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7,8-二羟基二氢黄酮(3)、4,2',4'-三羟基查尔酮(4)、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2',4'-二羟基查尔酮(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和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0)。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垂枝红千层(Callistemon viminalis)叶化学成分及其杀虫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饲料载毒法对垂枝红千层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2、4、10进行了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初筛。从垂枝红千层叶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槲皮素(2)、5,4'-二羟基-7-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3)、山奈酚(4)、5-羟基-7,4'-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5)、杜鹃素(6)、没食子酸甲酯(7)、原儿茶酸(8)、没食子酸(9)、2,6-二羟基-4-甲氧基异戊烯基间苯三酚(10)、vimifoliol(11)、丁二酸(12)及白桦酸(13)。化合物1~9、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杀虫活性研究表明间苯三酚类化合物10具有较强的杀甜菜夜蛾活性,其活性接近阳性对照药鱼藤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药用植物滇南蛇根草Ophiorrhiza austroyunanensis Lo.全草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白桦脂醇(4)、叶黄素(5)、东莨菪素(6)、熊果酸(7)、茜根酸-1-甲醚(8)和豆甾醇-3-O...  相似文献   

4.
蔓生百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5,11-豆甾二烯-3β-醇(3)、苯甲酸(4)、4-甲氧基苯甲酸(5)、1,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8-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蒽醌(7)、氧代狭叶百部碱(8)、百部定碱(9)、异狭叶百部碱(10)、绿原酸(11)、栀子苷(12)和藏红花素A(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国产人工打洞方法所结沉香的化学成分,从国产人工打洞沉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3-羟基-4-甲氧基-苯丙酸甲基酯(2)、姜油酮(3)、对甲氧基苯丙酸(4)、正三十二烷醇(5)、(20R)-24-ethylcholest-4-en-3-one(6)、麦角-4,6,8(14),22-四烯-3-酮(7)、豆甾醇(8)。化合物1,2,4~8均为首次从沉香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 aureus)和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均有抑制作用,化合物7仅对烟草青枯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飞机草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inn)中分离得7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鉴定为:山萘酚-4'-甲基醚(1),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2),刺槐素(3),柑桔素-4'-甲基醚(4),豆甾醇(5),β-谷甾醇(6)及β-胡萝卜甙(7)。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从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arixol (1)、(2R)-5,4'-二羟基-6-甲基-7-甲氧基-黄酮(2)、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3)、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4)、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5)、异鼠李素(6)、4',5-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7)、山奈酚(8)、β-谷甾醇(9)、豆甾醇(10)、胡萝卜苷(11)、香草酸(12)、对羟基苯甲酸(13)、二甲基罗汉松脂素(14)、15-二十九烷醇(15)。其中,化合物2,4,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浸膏在浓度为5~100 mg·mL-1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5%~70%、53%~72%、61%~71%和33%~65%。上述结果为更加深入探究落叶松针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藏药翁布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藏药翁布(Myricaria germanica)的6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光谱、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1),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4),柽柳素(5),山柰酚(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5,,7,4’-三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8),5,7,3’4,’-四羟基-3-O-β-D-葡萄糖醛酸(9),槲皮苷(10)和阿福豆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5、7~11为首次从水柏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从傣药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干燥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7个五环三萜:熊果酸(1)、齐墩果酸(2)、α-香树脂醇(3)、13β-羟基-11-烯-熊果酸(4)、28-羟基-α-香树脂醇(5)、2α,23-二羟基-熊果酸(6)、2α,3α,23-三羟基-熊果酸(7),1个木脂素:4-O-甲基雪松素(8)和1个甾醇苷:β-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4~9为首次从血满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从白花蛇舌草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或光谱数据,结构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rubiadin(3)、2,6-二羟基-1-甲氧基蒽醌(4)、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5)、对香豆酸(6)、山奈酚(7)、槲皮素(8)和2-羟基-3-甲氧基-7-甲基蒽醌(9)。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氯仿提取部位的Fr.4、Fr.4-2及Fr.4-4流分具有较强体外抗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52.8、78.1和27.5μg/mL。  相似文献   

11.
