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淫羊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属植物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植物,淫羊藿总黄酮是淫羊藿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迄今从国内淫羊藿属13种植物中分离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有106种.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具有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抗抑郁、增强免疫调节、保护心脑血管系统、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NaCl(0、100、200、300和500 mmol/L)的Hoagland's培养液处理两种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幼苗,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其株高、叶表面积、干物质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总黄酮含量,以明确淫羊藿属两种药用植物的抗盐特性.结果显示:(1)盐胁迫对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的生长均有影响,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淫羊藿、箭叶淫羊藿的株高和叶表面积均逐渐显著减小;各器官干物质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淫羊藿的干物质下降量较小(不显著),且同一处理下淫羊藿的生物量明显小于箭叶淫羊藿.(2)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除淫羊藿茎的总黄酮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外,淫羊藿根、叶和箭叶淫羊藿根、茎、叶均呈现在低浓度范围内总黄酮含量增加,且箭叶淫羊藿的含量高于淫羊藿;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其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且淫羊藿的含量高于箭叶淫羊藿.研究表明,淫羊藿的抗盐性明显高于箭叶淫羊藿,适于高盐土壤环境种植,但在低盐环境条件下,种植箭叶淫羊藿可显著提高总黄酮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肾阳虚证病理改变及淫羊藿总黄酮的作用及其机理,为开发药物的临床新用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大剂量外源糖皮质激素建立肾阳虚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CaM mRNA的表达,以及淫羊藿总黄酮对其的影响.结果:肾阳虚大鼠下丘脑、肾上腺CaMmRNA水平升高,垂体组织CaM mRNA水平没有显著变化,淫羊藿总黄酮能够降低下丘脑组织CaM mRNA水平,但对肾上腺影响不显著.结论:大鼠肾阳虚证时下丘脑中CaM mRNA水平升高,淫羊藿总黄酮可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4.
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淫羊藿为中国传统药用植物,淫羊藿苷是淫羊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加强性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延缓衰老、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淫羊藿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孔璐  黎云祥  权秋梅  张林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17-2522
2009年8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次生落叶阔叶林红桦群落(群落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细叶青冈群落(群落Ⅱ)和常绿阔叶林油樟群落(群落Ⅲ)下生长的柔毛淫羊藿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析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毛淫羊藿叶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茎中最低;群落Ⅰ的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5.32±0.23)%和(0.47±0.05)%]均显著高于群落Ⅱ[(4.06±0.03)%和(0.32±0.01)%]和群落Ⅲ[(4.15±0.07)%和(0.28±0.09)%];土壤氮含量和pH值对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影响较大,柔毛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较低的氮供应水平和较高的土壤酸度可能使群落Ⅰ柔毛淫羊藿的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淫羊藿苷是传统中药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淫羊藿苷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抗老年疾病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淫羊藿苷对MPP~+诱导的MES23.5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MPP~+可剂量依赖性地损伤MES23.5细胞,降低细胞存活率,淫羊藿苷可以显著抑制MPP~+所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此外,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对抗MPP~+引起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的减少和蛋白水平的降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以逆转MPP~+所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淫羊藿苷可逆转MPP~+所导致的Bax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以及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同时,淫羊藿苷也可以抑制MPP~+所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提示,淫羊藿苷可明显对抗MPP~+对MES23.5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淫羊藿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显示,以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基为N6+2, 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在黑暗或弱光(1 000 Lx)和(21±1)℃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别达5.24%和0.564%,与叶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初步建立了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高产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组培苗生产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自然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1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衰老组、淫羊藿总黄酮低(10 mg/kg)、高(40 mg/kg)剂量组,另取2月龄SD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给药4个月。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含量,生化酶法检测肾脏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和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FE(低、高剂量)可改善衰老SD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减少胶原纤维,提升肾脏组织SOD活力(P<0.05),降低MDA含量(P<0.05),并降低肾脏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P<0.05),同时显著下调TGF-β1及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淫羊藿总黄酮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表明,淫羊藿苷不仅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活性,而且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具有较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本文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其代谢物雌激素样作用等方面综述淫羊藿苷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药用植物淫羊藿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淫羊藿总黄酮快速定量分析方法, 测定了淫羊藿属(Epimedium)7个种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近红外光谱经二阶导数处理、主成分分析聚类及加权多元离散校正处理后, 采用改进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的定标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定标样品集预测方程的定标决定系数、交互验证标准差及交互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 5、0.023 0和0.044 3; 检验样品集方程的定标决定系数、检验标准差及偏差分别为0.965 1、0.018和0.006, 达到了快速测定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的要求。