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瘢痕是人体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增生性瘢痕是皮肤在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的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icro RNA-150在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结构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通过HE染色显示正常皮肤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的结构差异与病变的形态结构特点;利用Masson染色鉴别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纤维和肌纤维的组织形态;进一步原位杂交检测皮肤增生性瘢痕micro RNA-150的表达。原位杂交分析显示,按着色细胞染色强度分为:高表达记为(+),未表达和低表达记为(-)。micro RNA-150的表达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提示,micro RNA-150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并随着增生性瘢痕的演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wnt5a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术中取成熟期增生性瘢痕6份,增殖期增生性瘢痕6份,正常皮肤组织6份。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的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和比较其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中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含量丰富,且排列紊乱,其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也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但炎性细胞很少。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和成熟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真皮浅层和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且增殖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显著高于成熟期增生性瘢痕(P〈0.05)。但正常皮肤组织、成熟期增生性瘢痕、增殖期增生性瘢痕各组间真皮浅层与真皮深层Wnt5a阳性表达的细胞面积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Wnt5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增生性瘢痕的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药物靶标的发现和验证是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对新药创制具有源头创新意义。天然产物是新药创制的重要来源,识别其作用靶点不仅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可能新策略,也为进一步阐释中草药及其复方的作用特点及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学的发展,药物靶点的识别及确证方法不断涌现,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亲和色谱、药物亲和稳定性、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RNA干扰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天然活性成分的靶点得以识别和验证。因此,本文对近五年来天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识别及确证方法做一简要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药物、营养品、化妆品、香精香料等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植物天然产物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这种生产方式占用耕地、生长周期长,而且植物活性成分往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通过解析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在微生物细胞中重构,创建细胞工厂,实现利用可再生原料发酵合成,为植物天然产物的供给提供了新的路线。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重要类型植物天然产物微生物重组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探讨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5.
肝癌作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存在术后复发率高、癌细胞易转移、多药耐药、机体免疫力低下、治疗预后不佳等问题;当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迫切寻找安全、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肝癌药物。天然产物富含多类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等,具有优先杀伤或抑制癌细胞、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且为多靶点、环节效应的特征,是探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重要资源库。目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并探究其抗肝癌作用机制是筛选肝癌治疗药物及作用靶点的重要途径和研究热点。本文将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揭示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途径,以期为抗肝癌药物的研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质谱分子网络(molecular networking)常用于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鉴定、药物代谢及药物研发等研究。目前,分子网络能够将具有相似二级质谱的化合物连接成簇,在天然产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将简单介绍分子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构建分子网络的步骤,以及从化合物的鉴定及发现;鉴定天然产物的代谢产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分离与制备;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五个方面对分子网络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成功建立了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并利用热休克蛋白(HSP47)和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标记物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 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 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培养中均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蛋白表达。多功能转录因子蛋白(CTCF)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出现表达上调; 在聚糖衍生物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数量无变化。YB-1结合蛋白在经壳聚糖处理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人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几乎无异, 但在未经壳聚糖处理的细胞中表达不同。C-MYC和P53蛋白在壳聚糖衍生物处理的增生性瘢痕纤维细胞中表达上调, 但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无论是否经过壳聚糖衍生物处理, 这两种蛋白都没有表达。上述4种蛋白在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种新型壳聚糖衍生物可能在控制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蛋白因子的表达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脑穿刺损伤后伤灶组织中大胶质细胞的变化、性激素对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以及反义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Ast形态结构,反应性胶质化及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胶质瘢痕中增生的大胶质细胞主要是Ast,GFAP对维持Ast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少突胶质细胞在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不是反应活跃的细胞成分;性激素对Ast的反应性胶质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9.
从天然产物中筛选低毒高效的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s)激动剂已成为开发治疗代谢综合症药物的研究热点。现针对近年来关于PPARs天然激动剂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包括药用和食用植物、复方中药,以及生理活性物质中含有的PPARs三个亚型α、β、γ的激动剂,或是PPARs的双重和泛天然激动剂,这些天然产物均能通过激动PPARs发挥治疗预防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发病率极高,在全世界分布广泛的疱疹病毒,易引起多种人类皮肤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常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进行治疗,但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点,如:生物利用度低,溶解度小,临床多见不良反应且容易导致病毒耐药等。与核苷抗病毒药物相比,天然产物具有作用时间长、低毒、病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等显著优点。随着对天然产物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和实验证明: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有着广阔的前景,天然产物成了寻找新型抗疱疹病毒药物的重要来源。将对近年来天然产物抗HSV研究状况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为将来天然产物抗HSV感染研究提供参考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瘢痕是以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皮肤组织损伤时,腱糖蛋白C(Tenascin-C,TN-C)具有多种不同的作用介导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并使组织有效修复。TN—C是细胞外基质中一个具有独特的六聚体结构的寡聚糖蛋白家族,TN—C一过性表达在器官形成期,在大多数成人组织不表达或表达极少。然而,在病理条件下TN—C表达增加,诸如炎症,伤口愈合和纤维化。