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5例ASA Ⅰ-Ⅱ级择期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镇痛,随机分为三组:氟比洛芬酯组,芬太尼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A组镇痛泵配方为100ml生理盐水申含氟比洛芬酯150mg,B组手术结束即应用镇痛泵100ml生理盐水加芬太尼0.8mg;C组手术结束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泵中加入芬太尼0.4mg和氟比洛芬酯100mg.记录三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之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满意度C组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的PCA按压次数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现象B组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高龄骨科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镇痛满意度高,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可以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骨科高龄患者镇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氟比洛芬酯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氟比洛芬酯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患者均给予常规麻醉处理,对照组患者泵入5 mg托烷司琼与20μg/kg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2 mg/kg。评价术后12 h、24 h和48 h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并于术前1 h、术后24 h、术后72 h检测患者血清T细胞中CD3~+、CD4~+、CD8~+及CD56~+比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氟比洛芬酯组患者恢复到术后1 h水平,而对照组患者均仍低于术后1 h,且术后72 h氟比洛芬酯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与CD56~+比例在两组各个时点均没有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食管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出现免疫抑制,氟比洛芬酯麻醉效果较好,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促进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医骨科8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硬膜外镇痛泵止痛,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止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变化及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 d、3 d、7 d静息状态及活动状态的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时间、爆发痛次数、术后24 h按压镇痛泵次数、睡眠时间及止痛剂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及48 h研究组患者的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硬膜外镇痛泵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止痛剂用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β-内啡肽水平,对促进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帕瑞昔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行择期单侧TKA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接受CFNB和CFNB联合帕瑞昔布镇痛,镇痛时间2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术前1 d、术后1 d、2 d、3 d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SS)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6 h、12 h、24 h、48 h研究组患者静息状态VAS评分和运动状态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导管相关问题、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1d 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两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术前1 d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患者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FNB联合帕瑞昔布具有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优点,应用TKA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后持续泵注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胸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n=50):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组(B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注地佐辛5 mg和氟比洛芬酯100 mg,术毕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IA)。A组中加入地佐辛20 mg和氟比洛芬酯300 mg,而B组中加入地佐辛20 mg和氟比洛芬酯300 mg和80μg的右美托咪定。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24 h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维持VAS评分≤4分,Ramsay评分2~4分),监测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术后疼痛、镇静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17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明显高于B组(4例)(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48h时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12h的静息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观察组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率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6.1%)、呕吐(0%)、头晕(3.0%),对照组出现恶心(15.2%)、呕吐(9.1%)、头晕(27.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女性乳腺癌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脊柱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静脉注入舒芬太尼3μg/kg·h镇痛,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1.5μg/kg·h联合1.5μg/kg·h舒芬太尼。分别记录患者术后6 h,12 h,24 h以及48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MAP、HR以及SpO_2等生命指征;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期10 min,20 min,30 min以及60 min的RSAS躁动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监护仪监护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生命指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HR,MAP以及SpO_2等指征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结束手术苏醒期的躁动情况,RSAS躁动评分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30 min之后较对照组相对安静,没有较明显的躁动行为(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镇静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0-24 h使用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发生恶心呕吐和寒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手术术后镇痛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镇静状态,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给予静脉止痛泵镇痛,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h、24h、36h、72h的VAS疼痛评分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术后2h、24h、36h、72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效果显著,有着良好的安全性能,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率,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关节内与关节周围浸润镇痛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拟行ACLR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关节内浸润镇痛组(IA组)与关节周围浸润镇痛组(PA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于术前3d定时口服塞来昔布(200mg,bid),术前0.5h行股神经阻滞(3.3g/L罗哌卡因30mL)。术中IA组于关节内给予30mL复合镇痛药物,而PA组于关节周围滑膜内注射相同药物。术后均给予24h冰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72h及出院时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72h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患者术后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PA组术后12-72h在静息与活动时以及在出院当天的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A组(P0.05)。术后24-72hPA组关节活动度均优于IA组(P0.05)。术后IA组、PA组吗啡镇痛使用率分别为30%、15%,且IA组吗啡平均用量为(10.3±1.1)mg,明显高于PA组的(5.4±0.9)mg(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周围浸润镇痛为主的多模式镇痛对ACLR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妇科术后镇痛中,单次静注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硬膜外使用小剂量吗啡的协同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3~59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在术中缝腹膜后给予镇痛药物.A组:硬膜外注入吗啡2.5mg;B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C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同时静脉注射凯纷50mg.记录术后4 h、8 h、16 h、20 h、24 h、28 h、32 h和36 h VAS评分、Prince Henry评分(PHS)、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病人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1.88±5.50)h、(15.03±5.02)h和(28.98±5.82)h,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B组在8~28 h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在20~36 h时也明显低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镇痛评分的比较结果相一致.B、C两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惠者均少于A组(P<0.05).但C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汗畏寒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未见.结论:单次静注凯纷复合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能增加镇痛强度和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可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