该方法为淫羊藿总黄酮的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以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淫羊藿保健酒常温浸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黄酮提取量影响的顺序为: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量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浸提时间影响最小;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浸提时间3h。在此条件下,淫羊藿总黄酮提取量为95.53±1.36mg/g。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动脉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淫羊藿(HE)对大鼠动脉血压的影响。方法:在大鼠侧脑室注射(icv)淫羊藿总黄酮(TFE)观察其对股动脉血压(ABP)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黄酮对正常和应激高血压(SIH)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有降低作用,用荷包牡丹碱(Bic)影响TFE的降压效应。结论:TFE具有降压效应,其机制可能与GABAA受体相关.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黄酮类成分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淫羊藿苷是含量最高的单体成分,淫羊藿素是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最近十余年来,学者对淫羊藿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表明淫羊藿黄酮,尤其是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神经和精神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哮喘和肺部疾病、炎症性肠病、肾脏疾病、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多个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抗炎作用。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NLRP3/caspase-1/IL-1β、STAT和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上调Nrf2/ARE/HO-1信号通路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提示淫羊藿及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多种慢性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素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受体α36 (estrogen receptorα36, ERα36)在淫羊藿素对成骨细胞促增殖和抗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下游信号转导机制。通过转染shRNA载体构建ERα36敲减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模型,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ERK和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ERα36敲减后,淫羊藿素对MG63细胞的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显著减弱;淫羊藿素可上调MG63细胞内ERK及AKT磷酸化水平,该作用可被ERα36敲减取消;U0126 (ERK信号通路阻断剂)和LY294002 (AKT信号通路阻断剂)分别预处理后,淫羊藿素对MG6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均显著减弱;U0126预处理后,淫羊藿素对MG63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显著减弱;而给予LY294002预处理后,淫羊藿素对MG63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淫羊藿素通过ERα36及其下游的ERK及AKT信号通路发挥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淫羊藿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后,考察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对·O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体积分数70%的乙醇、料液比(g/mL) 1:3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0℃时为最佳条件,得到淫羊藿提取物中总黄酮质量分数为2.246%.淫羊藿总黄酮对·OH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对油脂氧化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并运用one-way ANOVA统计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相对光照强度较低的生境,其形态参数和植株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均要低于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生境,但3个生境中的整体叶形基本一致;三个生境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在光照强度较高的生境中要大于光照较低的生境;柔毛淫羊藿植株各个部位的有效成分大小为叶>根>茎;在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叶片的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都能达到用药标准,其余的部位则不能达到用药标准。因此在人工栽培柔毛淫羊藿时,应模拟野外生长条件,以期提高柔毛淫羊藿质量,替代和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并运用oneway ANOVA统计分析了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形态参数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境中,相对光照强度较低的生境,其形态参数和植株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均要低于光照强度相对较强的生境,但3个生境中的整体叶形基本一致;三个生境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在光照强度较高的生境中要大于光照较低的生境;柔毛淫羊藿植株各个部位的有效成分大小为叶>根>茎;在不同生境中柔毛淫羊藿叶片的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都能达到用药标准,其余的部位则不能达到用药标准.因此在人工栽培柔毛淫羊藿时,应模拟野外生长条件,以期提高柔毛淫羊藿质量,替代和保护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陈兰英  肖肖  肖娟 《植物研究》2019,39(6):808-816
淫羊藿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植物,在中药、功能性食品和园林观赏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用途,受地域差异性影响,淫羊藿属植物的植株形态、花部特征、开花物候和生殖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对四川不同产地野生种群大花类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粗毛淫羊藿和宝兴淫羊藿)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访花昆虫与繁殖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开花期较为集中,巫山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的花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单花花期均为3~4 d;宝兴淫羊藿的花期为4月中旬~5月中旬,单花花期5~6 d;(2)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有效访花者,有效访花者访花特性与花部特征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3)3种淫羊藿属植物的花序、花和果实的数量受所处环境影响较大,自然结实率:巫山淫羊藿>宝兴淫羊藿>粗毛淫羊藿;温度和光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体外对致宫颈癌TC-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在一定的时间处理致宫颈癌TC-1细胞,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对T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Dapi核染色、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淫羊藿苷对TC-1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20μg/ml作用72小时后,细胞抑制率达99%;DAPI核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发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结论:淫羊藿苷对TC-1细胞增殖有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苷促进宫颈癌TC-1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体外对致宫颈癌TC-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在一定的时间处理致宫颈癌TC-1细胞,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对T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Dapi核染色、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淫羊藿苷对TC-1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20μg/ml作用72小时后,细胞抑制率达99%;DAPI核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发现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结论:淫羊藿苷对TC-1细胞增殖有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