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关节肢动物系统发育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近年来对节肢动物系统发育问题的认识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是支序分析研究方法的使用,以及来自分子系统学和分子发育生物学的证据,成为继比较形态学之后有力的研究手段,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线虫,缓步类和有爪类是节肢动物的近缘类群,而非以前绝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软体动物的环节动物,对于节肢动物门的单系性及其内部类群间关系的问题,目前倾向于认为(1)节肢动物为单系群;(2)由甲壳类,六足类和多足类联合形成单系群-具颚类;(3)与六足类分子系统学两方面研究的支持;对第3点的争议虽较大,但就论据而言确为优势观点。  相似文献   

2.
有关节肢动物分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有关节肢动物特别是昆虫高级分类研究中争论较大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节肢动物的分类基础、“单肢亚门Uniramia”的单系性、六足总纲的单系性及昆虫纲(狭义)Insecta s.str.的范围等,以期引起我国动物学者的注意与重视。  相似文献   

3.
六足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期国内外六足总纲动物的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在种群遗传变异及进化、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鉴定、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分析等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多基因的联合分子数据研究日益增加。随着分子技术的日益推广,不同类型的基因序列甚至全基因组的联合使用将引导分子系统学走向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与新分类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昆虫分纲、分目的历史变化,包括昆虫分目多少的变化,昆虫是纲级还是总纲级阶元的变化,昆虫各目分类地位系统排列的变化以及六足总纲系统发育研究进展。根据近10年来形态特征与分子测序数据相结合的系统发育研究,整理出六足总纲与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相一致的分类系统,对昆虫35目的分类运用了10个分类阶元。在此基础上,删减次要分类阶元,提出简明分类系统,既反映每个高级分类单元的单系性,明晰各目的共祖近度,又减少了分类阶元层次,方便各分类单元的识别与鉴定。六足总纲Hexapoda分为4纲:原尾纲Protura(包括蚖目Acerentomata、华蚖目Sinentomata、古蚖目Eosentomata),弹尾纲Collembola(包括弹尾目Collembola),双尾纲Diplura(包括双尾目Diplura),昆虫纲Insecta。昆虫纲分为单髁亚纲SubclassMonocondylia(包括石蛃目Archaeognatha)与双髁亚纲SubclassDicondylia。双髁亚纲分为衣鱼部DivisionZygentoma(包括衣鱼目Zygentoma)与有翅部DivisionPterygota。有翅部分为10个总目、27目。  相似文献   

5.
从泛甲壳动物新假说评述节肢动物系统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Giribet et al(2001)构建的节肢动物系统树中,将六足动物(昆虫)完全合并到甲壳动物之中,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类群:泛甲壳动物(Pancrustacea)。这与近百年来经典的节肢动物系统发生概念有很大的不同。现拟重温上个世纪以来最主要的4个假说,简要评述节肢动物系统发生研究的近况,并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形类(Ostracoda)因其丰富的化石记录和广布的海陆现生代表类群,而被认为是进化生物学中研究生物多样性产生机制和演变历程的颇具潜力的重要模式生物。介形类在甲壳亚门中的谱系发生位置、起源及其内部各类群间的系统关系还存在诸多争议。基于其体制构造的形态学特征,介形类被归入甲壳亚门下的颚足纲(Maxillopoda),但来自18S rDNA序列数据分析却显示Maxillopoda不是单系群。基于化石记录和壳体形态特征,高肌虫(Bradoriida)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介形类的一个祖先类群,但保存有软躯体的早寒武世化石的研究表明,Bradoriida不是介形类甚至可能也不属于甲壳类。不同的研究者所强调的壳体和肢体形态特征各异,导致介形类最大的现生类群速足目(Podocopida)的四个超科之间的关系也存在诸多推测。壳体和肢体特征在系统演化意义上的不兼容,需要分子生物学等证据的介入。分子、形态和化石证据的积累及各种信息整合是系统演化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脊椎动物视蛋白基因分子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是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动物的捕食、配偶选择及讯息传递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对动物的进化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生态因素被认为是引导视觉系统进化的一个主要因素[1,2].  相似文献   

8.
寒武纪大附肢节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阶段 ,前附肢的演化是提高动物感觉和捕食能力的重要事件。化石和发育生物学实验结果表明节肢动物前附肢 (即口前附肢 )的原型为短棒形触角 ,在此基础上分别演化为长鞭形触角和腿肢形大附肢 ;大附肢与螯肢形态相似 ,为同源构造 ,因此寒武纪大附肢类群可能是现生螯肢类的干支类群。文中结合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分析节肢动物演化早期大附肢产生可能的分子进化机制。认为腿肢形大附肢的发生可能与Hox基因或其它未知发育调控因子参与触角或者附肢原型的发育有关 ,从而改变原有前附肢发育中Dll基因、dac基因和hth基因间特异的相互作用 ,导致前附肢获得腿肢特异性发育程序。  相似文献   

