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在于用定量分析技术研究虚步练习的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图振幅与频率的变化。 实验发现坚持虚步直至疲劳过程中,股直肌与股外肌的IEMG均出现增加,肌电图功率谱向低频转移,及MPF减少。 股直肌与股外肌相比,坚持虚步过程中股直肌的IEMG较股外肌增加更为明显,而MPF的变化股外肌较股直肌更为显著。 此外,还观察到股外肌与股直肌肌电活动的“迁移”,即开始时股外肌电活动较股直肌强(肌电活动比为6∶4),以后逐渐过渡到二者的肌电活动相等(5∶5)。 文中着重讨论了股直肌、股外肌肌电图变化不同的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由于股外肌在完成虚步练习中较股直肌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NO对家兔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和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Zhang M  Ding CH  Zhang LW  Yang SY 《生理学报》1998,50(6):618-622
应用32只家兔观察一氧氮对Oddi括约肌肌电和血压的影响。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可见SO肌电振幅增大和血压升高,L-NNA所致的肌电活动增强可L-精氨酸反转。  相似文献   

3.
缩胆囊表和促胰液表对豚鼠离体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瞿颂义  郑天珍 《生理学报》1995,47(3):305-309
用8个肌槽同时记录豚鼠胃不同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以观察八肽缩胆囊素(CCL-8)和促胰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CK-8能(1)增高各部位纵行肌和环行肌的张力;(2)加快胃体纵行肌,胃窦纵行肌、环行肌和幽门环行肌的收缩频率;(3)增大胃窦环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和(4)增加幽门环行肌收缩波运动指数,但减少胃全和胃窦纵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上述作用均不能被阿托口 和炎痛所阻断。而促胰液素对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  相似文献   

4.
Zhu D  Ai YD  Tsai HJ 《生理学报》2006,58(1):21-28
采用全细胞记录膜片钳技术,研究非洲爪蟾脑片视顶盖神经元微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mIPSC)频率和振幅对电压依赖关系。观察到以下结果:(1)当通过改变记录电极内的DC电流,将神经元的膜电位从静息电位逐步(每步10mV的增量)去极化或超极化时,mIPSC的频率和,或振幅分别升高或降低。随着膜电位的去极化,mIPSC的频率逐渐升高;当钳位电压升至+10mV时,mIPSC的频率达到最高值。(2)当神经元去极化时,振幅仅轻微升高。膜电位去极化达到-30mV或-40mV时,mIPSC的振幅最大:进一步去极化,振幅反而下降。另外,在膜电位去极化至-20mV和+10mV之间时,可记录到大的mIPSC。(3)在无Ca^2+浸浴液中,mIPSC的频率和振幅也随膜电位的去极化而逐步增高,但频率的增高幅度远不如在生理盐水浸浴中增高幅度明显。(4)当浸浴液中[K+]0增高时,mIPSC的频率明显降低,而振幅轻微降低。当细胞外[K^+]。浓度升高超过20mmol/L时,神经元产生明显的缓慢内向或外向膜电流。mIPSC频率和振幅与膜电位存在依赖性的可能机制在文中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对豚鼠离体胃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8个肌槽同时记录豚鼠胃不同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以观察八肽缩胆囊素(CCK-8)和促胰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CK-8能(1)增高各部位纵行肌和环行肌的张力;(2)加快胃体纵行肌,胃窦纵行肌、环行肌和幽门环行肌的收缩频率;(3)增大胃窦环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和(4)增加幽门环行肌收缩波运动指数,但减少胃体和胃窦纵行肌收缩波平均振幅。上述作用均不能被阿托品和消炎病所阻断。而促胰液素对各部位肌条的收缩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半胱胺经口给药方法诱发大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离体条件下,以肠电慢波的频率和振幅为指标,观察了溃疡时十二指肠各部位的电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溃疡病变均选择牲地形成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心在离幽门括约肌0.5cm左右处;(2)在幽门括约肌尾侧0.5cm处(形成溃疡部位)和1.0cm及2.0cm处(未形成溃疡部位)的溃疡大鼠十二指肠电慢波频率,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振幅的变化不甚明显(P>0.05);(3)在幽门括约肌尾侧1.0cm处,十二指肠球部穿孔性溃疡大鼠的电慢波振幅明显地大于单纯性溃疡大鼠(P<0.05),而在幽门括约肌尾侧2.0cm处,穿孔性溃疡大鼠的电慢波频率明显高于单纯性溃疡大鼠(P<0.05)。以上结果提示:由半胱胺诱发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对十二指肠电慢波频率有加速作用,并随溃疡病变的加重,十二指肠电慢波活动似有增强倾向。  相似文献   

7.
