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抗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茶多酚联合吉非替尼对人肺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验证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效应.方法:建立人肺腺癌A549移植瘤模型.设立对照组、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及两者联合组.观察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率,检测移植瘤体的微血管密度;并观察EGFR-VEGF这一肿瘤血管生成重要通路的相关因子VEGF、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结果: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瘤体、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增强;茶多酚组、吉非替尼组能明显抑制AKT-2、HIF-1a和STAT-3表达水平,但两者联合组对AKT-2、HIF-1a作用并不明显,而能明显抑制STAT3表达.结论:茶多酚、吉非替尼对移植性人肺腺癌A549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者联合使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并能够影响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相关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草素联合埃克替尼对肺腺癌耐药细胞H1975增殖的影响,探讨克服耐药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紫草素(1.25~20μmo/L)、埃克替尼(5~100μmol/L)及两药联合干预对H197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紫草素(1.25μmol/L)、埃克替尼(10μmol/L)及联合使用对H1975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干预对H1975细胞EGFR、p-EGFR、AKT、p-AKT、ERK、p-ERK和凋亡相关蛋白PA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H1975增殖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凋亡率达到(52.45±3.04)%,较紫草素组细胞凋亡率(22±1.17)%和埃克替尼处理组细胞凋亡率(15.35±5.8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药组下调了p-EGFR、p-Akt蛋白水平的表达,而联合用药组显著抑制了p-ERK、PARP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AKT、ERK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紫草素联合埃克替尼能明显抑制H1975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机制可能与调节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在肺腺癌细胞(lung adenocarcinoma cell,LAC)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肺癌临床治疗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构建ALDH1A1高表达肺腺癌细胞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该细胞模型进行验证。通过CCK8法检测ALDH1A1高表达肺腺癌细胞对肺癌治疗药物顺铂(cisplatin,DDP)、紫杉醇(paclitaxcel)、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的耐药性。通过检测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分子标志物、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分子标志物及细胞迁移能力探讨ALDH1A1高表达对肺腺癌细胞的干性和EMT特征的影响。双硫仑(disulfiram,DSF)是ALDH的抑制剂,我们通过CCK8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探究DSF对肺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探究DSF和厄洛替尼联合用药对HCC827-ALDH1A1细胞皮下异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ALDH1A1高表达诱导肺腺癌细胞对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紫杉醇和顺铂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33蛋白表达上调,EMT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表达上调,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LDH1A1高表达肺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使用ALDH靶向抑制剂DSF能选择性抑制ALDH1A1高表达肺腺癌细胞所增高的迁移能力并克服HCC827-ALDH1A1细胞皮下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延缓体内耐药。结论:ALDH1A1能诱导肺腺癌细胞对多种抗肺癌药物产生耐药并发生干细胞样转化,靶向抑制ALDH酶活性可克服由ALDH1A1高表达所产生的耐药,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是否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cl-1在吉非替尼敏感细胞PC-9和耐药细胞H1975表达差异;梯度浓度的吉非替尼作用于PC-9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家族中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cl-1在PC-9和H1975细胞内降解速度差异。结果:Mcl-1在PC-9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低于H1975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吉非替尼作用浓度的升高,Mcl-1表达逐渐降低,而Bcl-2和Bcl-x L表达基本不变,并且PC-9细胞内Mcl-1降解更迅速,半衰期明显缩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可能与Mcl-1的表达量上调,降解速度减慢,半衰期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所致的皮疹是治疗癌症中的难题,而中药验方三两三对于该皮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三两三治疗皮疹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究了该中药验方对吉非替尼所致皮疹的抗炎作用。将Brown Norway(BN)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野生型对照组、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皮疹模型三两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吉非替尼(上午)和三两三(下午)同天给药4周。三两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 mg/kg/day、4 mg/kg/day、8 mg/kg/day 的剂量对BN模型大鼠进行灌胃,对照组给予纯净水。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巨噬细胞进行分类;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的表达;蛋白芯片检测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MIP-2、髓细胞触发受体-1 (TREM-1)和IL-17A的表达显著增加。三两三干预组与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相比,MIP-1、MIP-2、TREM-1和IL-17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三两三对吉非替尼所致皮疹的抗炎作用与巨噬细胞的IL-17A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患者9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97例患者全部如期完成治疗,近期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率分别为9.28%(9/97)、24.74%(24/97)、31.96%(31/97)、34.02%(33/97)。根据近期疗效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n=33)和无效组(SD+PD,n=64)。