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Ohashi)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该文综述了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豇豆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豆(Vigna angularis(Willd)Ohwi&Ohashi)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作物。该文综述了小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品种选育概况及经典遗传学、现代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豇豆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多年研究实践,阐述了黑木耳生活史、形态发育等遗传研究及种质多样性、品种选育等育种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很多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黑木耳的无性孢子;不同黑木耳品种的形态发育过程相似,但是所需时间结构规格因品种而异;发现黑木耳原基的发生有"分散原基"和"集中原基"2种类型;更正了一直以来将耳片上的"皱褶"当做"脉"或"筋"的错误认识;发现出耳阻力越大,单片率越高,为"小孔"出耳提供理论依据;种质资源存在地域、朵型、皱褶、生育期等差异;发现与朵型农艺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的7条一级酶带,获得单片簇生型农艺性状预测的酯酶同工酶特征型酶谱;采用SRAP、ISSR、ITS、RAPD、SSR分子标记分析黑木耳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表明黑木耳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
植物铝毒害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简单概述了目前植物铝毒害及遗传育方面的研究进展,Al^3 可以通过与细胞骨架的作用,影响根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形态建成,植物可以通过根尖分泌有机酸或磷酸等将离子态的为成螯合态的铝,通过吸收H^ 提高根尖周围的pH,将Al^3 变成难溶性的Al(OH)3或磷酸铝从而解 除铝毒害,也可以通过在细胞内与Al^3 形成无毒害的复合结构从而解除铝毒害,国外通过基因工程和突变体筛选已经获得了一批耐铝的植物材料,国内一些研究者通过变体筛选也获得了一些耐铝的植物材料,对植物耐铝性的遗传研究表明,植物的耐铝性既可以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也可以是受多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5.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是能带动全产业链生产、创造高经济价值的优势特色果树,已成为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华南各省区优先发展的热门果树,栽培面积持续增加。文中主要总结并介绍百香果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果实储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百香果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其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研究对我国北方草原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退化草地改良、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老芒麦在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并总结了国内老芒麦的育种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不同老芒麦种质材料(accession)或居群(populations)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鲜见报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披碱草属(Elymus)及其近缘小麦族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方面;其次,我国仅有6个老芒麦国家审定品种,且育种手段较单一、落后,育成品种优势集中在产量和适应性上,缺乏对抗逆性种质的筛选培育。  相似文献   

7.
摘要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的研究对我国北方草原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退化草地改良、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老芒麦在形态学、细胞学、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并总结了国内老芒麦的育种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不同老芒麦种质材料(accession)或居群(populations)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鲜见报道,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披碱草属(Elymus)及其近缘小麦族物种的系统进化研究方面; 其次, 我国仅有6个老芒麦国家审定品种, 且育种手段较单一、落后, 育成品种优势集中在产量和适应性上, 缺乏对抗逆性种质的筛选培育。  相似文献   

8.
叶健强 《生物信息学》2006,4(3):139-142
概述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所发展的各类遗传标记的发展和现状及其在家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同时也探讨了数量与质量性状基因定位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观赏凤梨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是目前国内外花卉市场上的主要类群之一。本文分别从观赏凤梨的种质资源系统分类、保存与评价利用、遗传与育种研究,以及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目前,观赏凤梨的新品种选育仍以杂交为主。育种目标是苞片色彩丰富、花型多样、叶缘无刺、株型适中、生长期短、抗寒性好等。观赏凤梨杂交障碍主要表现为受精前障碍,受精后障碍则较少发生,切割柱头和花柱嫁接法可以有效克服杂交受精前障碍。由于大多数现行品种的遗传背景十分复杂,难以预见杂交结果,建议今后应加强多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遗传转化技术在柑桔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遗传转化的常用方法,柑桔遗传转化研究的现状,柑桔遗传转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及潜在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综述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在改善植物性状,提高植物抗性等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如改良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毒、抗除草剂、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发疫苗等。分析了植物基因工程在农作物育种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其潜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麦产业发展现状和遗传育种研究重点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麦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啤酒和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本文就我国大麦的市场潜力、生产现状和育种技术,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我国提升大麦遗传育种技术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我国大麦遗传育种研究的重点领域,并就加强大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实施措施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多倍体具有营养器官的巨大性、抗逆性强、药用成份含量高等特性,在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植物多倍体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诱导、鉴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药用植物多倍体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在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苦荞起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地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苦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黄铜、酚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是药食同源作物。近年来,苦荞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得到认可,需求量日益增加,苦荞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苦荞种质资源(883份),但中国苦荞育种起步晚,育种技术落后,专用型苦荞品种缺乏,严重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对当前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评价(包括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功能成分以及抗逆性)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中国苦荞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中国苦荞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兰花病毒病严重影响兰花产业的发展,研究和探索防治兰花病毒病的新技术、新途径已成为众多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目前抗兰花病毒研究中应用的各种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包括病毒来源基因中的外壳蛋白基因和运动蛋白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RNA介导的抗病毒策略,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利用多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以及抗体基因介导的抗性策略等。最后对兰花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茶树品种与茶叶氨基酸遗传差异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对应分析的方法对皖西和皖南种植的地方茶树品种与茶叶氨基酸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皖西品种必须氨基酸含量高于皖南品种.茶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可用非必须氨基酸和必须氨基酸两个主因子来描述.对应分析可有效地同时揭示氨基酸间、品种间以及氨基酸与品种间的关系,茶叶氨基酸遗传差异与品种产地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ISSR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SR是一种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基于微卫星序列的新型分子标记。阐述了ISSR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棉花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8.
樱桃品种资源间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来自欧洲甜樱桃(Prunus avium)和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的11份品种资源为试材,用34个随机引物对这些种质间的RAPD多态性进行了分析。除了S1090外,几乎所有的引物均能将欧洲甜樱桃品种和中国樱桃品种区分开来。用11个能在甜樱桃品种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所产生的101个位点进行相似系数的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种质划分为两大组群:中国樱桃组群和甜樱桃组群,其中甜樱桃组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组。这一研究结果对了解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程度.从而有目的地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和在育种过程中创造出较大幅度的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 has antioxidant, antitumor, hypoglycemic and other b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and little pollution, and is widely used at present. Different degrees of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properties of polysaccharid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acetylated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s. In this article, acetylated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 was prepared by acetic anhydride method. With the degree of acetyl substitution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sugar content and protein content in the polysaccharid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the effects of three feeding ratios of 1:0.6, 1 : 1.2 and 1 : 1.8 (polysaccharide: acetic anhydride, mass/volume) on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were explor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for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of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 was 1:0.6.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degree of substitution of acetylated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 was 0.323, the sugar content was 59.50 % and the protein content was 1.038 %. The results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acetylated grapefruit peel 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