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聚乙二醇使3个小鼠细胞与1个中国仓鼠骨髓细胞融合,获得四细胞杂交克隆。在第6世代,该杂种细胞含有100条小鼠染色体和5条仓鼠染色体。本文报道在杂种细胞中双亲NORs活性均受抑制,不仅73.2%的仓鼠NORs活性被抑制,而且还有18.3%的小鼠NORs失去了活性。由于在杂种细胞中,仓鼠第3号染色体上的NORs活性仍保留它原来的91.2%,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不同染色体上18s和28s rRNA基因的转录活性可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结构有关。我们首次报道了杂种细胞中所出现的均染色区巨染色体,并对这条巨染色体进行了G-带、C-带和Ag-NORs的分析。对这条巨染色体与18s和28srRNA基因扩增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徐芸  薛京伦 《遗传学报》1990,17(6):469-475
本文从构建杂种细胞14-7-1的基因组文库出发,用种特异的探针分离出含有人体基因组顺序的重组子,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13个克隆,得到8个单拷贝顺序。通过与已建立的杂种细胞克隆分布板杂交以及染色体的原位杂交方法,将1个单拷贝顺序FD11-1定位在11p11-q11上。由于已经报道在11号染色体上具有3个连锁群,它们分别位于11p15、11p13和11q13上,因此,FD11-1有可能为11号染色体连锁基因图的建立提供1个有意义的座位。  相似文献   

3.
用DNA分子杂交研究两种人体胸苷激酶基因间的同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从人体细胞质胸苷激酶(TK-C)基因分离出不含Alu重复顺序的3个DNA片段,分别次级克隆在质粒pBR322上,定名为pRR0.92,pXR1.5和pHK1.25。用pXR1.5和pHK1.25为探针,作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都不能与小鼠细胞Ltk、CD-1、A9和BALB/c的DNA杂交。但是pXR1.5能与中国仓鼠细胞E36 DNA 23kb Bam HI片段杂交,出现信号很弱的杂交带.这提示以TK-C基因来说,人同中国仓鼠间的同源程度似大于人同小鼠的同源程度。在降低杂交严紧度的条件下,pHK1.25能与含人体16号染色体而不含17号染色体的人鼠杂种细胞DNA杂交,只是杂交信号极弱。我们推测人体TK-C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与人体TK-M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同源性,pHK1.25对进一步克隆TK-M基因也许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4.
用人的CK(细胞角蛋白)cDNA片段为探针,与小鼠-中国仓鼠杂种细胞DNA作Southern印迹杂交,将小鼠CK-4和CK-8基因定位在第15染色体。  相似文献   

5.
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HGPRT~-)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EG介导融合、HAT培养基选择,获得了体外永久培养的人鼠杂交瘤。细胞遗传学分析证实杂种群体中尚保留着5—12条人染色体,未查见种间染色体易位。A_4单克隆中保留了人9、11、X、11、18、19、22号染色体。杂种细胞G6PD同工酶电泳出现三带型酶谱,表明人和鼠的G6PD在杂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对杂种细胞及其亲本的自发多核化现象和细胞松弛素B的多核效应进行了观察比较。这种人鼠杂交细胞可望用于制备人类免疫球蛋白链基因克隆和人类单克隆抗体,也可用于人类基因定位及恶性表达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仙合病毒作徽合处理,在所观察的分裂相中,有。.,一1%的细胞为含两种动物染色体的新型细 胞— 鼠1鱼杂种细胞。 关徽询:中国仓鼠,草鱼,细胞融合  相似文献   

