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胞饮突是种植窗期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膜顶端出现的大而平滑的膜突起.近年胞饮突被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其功能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囊胚与子宫内膜的黏附反应.本文就胞饮突的形态、功能及与其他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Ma YY  Fan Y  Bai MK  Zhang JH  He YP  Yu LL  Yue LM 《生理学报》2008,60(4):541-546
本文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卵巢激素诱导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cyclin G1的表达及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以探讨孕激素依赖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G1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原代培养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待其生长汇合后分为4组:对照组(C组)、雌激素组(E组)、孕激素组(P组)、雌、孕激素共同作用组(EP组).加入相应激素作用24 h后,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G1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间接观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布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所占百分数.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cyclin G1在C组和E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上无明显表达,而在P组和EP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明显,且定位于细胞核内.MTT法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E组细胞活力明显增高,而P组和EP组的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表明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而孕激素则具有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C组相比,E组中处于S期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百分数增多;P组与EP组中处于S期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而处于G1期的细胞百分数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则明显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孕激素依赖的cyclin G1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来参与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感染后大鼠着床期间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及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的变化。方法大鼠雌雄合笼建立早孕模型,取正常妊娠和Ct感染后妊娠大鼠子宫,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改变及免疫组化检测β-cat的表达。结果SEM显示对照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较窄;实验组腔上皮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变宽;免疫组化定性结果示β-cat妊娠4-6d主要定位于内膜上皮细胞膜,妊娠7d在蜕膜细胞膜;半定量结果示在感染组与正常组妊娠第5d其表达量达到高峰,但感染组弱于正常组,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感染后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黏附分子的表达,破坏着床的微环境;同时影响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从而干扰早期妊娠。  相似文献   

4.
王煜  陈秀娟  王丽岩 《生物磁学》2009,(1):192-194,188
胞饮突是种植窗期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膜顶端出现的大而平滑的膜突起。近年胞饮突被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标志性结构,其功能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参与囊胚与子宫内膜的黏附反应。本文就胞饮突的形态、功能及与其他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大鼠早期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沙眼衣原体(CT)感染后妊娠大鼠子宫内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整合素α4β1的表达,探讨CT感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取正常未孕大鼠、阴道接种CT后妊娠大鼠和正常妊娠大鼠孕4~8d子宫作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T感染对早期妊娠子宫HSP70和整合素α4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在未孕及妊娠大鼠子宫均有表达,其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固有层的基质细胞及蜕膜细胞,整合素α4β1存在于内膜上皮、腺上皮和基质细胞.CT感染后(实验组)妊娠大鼠子宫内膜HSP70的阳性表达在孕4~6d较正常妊娠组(对照组)及未孕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 0.01);在孕7~8d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强于未孕组.而整合素α4β1的阳性表达在孕4~6d弱于对照组(孕第5d尤为明显),强于未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 (1)大鼠生殖道感染CT引起胚泡着床期(4~6d)HSP70的高表达,且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固有层的基质细胞及蜕膜细胞,内膜上皮、腺上皮中未见表达,推测CT生殖道感染可能影响母体子宫内膜蜕膜细胞的增殖,干扰妊娠,引起不孕或流产.(2)生殖道感染CT引起胚泡着床期整合素α4β1的低表达,并与HSP70表达的变化趋势相反,推测CT生殖道感染可影响孕早期胚泡植入,其不良妊娠结果可能通过HSP70与整合素α4β1的共同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6.
半夏蛋白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结合部位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技术对半夏蛋白抗小鼠早期妊娠的作用原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小鼠子宫内膜和腺管上皮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部分呈现明显的酶棕显色颗粒,它们的产生能被未经酶标半夏蛋白所抑制。子宫内膜和胚胎的其他部分均未见与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本文对半夏蛋白的抗生育机理进行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电镜观察了经受诱导作用之后胚胎细胞的冷冻蚀刻复型膜。和未经诱导作用的对照组比较,早期和中期神经胚的神经上皮细胞以及经过豚鼠骨髓粗提液(BME)——一种有效的异源中胚层诱导物——处理过的早期原肠胚外胚层,它们的间隙连接都处于活跃的动态状态。用图像分析仪测得的间隙连接连接子的排列密度,指出经受过诱导作用的三组分别和未经受诱导作用的对照组比较,计算求出P值,神经上皮两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为非常显著,BME处理过的细胞和对照组的差别为显著。结合对照组与诱导后胚胎细胞间隙连接连接子的变化讨论了它们在信息传递上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田振  杨增明 《动物学杂志》2008,43(4):133-139
胚泡着床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依赖于胚泡发育和子宫内膜获得接受能力的同步进行.着床只发生在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具有接受性.被称为"着床窗口".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涉及子宫腔上皮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甾类激素和许多细胞因子复杂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及其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0例EMs患者(实验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同时获取2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Snail、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在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nai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β-catenin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小鼠胚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研究了前蛋白转换酶Proprotein Convertases (PCs)家族中的Furin和PC7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和胚胎中的表达及对胚胎植入的影响.结果显示:Furin和PC7在妊娠D1-D4小鼠子宫的腺上皮和D5-D7小鼠子宫的蜕膜、腺上皮高表达;PC7在植入前胚胎的2-细胞和4-细胞期表达很低,8-细胞期表达开始增加,囊胚期滋养外胚层有显著的高表达.Furin的抑制剂Dec-RVKR-CMK可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胚胎的粘附和扩展.以上结果表明,Furin在植入期胚胎的粘附和扩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Furin和PC7可能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和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Ⅱ型受体(GnRHR-Ⅱ)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不孕患者,经诊断性刮宫技术获取5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与50例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与腺上皮GnRHR-Ⅱ的表达。结果: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均有GnRHR-Ⅱ分布;研究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GnRHR-Ⅱ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腺上皮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R-Ⅱ在子宫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均有表达,且在膜基质细胞与腺上皮均有分布,其分布于表达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有望成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子宫内膜血管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异位和正位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和38例子宫腺肌病(疾病组)异位内膜及正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再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VEGF免疫染色密度值及计数切片中微血管(20×视野).结果疾病组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P<0.01).疾病组正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VEGF的表达亦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异位内膜中的平均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位内膜及对照组(P<0.05).VEGF与MVD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和正位内膜中VEGF表达的明显增高及局部微血管密度的明显增加,可能导致局部新生毛细血管的增多,从而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均提示,子宫内膜中存在一些干细胞,它们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和的分化潜能。目前有学者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是否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内膜修复替代治疗的手段,以及是否可以在毛细血管重建及血管发生中发挥作用。虽然近年来在子宫内膜干细胞的鉴定和分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它的特异性标志物仍在探索中。同时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可为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针对国内外研究者近年来在这发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康冲剂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通过对小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及各主要脏器的组织学观察,观察中药异位康冲剂急性和长期毒副作用。通过一般情况、阴道脱落细胞观察、激素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了解中药异位康冲剂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药理作用。结果:急性和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中药异位康冲剂无明显毒性反应。异位康冲剂能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降低血清雌二醇水平(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异位子宫的内膜腺体及腺上皮明显萎缩,其作用与丹那唑相似。结论:中药异位康冲剂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增殖,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早孕小鼠子宫内膜钙网蛋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印迹及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未孕(d0)和妊娠d1、d2、d3、d4、d5、d6、d7天小鼠子宫内膜中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的表达规律, 探讨CRT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RT mRNA在妊娠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孕小鼠(P <0.05), 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间接免役荧光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RT表达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腺上皮以及腔上皮, 并在妊娠第4、5天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呈现高峰.实验结果提示, CRT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的持续表达, 可能通过调节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而调节胚胎滋养层细胞的黏附、侵袭, 参与胚胎着床.  相似文献   

