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是名贵的进口药用植物,原产西班牙、希腊、伊朗等国,我国浙江、北京等地引种栽培。在栽培条件下未见结实,以球茎繁殖,在生产过程中,球茎越种越小,花产量降低,种源紧缺。有关番红花试管植株培养国内已有报道,但是分化率较低。本文简要报道番红花试管繁殖的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闵辰杰 《生物学杂志》1990,(4):24-26,47
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雌蕊柱头及花柱上部(上等品应只含柱头,不含或少含花柱)入药,性平,味甘,无毒.有活血、通经、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闭、难产和跌打损伤等症,为中医妇科要药.此外,番红花在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着色方面也广为应用.芽可达20多个.球茎的正上部有1-4个较大的顶芽(主芽),能抽叶,开花;侧部有9-16个较小的侧芽,只抽叶,不开花;下部的2-3个芽一般不萌发. 出苗后,母球茎内的养分逐渐消耗,重量减轻,到翌年3月中旬缩成盘状,但不腐烂,仍有生根能力.母球茎一旦腐烂,植株  相似文献   

3.
钾对番红花球茎膨大的生理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贵中药番红花球茎的大小是决定其入药器官—柱头多少的关键,用4个不同K水平的营养液培养番红花,结果表明,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叶片中的钾含量、叶绿素含量、ATP相对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也相应提高,使得叶片作为“代谢源”的能力加强.随着施钾水平提高,新球茎富集钾的能力、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也增加,致使新球茎作为“代谢库”的功能也增强,球茎膨大速率加快,本文对钾元素通过加强“源”和“库”的功能来提高番红花球茎膨大速率的机理进行探讨,为番红花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番红花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红花(Crocus sativus.L.)原产西班牙、法国、荷兰、伊朗及印度等国。后经印度传入我国西藏,故又称“藏红花”。番红花的雌芯花柱供药用,有活血通经,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近年来,它是我国进口的贵重药材之一。我国于1965年开始引种栽培,根据浙江省药材公司的反映,番红花球茎退化现象严重,药用部分的花柱产量低,每亩半斤左右。我们用组织培养方法,探索番红花人工繁殖的途径,希望为植物性药物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三种不同比例缓释固体肥与三种液体肥组合为苹果花卡特兰施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花卡特兰生长与开花的影响,并对开花植株商品化性状进行评分,探讨营养配方对苹果花卡特兰商品化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量较高的肥料有利于苹果花卡特兰叶片与假球茎生长,而P、K比例较高的肥料有利于假球茎发育和开花。苗期可使用含N量较高的肥料促进营养生长及抽生假球茎,成株期则施P、K比例较高的肥料促进假鳞茎成熟与花芽分化,使苹果花卡特兰多抽花枝多开花,增加观赏性状,提高苹果花卡特兰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芋侧球茎发生发育的形态学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魁芋和多子芋腋芽、侧球茎发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规律,分析了主球茎顶芽和不同发育期腋芽中蛋白质的组成。结果表明,魁芋每一叶轮上腋芽数目为1;多子芋为3或3个以上,其中一个体积较大。魁芋侧球茎发育初期伸长的速度大于增粗,首先形成圆柱型,然后顶端膨大形成体积很小的侧球茎。多子芽腋芽伸的同时茎部明显变粗,首先形成圆锥型,然后发育成品种特有的形状。根据发育进程将腋芽发育分成AB1-AB9个时期,将主球茎  相似文献   

7.
小苍兰茎尖在含3.0mg/LBA+0.2mg/LNAA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许多侧芽。侧芽转移至0.5mg/LIBA+0.5%活性炭的MS培养基,在13+2℃温度下培养1个月能诱导成小球茎。经电泳鉴定,试管球茎的可溶性蛋白质谱带与常规球茎的谱带完全相同。试管球移栽后约经7个月即可开花,其观赏性状完全稳定,花后成熟的大球达到商品球标准,可直接用于切花生产。  相似文献   

