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抑制催乳素(Prolactin,PRL)分泌的大麦芽活性成分,将大麦芽经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萃余物四个部分,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注射液建立乳腺增生小鼠模型检测大麦芽不同成分的活性,得出大麦芽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PRL分泌的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分别经过MCI柱、ODS柱和ODS-A柱分离,得到四个单体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方法鉴定为:3-甲基-1-十六烯酸乙酯甘油酯、3-甲基-1-十八烯酸乙酯甘油酯、3-十七烷酸-环己-1,4-二烯酯、1,4-环己二烯-3-十五烷酸甲酯。  相似文献   

2.
稻曲球脂溶性成分及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稻曲球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制备出油状物,得率为稻曲球干重的0.36%。用GC-MS鉴定出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0,13-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7.31%)、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30.09%)、(Z,Z)-9,12-十八碳二烯酸(15.63%)、棕榈酸(10.52%)和十八烷酸甲酯(5.54%)。从石油醚萃取部分还分离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油酸(1)、正四十烷(2)和麦角甾-5,7,22-三烯-3-醇(3)。化合物3对黄瓜角斑病菌等4种供试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和2以及油状物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这是首次对稻曲球中脂溶性成分及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追踪和柱层析法,以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等为靶标菌,提取、分离、鉴定了龙柏茎叶中抑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对龙柏茎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活性测定中,石油醚萃取物的活性最高.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的化合物A,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_(50)为0.862 4 mg/mL.经氢谱(1H-NMR)、碳谱(~(13)C-NMR)和红外等确定了化合物A的结构为4-松香酸.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HPLC色谱技术对壮药一匹绸根茎化学成份进行分离和纯化,从其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亭(1)、东莨菪苷(2)、橙黄胡椒酰胺(3)、N-反式-p-香豆酰基酪胺(4)、咖啡酸(5)、咖啡酸甲酯(6)、咖啡酸乙酯(7)、水杨酸(8)、3,7-二羟基-5,4'-二甲氧基黄酮(9)、木栓酮(10)、表木栓醇(11)、十六烷酸(12)、十六烷酸甘油酯(13)、β-谷甾醇(14)、胡萝卜苷(15)。其中,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药用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Griseb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和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分别鉴定为2-羟基-3-甲基-蒽醌(2-hydroxy-3-methyl-anthraquinone,1),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l-anthraquinone,2),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tetr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3),二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hex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4),十八烷酸α-单甘油酯(monostearin,5),△5,22-豆甾烯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5, 22-stigmast-3-O-β-D-glucopyranosyl-6′-hexadecanoate,6),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7).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6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石油醚层通过荧光检测法测定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通过96微孔板法测定不同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从刺玫果果肉石油醚层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1)、α-生育酚(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β-谷甾醇(5)、α-香树脂醇(6)、乌苏醇(7)、白桦脂醇(8)、白桦脂酸(9)、19α-羟基乌苏酸(10)、胡萝卜苷(11)和麦芽糖(12)。化合物1~3、6~7和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石油醚层对胰脂肪酶和酵母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Kurz)A.L.Cabrera]的化学成分,从其树皮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齐墩果酸(3)、齐墩果烯(4)、豆甾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正十五烷酸(8)、十四烷酸-1-甘油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和没食子酸甲酯(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菊木属植物中发现。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模型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试验对单体化合物1~4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4具有明显的NO抑制活性(IC5010μmol L–1),化合物2、3和4具有一定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厄瓜多尔药用植物长萼爵床的化学成分。采用常用色谱分离手段(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长萼爵床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光谱数据(包括IR、UV、HRESIMS和1D NMR)和理化常数的广泛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实验结果显示从长萼爵床中共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α-菠甾醇(2)、corchoionoside C(3)、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4)、4-(2,3-dihy-dro-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benzofuran-2-yl)-2-methoxyphenol(5)、5-styrylfura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6)、ferulyl aldehyde(7)、亚油酸甲酯(8)、3,7,11,15-tetramethylhexadec-2-en-1-ol(9)、α-亚麻酸(10)、3,7,11,15-tetramethyl-n-octadac-13-en-3,4,6,7,8,11-hexol-12-one(11)、对羟基苯甲酸(12)、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3)、桂皮酸(14)和3,4-二羟基苯甲酸(1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抗病毒活性筛选,以上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抗RSV和HSV-1活性;抗炎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7、14对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NO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维药瘤果黑种草籽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分离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的结构分别为:Nigeglanine(1)、附子碱(2)、L-色氨酸(3)、L-色氨酸甲酯(4)、5,7-二羟基-异苯并呋喃酮(5)、豆甾醇(6)、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亚油酸(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棕榈酸(12)、十六烷酸1-甘油酯(13)、硬酯酸(14)、硬酯酸2-甘油酯(15)和蔗糖(16)。