16.
在神经管形成的过程中,从原肠晚期到神经管即将关闭,我们观察了预定神经上皮和神经上皮细胞的细胞连接。我们的结果和过去的报道不同,我们看到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在所观察的各个时期一直存在,而且它们是处于持续的形态变化之中,就此论证了紧密连接在神经管形态建成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分泌期与增生期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NCAM表达情况,并以同期我院40例正常者子宫内膜标本作为对照。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程度给予NRS疼痛评估,比较其NCAM的表达。结果:8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均存在NCAM表达,40例正常内膜腺上皮有38例存在NCAM表达,2例正常内膜无表达。NCAM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M在在位内膜组织分泌期表达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病灶NCAM表达与患者NRS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r=0.824,P0.05)。结论:NCAM在异位子宫内膜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与患者痛经程度呈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胚泡着床窗口的分子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床窗口是指当胚胎发育到胚泡阶段时,子宫也增殖和分化到可接受状态,二者相互作用使胚泡着床的短暂时间.雌激素和孕酮是该过程的综合调控分子,它们通过多种局部信号分子的介导,使子宫中的各种细胞类型增殖、分化,为着床窗口的开放做出相互协调的反应.子宫与胚胎在着床窗口通过前列腺素、组织胺、降钙素、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旁分泌作用进行分子对话,使胚泡滋养层与子宫内膜上皮发生附着反应.着床窗口一旦开放,即自动向非接受态转化.  相似文献   

19.
许祺欣  苏仁伟 《生理学报》2020,72(1):91-104
哺乳动物的胚胎着床是胚胎与子宫内膜建立紧密联系的过程,是妊娠的起始和关键步骤,胚胎着床的失败直接导致妊娠失败和不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胚胎着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旨在对近10年取得的和胚胎着床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包括腔上皮和腺上皮的子宫内膜上皮在着床过程中的变化、作用及分子机制,以及上皮细胞与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基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完整分离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获得组织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的子宫内膜样本以进行胚胎着床的体外研究。方法 作者比较了剪碎法、刮取法和挤压法取得子宫内膜的效果。结果 挤压法得到的小鼠子宫内膜呈圆形条状;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完整,具有内膜上皮并包含腺体、血管的基质;意外发现子宫系膜侧的子宫内膜缺损。结论 挤压法是获取子宫内膜进行相关研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