从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L.)Dryand.]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其结构为:(3β,5α,14β,17α)-3,14-二羟基孕甾-20-酮(1)、环氧松柏醇(2)、丁香酸乙酯(3)、原儿茶酸(4)、没食子酸(5)、4-O-乙基没食子酸(6)、β-谷甾醇(7)、豆甾醇(8)、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牛角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树皮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制备液相等手段分离、纯化,从其树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香草酸(1)、东莨菪素(2)、大黄素甲醚(3)、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儿茶素(5)、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7)、豆甾醇(8)、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驼绒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香草酸(vanilic acid)(1),乙酰香子兰酮(acetovanillon)(2),三达右松脂-15-烯-8β,12β-二醇(sandaracopimar-15-en-8β,12β-diol)(3),5,7,3’,4’-四甲基槲皮素(5,7,3’,4’-tetramethyl quercitin)(4),小麦黄酮(tricin)(5),丁香亭3-O-β-D-葡萄糖苷(syringetin-3-O-β-D-glycopyranosid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和豆甾醇(stigmasterol)(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广西植物》2017,37(9):1182-1186
该研究利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对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提纯、分离共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石斛酚(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3),二氢藜芦醇(4),安告佛醇(5),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6),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丁香树脂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其中,除化合物2和化合物10以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粘叶莸(Caryopteris glutinos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并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aryopterpene J(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8-甲氧基芹菜素(5)、5,4'-二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6)、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7)、5-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8)、acteoside(9)、N-trans-feruloyl 3-O-methyldopamine(10)、secoisolariciresinol(11)、isolariciresinol(12)和dehydroconiferyl alcohol(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除9以外均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对鸢尾科鸢尾属植物蝴蝶花全草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柱等等色谱方法对蝴蝶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蝴蝶花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S,8R,7'E)-4-hydroxy-3,5'-dimethoxy-4',7-epoxy-8,3'-neolign-7'-ene-9,9'-diol 9'-ethyl ether(1)、丁香脂素(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ether(3)、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ether(4)、4-O-β-d-(6-O-vanilloylglucopyranosyl)vanillic acid(5)、4-[6-O-(4-hydroxy-3,5-dimeth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yloxy]-3-methoxybenzoic acid(6)、藏黄连新苷B(7)、belalloside B(8)、藏黄连新苷A(9)、茶叶花宁(10)、sakuranetin(11)、鼠李柠檬素(12)、鸢尾甲黄素B(13)、染料木素(14)、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异黄酮(15)、野鸢尾苷元(16)、8-羟基鸢尾苷元(17)、3'-O-methylorobol(18)。其中,化合物1~18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6、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保肝、抗炎、抗氧化等体外药理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17.
黄瓜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丽江产黄瓜藤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菠甾醇(1)、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豆甾-7-烯-3-O-β-D-葡萄糖苷(4)、22-亚甲基-9,19-环羊毛甾烷-3β-醇(5)、(2S,3S,4R,10E)-2-(2′,3′-二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7)、(2S,3S,4R,10E)-1-(β-D-葡萄糖苷)-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烯-1,3,4-三醇(8)、大豆脑苷(9),除化合物3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龙眼果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四碳酸(1)、7,8-二甲基咯嗪(2)、(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碳酰胺]-10-十八碳烯-1,3,4-三醇(3)、尿嘧啶(4)、丁二酸(5)、腺苷(6)、甘露醇(7)、β-谷甾醇(8)和β-胡萝卜苷(9),其中化合物1~3、5和7为首次从龙眼果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相思子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N-9-甲基-β-咔啉(1)、异喹啉酮(2)、吲哚-3-羧酸(3)、2,3-二甲氧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4)、3-羟甲基呋喃醛(5)、3-羟基-2-甲基-4-吡喃酮(6)、豆甾醇-4,22-二烯-3-酮(7)和(6E,6’E)-2-hydroxypropane-1,3-diylbis(octadec-6-enoate)(8)。同时还得到13个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20.
秀雅杜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从秀雅杜鹃全草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NMR、13CNMR、DEPT、CD)和化学方法对其中1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2S-4′,5,7-三羟基黄烷酮(1)、(2R,3R)-( )花旗松素(2)、扁蓄苷(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金丝桃苷(5)、槲皮素(6)、16,17-二羟基,11β-贝壳杉烷-19酸(7)、异莨菪亭(8)、喇叭茶醇(9)、豆甾-4-烯-6β-醇-3-酮(10)、β-香树脂醇(11)、α-香树脂醇(12)、28-羟基-β-香树脂醇(13)、山楂醇(14)、齐墩果酸(15)、β-谷甾醇(16)、β-胡萝卜苷(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1、7、8、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