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解国家I 级重点保护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种群所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对广东连州上柏场石灰岩洞内及洞口附近的维管植物进行了调查。经采集鉴定标本,统计出上柏场岩洞有维管植物66 科100 属115 种,包括报春苣苔、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2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连县唇柱苣苔(Chirita lienxienensis)1 种连州特有植物,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等多种石灰岩特征植物。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区系成分以东亚分 布、中国特有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生活型谱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最多;由于洞穴高度、光照等的限制,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上柏场岩洞种类密度较高,其特殊的种类组成与其亚热带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石灰岩地貌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黄翠莹  孟开开  郭剑强  陈昉  廖文波  凡强 《广西植物》2020,40(10):1429-1437
该文报道了在广东丹霞山发现的报春苣苔属一新种——黄进报春苣苔(Primulina huangjiniana),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该新种与同属物种短序报春苣苔(P. depressa)最为相似,但两者在形态特征上能够很好地区别:黄进报春苣苔具有更短的、长2.5~6 mm的苞片(vs. 短序报春苣苔具有长15~30 mm的苞片,顺序下同); 花萼裂片等长(vs. 不等长),花丝基部附近膝状突起,中部以上具腺毛(vs. 于中部膝状突起且无毛); 柱头倒三角形,深2裂成2线形裂片(vs. 片状,稍2浅裂,裂片为三角形),侧膜胎座(vs. 中轴胎座)。加上该新种在内,丹霞山目前共记录有6种报春苣苔属植物,其中丹霞小花苣苔(P. danxiaensis)和该新种均为丹霞地貌特有植物。黄进报春苣苔目前在丹霞山的两个地方有发现,成年植株不超过200株,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属于极危种。  相似文献   

3.
对已知有报春苣苔分布的广东、湖南、广西、江西4省14地的石灰岩洞口或崖壁进行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以期对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种群的生存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个地点共出现101科242属342种维管植物,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科、属、种分别是苦苣苔科、凤尾蕨科、荨麻科、铁线蕨科、爵床科;凤尾蕨属(Pteris)、报春苣苔属(Primulina)、铁线蕨属(Adiantum)、苎麻属(Boehmeria)、唇柱苣苔属(Chirita);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蜈蚣草(P.vittata L.)、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等。植物种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40%,最小为0,平均值为14.24%,表明虽均为石灰岩生境,但各地的种类各具特色。鉴于大多数报春苣苔分布点未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生存状况堪忧,建议加强对报春苣苔种群及其生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报道了该种染色体数目,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裂间期构形属棒状前染色体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属近基型,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2n=2x=24m (1SAT)+12sm,其核型属于2A型。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内的唇柱苣苔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筛选出8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对其资源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详细介绍,初步分析推广应用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赖碧丹  邓征宇  孙奇 《广西植物》2020,40(10):1520-1530
广西是报春苣苔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特有种较多。该研究针对线叶报春苣苔(Primulina linearifolia)、条叶报春苣苔(P. ophiopogoides)、刺齿报春苣苔(P. spinulosa)、大根报春苣苔(P. macrorhiza)、线萼报春苣苔(P. linearicalyx)、癞叶报春苣苔(P. leprosa)、桂中报春苣苔(P. guizhongensis)、百寿报春苣苔(P. baishouensis),八种广西特有种的开花物候期、开花动态、子房发育情况、花粉活性等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八种广西特有报春苣苔属植物在野外及人工环境下部分种在花期、单株开花量、单花开放持续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人工栽培植株在单株开花量、单花开放持续时间要优于野生植株。(2)不同物种的单花花期长短不同,为3~14 d。雄蕊在花蕾阶段已经基本完成生长。雌雄蕊成熟期不一致,雄蕊先于雌蕊成熟。(3)花冠半开放至完全打开阶段的花粉活性最高,均在90%以上。(4)花冠完全开放阶段的柱头可授性最强。(5)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异花授粉可正常结实,自交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综上结果不仅为解决珍稀物种的繁殖障碍和保存种质资源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对后续提高报春苣苔属的杂交育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温放  符龙飞  韦毅刚 《广西植物》2012,32(5):571-578
