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2011,(5):503
[本刊讯]2011年4月19日,在"对话生命"——Life Technologies新任大中华区总裁媒体见面会上,"个体化医疗"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话题。来华履新刚一周的Life Technologies大中华区总裁Siddhartha Kadia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教授与近40家媒体激情"对话生命",探讨生命科学在中国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首先,詹启敏教授作了专题报告。他说:重大疾病防治的迫切性和社会需求非常大。以恶性肿瘤为例,目前全球新  相似文献   

2.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物学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在2000年,其绘制的人类基因组草图也正式发表。国际顶尖的两大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同日发表了多国基因组学家联合发表  相似文献   

3.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物学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在2000年,其绘制的人类基因组草图也正式发表。国际顶尖的两大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同日发表了多国基因组学家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人工方法合成基因可通过DNA化学合成,这也是基因获取的手段之一,是密码子优化、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及基因组工程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技术。本文从寡核苷酸的合成开始,对短片段DNA的合成、基因长度的DNA合成、基因组长度的DNA合成、长片段及基因组水平的DNA组装、基因组DNA的移植等方面的技术和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20日,美国Science杂志报道J.Craig Venter的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能够自我复制的人工合成生命,并立即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研究潜在威胁的担忧和有关生物安全和生物伦理的讨论。但同时,这一成果也是人类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突破。我们相信在后基因组时代,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必将广泛地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医药等诸多领域,从而影响和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基因组与生物多样性"专刊终于与大家见面了。作为组织者之一,我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这些文章的境界和水平都是相当高的,达到或超过了最初的预期;紧张的是这些文章似乎还不足以涵盖这个主题的方方面面,有些遗憾。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感谢主编和编辑部几位编辑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作者的慷慨赐稿,感谢各位责任编委、审稿人和编辑的认真把关。此外,为了让大家对这个专刊有更多的了解,我把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8日,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DOE JGI)公布了完整的大豆基因组序列草图。该序列数据可广泛应用于新育种研究领域,为解决生物燃料与粮食战略问题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刘长秋 《生命科学》2012,(11):1351-1356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福祉,但也引生了大量伦理与法律问题,使得生命科技的伦理调整与法律规范成为必然。在生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生命伦理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它以其自身特定的机制保障着生命科技的健康发展。生命伦理与生命法存在着明显区别,这些区别使得生命伦理在现代生命科技社会中无法独立承担引领生命科技健康发展的使命,而必须与生命法共同在生命科技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在现代生命科技社会中,生命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兴起了一场生命伦理法律化的运动,纷纷强化了本国的生命法制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生命伦理调整生命科技活动的历史,使法律也参与到生命科技的规制中来。人类生命科技治理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单纯依赖生命伦理到依赖生命法与生命伦理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生命立法还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生命科技发展的现实需要,需要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DNA双螺旋到人类基因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从DNA双螺旋到人类基因组朱立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阐明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制,从而开创了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来解释生命现象的新时期。DNA双螺旋宛如一支光芒四射的火炬指引着人们去揭示生物的各种奥密。四十年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成就接踵而至,新发现层出不穷,新思想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几乎囊括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大半而且常常名列诺贝尔化学奖的榜首。  相似文献   

11.
计划背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项重大的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排上了各国科学家们的日程。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近半数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由于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际上对水稻基因组研究的竞争非常激烈。日本于1991年将水稻基因组制图列入研究规划。1997年9月,由日本科学家牵头发起"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12.
癌肿基因组解剖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肿瘤是多因子多步骤引起的疾病。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实质是一个克隆演化过程。在收稿日期 :2 0 0 1 0 2 2 2作者简介 :何祥火 (1972— ) ,男 ,博士生。此过程中伴随一系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改变 ,包括序列改变如点突变、缺失、插入 ;结构畸变 ,如大范围缺失、重排、基因扩增[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克隆演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基因的激活和 /或失活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2 ,3 ] ,给研究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 ,肿瘤细胞有遗传物质不稳定的倾向 ,其中哪些基因的改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哪些基因的改变只是…  相似文献   

13.
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黄庆  郭颖  府伟灵 《生命的化学》2004,24(2):101-103
DNA甲基化所致基因表观遗传学转录失活已经成为肿瘤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基因组水平上研究DNA甲基化模式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此,人类表观基因组协会(HEC)于2003年宣布正式启动为期五年的人类表观基因组计划(HEP)。HEP的实施标志着人类表观基因组学研究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生命自诞生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经历了大约三十多亿年的漫长演化,这段历史曾被称为隐生宙,寓意没有生命显现的时代。后来随着化石的不断发现,这段时期又被统称为前寒武纪,包括了冥古宙(生命出现之前)、太古宙(原核生命时代)和元古宙(真核生命时代)。从冥古宙、太古宙,到元古宙,地球生命经历了生命诞生,从原核生命到真核生命,从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生命,从藻类到原生动物再到多细胞动物的漫长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高通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类组学数据的产出速度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蕴藏着大量的基因组变异和相关功能信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整合和利用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的能力。在过去几年中,本课题组通过与所内外课题组的合作,在多个植物的基因组的组装、注释、比较基因组和群体基因组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也将大量的水稻种质信息和组学数据进行了整合,存储于结构化数据库中并开发了一些相应的网络查询展示和数据挖掘工具。本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目标:构建一个用于支持作物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的整合组学知识库。  相似文献   

16.
计划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及东南亚等主要水稻生产国都以水稻的另一亚种——籼稻及以籼稻为基础的杂交稻作为主要栽培品种。为开发杂交稻的宝贵资源,也为继续保持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原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于1999年开始筹划"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17.
解析鸟类对高海拔高寒、低氧与强紫外辐射等极端环境的适应性状与遗传基础一直是演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在表型上,比较形态与生理学等方法揭示了高海拔鸟类形态、飞行能力以及血液生理等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基因型上,与氧运输和氧利用相关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等)在高海拔鸟类中发生了适应性演化,进而改变相应蛋白的功能以适应低氧生存.近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比较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正逐步揭示鸟类高海拔适应的遗传机制.尽管传统手段与测序技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鸟类高海拔适应方式,但当前仍缺乏对高海拔适应性状与遗传机制的系统性分析,尤其是在解析高寒低氧环境鸟类能量代谢策略上更加滞后;同时对涉及表型可塑性的复杂性状遗传解析也是当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整合传统与各种组学手段,引入功能实验与同质园实验将会更高效、彻底地破译鸟类高海拔适应性状的遗传基础,这也是未来解析鸟类高海拔适应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以“从鱼到人”来说明人类的起源。但需要弄清的是:“从鱼到人”的过程究竟如何?鱼又怎样发展而来?这里,也就是要探究从最古的生物发展到人类所经历的各个主要阶段的情况。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生命是一种原始非细胞,称为原生体。这就是生命的开始。原生体经过发展,成为原核单细胞。这种最原始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大约在32亿年前就出现了。10多亿年前,原核单细胞又进化成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单细胞,真核单细胞又不断分裂和增殖,向群体,多细胞生物进化。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大约在1998年的时候,他们到美国来探亲,问我:“听说你在植物科学上做得还不错,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你做的是什么?”我当时愕然。确实这些年我在植物生物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我却无法向二老讲清楚我到底做的是什么。从那以后,我就想,除了现在这些基础生物学研究工作,我是不是还要做一些  相似文献   

20.
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可降解钙磷人工骨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可降解钙磷人工骨的生物转化夏志道(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武汉430022)李世普(武汉工业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70)可降解钙磷人工骨是一种与人体骨骼理化和生物学性能类似,且能被人体吸收并逐步转化为自体成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