TN—C参与胚胎形成、肿瘤发生及损伤修复过程有关,参与细胞黏附、增殖、迁徙、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凋亡。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能选择性抑制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任何作用。MDA-7/IL-24很可能与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选取十分成熟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子做5处增生性瘢痕,每个瘢痕做不同处理: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药物浓度分别为:0.2 mg/mL(c)、0.4 mg/mL(d)、1.0 mg/mL(e),共5组。通过HE、VG染色,计算HI和胶原纤维含量等发现人参皂苷Rb1可使得瘢痕增生情况有所抑制。免疫组织化学上相关胶原Ⅰ型蛋白和Caspase 3的表达以及原位杂交检测胶原Ⅰ型mRNA的表达从更深的角度表明了该药物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和抑制胶原增生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增生性瘢痕是以皮肤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一种病理改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皮肤组织损伤时,腱糖蛋白C(Tenascin-C,TN-C)具有多种不同的作用介导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并使组织有效修复。TN-C是细胞外基质中一个具有独特的六聚体结构的寡聚糖蛋白家族,TN-C一过性表达在器官形成期,在大多数成人组织不表达或表达极少。然而,在病理条件下TN-C表达增加,诸如炎症,伤口愈合和纤维化。TN-C参与胚胎形成、肿瘤发生及损伤修复过程有关,参与细胞黏附、增殖、迁徙、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凋亡。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介素24(MDA-7/IL-24)能选择性抑制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无任何作用。MDA-7/IL-24很可能与瘢痕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过度增生主要是由于高度增生活性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异常增多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所致.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转移,随后应用药物9-(1,3-二羟基-丙氧基-甲基)鸟嘌呤(ganciclovir,GCV)可选择性地杀死增生细胞.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在体外原代培养成功增生性瘢痕病人的成纤维细胞(FB).重组逆转录病毒GTK转染FB细胞后,用hygromycinB筛选出阳性细胞克隆(FB/GTK),经PCR方法检测证明HyTK基因已成功地导入FB中,但不含可复制的辅助病毒.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CV作用于FB/GTK及FB,光镜下观察不同时间后细胞形态变化及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GCV浓度大于0.1μmol/L时即对FB/GTK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且具有强有力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15.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纤维化过程,是创伤修复的必然产物。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与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发生机制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本文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瘢痕成纤维细胞株(CRL-1762)的胶原合成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CRL-1762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rIL-13(100μg/L),用细胞计数和HE染色观察细胞增殖和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RT-PCR检测细胞IL-13受体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6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显示CRL-1762细胞表达IL-13受体α1;实验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上清液中Hy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13作用CRL-1762细胞2 h后磷酸化STAT6蛋白表达最强,4h后衰减。由此可见,CRL-1762细胞表达IL-13受体α1,rIL-13通过STAT6途径促进CRL-1762细胞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6.
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源天然产物在医疗保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主要方式为从原植物直接提取,但此法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理念,创建酵母人工细胞工厂发酵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获取途径。本文将从植物源天然产物在药物和营养领域的应用前景,发酵法生产青蒿酸的研发历程,部分萜类、生物碱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相关技术前沿4个方面介绍酵母人工合成细胞生产植物源天然产物的近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免疫因素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免疫抑制剂咪喹莫特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辅助性T淋巴(Th)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CCL2、CCL3、CCL5、CCL7、CCL13表达的影响,探讨咪喹莫特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雌雄不限。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耳腹侧做四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创面,每个相距1.5 cm,双侧对称,右耳为咪喹莫特组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左耳为空白对照组涂抹等量凡士林软膏,待术后14天上皮化均完全后开始涂抹,一日一次,持续一个月。分别于术后第21、28、35、42、49、56、63天同一时间空气栓塞法随机处死2只兔子,收集所有瘢痕标本。另外处死2只健康兔并采集兔耳正常皮肤组织。所有标本行HE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形态学差异;测量并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car elevation index,SEI);行Real-time PCR检测CXCL10、CXCL12、CCL2、CCL3、CCL5、CCL7、CCL13的表达。结果:HE及Masson染色可见咪喹莫特组胶原沉积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SEI显示空白对照组于术后第28天增生程度达到高峰,其增生程度明显高于咪喹莫特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可见咪喹莫特组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CL2、CCL3、CCL5、CCL7及CCL13表达在各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Th1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XCL10、CXCL12的表达在各时间点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咪喹莫特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相关趋化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食品、香料和日化产品等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天然产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批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被解析,许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相关的途径酶与后修饰酶被挖掘和功能表征。进一步,这些参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途径酶编码基因被组装到不同的底盘细胞中,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细胞工厂,用于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此外,包括基因组编辑等新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也被用于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为了进一步促进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的发展,《生物工程学报》特组织出版"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专刊,重点阐述了在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工具酶的挖掘和功能表征以及生物合成技术制备天然产物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合成生物学与天然产物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产物依然是临床用药的重要来源。合成生物学的诞生为天然产物的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传统的微生物药物、植物天然产物等研究领域都因合成生物学而获得新生。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天然产物开发中的应用,包括新化合物及其生物合成元件的筛选,基于理性设计的天然产物异源生物合成,人工底盘细胞的系统优化等。  相似文献   

20.
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中MMP-2、MMP-9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2、MMP-9)在瘢痕疙瘩(keloid,Ke)及增生性瘢痕中(hypertrophic scar,HS)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MMP-9在20例瘢痕疙瘩、15例增生性瘢痕及1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Ke中MMP-2表达高于正常皮肤(t=2.366,P<0.05),高于HS(t=2.223,P<0.05);MMP-9表达高于正常皮肤(t=3.198,P<0.01),高于HS(t=2.110,P<0.05)。HS中MMP-2表达与正常皮肤无差异(t=0.218,P>0.05),MMP-9表达与正常皮肤无差异(t=1.873,P>0.05)。正常人皮肤仅见MMP-2、MMP-9蛋白的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论MMP-2、MMP-9蛋白的表达与皮肤损伤后的过度增殖及肿瘤化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