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热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海洋微生物作为一类生长在特殊极端环境下的生物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嗜热微生物由于能在高温温泉及火山口附近的高热环境下生长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 。同时 ,人们也从许多人工高热环境 (如堆肥 )中分离得到这种嗜热菌。近年来 ,人们从这些嗜热菌中已分离得到多种嗜热酶 (5 5℃~80℃ )及超级嗜热酶 (80℃~ 1 1 3℃ ) [2 ] 。嗜热酶不仅具有化学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催化效率高和底物专一性强 ,而且酶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极好[3 ] 。因而它可以克服中温酶 (2 0℃~ 5 5℃ )及低温酶 (-2℃~ 2 0℃ )在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错位双链核糖核酸的热原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错位dsRNA的毒副作用得到降低,因此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抗病毒、抗肿瘤物质。研究中利用家兔实验评价了PolyI:C和PolyI:C12U引起的热原反应。在10mgml、1mgml、005mgml剂量水平PolyI:C12U均未产生发热和其他毒副作用,而PolyI:C实验组均有发热现象,甚至有家兔死亡。  相似文献   

3.
某些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玉梅 《生命科学》1997,9(1):29-30,39
抗菌肽是各种生物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于微生物等因素的侵染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产物,具有分子量低,热稳定,强碱性和广谱抗菌等特点,抗菌肽的正电荷与细菌细胞的磷脂头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肽分子氮端的两性螺旋是裂解细菌的主要部分,碳末端酰胺化与抗菌肽的广谱抗菌有关,抗菌肽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能在细菌质膜上形成离子通道,破坏膜势,引起胞内物质泄漏,从而杀灭细菌。  相似文献   

4.
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应用实例(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生物系统存在低水平化学发光,这种化学发光与生物体内的生理反应有关.生活在水和空气中的生物体受到各种污染因素危害必定引起生理变化,从而引起这种低水平化学发光的改变.利用这种现象,将某些生物体作为生物探测器,应用微弱发光分析技术可以检测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5.
内分泌细胞和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激素和神经肽类物质来响应外界刺激,而这些物质的分泌,都是通过致密核心囊泡(dense core vesicle,DCV)来实现的.但是,现阶段关于DCV的生成、转运、释放的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不清楚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线虫的排便行为和肠道分泌联系起来,并以此表型进行全基因组RNAi筛选,寻找调节DCV的新基因.我们成功筛选到了一些在肠道调节DCV生成或释放的基因.其中,CAB-1被确认为特异性调节DCV分泌的重要因子.在肠道中,cab-1突变会降低肠道DCV内容物的分泌,而在神经系统中,CAB-1的缺失也会导致DCV的标识物堆积在突触前,而突触囊泡(synaptic vesicle,SV)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下游层析工艺中热原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药审部门对于生物药品中热原物质的含量都有严格要求。较主要的热原是内毒素。由于内毒素性质极不均一 ,给除热原的工作带来不少挑战。通过分析内毒素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物理性质 ,对于如何在下游层析工艺中去除热原 ,提出了多种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几丁质酶的三级结构和催化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包括含有其底物 (几丁质 )的真菌、昆虫等生物中 ,也存在于不含几丁质的植物中。因而它在各种生物中有不同的作用。细菌产生几丁质酶可以分解几丁质物质而获得营养 ;真菌中几丁质酶在其细胞分裂和形态建成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昆虫等节肢动物中几丁质酶在它们的蜕皮等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以及高等动物的几丁质酶可能主要在于防御病原物的侵染。近来 ,由于几丁质酶在抗真菌中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几丁质酶根据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被分成 1 8和 1 9两个家族。1 8家族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 ,而 1 9家族大…  相似文献   

8.
海洋碳迁移转化与主要化学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化学驱动因子对海洋碳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海洋碳迁移转化与各种化学驱动因子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密切相关.营养盐水平、pH、溶解氧浓度(DO)、氧化还原电位(Eh)、SO42-及硫电位(Es)等主要化学驱动因子的消长导致了海洋化学环境的变化,进而对海洋碳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在营养盐的供给和生物吸收情况良好的海域,CO2由于光合作用,并通过沉降有机物的氧化,不断被转移到海水深层,使得海水中的CO2分压(PCO2)降低,CO2的海-气交换量和有机碳输出通量增大,从使该海域表现为CO2的汇.由于CO2的溶解与吸收以及有机物的降解造成了海洋环境的日益酸化,引起了海水中碳酸盐溶解度增大;沉积物中酸碱环境的变化也与有机物的矿化以及碳酸盐的溶解、沉淀过程密切相关.此外,DO、Eh、SO42-及Es的变化与水体中有机碳的矿化分解过程和碳在沉积层中沉积埋葬过程相耦合.在水体中,高DO、高Eh利于有机碳向无机碳转化;而在DO和Eh较低的沉积环境中,高SO42-不利于有机碳的埋葬与保存.  相似文献   