8.
地下芽地下结实是指由植株地下芽分化形成的具长管状花被的花伸出地表开放、而子房在地下发育成果实的一种特殊结实现象。白番红花(Crocus alatavicus)是生长于天山西部亚高山带、具地下芽地下结实特性的多年生早春短命植物。本文采用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方法,对该物种地下子房和幼果的发育特点与种子扩散特性及其适应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番红花从开花到地下果实露出地表的发育时间约需35 d,地下果实在花梗的伸长生长作用下露出地面开裂并扩散种子,且种子具有油质体等典型蚁传植物种子的特征。蚁类是白番红花种子的主要传播者。在搬运种子的Formica pressilabris、栗色林蚁和黑褐蚁中,F.pressilabris出现的频率最高,但栗色林蚁搬运的速度最快、距离最远。3种蚂蚁搬运白番红花种子的平均距离为62.4±1.7 cm。Formica pressilabris将白番红花种子搬运至蚁穴中后取食油质体,且有超过50%的种子被储藏在蚁穴中。啮齿类和鸟类不传播白番红花种子,但水媒和风媒对种子的短距离散布具有一定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白番红花的地下结实及蚁传特性不仅可保护发育中的子房及果实躲避地表草食动物的取食,避免自然火灾对地上果实的伤害,以及延长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时间以保障其安全成熟,还可避免真菌和其他病原体的侵扰、减少同胞之间以及母株与子代间的竞争,使种子在适宜环境中萌发并建立新的种群。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温度处理对珠芽魔芋球茎休眠调控的影响,以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为材料,在球茎休眠期设置昼/夜变温(24℃/9℃、24℃/13℃、24℃/17℃)、恒温(9℃、13℃、17℃、21℃)及室温处理,萌发期设置26℃、33℃催芽处理,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后珠芽魔芋球茎在休眠 Ⅰ 期、休眠 Ⅱ 期以及萌发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生物表型变化、内源生理变化规律及其休眠调控相关基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休眠期恒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珠芽魔芋球茎的出芽比,其中13℃恒温打破休眠和萌发期33℃催芽处理球茎的发芽率最先达到峰值,且其出芽比最高。(2)休眠Ⅱ期的球茎淀粉含量低于休眠Ⅰ期,而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休眠Ⅰ期,13℃恒温处理球茎淀粉含量下降最快,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前期恒温处理球茎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前期和萌发后期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期昼夜变温处理球茎仅可溶性糖含量在萌发前期和萌发后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珠芽魔芋球茎ABA含量在休眠 Ⅰ 期和休眠 Ⅱ 期逐渐增多,而其GA3含量逐渐减少,萌发期珠芽魔芋球茎ABA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26℃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球茎GA3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33℃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球茎GA3含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4)珠芽魔芋NCED基因表达量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逐渐增加,而在萌发期逐渐减少,CYP707A基因表达量随着休眠的加深逐渐减少,而在萌发期表达量增加。研究发现,珠芽魔芋打破休眠的最佳温度为恒温13℃,促进萌发的最佳温度为33℃;随着珠芽魔芋打破休眠,球茎中的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ABA含量“先升后降”,GA3含量“先降后升”;NCED和CYP707A基因可能是珠芽魔芋休眠调控中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0.
日本广岛大学药学部助教授神田博史和太田胃散公司利用组织培养大量生产高价的香辣调味料番红花成功。实验现在还处于烧瓶培养阶段,但今后不断改进技术,将向增殖时间缩短和栽培品种水平的目标发展,计划1~2年后达到实际应用。太田胃散公司是家庭用胃肠药的专门制造商。该公司是第一次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成果。番红花的干雌蕊作为香辣调味料和有镇静效果的药材,一向受到重视。收获期很短,一年中只有即将开花的2周时间,并且,从一朵花中只能采3个雌蕊。因此,流通到最终用户,价格较高,每公斤达30万~150万日元。日本用于食品方面每年需要最约1.3吨,销售额  相似文献   

11.
兰科植物是开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其科研和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兰花的组织培养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兰花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诱导和培养基选择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应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兰花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和基因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番红花     
番红花(Crocus sativus)又名西红花、藏红花,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叶线形,自基部鳞茎生出,花顶生,1—2朵,淡紫色,花柱3叉分歧,橙红色至深红色。花期10-11月。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至伊朗,我国浙江、江苏、江西、山东、西藏、新疆及北京、上海等地有引种栽培。番红花以花柱、柱头入药,能活血化瘀,解郁安神,凉血解毒。番红花  相似文献   

13.
(续 2 0 0 2年第 4期 6 2页 )5 球茎茴香球茎茴香是伞形花科茴香属中茴香的一个变种[Foeniculum vulgare Mill.var.azoricum(Mill) Thell],又称结球茴香 ,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及西亚 ,我国近年引入 ,栽培较少 ,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北和浙江等地发展种植。5 .1 营养价值及食用 球茎茴香以其柔嫩的球茎及嫩叶供食用 ,具有特殊的香辛味。嫩叶可以用于做馅 ,球茎可炒食、煮食、做汤、凉拌、腌渍或生食 ,风味独特 ,其汁液是西菜的重要调料 ,肥大的叶鞘也可用于炒食。球茎茴香的茎叶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 C…  相似文献   