本研究中患者的毒副反应多为 I、Ⅱ度非血液学毒性,最常见的是皮肤毒性,如皮疹等;其他毒副反应如胃部不适、腹泻等,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性别、肿瘤临床分期、骨转移、肿瘤直径有关(P<0.05),而与年龄、肾上腺转移、脑转移、吸烟史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肿瘤分期Ⅳ期是影响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疗效的危险因素(OR=1.473、2.042,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具有不错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性别为男性、肿瘤分期Ⅳ期是影响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肺腺癌疗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M/Z:8693,4889低表达;M/Z:1762,1576高表达四组蛋白质指纹预测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符合情况.方法:对6名准备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药前行SELDI检查,服药1个月后,按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对已经服用吉非替尼治疗达1个月以上并有可观察肿瘤评价疗效的外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名,于疗效评价后的第二、三天进行SELDI检查.比较CR+PR组中M/Z:8693、4889低表达,M/Z:1762、1576高表达指纹的符合率.结果:按实体瘤疗效评价CP+PR组的10名患者全部符合,M/Z:8693,(漂移±50H+),M/Z:4889,(漂移±100H+)低表达,M/Z:1762,(漂移±50H+),M/Z:1576,(漂移±50H+)高表达,符合率10/10;3名PD患者全部符合,M/Z:8693,(漂移±50H+),M/Z:4889,(漂移±100H+)高表达,M/Z:1762,(漂移±50H+),M/Z:1576,(漂移±50H+)低表达,符合率3/3.其中M/Z:8693±50H+指纹为主要评价指纹.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M/Z符合8693,(漂移±50H+),4889,(漂移±100H+)低表达,1762,(漂移±50H+),1576,(漂移±50H+)高表达,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有较高疗效.(注:M/Z=质/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厚朴酚与吉非替尼协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 以浓度为6.25~500 μmol/L厚朴酚、0.625~100 μmol/L吉非替尼分别处理A549细胞24 h,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 (n=3),选24 h及100 μmol/L厚朴酚与5 μmol/L吉非替尼作后续处理(n=3);采用对照组、厚朴酚组、吉非替尼组和厚朴酚+吉非替尼组的析因分析设计;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分选CD44+和CD133+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比,厚朴酚和吉非替尼组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5);CD44+和CD133+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Ki67和PCNA及干细胞标记蛋白SOX2和OCT4表达显著下调(P<0.05);Bax/Bcl-2表达比例显著上调(P<0.05)。与厚朴酚组或吉非替尼组比较,厚朴酚+吉非替尼组进一步促进了上述改变(P<0.05),且凋亡率、Bax/Bcl-2、SOX2和OCT4等指标都存在厚朴酚和吉非替尼的交互作用(P< 0.05)。结论: 厚朴酚与吉非替尼促进A549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干细胞样特性,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给药。二者对A549细胞的抑癌作用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茶多酚联合反应停对人肺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依据。方法:人源肺腺癌(A549)细胞系经传代培养后,以BALB/c-nu裸鼠进行肿瘤移植,并以茶多酚,反应停及其联合用药进行干预性治疗,通过观察抑瘤率评价单用及联合用药对A549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茶多酚、反应停及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21.6%和35.9%,茶多酚、联合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用药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对A549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反应停对A549的抑制作用需进一步观察;两者联合使用未见明显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BalB/CA-nu品系裸小鼠分成两组,各组20只,均造肺癌模型,其中吉非替尼治疗组小鼠在肺癌组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25mg/kg 14d,停药后剖杀。取组织切片,通过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均发现肺癌组小鼠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表达较低,而在吉非替尼处理组中,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可以通过增强细胞自噬从而发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调节VEGF/MAPK/NF-kB抑制大鼠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方法]制备人肺腺癌A549细胞悬液经背部穿刺构建大鼠非小细胞肺癌模型,给予大鼠50 mg/kg阿帕替尼连续灌胃14 d。观察非小细胞肺癌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肿瘤体积、体质量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VEGFR-2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癌癌组织中VEGF、p-p38、p-MAPK、NF-kB、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对比,治疗组瘤体质量下降,肿瘤抑制率升高明显(P<0.05)。治疗组及模型组的肺癌细胞表现出岛状生长,细胞的轮廓不清晰甚至消失,且大小不一,密集生长,形态差异大,间质出现大量的散状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治疗组的癌细胞表现为核染色质边集、皱缩,发生程度不同的片状坏死区。癌组织中的VEGFR-2蛋白平均光密度水平下降明显(P<0.05)。和模型组对比,治疗组的VEGF、p-p38、p-MAPK、NF-kB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通过调节VEGF/MAPK/NF-kB信号通路抑制大鼠非小细胞肺癌,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促进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魏振  魏品康  巨大维  张慈安  周伟 《生物磁学》2011,(10):1841-1843,1837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NK-45荷瘤鼠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Ⅱ(HK-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肿瘤机理。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消痰散结方组和希罗达组,每组10只。建立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模型。灌胃治疗六周后,称取各组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和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荷瘤鼠血清中HK-Ⅱ的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中HK-Ⅱ蛋白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生长,下调荷瘤鼠血清及瘤组织中HK-Ⅱ表达水平。结论:降低荷瘤鼠血清和组织中HK-Ⅱ的表达,抑制荷瘤鼠机体糖代谢过程可能是该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MNK-45荷瘤鼠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Ⅱ(HK-Ⅱ)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肿瘤机理。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消痰散结方组和希罗达组,每组10只。建立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模型。