵羊PRNP遗传多样性与痒病抗病性的关系以及PRNP遗传多样性对繁殖力和其他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旨在为绵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急性海绵样脑病,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可传播的,由感染性蛋白引起,包括人的 Kuru 病(震颤病),Creutzfeldt-gacob 氏病(CTD)(感染性痴呆)及其变异型 Gerstman-Straussler症候群和动物的羊抓痒病(Scrapie),貂脑病,牛海绵样脑病,北美黑尾鹿消瘦病,北欧粗毛大猎狗(elk)消瘦病等,另一类是不可传播的,包括Alzheimer 氏病(早老性痴呆),Down 氏症候群(短小型痴呆),Pick 氏病(脑叶萎缩症),正常  相似文献   

8.
医源性克-雅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雅病(Creatzfelds-JakobdiseaseCJD)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TSE是一类人和动物的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一直不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的Prusiner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指出CJD的病原因子是一种不同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新的致病蛋白质因子(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并构建了Prion一词。目前认为,Prion是所有TSE的病原因子。由于在CJD研究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Prusiner教授于1997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本文…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种由朊毒体引起的可以传染人、野生动物及驯养动物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受TSE致病因子(PrP^Sc)感染后,大量的PrP^Sc通常首先聚集在淋巴组织,然后通过外周神经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早期PrP^Sc聚集在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细胞(FDC)。对羊痒疫动物模型的研究显  相似文献   

10.
朊毒体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概念的特殊致病因子。目前公认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有蛋白酶抗性的蛋白质分子。朊毒体又称为传染性蛋白颗粒或朊病毒,是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本文从朊毒体结构特点、感染机制、动物模型及应用、病理变化及疾病诊断、研究前景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羊瘙痒病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它可以在绵羊和山羊羊群之中传播,其疾病的易感性、潜伏期和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主要受宿主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gene,PRNP)的影响。研究藏羚羊PRNP有助于明确藏羚羊和羊瘙痒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护藏羚羊。参照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绵羊PRNP序列设计引物,然后对藏羚羊的PRNP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藏羚羊PRNP序列由771个核苷酸构成,编码25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1只藏羚羊PrP(prion protein,PrP)氨基酸序列完全同源,并且与野生型绵羊PrP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此外,藏羚羊PrP氨基酸序列与山羊(99.2%)、汤氏瞪羚(99.2%)、印度羚(99.2%)、驯鹿(98%)、马鹿(98%)、家牛(97.7%)和水牛(96.1%)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对PrP氨基酸序列136、154、171位多态性分析后发现本次收集的21只藏羚羊样本可能和野生型绵羊一样对羊瘙痒病易感。本研究为羊瘙痒病在藏羚羊羊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示要加强藏羚羊羊群中羊瘙痒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徐亦力 《生命的化学》2005,25(5):429-431
Prion是感染性蛋白质,能引发疯牛病等海绵状脑病。朊病毒是其被广泛沿用的中文译名.暗示prion是某种病毒。实际上,prion是蛋白质,不是病毒。朊病毒这个名字与实际不副,可能误导人们对prion的认识.也会误导对海绵状脑病的防治。因此,朊病毒不宜继续沿用下去,而应另起名实相副的新名。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哺乳动物以神经退行性变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引起这类疾病的病原因子是一种编码宿主蛋白的PrPC转变为异常的PrPSC沉积在大脑,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生。本文从临床症状识别、组织病理学诊断、致病性朊蛋白检测、生物学测定以及毒株鉴定等几个方面作一回顾和总结,为揭示朊病毒疾病致病机理和诊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Hsp70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分子伴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包括Tau、α-突触核蛋白、TDP-43、朊蛋白和多聚谷氨酰胺蛋白)形成有毒性的寡聚体或淀粉样纤维。大量的研究表明,Hsp70可以调控这些蛋白质的代谢进程,包括将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折叠、抑制蛋白质聚集以及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Hsp70在发挥功能时需要相对应的辅助分子伴侣的帮助。该文详细论述了Hsp70抑制Tau蛋白病、α-突触核蛋白病、TDP-43蛋白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以及多聚谷氨酰胺疾病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了Hsp70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和毒性的抑制作用,并讨论和展望了Hsp70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5.
Ag Biotech Reporter 2004年21卷7期7页报道:日本排名第二的啤酒公司——Kirin啤酒公司,将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合作,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不携带可引起脑消耗病的普里昂蛋白或传染性蛋白,对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BSE)具有免疫力的牛,进而利用这些牛来生产用于治疗丙型肝炎、肺炎和风湿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即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ovine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一种慢性消耗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疯牛病被认为与朊毒体(Prion)有关,朊毒体是由正常朊蛋白(Prion protein,或者PrPC)发生构象改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PrPSc)。疯牛病的发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PrP的起源及其功能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鱼类PrP相关蛋白的研究正在展开中,由于鱼类PrP相关蛋白与朊蛋白的结构相似,鱼类感染TSE类似病存在理论上的风险。本文全面地综述了疯牛病的概况、朊毒体的特性、朊毒体与哺乳动物朊蛋白、鱼类PrP相关蛋白(PrP1、PrP2和PrP3)及鱼类其他PrP相关蛋白的研究情况,为国内水生动物PrP相关蛋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朊毒体病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慢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表现为传染性、遗传性和散发性3种形式。朊蛋白PrP^c向PrP^Sc的转化以及PrP^Sc的复制是TSE致病的关键。目前已发现多种化合物可针对朊毒体扩散和复制的不同环节在体外或动物模型中发挥一定的抗朊毒体活性,其中几种药物已进行了初期临床试验。近年来PrP抗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提示主、被动免疫可能成为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朊病毒病即海绵状脑病,是人和动物中的一类致死性中央神经系统疾病,近几年来在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及其诊断技术和防治策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朊病毒疾病即海绵状脑病,是人的动物中的一类致死性中央神经系统疾病,介绍了朊病毒疾病的诊断技术,病理诊断,基因诊断,免疫诊断和血液检测。  相似文献   

20.
羊瘙痒病感染因子可以根据疾病发生的潜伏期、临床病程、神经病理学特征以及PrPSc分子特征等分为不同的毒株,目前已经证实有20余种.在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屏障作用.将小鼠适应株139A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以观测感染因子对种属屏障的突破及感染特征.在接种385~405天后,感染动物出现明显症状,与以往报道的金黄地鼠适应株263K不同,139A毒株发病动物出现严重的瘙痒,而无明显的共济失调.感染动物自出现明显症状到死亡的时间明显长于263K毒株感染金黄地鼠.进一步脑组织电镜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存在有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res.这证明小鼠适应株139A可突破种属屏障感染金黄地鼠.经系统比较,139A和263K毒株在潜伏期、主要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程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而PrP-res的泳动位置和糖基化比率差异不大,仅139A毒株的单糖基化分子位置似乎略高于263K.动态观测处于潜伏期的接种动物脑组织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res,发现PrPSc的出现明显早于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