14.
苏晓磊  曾波  乔普  阿依巧丽  黄文军 《生态学报》2010,30(10):2585-2592
开花物候及繁殖分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解长期冬季水淹对三峡库区耐淹物种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繁殖的影响,研究了长期冬季水淹条件下秋华柳的开花物候和繁殖分配情况。实验在2006年11月份设置了如下处理:对照,完全水淹(植株置于水中,顶部距水面2m)30,60,90,120d和150d。结果表明:(1)对照及各水淹处理的秋华柳花期都较长,在7-11月份持续开花,个体开花进程(开花振幅曲线)呈单峰曲线。(2)冬季水淹对秋华柳群体及个体的开花物候有显著影响。水淹时间越长,始花期越晚,花期持续时间越短(P0.05)。(3)长期冬季水淹下,秋华柳显著降低了繁殖分配比例和全株生物量及单株花序数(P0.05)。(4)开花物候指数与繁殖分配的相关分析表明:始花时间越晚的个体,花期持续时间越短。花期持续时间越短的个体花序数越少,致使繁殖分配越小。总的来说,冬季水淹下,秋华柳通过推迟开花日期、缩短花期持续时间使繁殖分配比例降低,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生存力上,是秋华柳对长期冬季水淹的一种适应。同时,在长期冬季水淹后,秋华柳仍保持一定的开花繁殖能力,是其在应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植被构建后产生后代延续种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地下结实植物白番红花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洋  谭敦炎 《生物多样性》2009,17(5):468-475
地下结实是植物用来防御不利环境的一种策略, 研究地下结实植物的繁殖特性, 可以揭示它们的繁殖对策多样性, 对于探讨环境选择压力对其繁育系统及后代适合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白番红花(Crocus alatavicus)是一种分布在天山西部亚高山带、具地下芽和地下结实特性的早春短命植物。我们采用野外观测和统计分析方法, 对该物种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及其对亚高山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白番红花具有先花后叶的特性, 于4月上中旬始花, 呈爆发式开花式样; 花白色, 无花蜜无气味; 开花时, 下位子房位于地下, 花蕾在地上开放并随光照变化而开闭; 单花花期为6–9 d, 花萎蔫时花粉活性仍保持在75.39±5.69%, 柱头可授期为8 d。人工授粉实验结果显示, 该物种属于兼性异交繁育系统, 且具有自主自花授粉能力。白番红花属于泛化传粉系统, 鲁熊蜂 (Bombus lucorum)、老条蜂 (Anthophora senilis)和黄腹地花蜂 (Andrena capillosa)是有效传粉昆虫, 通过采食花粉进行传粉, 访花频率分别为0.50±0.27次•花–1•h–1、0.18±0.08次•花–1•h–1和0.13±0.05次•花–1•h–1。在天山西部亚高山早春环境中, 白番红花不仅利用其开花式样、泛化传粉系统及早春空白生态位来提高传粉效率, 而且通过自交亲和及主动自花授粉等繁育系统特征来弥补传粉昆虫少及访花频率低的不足, 从而保障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6.
番红花雄蕊柱头状物的离体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雄蕊为材料诱导培养出花柱柱状结构,诱导率可达30%,起源于花丝基部。影响雄蕊柱头状物诱导的主要因素为外植体的发育期和生长素NAA的使用浓度。幼嫩浅黄色雄蕊适于诱导柱头状物。温度和光照在不同激素水平下对雄蕊柱头状物诱导的影响不同。紫外检测表明,由雄蕊诱导出的柱头状物含有番红花甙、番红花醛和番红花苦甙。其含量明显高于由药柱诱导出的柱头状结构。在诱导花魔王、子房、花瓣的柱头状物的过程中,观察到成药逆转现象。  相似文献   

17.
洪薇  曹家树 《植物学报》2002,19(4):406-411
在对以往有关不同开花途径研究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FL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 的作用。近期以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和突变体为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FLC可能是春化反应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FLC的表达水平与植株低温处理的时间呈数量关系,低温处理时间越长,FLC的表达越弱,去甲基化也可能对FLC起负调控的作用。同时FLC也存在于自主开花途径中,与其他基因共同作用以调节植株开花时间。而FLC的表达对开花起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春化的低温作用可能在于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消除了FLC对开花的抑制作用,从而解除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封锁最终导致植株在一定时期开花。  相似文献   

18.
FLC基因表达在植物春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薇  曹家树 《植物学通报》2002,19(4):406-411
在对以往有关不同开花途径研究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FLC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作用。近期以拟南芥不同生态型和突变体为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FLC可能是春化反应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 ,FLC的表达水平与植株低温处理的时间呈数量关系 ,低温处理时间越长 ,FLC的表达越弱 ,去甲基化也可能对FLC起负调控的作用。同时FLC也存在于自主开花途径中 ,与其他基因共同作用以调节植株开花时间。而FLC的表达对开花起抑制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 ,春化的低温作用可能在于相关基因的去甲基化 ,消除了FLC对开花的抑制作用 ,从而解除赤霉素合成途径的封锁最终导致植株在一定时期开花。  相似文献   

19.
植物名称:唐昌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材料类别:球茎节上的休眠芽。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均为MS。芽分化培养筛选出两组:(1)每升附加BA1.0毫克+N-AA0.1毫克;(2)每升附加BA1.0毫克+KT1.0毫克  相似文献   

20.
四种活性染料对绿豆下胚轴、向日葵子叶及下胚轴等三种来源原生质体的凝集效应是;酚番红花红>甲基蓝>中性红>伊文斯蓝。绿豆下胚轴原生质体凝集率明显高于向日葵下胚轴并易形成多聚体。向日葵下胚轴原生质体凝集率又明显高于子叶。酚番红花红、中性红除了可作为原生质体活力指示剂外,还可作为凝集诱导剂和标记物。应用酚番红花红观察到绿豆和向日葵异源原生质体的凝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