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婷婷  沈永宝 《植物学报》2016,51(6):863-871
种子物理休眠是由种皮不透水层引起的一种休眠类型,是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进程中获得的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该文简述了种子物理休眠的定义与概念;从不透水层、种皮的特殊水孔器结构以及胚的形态特异性等方面,综述了物理休眠种子的形态特征、物理休眠与综合休眠的解除方法以及物理休眠的可能解除机制;利用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Ⅲ(APG Ⅲ)系统分析了种子物理休眠的植物在系统发育中的位置;最后提出了今后种子物理休眠有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宁 《生物学通报》2014,49(10):11-14
讨论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相关概念,包括休眠、萌发、初生休眠、次生休眠、休眠种子、非休眠种子及休眠循环等;同时介绍2个影响较大的种子休眠类型的分类体系,并对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种子形态生理休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榛树种子的休眠和萌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鉴定榛子各部分浸提液的结果显示 ,果皮、种皮及胚都存在导致休眠的抑制物质 ;榛树果实有一定的吸水性 ,据此推测种子休眠可能不是因果皮的不透水性造成 ;0 .5、2、5mg·L-16 BA可以解除种子休眠 ,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5.
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种子的萌发和休眠受外界因子和种子本身的特征如种子的结构、植物激素的含量以及种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等的影响。在种子发育后期,种子成熟脱水,处于发育停滞(develop-mental arrest)。在这个阶段,种子可能是休眠(初生休眠)或者是非休眠(图1)。休眠种子不可能被完全适合的萌发条件诱导萌发。通常应用一定的温度范围能够打破干燥种子的  相似文献   

6.
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凤丹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先高温后低温处理可以解除凤丹种子的休眠,凤丹种子萌发需要经历严格有序的后熟,长根和长芽三个阶段,某一阶段的条件不能满足或不按上述顺序进行,即不能萌发成苗。GA3可代替低温提高凤丹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火炬松种子每天照光(10000lx)8小时才能充分萌发。光下的适宜萌发温度为30°C_H/20℃夜。种子需浸种24小时,含水量达23%以上,对光的反应最快,萌发率最高。赤霉素(GA_3)浸种和低温层积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种源的种子低温层积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9.
翅果油树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生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0.
生长素调控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海威  孟永杰  罗晓峰  陈锋  戚颖  杨文钰  舒凯 《遗传》2016,38(4):314-322
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种子从休眠向萌发的转换是极为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外界环境因子、体内激素含量及信号传导和若干关键基因协同调控。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是调控种子休眠水平,决定种子从休眠转向萌发的主要内源因子。ABA与GA在含量和信号传导两个层次上的精确平衡,确保了植物种子能以休眠状态在逆境中存活,并在适宜的时间启动萌发程序。生长素(Auxin)是经典植物激素之一,其对向性生长和组织分化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已有大量研究。但最近有研究证实,生长素对种子休眠有正向调控作用,这表明生长素是继ABA之后的第二个促进种子休眠的植物激素。本文在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阐释生长素体内合成途径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生长素通过与ABA的协同作用调控种子休眠的分子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蔷薇种子的休眠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蔷薇(Rosa L.)种子休眠原因、解除休眠方法以及环境条件对休眠与萌发的影响.蔷薇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瘦果果皮和种皮的限制作用,胚生理休眠以及果肉、瘦果果皮、种皮和胚中的抑制物质.解除休眠的方法包括去除瘦果果皮限制、解除胚的生理休眠、去除抑制物质等.种子发育过程中及成熟后,环境因子,如温度、水分和光照,对种子休眠和萌发有影响.此外,微生物、果实采集时间也对种子休眠及萌发有较大影响.蔷薇种子的休眠机制复杂,且种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的过程中,ABA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种子的萌发始于种子的吸水膨胀,止于胚轴的伸长,是高等植物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新生个体萌动的阶段,ABA与其他激素协同互作调控着这一重要的发育过程。现围绕ABA在种子休眠、萌发以及萌发后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机制,着重从ABA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等相互作用调控种子萌发的角度,概述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种子的休眠原因与萌发条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山茱萸种子的萌发受到种皮抑制物、胚生理后熟程度以及当年低温的阻抑。种子秋播后需经3个月高温(15~22℃)、2个月低温(5~16℃)的湿沙层积,才能完成生理后熟,于次年春天萌发。