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中脑腹侧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缺失造成。这类疾病可通过移植由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或其他途径获得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实现治疗。然而,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需要对这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充分、全面的评价。为评价由临床级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安全、有效,根据先导专项部署,我们建立了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猴模型,并将由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植入受损猴脑区。结果表明,在所有接受细胞移植的猴中,未发生移植细胞形成的肿瘤和继发肿瘤。移植细胞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使局部多巴胺水平提高,带来不同程度的行为学改善。这些发现提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可以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的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以及多巴胺转运体等,因此可用于建立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虽然帕金森综合症发病的确切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众多的病理学资料证实该病患者存在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自由基、兴奋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脑内移植脉络膜细胞(CP)海藻酸盐微囊观察偏侧帕金森病样猴脑神经组织学改变,以探讨微囊化CP对灵长类动物纹状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用海藻酸盐多聚鸟氨酸微囊包裹猪脉络膜细胞,移植至偏侧帕金森病样猴黑质-纹状体通道,移植后6个月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观察脑组织学变化.脉络膜细胞微囊脑内移植能改善偏侧帕金森病猴行为,能促进多巴胺能纤维增生和活动增强.  相似文献   

4.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神经发生的基础性研究和神经细胞移植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方法、相关细胞因子及检测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吕翠  王晓萃  付文玉 《生物磁学》2009,(16):3194-319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有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不易引起免疫排斥等特点,使其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种子细胞,具有广泛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骨髓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甚至是更为特异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为帕金森病进行细胞移植疗法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本文就近年来体外诱导M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分化所涉及到的常用诱导因素和诱导方法及途径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起源于植入前胚胎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能够在体外进行增殖并能分化成三个胚层的所有细胞类型.如果能有效地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诱导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ES细胞将成为细胞替代治疗中供体细胞的一个理想来源,从而可以应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糖尿病、心脓死等的退行性病变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将ES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用于PD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现对这些研究中有关基因表达调控、实验研究进展、临床应用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作一综述.虽然这些研究还没能最终大面积应用于临床.但为P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运动和认知功能。其特征性病理改变表现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神经肽。已有研究表明,PACAP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上的研究均证实PACAP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近些年来PACAP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者发现,将健康的神经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病人脑中,该病可传播到移植的神经细胞中.在尸体解剖研究中,研究者发现3个帕金森病人中极少数移植细胞获得了帕金森病的特征,但在5个其他接受移植者中,所移植的神经元在病人死亡前表现正常,并仍有功能,此距离手术已有16年.该发现意味着用干细胞可治疗帕金森病,这就提议可以将健康的神经细胞移植到病人脑中去,以取代被帕金森病损伤的脑细胞,这种疗法并能部分缓解症状,主要是病人肢体运动机能失控的症状.在该项研究中,医师从类胚胎干细胞中,而不是从人的胎儿中获取新神经细胞.大多数移植的神经元能健康存活下来,预示干细胞方法的可行性.但是科学家需要了解为什么有些细胞意外地发生类帕金森病.有一组3项研究发表在在线2008年4月6日的Nature Medicine上,研究由瑞典、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几位科学家做的,他们在移植接受者脑中搜寻细胞中是否含有α 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凝块.在神经细胞中出现这种凝块是帕金森病的常见特征.在3个相关病人中,仅有2~5%移植的神经细胞中含有这种α-突触核蛋白凝块.这就提示在移植过程中需化几十年时间才能使大多数移植细胞含有α-突触核蛋白凝块.研究者说,现在尚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移植细胞会发生α 突触核蛋白凝块.有人提示在靠近移植的病变脑区中,α-突触核蛋白存在会诱导产生更多的一种链状反应蛋白质.有一位科学家,他曾做过61例将神经细胞移植到帕金森病人的手术,但他未参加该项新研究.他评论道,α-突触核蛋白的出现也可以用其它原因来解释,例如,在移植期间加压于细胞便可引起细胞生长出差错而产生α-突触核蛋白.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之间的联系问题仍有争论,因为α-突触核蛋白有时在非帕金森病的人神经细胞中也可以找到.这正表明了这些移植方法是多么复杂,但这并不意味着干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是无用的.(李潇摘译自Patrik Barry:Science News, April 12,2008,Vol.173,p.22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PD小鼠模型;于体外将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方向分化,经PCR与免疫荧光染色分析鉴定后将高纯度的NPC移植入PD小鼠纹状体内,2周和4周分别取纹状体制作冰冻切片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的含量;对移植后死亡小鼠,取其脑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移植的NPC可在移植部位存活,并分化为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显示,PD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移植NPC 2周后的PD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较未移植小鼠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小鼠;移植4周后PD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与未移植小鼠接近;有18.75%的PD小鼠移植NPC后形成畸胎瘤而死亡。结论 ESCs来源的NPC移植因可补充病变处多巴胺含量而对P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致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出现运动障碍。目前,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早期PD的部分临床症状,但并不能阻止或逆转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近些年,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作为治疗PD的最前沿方法,其疗效备受瞩目。本文就MSCs移植促进PD神经功能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条件,为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实验资料。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中脑神经干细胞,在有血清条件下分别予以GDNF,IL-1β及GDNF IL-1β诱导分化,TH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分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比例。结果有血清条件下GDNF,IL-1β及两者联合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3.41%,9.23%,1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约3.49%,P≤0.01),GD-NF及联合诱导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更成熟。结论GDNF,IL-1β及两者联合可明显促进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GDNF较IL-1β更能促进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型成熟。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是一种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仅能缓解患者的运动症状,尚且没有阻止和逆转帕金森病变的有效办法.神经干细胞是动物脑内能够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的一组多潜能细胞.近年来,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动物模型脑内存在着神经干细胞,它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生成多巴胺能神经元.因此,促进内源性神经干...