刺激大鼠蓝斑核区对胃电和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乌拉坦麻醉的大鼠,同步描记血压、胃电和胃运动,观察了刺激蓝斑核区对胃电和胃运动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刺激蓝斑核区后血压平均升高60.5mmHg(P<0.001);胃电慢波的振幅由对照的0.52mV 减弱到0.18mV(P<0.001)。快波的振幅和频率也减少。胃内压平均下降到对照值的29.9%(P<0.001)。在横断颈髓的动物刺激蓝斑核区后血压的升高幅度明显减弱,平均升高9mmHg,升压效应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胃电慢波的振幅由对照的0.53mV 减弱到 0.24mV(P<0.001)。胃内压平均下降到对照值的45.1%。对胃电和胃运动的这种抑制效应可被切断迷走神经所完全消除。在事先切断迷走神经但脊髓仍保留完整的动物,刺激蓝斑核区使胃内压平均下降36.6%(P<0.01)。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蓝斑核区可能参与对胃电和胃运动的中枢性调节。此调节机制可能经由脊髓和迷走两条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8.
Zhang SY  Liu G  Wang DL  Guo XJ  Qian GS 《生理学报》2001,53(3):219-223
研究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ES)后兔膈肌肌浆网(SR)Ca^2 -ATPase活性以及SRC^2 摄取-释放动力学对不同频率CES的活应性变化,建立不同频率CES组,用定磷法测定SR Ca^2 -ATPaes活性,用Fura-2荧光法测定SR Ca^2 摄取-释放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Hz和20Hz组的SR Ca^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Ca^2 释放-摄动力学也显著降低(P<0.01),慢性高频电刺激50Hz和100Hz组的SRCa^2 -ATPase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Ca^2 释放-摄取动力学亦明显升高(P<0.01),实验提示,ECS后不同频率CES导致膈肌SRCa^2 -ATPase,Ca^2 摄取-释放动力学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膈应用不同频谱的慢性电刺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膏固定建立后肢制动模型,用空气隔绝法记录大鼠单一肌梭的电生理活动,用振动仪给制动+振动组比目鱼肌施加高频振动,7 d后观察大鼠制动侧比目鱼肌肌梭的电生理活动变化。比目鱼肌的湿重与非制动侧相比降低了15.33%±4.76%(P<0.05);有自发放电的肌梭数量减少(P<0.05);静息放电频率降低(P<0.05)。制动期间施加高频振动组,比目鱼肌湿重减少的程度明显降低(P<0.05);自发放电的肌梭数量、肌梭的放电频率明显高于制动组(P<0.05)。制动期间的肌肉振动对制动所致肌梭电生理活动特性的改变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5-羟色胺对电针抑制青霉素痫样放电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建一  吴定宗 《生理学报》1986,38(4):377-382
本工作研究电针抑制青霉素所致大脑皮层痫样放电中5-羟色胺的作用。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注射后第4天麻醉开颅,皮层施加青霉素引起痫样放电,并记录逆向刺激锥体央所引起的皮层回返抑制电位(SN)。在注药后动物,电针制痫作用明显减弱,痫波幅度及频率减小缓慢,SN 的恢复也较对照缓慢。电解损毁中缝背核后电针制痫作用亦减弱,痫波发作时程显著延长。电刺激中缝背核可促进痫波振幅及频率的衰减,发作时程缩短。电刺激中脑导水中管周围 灰质有遏制痫波的作用,但在注射对氯苯丙氨酸后此作用亦趋减弱。以上结果表明,在电针制痫中5-HT及5-HT能神经元集中的中缝背核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真菌孢子三种计数方法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对数期生长旺盛的黑曲霉、白地霉和康宁木霉孢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血球计数法、比浊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计数,用所测得的孢子数分别与其对应的OD值建立回归方程,方程分别为y=2.193×10-2 8.714×10-8x、y=6.472×10-2 7.251×10-8x和y=5.571×10-2 7.163×10-8x。3种真菌孢子计数方法所测得的孢子数与其对应OD值均有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P<0.01),计数真菌孢子时用比浊法测得OD值带入方程便可快速准确地得出孢子数目。因此,可用比浊法替代血球计数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作为实验室计数真菌孢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ES)后兔膈肌肌浆网(SR)Ca2+-ATPase活性以及SR Ca2+摄取-释放动力学对不同频率CES的适应性变化。建立不同频率CES组;用定磷法测定SR Ca2+-ATPase活性;用Fura-2荧光法测定SR Ca2+摄取-释放动力学。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 Hz和20Hz组的SR 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Ca2+释放-摄取动力学也显著降低(P<0.01);慢性高频电刺激50 Hz和100Hz组的SR Ca2+-ATPase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Ca2+释放-摄取动力学亦明显升高(P<0.01)。实验提示,CES后不同频率CES导致膈肌SRCa2+-ATPase、Ca2+摄取-释放动力学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膈肌应用不同频谱的慢性电刺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NO在胆道加压引起的反射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胆道加压至 4kPa ,可同时引起血压降低和Oddi括约肌 (SO)肌电活动减弱或消失 ,这总称为胆道加压反射 ,其中前者称为胆道 血压反射 ,后者称为胆道 SO反射。本实验应用 3 2只家兔观察一氧化氮 (NO)对胆道加压反射活动的影响。