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31个ISSR引物对山羊草属Aegilops多倍体植物及其祖先二倍体(共23种)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二倍体祖先种相比,异源多倍体物种的基因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含U基因组的异源多倍体物种中,U基因组相对而言变化很小,而其他基因组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表明当U基因组与其他基因组共存于多倍体物种中时,U基因组表现出较强的“同化效应”。对这些基因组的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植物基因组进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24个随机引物对山羊草属(Aegilops L.)异源多倍体物种对其祖先二倍体物进行RAPD分析,对扩增出的313条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含D基因组的多倍体与二倍体祖先Ae.squarrosa(DD)在聚类图上聚为一支;除Ae.juvenalis(DDMMUU)聚到上一支外,含U基因组的多倍 与二倍体祖先Ae.umbellulata(UU)在聚类图上聚为另一支;多倍体与其他二倍体均不聚在一起,表明多倍体分别与Ae.squarrosa(DD)、Ae.umbellulata(UU)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说明多倍体开之后,D和U基因组变化较小,而其他基因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山羊草属异源多倍体物种核rDNA ITS区的进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了山羊草属Aegilops 3个组中异源多倍体物种的核rDNA ITS区序列,并用邻接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倍体物种的ITS区序列长度为559∽606bp,其中ITS1、ITS2分别有变异位点51、42个,且存在多态位点。多倍体种均与各自的某一祖先种构成稳定分支,说明在杂交-多倍化后,这些多倍体的ITS区在同步进化的作用下已向着其某一祖先种的ITS区进化。对于sect.Vertebrata的异源多倍体物种来说,其ITS区主要向其祖先种Ae.umbellulata(UU)的ITS区进化,这与山羊草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sect.Cylindropyrum和sect.Polyeides中,Ae.cylindrica(CCDD)朝着Ae.caudata (CC)进化;Ae.ventricosa(DDMvMv)朝着Ae.comosa(MM)进化;Ae.vavilovii(DDMMSS)朝着Ae.crassa (DDMM)进化。  相似文献   

4.
山羊草属五个基本基因组系统发育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RAPD技术,从OPE、OPF、OPG、OPU、OPX、OPY和OPZ共7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能产生基因组特异带的稳定引物,对山羊草属(AegilopsL.)的5个基本基因组及普通小麦“中国春”的DNA进行随机扩增,根据扩增的488条DNA片段绘制出系统发育图。普通小麦ABD基因组与S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C与U基因组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D基因组与其它基因组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山羊草属(Aegilops)二倍物种核rDNA ITS区序列,发现其碱基粉介于601-607之间,比报道的小riuceae)其他属的ITS区我略长,G+C含量达61.1%~62.9%,序列间的分化距离为0.0050~0.0468。用PHYLIP3.5e软件包对所测得的DNA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Ae.speltoides与该组其他种相距很远,支持将其从Sitopsis组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6.
六倍体山羊草与普通小麦杂种F1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 Boiss.(2n= 6x= 42,DDD2 D2MCrMCr)]、叙利亚山羊草[Ae.vavilovii (Zhuk.)Chenn.(2n= 6x= 42, DD MCrMCrSP SP)]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 6x= 42, AABBDD)]杂种F1 植株形态大多偏向山羊草亲本。4 个叙利亚山羊草×普通小麦和1 个粗厚山羊草×普通小麦杂种F1 自交结实,结实率在0.1% —6.5% 之间。这些种子胚乳很少,生活力较弱,播种后,只有少数种子出苗。杂种F1 PMC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水平较低,出现大量的单价体,二价体低于理论值,并且大多为棒形,说明两种山羊草的D组染色体已经过很大的修饰。在各杂种F1 中还观察到少量的三价体,有些杂种还可见频率很低的四价体和五价体。以山羊草为母本的杂种F1 染色体交叉频率优于反交。F1 染色体分离极不正常,产生大量的多分孢子和微核。在叙利亚山羊草×冀麦30 号中还发现1 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1 条的植株,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7.
鹅观草属五个类群的核型与进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联炳  冯海生   《广西植物》1998,18(1):35-40
报道了鹅观草属5个类群的核型,即长芒鹅观草,核型2n=4x=28=22m+6sm(2SAT);短颖鹅观草,核型2n=4x=28=20m(2SAT)+8sm(2SAT);短柄鹅观草,核型2n=4x=28=22m(2SAT)+6sm;纤毛鹅观草,核型2n=4x=28=20m+8sm(4SAT);毛盘鹅观草,核型2n=4x=28=18m+6sm(4SAT)+4st。同时,通过核型重要性状的递变分析,揭示了鹅观草属5个类群的相对进化程度以及宏观分类中4个组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鹅观草属的半颖组在系统发育中可能既派生了颖体短小的小颖组,又派生了颖体长大的大颖组和长颖组。  相似文献   