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由于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 DAns)的病变导致多巴胺含量降低而引起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且临床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的出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基于iPSCs的细胞模型可以广泛开展PD发病机制的研究,同时以iPSCs来源的DAns、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等的细胞移植治疗,更是未来PD治疗最有希望的手段。从基于iPSCs的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细胞模型与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移植治疗两个方面介绍诱导多能干细胞在PD研究中的进展,旨在分析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方面的应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主要病理特征就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理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蛋白质异常积聚、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功能异常、神经炎症、线粒体损伤和氧化应激。在帕金森病人和动物模型中,中脑黑质有着明显的氧化改变。帕金森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均会作用于线粒体,尤其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有着抑制作用,造成线粒体损伤,产生活性氧(ROS)。活性氧的大量产生造成脂类、蛋白质和DNA的氧化,从而加剧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线粒体和细胞损伤。多巴胺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活性氧,该自身代谢特点决定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存在有较高的氧化应激,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线粒体的氧化损伤在帕金森病病理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主要症状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compact,SNc)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死亡引起。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路易小体病理(Lewy pathology,LP)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为突出,但SNc 多巴胺神经元为什么特别易遭受这两种病理损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与脑内其他神经元相比,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生理和生化表型。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高分支无髓鞘轴突和众多的突触终端,突触末梢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高要求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巨大突触终端增加了突触蛋白质的表达、转运和降解的负担。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自主起搏电活动和缓慢钙振荡特性,Cav1-3钙通道活动及后续的级联反应增加了SNc 多巴胺神经元线粒体负担,增加了基础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自噬,降低了处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能力。SNc 多巴胺神经元特有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易被氧化成为反应性醌,具有潜在毒性,可破坏葡糖脑苷脂酶导致其活性降低,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溶酶体功能障碍。总之,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的这些内在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导致了其对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路易小体病理损伤的易感性,并且SNc 多巴胺神经元所处的神经网络障碍也促使了帕金森病的进展。认识到这些特征会对研究帕金森病相关病理学机制和阻止疾病进展创造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主要症状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compact,SNc)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死亡引起。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路易小体病理(Lewy pathology,LP)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最为突出,但SNc 多巴胺神经元为什么特别易遭受这两种病理损害尚不清楚。研究表明,与脑内其他神经元相比,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特殊的解剖形态、生理和生化表型。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高分支无髓鞘轴突和众多的突触终端,突触末梢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高要求需要大量的线粒体,巨大突触终端增加了突触蛋白质的表达、转运和降解的负担。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独特的自主起搏电活动和缓慢钙振荡特性,Cav1-3钙通道活动及后续的级联反应增加了SNc 多巴胺神经元线粒体负担,增加了基础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自噬,降低了处理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能力。SNc 多巴胺神经元特有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易被氧化成为反应性醌,具有潜在毒性,可破坏葡糖脑苷脂酶导致其活性降低,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溶酶体功能障碍。总之,SNc 多巴胺神经元具有的这些内在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导致了其对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路易小体病理损伤的易感性,并且SNc 多巴胺神经元所处的神经网络障碍也促使了帕金森病的进展。认识到这些特征会对研究帕金森病相关病理学机制和阻止疾病进展创造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苍白球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正常及病理状态下调节运动功能。前期研究工作显示苍白球接受来自黑质纹状体轴突侧支的多巴胺能纤维支配。苍白球表达多巴胺D1和D_2样受体。本研究旨在采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技术,探讨多巴胺D_2样受体对正常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直接调控效应。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上,微压力给予多巴胺D_2样受体激动剂quinpirole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发挥不同的电生理效应。在所记录的61个苍白球神经元,quinpirole可使24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62.7±11.2)%,而使另外16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37.5±2.9)%,联合给予D_2样受体阻断剂sulpride可阻断quinpirole对苍白球神经元自发放电的调控效应。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所记录的47个苍白球神经元中,quinpirole可使其中25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加(64.2±10.1)%,而使另外11个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51.9±6.2)%。以上结果提示,多巴胺D_2样受体双向调节苍白球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在帕金森病状态下,多巴胺D_2样受体仍具有双向调节苍白球神经元兴奋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未能得到广泛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伦理道德问题和不能获取足量的供体组织等。因此,尝试基因工程化干细胞使之成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以释放多巴胺递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核受体相关因子-1(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 1,Nurr1)基因与多巴胺能表型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对Nurr1基因使干细胞向多巴胺能表型神经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胚胎大鼠腹侧中脑黑质细胞的混合培养方法,以获得具有高比例多巴胺神经元的原代细胞体系,有利于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方法 分离E15 (Embryonic Day 15)SD胎鼠中脑黑质区域组织,分散为单细胞后,分别用DMEM/F12+ 10%FBS含血清培养基和Neurobasal+ N1无血清培养基设置不同组别进行培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DMEM/F12+ 10% FBS与Neurobasal+ N1先后一周交替换液的的培养体系中获得的TH阳性神经元占神经元的比例可达31%左右,明显高于单独使用DMEM/F12+ 10% FBS培养组(约10%).结论 DMEM/F12+ 10% FBS与Neurobasal +N1先后一周交替换液是一种黑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并能获得高比例多巴胺神经元的有效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帕金森病是一种主要影响运动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特征在于大脑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渐进性丧失。尽管当前的疗法旨在补充多巴胺水平,但是没有一种疗法能够恢复这些丢失的细胞。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奥地利、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将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转化为活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所产生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