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两种广西特有的桂林小花苣苔和阳朔小花苣苔的传粉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报春苣苔属植物花期从7月底至8月初;单花花期内花粉具有较高的活性,最高可达92.6%和94.5%;柱头可授性最高时可达90%和95%;花粉/胚珠比率(P/O)分别为110.28±17.45和229.65±18.00;柱头与花药之间存在着空间隔离,可防止自花授粉;在单花花冠裂片张开后第3天,花药开始散粉,但雌蕊在花朵刚开始开放时已伸长,待第3天时柱头已伸长到位于花冠筒口部,高于花药,便于接受异花花粉;该两种植物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两种报春巨苔属植物均高度自交亲和,但很难发生自发的自花授粉,必须依靠外力,因此传粉媒介对于结实率有重要影响,自然条件下基本不发生自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结实率明显低于两种人工授粉的结实率;小蜂和淡脉隧蜂是目前已知仅见的两种传粉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湖南报春苣苔(Primulina hunanensis)为我国特有的极具观赏价值的岩溶洞穴野生植物,具耐荫、耐贫瘠等特性,但其自然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规模小。胚胎发育是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环节,研究湖南报春苣苔的胚胎发育特征,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的栽培育种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湖南报春苣苔为材料,运用经典石蜡切片技术,对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湖南报春苣苔花药4室,花药壁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腺质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偶为交叉(十字)形,多为四面体形,花粉为二细胞型;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方式为蓼型。湖南报春苣苔花粉粒发育不同步,存在花粉败育、雌雄配子体异熟现象。结论:研究为报春苣苔属(Primulina)植物积累了基础的胚胎学资料,对于揭示苦苣苔科植物生殖机制及改良植物繁殖育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NGUYEN Khang Sinh  温放 《广西植物》2018,38(11):1422-1427
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是分布于中国至中南半岛一带的小属,主要产于中国华南西南抵越南北部至中部,但之前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仅有3个种。大苞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begoniifolius(Lévl.)Burtt]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尚未见有在越南的相关研究报道。该文首次报道了越南植物区系中大苞漏斗苣苔的国家级分布新记录,使得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上升到了4个种,并着重讨论了大苞漏斗苣苔与其近缘种长筒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macrosiphon(Hance)Burtt]的区别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越南所分布的漏斗苣苔属植物检索表。根据中越两国的各自与联合野外考察工作对该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讨论,为中越两国开展该种乃至该属植物的保育提供了直接证据。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标本馆(HN)中。  相似文献   

10.
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是分布于中国至中南半岛一带的小属,主要产于中国华南西南抵越南北部至中部,但之前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仅有3个种。大苞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begoniifolius (Lévl.) Burtt]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尚未见有在越南的相关研究报道。该文首次报道了越南植物区系中大苞漏斗苣苔的国家级分布新记录,使得中越两国共有分布的该属物种上升到了4个种,并着重讨论了大苞漏斗苣苔与其近缘种长筒漏斗苣苔[Raphiocarpus macrosiphon (Hance) Burtt]的区别特征,进一步完善了越南所分布的漏斗苣苔属植物检索表。根据中越两国的各自与联合野外考察工作对该种的濒危现状进行了讨论,为中越两国开展该种乃至该属植物的保育提供了直接证据。凭证标本保存于越南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所标本馆(HN)中。  相似文献   

11.