8.
鹅观草属4个种的核型与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4个种鹅观草属(Roegneria C. Koch)植物的核型,其核型公式如下:芒颖鹅观草(R. aristiglumis Keng et S. L. Chen), 2n=4x=28=22m+6sm(2SAT);短颖鹅观草(R. breviglumis Keng), 2n=4x=28=20m(2SAT)+8sm;红原鹅观草(R. hongyuanensis L. B. Cai), 2n=4x=28=22m+6sm(2SAT);山东鹅观草(R. shandongensis(B. Salomon)J. L. Yang, Y. H. Zhou et Yen), 2n=4x=28=24m(2SAT)+4sm。同时对染色体主要特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鹅观草属4个种的相对进化程度以及宏观分类中2个组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鹅观草属的半颖组在系统发育中派生了颖体短小的小颖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山嵛菜属(Eutrema)广泛栽培的山嵛菜和3个野生种的核型。栽培山嵛菜(E.wasabi Maxim)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2n=4x=28=7m 17sm 4st,3个野生种分别是三角叶山嵛菜(E.dettoideum(Hook.f.et Thoms)O.E.Sehulz)核型为2n=2x=14=10m 4sm;密序山嵛菜(E.heterophylla(W.W.Smith)Hara)核型为2n=2x=14=6m(2SAT) 8sm;云南山嵛菜(E.yunnanense Franch.)核型为:2n=4x=28=12m(2SAT) 16sm。对它们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结果为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细胞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山黧豆属(又名香豌豆属)(Lathyrus Linn.)全世界共约140种,已做过染色体计数者72种。我国约16种,大部分产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区。近年来皖南农学院朱玉简等同志在安徽宣城发现一新种,命名为安徽山黧豆(Lathyrus anhuiensis Y.J.Zhu et R.X.Meng)。鉴于该新种分布区非常局限,个体数也不多,为了及时掌握其细胞学情况,特通过该院叶如欣同志取得部分种子进行了染色体的计数和核型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开口箭属一新种及其核型和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道了新种屏边开口箭T.pingbianensis J.L.Huang et X.Z.Liu及其核型和花粉形态。屏边开口箭的核型公式为2n=38=14m+lOsm+8st+6t,具明显的二型性,属3C型。花粉粒为球形,无萌发孔沟,外壁具皱块状纹饰。从花结构、核型和花粉形态上看,屏边开口箭和伞柱开口箭T.fungilliformis Wang et Liang亲缘关系近,而且伞柱开口箭比屏边开口箭在一系列特征上都较特化。  相似文献   

12.
13.
五种云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分析了我国产的5种云杉的核型,结果如下:红皮云杉,2n=24=20m(4sc)+4sm;白扦2n=24=22m(6sc)+2sm+2B;青扦,2n=24=16m(6sc)+8sm+2B;雪岭杉2n=24=20m(6sc)+4sm;鱼鳞云杉,2n=24=22m(4sc)+2sm+1B。  相似文献   

14.
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Coss.)Schmal.,DD,2n=14)是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 L.,AABBDD,2n=42)D染色体组的供体。粗山羊草中含有丰富的抗病,抗虫,抗逆,优质等优异基因,因此粗山羊草是改良普通小麦的宝贵遗传资源。但有关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染色体分离规律的研究,探讨转移粗山羊草优异基因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夏须草属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核桃属部分种的小孢子发生及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了核桃属(Juglans L.)四个种花粉母细胞(PMC)的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形态,检测了两个种的花粉生活力,分析研究了七个种的核型。结果表明,普通核桃(J.regia)核桃楸(J.mandskurica Maxim.)和黑核桃(J.nigra L.)的PMC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但河北核桃PMC的减数分裂过程都极不正常,供试的七个种,除普通核桃为2C核型外,其余均为2B核型,仅黑核桃一种带有随体染色体。根据核型特点把七个种分成三组,并探讨了组间与组内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作者认为,河北核桃应为一种独立的种,核桃科在系统发育上可能来源于染色体基数为8的两群)不同植物。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