9.
红树植物分子生态与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热带与亚热带海洋森林和地球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多种海洋动物及鸟类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 ,在调节全球生态平衡及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红树林的生态生物学研究 ,特别是红树林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监测研究 ,红树林的保护与管理已成为热带亚热带海洋及湿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南岛有长达 1 5 2 8km的海岸线 ,红树林群落的分布十分广泛。孢粉学证据说明 ,海南岛滨海地区在第三纪时即有红树林出现[1 ] 。现海南岛红树林植物种类有 1 8科 2 6属 34种 ,占中国红树植物种数的 97.1 % [2 ] 。由于…  相似文献   

10.
黄京飞  刘次全 《动物学报》1992,38(3):334-338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在对现行的计算核酸序列分维的方法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对各类生物的80余种5SrRNA序列的分维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就其分维与分子进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作者认为,5SrRNA序列的分维与其分子进化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分子进化的过程中,序列的分维表现为随机涨落。  相似文献   

11.
在简单介绍序列比对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在将来的序列比对工作中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New replacement names for the preoccupied mite genera Absentia Huang, 2001 and Venilia Kuznetsov, 1979 are proposed (Huangiella nom. nov. and Kuznetsovia nom. nov. , respectively. ). Fourteen further new replacement names are proposed for additional preoccupied generic names in the Arthropoda. These names are: Vailimia nom. nov. , Millidgella nom. nov., and Nolavia nom. nov. in Araneae, Vadumasonium nom. nov. in Hymenoptera, GrideUia nom. nov., Vanstaronia nom. nov. and Veraniella nora. nov. in Coleoptera, Poletaevega nom. nov. in Trilobita, Vandelia nom. nov. in Isopoda, Gandoa nom. nov. and Vanuachela nom. nov. in Decapoda, and Crasquinia nom. nov. , Oertlia nom. nov. , and Soleaua nom. nov. in Ostracoda. Additionally, one new annelid replacement name, Omodeodrilus nom. nov.,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测序技术对台湾海峡部分鱼类绦虫的16S rRNA和18S 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分析。使用PAUP4·0b10软件构建的进化树显示,目前关于绦虫二叶目、锥吻目、假叶目、盘头目和四叶目的划分是比较合理的,绦虫进化基本遵循了头节形态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报道了国内首次发现的双叶目绦虫,进化树结果初步支持了巨槽属和棘头属的划分。此外,结果也支持了前孔属绦虫的分类地位。但是,对耳槽属绦虫与阶室属绦虫的形态学划分与分子系统学相矛盾,利用16S rRNA基因对盘头目各种的进化树分析与形态学差异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研究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子进化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强调生物系统的层次结构和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就分子进化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认识上的和方法学上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子分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分类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即,(1)分子分类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2)分子树和物种树的关系;(3)分子种与分子分类法的关系;(4)核酸序列数据与蛋白质序列数据之比较;(5)MP、NJ和ML法之比较;(6)分子树的可靠性。另外还简要介绍了两个分子分类软件,PHYLIP和CLUSTALV。  相似文献   

16.
核酸(DNA和RNA)和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尤其是它们的序列资料)可作为重要的生物性状用于系统分类和演化等主题的研究。相对于形态学性状而言,分子性状不仅是前者的补充,而且具有许多前者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DNA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能较准确地反映生物类群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信息量巨大、易于定量化和进行计算机分析等等。分子古生物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发掘化石生物分子,以提供历史生物界演化过程中的直接遗传学证据以及检验分子演化速率等方面的独特数据;二、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化石生物界的系统发生问题。上述两个研究方向均已成为当今演化生物学领域的热点。有孔虫等具有重要化石记录的微体生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经开始。随着现生的和化石的生物分子资料的逐渐积累,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分子资料将成为微体古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RNA的二级结构在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一类重要的信息和功能分子,RNA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RNA除了其一级结构以外,其二级结构亦可用于同源性比较。由于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更为密切,比较的结果可以揭示一些在一级结构比较中难以发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核基因序列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核基因中含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核基因序列或将核基因序列与线粒体基因序列相结合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正成为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核糖体基因中18S rDNA、28S rDNA、ITS已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核糖体基因相比,虽然编码蛋白的核基因应用于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种类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应用于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能够成功地普遍用于多个目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的核基因并不多.本文简要介绍了应用于昆虫分子系统学的核中核糖体基因和编码蛋白的核基因,并分析了核基因序列在分子系统学应用上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