7.
马驴骡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已有不少报道(Hsu et a1.,1967;Benirschke et al.,1964;Benirschke et al.,1964;Benirschke et al.,1965;Short,1974)。70年代初,用人类染色体显带技术,有学者(Ryder,1978)从进化角度探讨马科种属的起源、进化和杂种不育等问题。在国内除了我们报道了马、驴和他们的杂种马骡和驴骡的核型外(李胜利等,1982),至今尚未见有关于马科动物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报道。本文的目的就马(Equus caballus)染色体的三种带型作初步的介绍,以促进马科动物核型、染色体带型、杂种不育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胰蛋白酶-G-分带法对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转化的金仓鼠乳鼠肺细胞及未转化正常细胞的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了便于控制胰蛋白酶处理的时间,采用较稀的(0.01%)胰蛋白酶溶液,在室温和pH 8.2条件下处理1—3分钟,然后染色(两步法);或将胰蛋白酶直接加在染液中(一步法),均取得较好的结果。用MNNG 转化的金仓鼠乳鼠肺细胞BHLB-4 系,其染色体众数仍保持二倍性,但用G-分带法进行核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某些表面上看来是二倍体的分裂相,其核型实际上是不正常的,表现为某些染色体的单体性或三体性,并出现额外染色体,故称之为假二倍体核型。由此可见,在转化过程中,金仓鼠乳鼠肺细胞的核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除第8号染色体单体性的出现频率较高(7/20)外,未发现其他规律。  相似文献   