其中化合物3~5、7、9、11和15为首次从该种药材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综合使用硅胶柱色谱、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木荷(Schima superba)茎皮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以及应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木荷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烷酸(1)、棕榈酸(2)、Dodecanoic acid(3)、松脂素(4)、槲皮素(5)、山柰酚(6)、Americanin A(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及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化合物1~4 为首次从木荷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9 为首次从木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脂肪酶利用维生素A醋酸酯作为底物催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分离纯化作了研究。确定了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萃取条件:萃取体系为乙醇/水和正己烷,乙醇浓度80%,乙醇/水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5:1,萃取温度-20℃,萃取级数为5次,最终维生素A棕榈酸酯质量分数达到96.4%。萃取后,利用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条件为:反应液1mL上硅胶柱层析(硅胶200~300目,柱20mm×280mm),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9,V/V),流速为68.5mL/h,5mL/管收集洗脱液,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鉴定,结果表明硅胶柱层析可以完全分离维生素A醋酸酯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石油醚层通过荧光检测法测定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通过96微孔板法测定不同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从刺玫果果肉石油醚层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1)、α-生育酚(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β-谷甾醇(5)、α-香树脂醇(6)、乌苏醇(7)、白桦脂醇(8)、白桦脂酸(9)、19α-羟基乌苏酸(10)、胡萝卜苷(11)和麦芽糖(12)。化合物1~3、6~7和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石油醚层对胰脂肪酶和酵母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从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为二十五烷酸(1)、木栓酮(2)、5-氧阿朴菲碱(3)、3-氧化齐墩果酸甲酯(4)、齐墩果酸(5)、羽扇豆-20(29)-烯-3-酮(6)、羽扇豆醇(7)、β-谷甾醇(8)、脱镁叶绿甲酯酸(9)。化合物2,6、7、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赤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方法从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赤芝萜醇A(lucidumol A,1)、麦角甾醇(ergosterol,2)、麦角甾醇棕榈酸酯(ergosteryl palmitate,3)、棕榈酸(palmitic acid,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硬脂酸(stearic acid,6)、油酸(oleic acid,7)、α-羟基-24-烷酸(α-hydroxytetracosanoic acid,8)、2-羟基-二十四烷酸乙酯(2-hydroxytetracosanoic ethyl ester,9)以及2-羟基-二十四烷酸甲酯(2-hydroxytetracosanoic methyl ester,10)。其中,化合物9~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采用80%丙酮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利用凝胶、MCI及Toyopearl Butyl-650C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个酚酸类及相关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水杨酸(1)、对羟基苯甲酸(2)、2,5-二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反-对香豆酸(5)、顺-对香豆酸(6)、咖啡酸(7)、咖啡酸甲酯(8)、没食子酸(9)、没食子酸甲酯(10)。其中化合物1~8、10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构树皮中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从构树皮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六个三萜成分,利用波谱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3β-乙酰氧基-甘遂-7-烯-24S,25二醇(1),3β-乙酰氧基-7,23-甘遂二烯-25-醇(2),羽扇豆醇(3),α-香树脂醇乙酸酯(4),3β,25-二羟基-7,23-甘遂二烯(5)和β-香树脂醇(6)。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甘遂烷型三萜,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中药山栀子中分离制备主要药效成分京尼平甙,色谱条件:常规柱(2.5×30cm),固定相:柱层析硅胶;流动相∶乙醇-石油醚(1∶5,1∶3)。样品通过薄层层析以及600~190nm波长扫描定性鉴定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纯度,结果表明纯度为97.6%。  相似文献   

18.
短尾越橘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短尾越橘酒精提取物用乙酸乙酯萃取后依次经氯仿、丙酮、甲醇回流提取,用薄层层析,反复硅胶柱层析,从中分离并鉴定了八个化合物,并用波谱学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分别为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Ⅰ),木栓酮(friedelin,Ⅱ),木栓醇(friedelinol,Ⅲ),羽扇豆醇(lupenol,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胡萝卜苷(dauosterol,Ⅵ),反式对羟基桂皮酸(trans-p-hydroxy cinamic acid,Ⅶ),莽草酸甲酯(methyl shiki mate,Ⅷ)。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运用硅胶和凝胶色谱等天然产物分离技术从红背山麻杆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结合各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包括6个三萜类成分鲨烯(1)、乙酰基木油醇酸(2)、木栓酮(3)、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酸甲酯(4)、马斯里酸(5)、马斯里酸甲酯(6)和3个甾醇成分β-谷甾醇(7)、β-谷甾醇-3-O-硬脂酸酯(8)、豆甾-4-烯-3,6-二酮(9)。化合物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体外酶学方法测定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化合物2、5、6和8具有PTP1B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化学成分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进行研究,为开发新型植物病毒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综合运用硅胶、凝胶、MCI等多种柱层析方法对千里光地上部分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NMR、MS鉴定其结构;采用活体半叶枯斑法测定化合物对TMV的抑制活性。从千里光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4-烯-环阿尔廷酮(1)、3β-羟基-7β-甲氧基-5-豆甾烯(2)、正三十二烷(3)、乌索酸(4)、豆甾醇(5)、(22E)-ergosta-6,22-diene-3β,5β,8α-triol(6)、山柰酚(7)、3-吲哚甲醛(8)、泽兰黄酮(9)、槲皮素(10)、紫杉叶素(11)、jacaranone(12)、叶绿醇(13)。除化合物7和化合物1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8和化合物13具有较强的抗TMV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