9.
拿化石说事儿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  相似文献   

10.
生物活性物质的探索与研究是生命科学的重要一环。在自然界生态体系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群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个别生物个体内,均存在着影响其自身与异体的某些介质(mediator)。这种介质通常称之谓生物活性物质。如各种激素、抗生素、信息素、毒素以及高等动物与植物机体内各种内源性活性物质等。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再循环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土壤微生物在生物降解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不少嗜热放线菌可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与木质素酶而具有降解木质素、纤维素等多聚物的能力。近期研究表明:某些链霉菌具有液化褐煤的活性,弗  相似文献   

11.
细胞核的穿壁现象最近在生物学界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北京植物研究所吴素萱教授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系统的研究,并且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而且极有生物学意义的工作.因为在过去有些学者一直认为细胞核仅是细胞中的遗传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毫无关系的.但在核的穿壁现象中,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限制因子原理概述一种生物体要在某个环境中生存和繁荣,必须得到所需要的基本物质,而这些因素的各种数量和质量及其相互作用会对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先驱者Liobig提出了“植物的生  相似文献   

13.
磁的应用     
磁是物质的磁性和空间的磁场;磁是普通存在的,各种磁现象广泛存在于人间,地下和天上;磁的现象和磁的应用十分广泛,随处可见。一切生物具有磁性,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微弱的磁场,而且也会受外界磁场的影响;磁石作为药物或药物的一种成分,其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现代的一些中药也还有应用。生物磁现象既有生物自身产生的磁场和生物的磁性,又有外加磁场和环境磁场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磁学和生物磁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防、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许多部门得到应用。电磁火箭和电磁炮的研究是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红树林遭受到各类污染物的威胁。各种陆源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红树林湿地的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汇总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水、沉积物及生物体内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抗生素、溴代阻燃剂等机污染物的研究结果, 进而评价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有机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总体来看, 已有多种污染物在红树林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中检出, 有机污染物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红树林水体中有农药及抗生素检出;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含量在珠江口地区最高, 二者在沉积物中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DDT 在红树林沉积物中的生态风险属于较低水平, 但部分红树林区DDT 含量存在超过ERM 的现象, 应引起重视;多溴联苯醚等“新型”有机污染物在珠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普遍检出。多种有机污染物在红树林植物及林内生物体种存在生物富集效应。红树林是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地。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于霉菌污染而造成各种工业品霉变、引起人体霉菌性皮肤感染,这是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目前,工业防霉应用中,一些新的低毒、高效产品,逐渐取代了苯汞类有毒物质。在皮肤病真菌性感染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6.
能量的单向流动教师在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时,都要强调: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物质的流动是循环的,属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我认为,能量的单向流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因生物的呼吸转化成热能散失掉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见热学教科书)它只能向自由能(在生态系统中就是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减少的方向进行而不能逆转. (二)能量是伴随着食物沿食物链与食物  相似文献   

17.
提出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热运动以热弹性振动为主,只有极少一部分高能分子才可以定向移动的假说。溶质分子的热振动会产生压力,而溶液压力是其中热振动的溶质分子产生的压力与连通的溶剂压力的叠加作用,因而溶液中的溶剂的压力总是比溶液的宏观压力低;渗透现象以及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冰点下降现象正是由于溶液中溶剂的压力比溶液本身的宏观压力低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客观物质在人类大脑中的反映,物质是感觉、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基础,而思维是在感觉、表象、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正确的思维要符合客观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在生物教学中正确地领导学生认识生物发展规律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与积极领导学生开展思维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目前我们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是做得不够的,主要表现在学生不重思考和不善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只是以死记硬背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各种伤害性因素(统称为毒物)的攻击,生物有2种反应方式。在毒害作用超出生物应对能力的情况下,伤害程度与毒物的剂量成正比,可用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linear no-threshold, LNT)理论来描述。然而在低剂量下,由于生物防御和修复机制的作用,不仅毒物的伤害作用可被大大降低,而且由于刺激了生物的主动反应,还可导致对生物有益的结果,其效应可用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Hormesis)理论来描述。毒物的双相剂量效应在生物界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包括人)中都被发现。能引起双相剂量效应的伤害性刺激各式各样,包括电离辐射、活性氧、限食、高温、缺氧、缺血、机械伤害、重金属、化学毒物、抗生素、抗病毒药,以及植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等。在本文的第1部分中,我们先介绍毒物的单相剂量效应理论和双相剂量效应理论的内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在第2和第3部分中,我们将分别以电离辐射和活性氧为例,具体讨论这2种理论对这些伤害性刺激的适用情形。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生物有益,而体育锻炼带来的体内活性氧的增加不仅对生物无害,还为实现体育锻炼有益效果所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