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细菌内毒素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细菌内毒素含量的鲎试验检测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将待检品用NaOH调pH至中性,稀释至2.4倍可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 l的特异性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与家兔法进行比较,并且在样品中加入定量内毒素0.6 EU/m l用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细菌内毒素检测法(鲎试验法)检测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正>实验室方法检测非肠道药剂的热原性已进行数十年。为此目的,一般均采用家兔热原质试验,同时,目前也日渐频繁地采用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AL试验)。鲎试验反应的本质是因为鲎变形细胞中含有一种能与微量内毒素产生凝结的蛋白质。LAL试验是具有严格的内毒素-特异性的,而其它化学性质的物质却也能引起家兔发热。由于注射剂的热原性常常是由于内毒素污染,所以LAL试验阳性反应显然是热原性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采用过氯酸法处理血浆,应用国产鲎试剂和基质定量检测动物血中微量内毒素的鲎试验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该法变异系数为3.8—4.6%,回收率为84—112%,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特异性。应用该法对实验性大肠杆菌败血症家兔及实验性肺炎球菌感染家兔的血浆内毒素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鲎试验法检测多种来源、多个批号的药用明胶中细菌内毒素含量并进行合格批号的干扰试验,证明明胶对鲎试剂有干扰作用,其作用表现为浓度越高干扰越大。抗增液无助于消除明胶对鲎试剂的干扰,而有效的稀释可克服这种干扰。并对明胶及含明胶成份的生物制品在细菌内毒素检测中的限值确定及其试验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在爱丁堡血浆蛋白组份分离中心采用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AL试验,简称鲎试验)以检测制品中热原质的存在与含量已经有4—5年了。由于鲎试验尚不是检定血液制剂中热原质的法定公认方法,一切成品的热原质检定仍按欧洲药典规定的家兔热原检定法与鲎试验平行进行。 鲎试验法与家兔检定方法之间对于如蒸馏水与晶体溶液之类制品已有良好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尿内毒素定量检测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及对于快速诊断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泌尿道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定量检测240份尿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同时进行常规尿培养和鉴定,SPSS 16.0分析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培养结果之间内毒素检测结果差异的显著性,Kappa值评价内毒素检测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培养结果为革兰阴性菌生长的尿液标本,与革兰阳性菌或真菌生长及培养2 d无菌生长的标本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8,t=12.00,均为P0.001);革兰阳性菌或真菌生长的尿液标本与培养2 d无菌生长的标本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183)。结论尿内毒素定量检测对于快速诊断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泌尿道感染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探讨动态浊度法检测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可行性。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测法中动态浊度法,对甲肝疫苗进行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干扰初筛试验、干扰验证试验及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同时与经凝胶法检定合格的同批疫苗进行比较。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结果符合规定。干扰初筛试验疫苗稀释160、320及640倍,回收率在50%~200%之间,均无干扰,符合要求。干扰验证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疫苗稀释160倍对试验无干扰作用。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的10批甲肝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该疫苗的限值L=20 EU/m L,且与经凝胶法检定的同批疫苗结果一致。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甲肝疫苗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细胞因子制品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细菌内毒素检测法(BET法)检测重组人细胞因子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及其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按照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规定,确定L值,计算MVD,进行干扰试验,检测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并与家兔热原法(RPT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标示灵敏度为0.125EU/ml的鲎试剂,重组人干扰素α2a(IFNα2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IL-2)制品,最高非干扰浓度分别为稀释至31.7倍(9.5万IU/ml),10.9倍(27.5万μg/ml),40倍(0.25万IU/ml)。将IFNα2a和GM-CSF按规程规定稀释80位,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均无干扰作用,而IL-2稀释8倍对检测有抑制作用,但经40倍稀释后可消除抑制。以BET法检测上述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和以RPT法测定家兔热原香,符合率为100%。结果提示,用BET法代替PRT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制品的细菌内毒素及其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选择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对于梅毒的确证和临床指导应用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前,有多种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直接检测法在近十年的临床诊断中仍被经常使用,血清学检测法仍然是目前梅毒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以各类PCR技术为代表的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因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对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中直接法、血清学检测法及PCR检测法三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菌内毒素为外源性致热源,内毒素的检测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电化学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以氨基修饰的内毒素核酸适体EAQ2为配体,通过3-巯基丙酸(MPA)中间连接物,固定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并通过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两种方式共同表征了生物传感器的构建过程。结果发现MPA组装时间在6 h时能在金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自组装单分子层。构建的生物传感器检测限达0.001 EU/ml,低于目前报道的其他内毒素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在0.001~0.1 EU/ml内毒素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878,在实际生物样品的检测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细菌在一些不良压力条件下会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其仍具有活力但不能采用常规的平板培养基进行培养,VBNC态细菌一旦培养条件适宜仍能继续生长繁殖,有些致病菌依旧具有毒力。如果检测方法不当,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需要采取适合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文章概述了几种检测VBNC态细菌的方法,如活菌直接计数法、核酸染料检测法、呼吸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法、免疫学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等,并对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艾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Ⅱ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结果:将艾迪注射液稀释至1/6后可消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准确、可靠,适用于检测艾迪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相似文献   

13.