9.
用Polyethyleneglycol(PEG)将中国仓鼠骨髓细胞与小鼠细胞株PG19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克隆。染色体C-带分析表明,早在细胞繁殖的第4代,杂交细胞就迅速地丢失了17条仓鼠染色体。在杂交细胞中,只有9.4%的仓鼠核仁形成区(NORs)有活性,而且所有这些有活性的NORs都位于仓鼠第3号染色体上,占该号染色体原有NORs总活性的40%,因此我们的结果不仅首次表明在中国仓鼠-小鼠杂交细胞中,绝大部分(90.6%)的仓鼠NORs活性被抑制,而且还发现了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仓鼠NORs活性受抑制的程度可有明显的不同,NORs活性很可能与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的结构有关。小鼠NORs的活性在杂交细胞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验证明,麻疹病毒及其疫苗可诱发染色体畸变。近年来,病毒活疫苗诱变性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已经发现脊髓灰质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可诱发中国仓鼠细胞(V79)HGPRT位点突变,但有关麻疹疫苗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位点突变检测系统(CHO/HGPRT)检测国产麻疹疫苗的诱变性,为麻疹疫苗遗传安全性的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小鼠NS—1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PEG介导进行融合,通过HAT选择,有成效地获得了同种杂种细胞。在融合后第30、50、70、90天观察了杂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间期细胞核损伤,并对亲本和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带型(G带、C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NS—1细胞系的染色体平均数为64.2条,有一条标记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及一条微小染色体。小鼠脾淋巴细胞染色体为2n=40,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S—1/小鼠脾淋巴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染色体平均数随融合后杂种的传代而逐渐减少。到第70天时已稳定,平均为80.7±6.2条。同时,随融合后传代,杂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核碎裂也增加。 最后对染色体丢失的机理及意义以及饲养细胞在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几类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系统调查了4类异质(粘果、易变、偏凸、二角山羊草细胞质)1BL/lRS、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与其恢复系杂种F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单价体细胞频率,以及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细胞频率,并对中、后期染色体变异率与杂种F自交结实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BL/1RS型杂种在中期Ⅰ、后期Ⅰ染色体变异率要明显高于非1BL/1RS杂种;(2)4类异源细胞质在非1BL/1RS杂种中有着明显提高单价体细胞频率的作用;(3)在1BL/1RS杂种中,1B@1BL/1RS杂合核型染色体联会松弛,对单价体频率的影响远大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4)1BL/1RS型杂种自交结实率与中期出现单价体细胞频率不直接相关,而与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细胞的频率呈高度负相关;(5)非1BL/1RS型杂种在减数分裂中、后期染色体行为相对稳定,易恢复且恢复度高,很有实际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艳萍  陈佩度 《遗传》2009,31(3):290-296
通过胚拯救, 成功获得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2n=6x=42, SSHHYY)和普通小麦中国春Triticum aesti-vum (2n=6x=42, AABBDD)的正反交属间杂种F1, 并对这些杂种F1及其BC1的形态学、减数分裂配对行为、育性和赤霉病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鹅观草×中国春)F1和(中国春×鹅观草)F1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别为40.33I + 0.78II + 0.03III和40.40I + 0.79II 。杂种F1高度雄性不育, 用中国春花粉与其回交可获得BC1代种子。(鹅观草×中国春) F1×中国春BC1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主要分布在55~63之间, 单价体较多, 植株高度不育; (中国春×鹅观草)F1×中国春BC1植株染色体数目也主要分布在55~63之间, 但其中部分植株拥有整套小麦染色体且能正常配对、分离, 可形成部分可育花粉粒, 能收到少量自交结实种子。在 (鹅观草×中国春)F1中有1株穗型趋向中国春, 其染色体数目为2n=63, 经染色体分子原位杂交(GISH)检测, 含有42条小麦染色体和21条鹅观草染色体。该杂种F1在减数分裂中期I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有26.40I+18.30II, 但植株高度雄性不育, 用中国春花粉回交能收到BC1种子。(鹅观草×中国春) F1 (2n=63)×中国春BC1的染色体数目主要分布在40~59之间, 其中的外源染色体已经逐渐减少, 虽然该BC1的穗型已接近中国春, 但仍然高度不育。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 所有杂种F1及大部分BC1对赤霉病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鹅观草和簇毛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幼胚离体拯救培养,成功地获得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2n=6x=42,StStHHYY)和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Candargy(2n=2x=14,VV)属间杂种,对这两个种及其杂种Fl的形 态学、繁育学和减数分裂配对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鹅观草和簇毛麦形态差异极大,杂种F1 的形态特征介于父母本之间;(2)杂交结实率低,为11.63%;经幼胚组织培养,获2株杂种苗;杂种Fl高 度不育,表明亲本间存在极强的生殖隔离,是独立的生物学种;(3)杂种Fl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稳定的 28条,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很低,其构型为:26.72Ⅰ+0.62Ⅱ+0.02Ⅲ。表明鹅观草的St、H、Y染色体组与簇毛麦的V染色体组部分同源性很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5.
花粉母细胞中期Ⅰ染色体配对观察发现,长穗偃麦草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为:27.65Ⅱ(20—35)+1.15Ⅲ(0—4)+1.22IⅤ(0—4)+0.42Ⅴ(0—2)+0.43Ⅵ(0—2)+0.20Ⅶ(0—1)+0.06Ⅷ(0—1)+0.021Ⅹ(0—1)+0.75Ⅰ(0—5)。大量多价体的出现说明在Th.ponticum中必然存在着染色体组重复。小麦和长穗偃麦草杂种F_1根尖细胞及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醋酸洋红N-带分析发现在Th.ponticum中并无B染色体组存在,并且在杂种F_1花粉母细胞中显带的B组染色体很少参与配对。普通小麦品种Fukuho和“中国春”与Th.ponticum杂种F_1的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16.40Ⅱ(6—12)+2.78Ⅲ(0—6)+0.55Ⅳ(0—3)+0.25Ⅴ(O—3)+10.87Ⅰ(5—19)和14.73Ⅱ(7—20)+3.12Ⅲ(0—6)+0.67Ⅳ(0—2)+0.63Ⅴ(0—5)+11.19Ⅰ(4—17)。综合两个小麦品种与Th.ponticum杂种染色体配对资料发现20.5%的花粉母细胞中单价体数小于7,表明在Th.ponticum中有与小麦极为相近的染色体组。硬粒小麦品系DR147和该偃麦草杂种F_1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构型为:11.92Ⅱ(5—18)+2.14Ⅲ(0—5)+0.54Ⅳ(0—3)+0.41Ⅴ(0—2)+14.93Ⅰ(9—25)。T.aestivum×Th.ponticum F_1由于比T.durum×Th.ponticum F_1多了一个D染色体组,使前者配对染色体数比后者增加了约11条,表明Th.ponticum可能含有与D组非常  相似文献   