灌胃治疗六周后,称取各组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和瘤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荷瘤鼠血清中HK-Ⅱ的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组织中HK-Ⅱ蛋白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癌MNK-45皮下移植瘤生长,下调荷瘤鼠血清及瘤组织中HK-Ⅱ表达水平。结论:降低荷瘤鼠血清和组织中HK-Ⅱ的表达,抑制荷瘤鼠机体糖代谢过程可能是该方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ING4 (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 和IL-24 (人白细胞介素24) 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 (Ad-ING4-IL-24) 对肺腺癌的化疗增敏效应及分子机制。将Ad-ING4-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及联合顺铂 (DDP) 化疗药物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NG4和IL-24基因在A549肺癌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MTT法、流式细胞仪 (FCM) 和 Hoechst 染色法检测Ad-ING4-IL-24联合DDP (联合组) 对A549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效应。采用A549细胞株建立人肺腺癌裸鼠模型,然后瘤体局部注射干预用药,动态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瘤重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ING4、IL-24、bax、bcl-2、VEGF等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Ad-ING4-IL-24感染A549肺癌细胞后可获得成功转录和表达,体外联合组能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呈现出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体内联合组同样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瘤重抑瘤率达52.8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能上调bax基因表达,同时下调bcl-2、VEGF等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Ad-ING4-IL-24具有化疗增敏的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重建中气抗癌汤联合替吉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作用研究。方法:复制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替吉奥组、联合1组、联合2组,并给药,比较各组裸鼠体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APC、ErbB1、MUC2、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裸鼠体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P<0.05),瘤体积均明显减小(P<0.05)、瘤重均明显减轻(P<0.05),APC表达逐渐升高(P<0.05)、ErbB1、SIRT1表达逐渐降低(P<0.05)、MUC2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建中气抗癌汤联合替吉奥对胃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上调APC表达、下调ErbB1、SIRT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治疗的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6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吉非替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减轻率、睡眠质量改善率和饮食改善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28例存活,对照组22例存活,实验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较单纯应用吉非替尼片治疗EGFR阳性晚期NSCLC的疗效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饮食状况,减轻疼痛,用药安全性较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探讨凤丹籽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建立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阳性对照组、凤丹籽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10 d后处死。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8.4%、26.9%、34.7%,具有较好量效关系。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提高胸腺、脾脏指数,降低AST、ALT、ALP,增加WBC;降低TE活性和BCL-2表达,显著提高BAX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高剂量凤丹籽油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TE活性、BCL-2表达,提高BAX表达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AXL在肺腺癌细胞(Lung adenocarcinoma cell, LAC)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为肺癌临床治疗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肺腺癌模型并通过CCK-8法检测耐药株对肺腺癌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奥希替尼(Osimertinib)的敏感性。基于基因组学分析筛选出潜在的克服耐药的靶点AXL,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AXL的表达情况,并同时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分子标志物。R428是AXL的小分子抑制剂,通过CCK-8法、Transwell以及划痕实验等探究靶向AXL对肺腺癌亲本及耐药株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AXL在构建的耐药株中显著高表达,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15-20倍(P0.001),m RNA水平上调2-5倍(P0.01);EGFR-TKIs耐药株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靶向AXL选择性抑制耐药株的增殖能力并且恢复了耐药株对EGFR-TKIs的敏感性(P0.001);靶向AXL显著抑制耐药株增强的迁移能力,与亲本株相比最高抑制率可达80%左右(P0.001)。结论:用遗传学和药理学手段靶向AXL可以显著逆转肺腺癌对EGFR-TKIs耐药,逆转耐药株所增强的迁移等肿瘤生物学特征,对克服EGFR-TKIs获得性耐药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以及转化医学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SELDI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SELDL-TOF-MS技术预测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疗效观察,探索新的用药指征.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L-TOF-MS)技术检测9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前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口服吉非替尼1个月后,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服药有效组(CR PR)(4例)和无效组(SD PD)(5例),利用BiomarkerWizard软件比较各组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有4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4889,1576,1762和8693,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上调的峰为2个,其M/Z为1576和1762,下调的峰为2个,其M/Z为4889和8693.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相关蛋白质组指纹,此方法捕获的蛋白质组指纹,可作为一种选择用药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