A群及C群流脑多糖抗原用 10 0 0 0 0×g离心或不经超速离心处理 ,经用鲎试验法测定内毒素含量 ,2种工艺生产的A群及C群流脑多糖抗原的内毒素含量均很低。用未经超速离心处理的A群及C群流脑多糖抗原制成的A C群流脑多糖菌苗 ,经鲎试验法测定 ,内毒素含量也很低 ;经家兔升温法进行热原质试验 ,家兔体温未明显升高。证明A C群流脑多糖菌苗生产工艺不经 10 0 0 0 0×g离心去除内毒素步骤是可行的。所制备的流脑多糖抗原内毒素含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细菌的可能来源。方法在饮食诱导的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中,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的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PCR方法检测腹腔淋巴结细菌DNA。结果致石组豚鼠肠黏膜上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腹腔淋巴结细菌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肠黏膜上皮损伤及细菌易位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素治疗HBV感染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慢性肝病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以及乳酸菌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用鲎试验(LLT)检测。结果 检测117例临床各类型慢性肝病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阳性率,结果为40%~80%,以重症肝炎最高。内毒素与肿瘤坏死因子互为因果对肝病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检测结果显示慢性肝病LLT阳性病人TNF-α较LLT阴性及正常人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应用乳酸菌素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血症30例,鲎试验转阴率为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P〈0.01。结论 乳酸菌素可作为肝病的辅助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细菌内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内毒素(endotoxin)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外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发炎症反应过程中主要的致病成分。本文就细菌内毒素的信号通路、检测方法及抗内毒素药物的研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将用于化妆品中Bio Lumix微生物荧光光电检测系统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微生物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微生物检测法检测化妆品,出具可靠的检测报告需要5 d,而Bio Lumix系统快速检测化妆品细菌项目和霉菌、酵母项目可在16 h和35 h内分别发出预警,并可控制在48 h内完整地输出检测报告。Bio Lumix微生物荧光光电检测系统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下槲皮素、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显色基质鲎试验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下的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中留存的内毒素量。结果槲皮素组与松萝酸组中伴放线放线杆菌菌液产生内毒素的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经检验,t_(槲N)=3.890,t_(松N)=6.120,P值均<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槲皮素与松萝酸对伴放线放线杆菌产生内毒素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和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松萝酸的抑制作用强于槲皮素。  相似文献   

19.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进展越来越快,遏制细菌的进一步耐药迫在眉睫,研究发现异质性耐药是一种特殊的耐药形式,是细菌耐药进化的中间过程。目前许多临床工作者对异质性耐药的认识较局限,并且异质性耐药在临床常规药敏试验中多检测为假敏感,误导医生治疗用药,是导致临床感染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异质性耐药,对于细菌耐药的预防、控制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革兰阴性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该类细菌异质性耐药的全面认识,现将国内外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异质性耐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目前,在众多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免疫学检测法、分子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但该方法依赖高特异性的抗体,会出现假阳性,还需要进一步鉴定检测结果。分子学检测法克服了免疫学检测法不能在种的水平鉴定单增李斯特菌的缺点,省时省力,灵敏度高,但是分子学检测法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且不适于现场大批量检测。新兴的代谢学检测法、光谱学检测法、生物传感器等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合近年最新文献,就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最新方法、检测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分析综述,以期为该菌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