16.
合成洗涤剂对人和哺乳动物细胞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各种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洗发膏,餐具洗涤剂等)产量日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洗涤剂直接或间接通过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潜在的致突变性引起公众的普遍注意。而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选用三种型号的合成洗涤剂,以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和骨髓细胞微核率及离体的人类细胞和中国仓鼠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为测定指标,系统地对合成洗涤剂的诱变活  相似文献   

17.
徐芸  邱信芳 《遗传》1988,10(3):37-40
体细胞的融合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定位,杂交瘤细胞的形成和细胞恶变研究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和进化的研究。对于杂种细胞的鉴定,分析其中的染色体组成,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核型分析和对染色体基因标记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马铃薯‘MB09’ב陇薯7号’杂种F1无性株系在DNA和细胞遗传学水平上的差异,该试验以亲本材料为对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20个优良无性株系(F1无性系一代)的DNA指纹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常规制片镜检方法对已选出的8个杂种优良株系(F1无性系二代)的花粉育性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的染色体配对构型进行了研究,为马铃薯杂交新品系选育提供分子细胞遗传学依据。结果显示:(1)试验共筛选出2对SSR特异引物C57和S25,通过PCR扩增建立了能识别出这20个杂种株系及其双亲的SSR指纹图。(2)杂种优异株系F1-1、F1-2、F1-7、F1-11、F1-13、F1-14、F1-15和F1-20的花粉可育率变幅为36.73%~87.08%,并以株系F1-7最高(87.08%),而且显著超过高亲(83.33%),说明各优良株系花粉育性有一定差异。(3)对8个优异株系花粉母细胞的PMCMⅠ观察发现,各优良株系的染色体配对构型明显不同,均包括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4类,其中二价体构型的比例最高,其介于49.13%~82.91%之间,其中以株系F1-7的二价体比例最高(82.91%)。该研究明确了20个马铃薯杂种优良株系的SSR指纹特征和8个优异株系的花粉育性及染色体配对构型差异。  相似文献   

19.
抗小麦全蚀病中间材料H8911(BC1F1)是通过小麦与华山新麦草杂种幼胚培养及杂种F1(ABDN2n=28)再与小麦回交后得到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49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0.85(19~21)Ⅱ 7.30(7~11)Ⅰ,21Ⅱ 7Ⅰ的细胞占86.67%。BC1F2和BC1F3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5~53和44~52,49条染色体的植株类型分别占30.19%和27.50%,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丢失率分别为11.85%和13.1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0.62(18~22)Ⅱ 7.64(5~13)Ⅰ 0.04(0~1)Ⅲ和20.53(17~22)Ⅱ 7.79(5~15)Ⅰ 0.05(0~1)Ⅲ,21Ⅱ 7Ⅰ的细胞分别占77.24%和69.42%。随着自交世代的延续,21Ⅱ 7Ⅰ细胞的传递能力逐渐降低。利用H8911作供体,选育出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13个,其中1个附加系表现近高度抗病性,6个附加系、3个代换系和3个易位系材料表现中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离体培养具56个染色体的小麦(Triticum vulgare)和冰草(Agropyron glaucum)杂种的花药,在附加生长素、椰乳和单核苷酸的MS培养基上,成功地诱导出花粉植株。多数植株为白化体,一部分是绿白条纹体,仅有3株是正常的绿色体。检查根尖细胞染色体证明绝大多数植株为单倍体(2n=28),但发现其中1株是单缺体,只有27个染色体,并出现形态特征上的深刻变化。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发现,在1—8对染色体间有局部同源性,二价体表现为棒形端部结合。对白化体叶片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细胞中存在质体,但质体的发育受到阻碍,不能形成具有正常片层结构的叶绿体。讨论了具56个染色体的杂种其核型的可能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