广东帽峰山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帽峰山共有油脂植物40科71种。各种油脂植物分布、数量相差甚大,有着广阔的引种、开发前景。本文对帽峰山油脂植物资源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万绿湖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实地调查,万绿湖共有湿地维管植物166种,隶属于65科118属;莎草科和水龙骨科是主要优势科,凤尾蕨属为主要优势属。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类型最为丰富;属的地理成分有12个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类型占45.35%,并以热带成分为主要成分,其次是温带成分。万绿湖湿地植物科、属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反映该湿地植物区系与热带和温带两个地带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广东佛山市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克娜  李镇魁  陆耀东 《生态科学》2005,24(3):212-217,223
佛山市的有毒植物以被子植物占有绝对优势,分别占科、属、种的95.7%、98.0%和98.4%,其中又以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从习性方而来说,又以木本植物占优势,占总数的51.4%,草本和藤本分别占总数的33.9%和14.8%。佛山市计有有毒植物69科148属183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66科145属180种;木本94种,草本62种,藤本27种;剧毒4种,大毒21种,中等毒35种,小毒121种。文章分析了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特点,并就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掌握保护区珍稀植物本底与受威胁状态,完善保护区珍稀植物的优先保护评价体系,可为保护区制定保护对策、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对连州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植物35科63属9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5科33属46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科10属10种,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20科25属25种,CITES公约附录植物5科23属46种。采用优先保护评价体系对41种代表性珍稀濒危植物进行排序,结果属Ⅰ级保护的有2种,占评价总数的4.88%;属Ⅱ级保护的有22种,占评价总数的53.66%;属Ⅲ级保护的有17种,占评价总数的41.46%。田心省级自然保护区生境良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多,数量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价值。该评价体系对41种植物的评价与分级结果更真实地反映了它们在田心保护区受威胁状态和优先保护顺序,对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佛山维管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广东省佛山市维管植物概况。据调查统计,佛山共有维管植物239科832属1813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63属96种,裸子植物13科28属41种,被子植物278科979属1676种。在佛山市野生植物中,药用植物421种、食用植物100种、芳香植物24种、油脂植物61种、纤维植物61种、淀粉植物8种、树脂植物1种、鞣料植物30种、色素植物8种、材用植物90种、观赏植物123种。佛山市有野生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列入珍稀濒危和红色名录的种类有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等20种。结合佛山市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对佛山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是南药植物的重要原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但以往针对野生珍稀濒危南药资源的调查研究不够全面。通过样线法和核实法,对广东64个自然保护地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记录到野生珍稀濒危南药植物30科38属38种,以金毛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64处21 350株);苏铁蕨16处1 314株和绣球茜3处1 302株位居第2、第3位,其余种类数量均少于1 000株。广布种仅金毛狗,无常见种,少见种仅桫椤,罕见种31种占比超过80%。严重濒临灭绝和濒临灭绝的种类分别有21种和12种,合计超过80%,只有金毛狗和苏铁蕨为低危种。总体上,珍稀濒危的种类数量较多,分布点偏少,种群数量偏少;尤其是药用价值较高的短萼黄连、金耳环、走马胎等数量极少。建议加强对这些野生资源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科研研究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胜平安寨传统利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以桂北地区的平安寨为例,对广西龙胜平安寨壮族传统植物的利用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壮族对植物的利用现状,收集日常生产生活的植物利用知识。本次研究记录了壮族传统植物67科157种:其中食用植物有41种,隶属23个科;传统药用植物有86种,隶属47个科;传统历法和民间信仰植物有16种,隶属13科;日常生产生活的植物有34种,隶属22个科。总结和探讨了植物在壮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壮族传统知识中挖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特征的植物利用知识,为促进当地及相似生态环境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建设"美丽广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广东阳春百涌自然保护区桫椤科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阳春百涌自然保护区属云开山脉,区内桫椤科植物资源丰富,但具体种类及其资源量并无准确资料,为此我们开展了相关野外调查和统计。调查表明,保护区内共有4种桫椤科植物,即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大叶黑桫椤Gymnosphaera gigantea、小黑桫椤G. metteniana和黑桫椤G. podophylla。依据保护区内桫椤科植物主要沿林道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按林道长度估算资源量的方法,据估算,保护区内有桫椤约900株,大叶黑桫椤约1.5万株,小黑桫椤约320株,黑桫椤约4500株。阳春百涌保护区是华南地区大叶黑桫椤的主要保存地。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统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水果27科45属71种,其种数约占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总数的6.94%,占广东省野生水果的30.34%,全国野生水果的6.41%。其中双子叶植物24科43属67种,单子叶植物2科2属4种;乔木20种,灌木36种,藤本13种,草本2种;浆果类53种,核果类10种,仁果类6种,柑果类2种;热带分布科16个,占59.26%,温带分布科7个,占25.93%,以热带分布占优势;可作药用的62种,可作观赏的35种,用材树种17种,纤维植物12种,鞣料植物9种等。本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生命力强、生食性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保健植物39科56属8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3种,双子叶植物34科50属75种,单子叶植物3科4属6种。主要分布于蔷薇科Rosaceae(13种)、桑科Moraceae(5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3种)、忍冬科Caprifoliaceae(3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3种)、蓼科Polygonaceae(3种)、茜草科Rubiaceae(3种)、越桔科Vacciniaceae(3种)、马鞭草科Verbenaceae(3种),主要分布属有悬钩子属Rubus(6种)、冬青属Ilex(3种)、忍冬属Lonicera(3种)、菝葜属Smilax(3种)、乌饭树属Vaccinium(3种)。对该区保健植物资源情况、生活型、利用部位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