在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4 μg/(kg·min)引起血压升高和SO肌电振幅增大的基础上 ,再行胆道加压至 4kPa ,仍同时引起血压降低和Oddi括约肌 (SO)肌电活动减弱 ;而在静脉注射NO合酶抑制剂NG 硝基 L 精氨酸 (L NNA) 10mg/kg引起血压升高和SO肌电振幅增大的基础上 ,再行胆道加压至 4kPa,全部动物胆道 血压反射受到完全抑制 ,即未出现血压降低反应 ;少数 ( 3 /8)动物胆道 SO反射受到完全抑制 ,多数 ( 5 /8)动物该反射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1)。向SO局部灌注L NNA ,只引起SO肌电振幅增大而不影响血压 ,在此基础上行胆道加压 ,对胆道 SO反射的影响与全身用药相似 ,对胆道 血压反射却无影响。这提示 ,这两种反射活动是相对独立的 ,是经不同传出途径和效应器实现的 ;且这两种反射都主要是通过NO介导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肌电指标分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效果。方法:用Mega公司的ME6000肌电图仪记录分析10名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臂肱二头肌(主动肌)与肱三头肌(拮抗肌)、前臂屈肌(主动肌)与伸肌(拮抗肌)和腰部肌群的运动诱发肌电,规定运动为手持2.5 kg的哑铃负荷进行直拳空击运动直至局部肌肉力竭。结果:直拳空击运动至局部肌肉力竭过程中,上肢拮抗肌的中位频率(MF)下降幅度和速度大于相对应的主动肌,且从肌群作功来看,主动肌作功百分比较拮抗肌大。其中9名普通运动员腰肌的肌电频率(MF)均值较1名指定样本世界冠军的下降缓慢,而且其作功百分比都较小。结论:通过对普通女子拳击运动员上肢和腰部肌群肌电指标测试与世界冠军的比较分析,提示本研究中所测普通拳击运动员拮抗肌和腰部肌肉力量训练不足,有待加强该部肌肉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两种膜过滤细胞直接计数新方法,即不透明滤膜的金相显微镜细胞直接计数法和透明滤膜的生物显微镜细胞直接计数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分析和计算方法,并且将此方法与荧光显微镜细菌计数、血球计数板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际计数结果表明,两种膜过滤细胞直接计数法配合了独特的酸碱处理法以分散聚团细胞,用于非环境样品细胞浓度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此外,该方法基本不受细胞大小的影响,除了适用于体型较大的藻类、酵母菌的快速计数以外,还可以清晰地分辨诸如光合细菌这样体积较小的细菌。  相似文献   

16.
蓝斑核对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38只经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健康家兔上进行,观察了电、化学刺激蓝斑核(LC)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长串电脉冲刺激蓝斑核使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长吸性肌电积分幅度升高,膈肌亦出现与颏舌肌同步的肌电活动增强。(2)LC内微量注射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也引起明显的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增强。(3)上述电、化学刺激的区域对照和盐水对照实验,均未出现有意义的肌电改变。提示:电、化学刺激LC可特异性增强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的紧张性活动,具有减小上呼吸道阻力的作用,这对于某些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观察组54例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阴道肌张力、夜尿次数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最大肌电压、平均肌电压、阴道内压、阴道肌张力及F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夜尿次数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低频冲击反馈电刺激能够有效提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肌张力,改善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共2个月,并随访2个月。记录基线期、治疗期及随访期头痛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肌电反馈组的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9.
电针及刺激延脑中缝大核对猫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记录猫胃体部和胃窦部胃电为指标,对比观察电针或刺激腓总神经与刺激延脑中缝大核对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腹轻度麻醉的状态下,猫胃体部胃电的振幅约为160μV、频率约为4.3次/分;胃窦部胃电的振幅约为370μV、频率约为4.5次/分。电针或刺激腓总神经与刺激中缝大核对猫胃电的影响均以抑制效应为主。在损毁中缝大核之后,电针对胃电的抑制效应大为减弱,提示中枢的下行性抑制参与了电针对胃电的抑制作用。切割脊髓背外侧索或分别切断双侧的迷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均能减弱下行性抑制对胃电的影响。刺激中缝核的邻近结构,能兴奋猫的胃电,推测在延脑水平还可能存在“下行性兴奋系统”。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于肌肉动态收缩期间非平稳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用短时傅里叶变换、Wigner-Ville分布及Choi-Williams分布计算了表面肌电信号的时频分布,用于信号频率内容随时间演化的可视化观察。通过计算瞬时频谱参数,对肌肉疲劳的电表现进行量化描述。分析了反复性的膝关节弯曲和伸展运动期间从股外侧肌所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发现和在静态收缩过程中观察到的平均频率线性下降不同,在动态收缩期间瞬时平均频率的变化过程是非线性的并且更为复杂,且与运动的生物力学条件有关。研究表明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动态收缩期间的表面肌电信号可以增加用传统的频谱分析技术不能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