并研究了种子层积过程中氧的作用、种皮的单宁和ABA含量、胚乳转化、G6P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 6PGDH(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与萌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珍稀濒危植物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rvis)种子的萌发十分缓慢,探讨其休眠机理,可为该物种的种质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金丝李种子种皮结构及其透水性,剔除部分种皮和胚乳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胚乳和胚等粗提物的活性,储藏、层积和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情况,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李种皮无栅栏细胞层,下表面的角质层较薄;种皮对种子的吸胀阻碍小;随着种孔端剔除种皮和胚乳程度的加深,金丝李种子的萌发进程逐渐延长,甚至降低其萌发率,种脐端削除处理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内果皮、种皮、胚乳和胚中可能存在抑制金丝李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内源抑制物;新鲜种子胚率达86.12%,低温层积后胚率无显著变化;低温层积处理延缓其萌发进程,对萌发率无显著影响,4℃低温层积是储藏金丝李种子的较好方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在32℃培养下可打破种子休眠,萌发速度显著加快。种子萌发过程中ABA含量降低,GA与ABA、IAA与ABA的比值随种子萌发显著升高,萌发促进与抑制物比例逐渐趋于提高。因此,金丝李种子存在内源抑制物,同时缺乏萌发促进物质,导致生理休眠。该种子休眠特性使其幼苗生长能应对生境的季节变化,种群在风险环境中得以延续,避免大量幼苗竞争。植被破坏导致种子萌发阶段受阻是造成金丝李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预防和解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解除休眠和经高温诱导产生次生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探讨预防和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GA3和乙烯利不能阻止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在25℃下萌发时诱导的次生休眠。干燥和短时间低温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效果不明显,较长时间(大于2周)的低温对解除水曲柳种子的次生休眠有一定的效果。综合来看,10^-3mol·L^-1的乙烯利或GA4+7解除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桦叶荚蒾种子的休眠和催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叶英莲是一种经济和观赏植物。它的种子的下胚轴和上胚轴都有休眠。在自然条件下,下胚轴的休眠期长达295—420天,上胚轴的休眠期长达50—120天。下胚轴的休眠可用暖层积打破,上胚轴的休眠可用冷层积打破。种子经硫脲处理和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下胚轴的休眠可比自然条件下的缩短近一半。GA和暖处理对解除上胚轴的休眠没有影响。子叶的去留和暗处理对上胚轴萌发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龙眼种子的休眠特性及萌发生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有休眠现象的顽拗型龙眼(Dim-ocarpus longan )品种“乌圆”种子的休眠生理特性作了一些检测,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结果。1.与温度的关系新采收的龙眼种子(含水量约为37.5%)于5~35℃下可以萌发,5℃下萌发的速度极慢,15~25℃下发芽率均可达100%,其中25℃下萌发的时间最短,只需7天,15℃下则需20天,而于30℃和35℃下萌发20天的发芽率却分别只有76.7%和73.3%(图1)。将置于30℃和  相似文献   

18.
弥勒苣苔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一度被认为灭绝后又被重新发现,引起了学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种子库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物种开展种子保存需要较为深入的了解其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但对于弥勒苣苔,现有资料十分有限,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弥勒苣苔种子的休眠状态及萌发习性.在对其种子进行X光透视后,发现其种子的胚发育完全,且基本充满整个种子,因此认为该种子不具有形态休眠.在多个变温及恒温条件下对新鲜种子进行萌发测试,发现在较高温度(高于20℃)下萌发率很高且萌发迅速,赤霉素及低温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在较低温度下(低于20℃)的萌发率,因此可以判定其种子存在浅的生理休眠.种子在恒温下的萌发率比相应的变温下萌发率要高,可能是其对所处荫蔽环境的一种适应.硝酸钾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野外环境下,硝酸钾有对生境空窗及较少竞争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豆科植物种子物理性休眠解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物理性休眠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种子中,其休眠解除机制的研究对阐明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繁殖更新、生态环境恢复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影响种子休眠解除的环境因素(温度与温度的波动、湿度或土壤含水量)和生物因素(动物捕食、微生物感染等),休眠解除的结构基础,以及各种因子作用于种子的方式和部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评述了休眠解除机制的二阶段和四阶段假说,以期为豆科植物种子休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种子的休眠性和需光性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生态适应性[1]。我们[2]已发现许多树木细小种子的休眠受到光的控制,随之也观察了许多杂草种子的萌发特性。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危害,繁殖力强,很难根除,这与它的种子传播、休眠与感光萌发的复杂生态适应性有关[3]。本文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